第36章 有钱人还是很多

京城江淮水灾赈灾拍卖会正式开始。

地点选择在午门外的大教场上,这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要进来的一个位置。

平时别说坐下来好好看看,没有品级的人,根本进不来。

这种竞拍,赵佣后世经历过,现在拿出来,也就是模仿一下。

为了烘托气氛,赵佣特意把苏轼请了出来。

当然还有文彦博这个老丞相,压阵用。

赵佣非常佩服苏轼,这人太洒脱了。

听说让他主持今天这个拍卖会,这个老家伙特别高兴。

自从回到京里,苏轼原先的郁闷心情完全没有了。

历史时空中,几年后,他死在途中。

接下来短短几年,赵煦死后,包括章惇在内的大部分老臣也几乎死完了。

甚至在西北的几位老将,也都先后去世。

能做事、能打仗的大臣都没了,大宋也到了末日。

这样的环境,苏轼竟然一点都不怯场,意气风发。

这次拍卖的东西大部分是宫里的,有很多是地方上进贡的,还有一些是先皇御赐的。

赵佣回去一说,后宫大部分人都没问题,向太后、皇太妃、皇贵妃都是大力支持。

很多人都明白,皇家首先做这事,就是给所有官员、富商树立一个榜样。

向太后很支持,拿出了珍藏的9件宝物,件件都是价值连城。

其中就有传闻中的那个玉珊瑚,把赵佣都下了一跳。

这么贵重的宝物,怎么可以拿出来拍卖。

只是向太后比较坚持,要拍卖,就不能糊弄,必须要最好的。

从这点上来说,赵佣承认,自己有点局限了,太后才是最通透的人。

皇太妃拿出了7件,皇后是6件,公主是3件。

其他皇子,皇贵妃,还有一些嫔妃,每人都是几件珍藏。

因为太后也命人传了话,皇家要有皇家的气度,不要小气。

京城里已经提前宣扬了7天,只要交一千贯钱,就可以参与竞拍。

这就是资格,能拿出这个钱的,给个虚职也没关系。

首批只有500人,没有资格参会的只能看热闹,不能举牌竞拍。

仅仅是竞拍保证金,就有50万贯。

保证金不退,转做保证金,以后随时可以参加拍卖。

前面热场拍卖的是小菜,苏轼自己写的一首诗。

这可是好东西,有时候求都都不到,更别说买了。

苏轼的字和诗都是一绝,不是非常好的朋友,根本拿不到。

所以拍卖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

拍卖从一千贯直接到了三万贯,才成交。

苏轼仅仅是觉得满意而已,不过他知道重戏在后面。

接下来蔡京的一幅字,关键是这幅字还有苏轼、米芾的题字,非常难得。

这幅字一下就飙升到了五万贯,最后是七万贯成交。

接下来是赵佣的一幅画,猛虎下山图。

这就不用说了,直接飙升到了11万贯才成交,开玩笑,无价之宝,不是拍卖的人太牛,还有人抢。

拍得这幅画的人是向家的人,大部分人明白了,这是皇上在给向家面子呢。

接下来正式开始拍卖,首先是庆国公主的三个小东西。

珍珠手链、平安金锁、一个小簪子。

这些小饰品不管是富商还是大臣都明白,可不能乱拍,家里有合适的小孩,就出手,没有的,最好不要拍。

当然有些重臣可以,以后做礼物送出去。

三个小东西没有拍多少钱,总计三万贯。

但是这已经给后面的拍卖定了调子,基本有数了。

再就是皇子、皇贵妃,还有宫里拿出来的一些珍宝。

这些珍宝搁在现代,随便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可惜金人南下,这些珍宝大部分都被毁损了。

现在流落民间,搞不好,还真可能会流传下去,也算是幸事。

皇后的6件物品拍了18万贯,其中孟家出了10万贯,有些东西怎么能外流。

皇太妃的物品差点出了意外,虽然也是好东西,开始的时候有点冷场。

很多人不敢拍,主要是朱家人在京里的几乎没了。

还是新任右藏库的李楫应变能力快,马上示意自家的一个亲戚跳了出来。

最终,朱太妃的物品卖了15万贯。

最后是向太后的物品,要说还是她的物品最贵重。

很多大臣都知道,这是体现忠心的时候,又是好东西,那还说什么。

很快,仅仅是向太后的物品就拍出了35万贯,太丰厚了。

半天时间,这次拍卖,共筹集了130多万贯,可以说解决了一大半问题。

在拍卖会的影响下,京城富商的捐赠也开始了。

听说皇上直接赐勋位,很多富商动心了。

久居京城的人都知道,没有一点身份,出门都抬不起头。

特别是一些经常跟官府打交道的商人,这可是最难得的机会了。

半个月不到,先后有37人捐赠了万贯以上的钱粮。

其中大部分被赐为朝散大夫、朝奉大夫。

也有一部分被赐为朝奉郎、承宣郎。

这次富商捐赠的钱粮到了恐怖的107万贯。

也就是说,借助江淮水灾,朝廷募集的钱粮总数已经超过了250万贯,逆天了。

另外还有一个大意外,王家又来了,不但王茂盛来了,王茂盛的叔叔,王九成,王家身份最重的一个人亲自来了。

王茂盛回去后,王家几位宗老被赵佣的承诺震惊到了。

完全想不到,赵佣竟然愿意在王家身上下这么大的代价。

还有一点没有想到,王茂盛到家的第二天,朝堂10万担盐引送到了王家。

这是赵佣给王家50万贯的对等报酬,就看王家的选择。

哪里还有选,赵佣姿态摆的,王家要是再不知怎么办,就等着灭族吧。

王家几位宗老很快商讨出来了结果,立即马不停蹄的再次前往京城。

朝堂上,王家公开往户部投送了50万贯。

10万担盐引,官价就是50万贯,售卖何止。

王家哪里会让官家为这样的小事操心,再拿50万贯,对于王家啥都不算。

官盐主要是太珍贵了,百姓购买都是限量,这个面子足够大。

他们哪里知道,赵佣玩了一个小手段,已经派人去青塘了。

别人不知道,赵佣知道,青塘那边的盐,只要简单加工一下,足够中原百姓吃几百年,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