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淮西的游方僧

朱元璋出了皇觉寺,先到爹娘的坟前跟二位老人和大哥告个别,前路茫茫,生死未卜,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回来拜见他们。之后又见了大恩人汪大娘母子及刘大老爷一家,至此才觉得了无牵挂,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化缘的征程。

凭着聪敏,再通过实践和锻炼,朱元璋总结出了化缘工作的十三字方针: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意思是说早晨起来走在路上,看见哪家烟囱里冒烟了,说明这家开始做饭了,要赶着饭点儿过去讨口吃的,去晚了讨不到菜肴,只能吃白饭,或者一把生米;云游一天了,老是睡在荒山野岭,不定哪天就成了野狼野狗的盘中餐,尽管很累,还是要踉踉跄跄去投奔寺庙。

走呀走啊,走呀走,朱元璋穿州过府,漂泊在广袤的淮西大地上。先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过固始、光州、息州、罗山和信阳,又往北到过汝州、陈州等地,最后由东返回,经鹿邑、亳州和颍州,足迹几乎遍及每个村落。他走了一路,也看了一路,把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以及人世间的尊卑贵贱、美丑善恶、富贫荣辱统统装在了脑子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化缘生涯虽然充满艰辛,但收获颇丰,用朱元璋自己的话来说,这段经历让他极大地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人生的阅历。有一句他没说,这三年多的时间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心智、磨炼了他的意志,在他面前已经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了。

据《青州府志》记载,朱元璋游方时曾流落到青州,并且重操旧业,在该地的核桃园村给一个叫崔迪的财主放过一段时间的牛,东家崔迪待朱元璋不薄。因此,朱元璋革命成功后,给予崔迪高规格的回报:让他在当地出任政府官员,赏赐他白金文绮龙头拐杖、一品服色等物品。如今青州西部还有一座“明祖山”,据说就是朱元璋当年放牛的地方,山的北面是核桃园村。

还有一个传说,朱元璋云游进入繁华的庐州时,看到一个有九层台阶的朱漆大门,心想这是一户富贵人家,决定在此化一顿丰盛的斋饭。还没等他靠近就听见几声清脆的鸣锣声,随后有几顶绿呢大轿奔大院而来,跟班的一大溜。中门洞开,一个穿戴奢华、腆着大肚子的中年男子出门迎接。

朱元璋向边上一个看热闹的老人打听道:“请问施主,这可是官宦人家?”老人看了他一眼,说道:“虽然不是官,可是他比官还牛,那些当官的都来拜他。”朱元璋明白了,原来是个富甲一方的土豪啊!

那老人还生怕他不明白,补充说:“小师父是外乡来的有所不知,看见那个胖子了吗?庐州、姑苏到处都有他的房产和田地,他的名字知道的人不多,可提起他的外号‘钱万三’,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朱元璋很高兴,钱万三那么有钱,说不定真能给顿好吃的。这时那些达官贵人已经在大门外落轿,被钱万三迎进大门。朱元璋打破惯例上去就开口道:“钱员外,贫僧久闻施主仗义疏财,今日特来贵府化点斋……”

谁知话还没说完,钱万三就挥手像赶狗一样说:“去去去!一边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这年头,要饭的都能挤破门了!”

朱元璋连忙纠正说:“贫僧是化缘的,并非讨饭的。”颇有点孔乙己的意思。

钱万三正忙着迎接当官的,不耐烦了:“我看不出你比要饭的叫花子强在哪里!”转身引着下了轿的官吏,一路谈笑风生地进去了。

这应该是朱元璋自尊心受到最大打击的一次。那家丁见主人这个态度,就一边关大门,一边放出几条恶犬,一路狂咬,吓得行人四散逃走。尽管朱元璋手中有打狗棍,可还是被狗咬了一口,对“万三”这个名字算是牢记在心了,梁子也就结下了。

朱元璋在即将结束游方生涯,准备返回亳州时,不幸染上了一场大病,身体虚弱得连走路都直打晃,倒在了大街上。一位过路的老婆婆毫不犹豫地将朱元璋救醒带回家中。

老婆婆心肠好,可她的家境并不好,也是个穷苦人,但这并不影响她献爱心做善事。她将家里仅有的一块豆腐和一小撮菠菜放在一起,浇上一碗剩米饭一煮,给朱元璋端了过来。

一碗热汤下肚,朱元璋精神大振,就问老婆婆道:“阿弥陀佛!请问施主,这是什么汤?”

中国的劳苦大众天生都是乐天派,在逆境中生存总要给自己找点乐子,不至于让自己活得太累。老婆婆很幽默地告诉朱元璋,那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这汤太好喝了,贫僧活了二十多岁,从来没喝过这么鲜美可口的汤。”朱元璋不由自主地重复道,“珍珠翡翠白玉汤,多么美妙的名字,香甜可口的味道,日后贫僧时来运转,定要顿顿喝这珍珠翡翠白玉汤。”如今这“珍珠翡翠白玉汤”已经成了一道名菜,是很多星级酒店的保留菜谱。

关于未来皇帝朱元璋漂泊淮西、受苦受难的情节,暂且说到这里,回过头先捋一捋当朝皇帝的事情。大元帝国自公元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建王朝以来,到朱元璋降临人间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在其统治集团内部,政治上日趋腐化堕落,统治者之间为争权夺利而互相征战。尤其是元惠宗上台以后,与权臣、右丞相伯颜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手握重兵的伯颜并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他把持朝政,权倾朝野,甚至将皇权架空。元惠帝虽然心里怨恨,却又奈何他不得。

伯颜有个侄儿叫脱脱,自幼聪明过人,由伯颜一手抚养长大。脱脱也不负伯父的厚望,文有经天纬地之才,他的父亲马札儿台对这个儿子的智谋大加赞赏,比之为诸葛孔明;武的方面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天生一位带兵的将才。

伯颜为了在与皇帝的斗争中占据主动,就派脱脱进入内廷,以监视皇帝的言行举止。这主意虽然老套,但也不失高明,只是让伯颜所料不及的是,脱脱与皇帝有了亲密接触以后,两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脱脱内心就有了想法,跟着伯父混撑死了也只是他手下的一枚棋子,而一旦失势,自己必定会受到株连。于是,他决定弃暗投明,准备帮助皇帝铲除伯颜,自己取而代之。

脱脱表明心迹后,不甘心做傀儡的元惠宗大喜过望,一项铲除伯颜的工作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了起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伯颜视脱脱为心腹,没想到最大的敌人竟然也是此人,他的失败就在情理之中了。

后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二月,在宫中待久了,闲得无聊的伯颜想出去活动活动筋骨,于是就带领宿卫军出城打猎。到了城外,又派人进宫邀请皇帝出猎柳林。

这是铲除伯颜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元惠宗再傻也不会自己送上门去做人质。脱脱也决定对伯颜采取行动,由于之前已经把统领宿卫军的大印谋到了手,所以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当晚,在城外嗨得正欢的伯颜就接到诏书,诏书称:“伯颜不能安分,专权自恣,欺朕年幼,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今命伯颜出为河南行省右丞相。”

随后,脱脱下令大都全城紧闭,自己坐在高高的城门上恭候。天一亮伯颜派人到城下问为什么要派他离开京城到河南行省去。脱脱在城上宣布,只免去丞相一人,不牵连其他官员,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各司其职。

伯颜还抱着一丝幻想,请求当面向皇帝辞行,元惠宗当然不干放虎归山的傻事。伯颜原先的属下及众多官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改换门庭,投到了脱脱的门下。伯颜除了后悔和叹息,已无计可施,只得奉旨南下赴任。经过真定时,他问当地的父老乡民:你们曾见过子杀父的事吗?得到的答复是:不曾见子杀父,只见过臣杀君。三月十八日,伯颜又接到诏书,强令他迁往南恩州阳春县,伯颜又气又恨,走到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就染病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