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秦皇帝暴怒

董君兰执起笔墨纸砚,开始撰写奏折,口中喃喃自语:“左将军张罗伟已逝,那十万骑兵迟早会归我统辖,不必急于一时。

此刻,当务之急是撰写一份奏折上报朝廷。”

叶小凡深以为然,争夺兵权之事,确实不急于这一纸奏折。

瞥见董君兰所书内容,不禁眉头微蹙,轻叹道:“大将军,您这样写奏折恐怕不妥。”

说罢,挥毫泼墨,迅速完成了一份奏折。

递给董君兰道:“大将军,您只需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撰写一份便可。”

董君兰接过奏折,细细阅读后,眉头紧锁,疑惑道:“张罗伟明明是在狩猎时遇刺身亡,你这里却写成他是在巡边途中遭遇袭击,这不是欺瞒军情,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还有这里,我们本应直接发兵为张将军报仇雪恨,你却还要特意请示朝廷,岂不是多此一举?”

一旁的周奉先也点头附和道:“是啊,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是直接率军出征,事后再给陛下呈上战报。

何必如此繁琐,婆婆妈妈的呢?”

叶小凡轻轻叹了口气,深知这些武将们对朝廷的复杂关系了解甚少。

他耐心解释道:“大将军,张罗伟将军身为镇北军左将军,又是太皇太后的堂弟,身份尊贵。

他的死因必须得体,不能简单地说是狩猎时遇刺。

我们必须维护朝廷和太皇太后的颜面。”

“至于报仇之事,虽然我们都心知肚明,但形式上仍需通过朝廷的决策。

镇北军虽强大,但终究是陛下的军队。我们需要表现出对朝廷的尊重和服从。”

董君兰听后,虽有些不甘,但也觉得叶小凡所言有理。

点了点头,开始按照叶小凡的意思重新撰写奏折。

不过,他嘴里还是嘟囔着:“你们这些读书人,心思真是复杂。明明简单的事情,非要绕那么多弯子。”

这些武将们,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无畏,堪称一把好手。

然而,一谈及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他们却显得力不从心,稍逊一筹。

叶小凡又向董君兰提问:“董将军,我们镇北军在大秦帝国中,能否位列第一?”

旁边的周奉先闻言,哈哈一笑,豪气干云地说道:“军师,这还用说吗?

镇北军以骑兵为主力,长期与匈奴人作战,威名远扬。

其他几支军队,战力能有我们一半就不错了。

至于驻守京城的那些军队,都是些养尊处优的老爷兵。

从未真正上过战场,他们的战力更是无法与我们相提并论。”

叶小凡听后,点头表示赞同。然而,在他的心中,却悄然滋生出一个大不敬的想法。

他想到那句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暗想,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自己完全可以在这乱世之中大有作为。

当然,要实现这个梦想,首要任务就是让眼前的这位女将军听从自己的安排。

虽然她被称为女杀神,威震四方,但在叶小凡看来,她终究只是一个女人而已。

于是,他挥挥手,对周奉先说道:“周将军,你先退下吧。我和大将军有些特别的事情需要商议。”

“大将军,我方才听周奉先将军提及,陛下有意为您择婿。”

董君兰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即没好气地嗔怪道:“这大嘴巴,真是什么都往外说!”

叶小凡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我还听说,大将军救我,并非因为我的才华,而是因为我的俊朗外貌。”

董君兰又是一愣,俏脸微红,矢口否认:“你看我像那么肤浅的人吗?”

叶小凡忍俊不禁,继续道:“您拜我为军师,也不过是想找个借口将我留在身边。”

董君兰这时已将奏折写完,她拔出长剑,轻抵在腋下,靠近脖颈,威胁道:“像你这样狡猾的人,必须为我所用。

否则,我便让你命丧剑下。”

“我绝不能让你成为我的敌人,那将使我寝食难安。”

叶小凡眨了眨眼,说道:“大将军,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自然愿意为您效力。

我还没有娶妻生子,可不想就这么死了。”

随后,叶小凡正色道:“大将军,我能否请您帮个忙?”

董君兰面无表情地回应:“有话就说,别磨磨唧唧的。”

叶小凡笑了笑,说:“您也知道,我在大乾国还有万贯家财。能否请您派个信得过的人,帮我把它取回来?”

董君兰冷笑一声:“你被人骗了,还想让我帮你夺回?门儿都没有。”

叶小凡摇摇头,自信满满地说:“像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被骗呢?那些都是我故意放出去的假消息。”

他接着解释:“我真正的万贯家财都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您只需派人去取回来即可。

里面的房契地契,若是能直接变现,那就更好了。”

“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叶小凡强调道,

“就算朝廷拖欠军饷,我这笔家产也足够镇北军吃上三年。”

董君兰闻言大惊,随后大喜过望:“此话当真?”

叶小凡呵呵一笑,说道:“如假包换,这才是我最大的保命倚仗!”

朝堂之上,一片肃静。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突然,一名官员疾步上前,神色凝重地呈上一份奏折:“陛下,镇北军八百里加急,左将军张罗伟在巡边时遭遇袭击,不幸阵亡了!”

皇帝接过奏折,仔细阅读后,勃然大怒:“岂有此理!镇北军还是以前的镇北军吗?

董君兰这个大将军是如何当的,真是让人失望至极!”

此时,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有人见机行事,企图落井下石。

一位大臣站了出来,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臣参董君兰大将军欺君罔上,谎报军情。”

他拿出一份奏折,继续说道:“臣曾得到密报,张罗伟将军并非死于巡边,而是在狩猎途中遭遇刺杀。”

皇帝看着手中的两份奏折,眉头紧锁,心中泛起疑云。他突然大声喝道:“来人呐!”

几名侍卫应声而入,皇帝指着那位参奏的大臣,冷声道:“把这个家伙拖出去,庭杖二十,让他闭嘴!”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随后恍然大悟。

有些时候,真话并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反而可能引来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