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些事迂回更好办

章惇又来了,根本没有说朝中那些事情。

赵佣有点惊讶,想不到章惇这么淡定,难得啊。

“官家,苏辙请见皇上,已经是第三次了。”

章惇不知道皇上的意思,虽然对于苏家兄弟,他有很多话想说。

但是这段时间,他已经看清楚了,自己这个主子好像有点不正常了。

原先他最恨的是旧党,现在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把这些人拉回来是不是牵制自己。

所以他还不敢直接把这些人直接赶走,万一皇上一翻脸,自己可能也待不住了。

人呢,其实谁没有私心,都是这样的。

赵佣想了一下,还是觉得见见为好。

大宋一朝,谁跟谁都没有什么铁关系,章惇、苏轼就是这样的,两人原先关系非常好。

包括曾布也是,章惇推荐上来的人,最后跟章惇决裂。

蔡京和章惇也是这样的,但不可否认,章惇、蔡京还是苏辙,这些人都是有本领的。

“章相,还是那句老话,希望能和你多处几年,以往那些旧事,没有必要再去纠结。”

“只要是有利于大宋,有利于百姓的事情,不妨多上点心。”

“朕给你一个承诺,少不了你一个国公的位子。”

赵佣现在要用他,他要出事了,暂时还真没人可用。

蔡京肯定不行,曾布更不行,其他人又不够格。

章惇虽然心眼小,估计能明白自己的用意。

要说章惇最大的弊处,还真就是心胸太小了,什么都记仇,一个宰相,没有必要。

赵佣见苏辙也是在后宫里,这里已经单独布置了一个小书房。

“苏爱卿,这段时间清瘦了不少。”

苏辙刚跪下叩见,赵佣首先说了话。

“多谢官家,还记得臣,让臣返京,实在惶恐的很。”

“好了,回来就好,你也是做过宰相的人,不用这么客套。”

苏辙在的时候,虽然赵佣还小,但是有印象,这是一个做实事的人。

这个时间,苏辙回京,还真能帮上忙。

“中书舍人你先做着,朕知道你的才干,朕还是想让你接任太尉,替朕再操劳几年。”

赵佣想来想去,说起知兵,朝中还真没几个。

苏辙不同,虽然不知兵,但是做过两年太尉,处理事务非常细致。

这也是今天章惇来了以后,赵佣才决定的,没有这个人,军事上还是不顺。

苏辙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才回来,就被委以重任,连忙跪下谢恩。

“不瞒你,虽然河东战事已经平稳了,但军备是朕最担心的地方,以后你还要多费心。”

赵佣摆手让他起来,今天不是说话的时候,差不多点到就行了。

主要是朝堂上的烂事,这个时候必须先把朝堂稳下来。

“至于军务,改天有时间,把章相还有几位将军拉在一起再详细说。”

不管是西夏还是辽,不急在这一时,需要好好谋划一下。

“官家,臣有一事禀告。”

赵佣点点头,示意他不用拘束。

“官家,臣有一本书呈送陛下。”

说完,苏辙从袖口拿出一本书,恭恭敬敬的举过头顶。

赵福上前取了,马上给了赵佣。

赵佣其实是很奇怪的,苏辙好像不是那种凭借什么外物邀宠的人。

但是看到书名的一瞬间,脸色顿时变了。

《梦溪笔谈》

赵佣看着书面,久久没有说话,这本书太重要了。

“苏爱卿,沈括的书怎么在你手上?”

“回禀皇上,此书是沈大人给家兄,臣这次进京,觉得对朝政有用,就带来献给皇上。”

赵佣明白了,点点头,他对沈括的情况还真没什么记忆了。

“陛下,臣请陛下为沈括、苏轼平冤。”

苏辙这句话说完,赵佣差点坐不住了。

刚刚自己还在想着,苏辙不会又替兄长翻案吧,果然,还是一样场景。

哎,脑袋疼。

算了,这个人还是要用,先这样吧。

“赵福,拟旨,编撰有功,赐沈括为端明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

“苏轼,荐举良才,赐为龙图阁大学士,中奉大夫。”

赵佣给的位置都不高,但是相比较两人过往的官职,正好又能匹配得上。

就在这个时候,苏辙突然说了一件事,赵佣一下子愣住了。

可是也就十几息,赵佣明白了,心中不禁感叹一声,到底是老宰相,眼睛真的贼。

蔡京正在惶惶不安的时候,圣上旨意下来了,竟然不单单是给他的。

他的权知户部尚书转正了,同时成为端明殿大学士,正经的从二品。

蔡攸被圣上赐封为承奉郎,任职少府监丞,正八品,正经的官呢。

接完旨意,父子两人是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难道真是自己会错意了,官家不是要赶自己出京?

蔡京现在是真的迷糊了。

“父亲,刚才特意问了传旨的小太监,他也说不太清楚,只知道官家说您在户部做的很好,西北战事这么顺利,你有功。”

“至于我,小太监说的是,官家认为我跟他同一年出生,图个吉祥。”

蔡攸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确实也非常想了解这中间的原因。

蔡京可不这样想,官家施恩可不随便,西北充其量是个引子而已。

那什么同年更是胡扯,肯定有事。

是不是邢恕的事情?

蔡京明白了,这是官家给自己的警告。

这个时候不能有任何的大意,也不能再跟那个蠢货一起了。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离开朝堂,否则想回来太难了。

弟弟就是因为搞不清楚状况,掺和进了皇位争夺中,几乎没有机会了。

但是自己不能这样放弃了,只要官家愿意给机会,那就有戏。

再说,章惇能做几年,自己还不到50岁,熬也把他熬走了。

谁都没有想到,官家处理的这么老道。

章惇这样被弹劾,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做,非常淡定。

不像历史时空,章惇对跟自己不对付的人,是痛下杀手。

没办法,担心官家一脚把自己踢出门,不狠不行。

先后将几十个重臣赶出了朝堂,斗争越发的激烈。

现在完全不同了,在赵佣的劝说之下,章惇不像原先那样小心眼了。

宰相,不能容人,哪里能行,朝堂都成一言堂,那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