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萧郎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我就站在你的身边却无法对你说我爱你。时间并不会抹去我们相爱过的痕迹,相反他会将人深埋在心底成为一根坚固的倒刺,等到多年以后物是人非时再次重逢,便会血流不止。

萧郎并不姓萧,他原名叫催郊,崔郊在大唐三百年中并不算出名,学历不高,家世平平,一生之中也只中了一个秀才,但只此一篇《赠婢》让他跻身唐诗排行榜。

故事发生在崔郊中秀才之后,他兴高采烈的前往姑姑家报喜,在襄阳这座小城里,一个秀才足以让普通百姓敬仰三分,但对于这位少年来说,他还有更大的梦想,他想通过科举来改变自己的阶级,他要留在襄阳参加乡试考取举人,某得个一官半职。

于是崔郊便顺理成章的留在了自己姑姑家备考,就像我们常说的,命运的齿轮在此刻悄悄转动了,这位婢女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名字,我找遍了很多史料也未寻得蛛丝马迹,没办法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局限性,在封建社会很多身份较低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有名字,以“丫鬟”“苦力”或是绰号被呼来唤去。

可读书之路又是何其遥远漫长,多少才子为了科举前赴后继付出了青春年华,崔郊每日每夜寒窗苦读,在姑母家一住便是数年。姑母家身处襄阳小城,靠着姑父一直打点生意,生活也还算富足,崔郊在姑母家中暂住的几年,婢女换了两三个,都是勤快能干的姑娘,除了为姑父姑母打理家务,也伺候他的日常起居。直到一个另一个婢女的到来,打破了一如既往的平静。

这位姑娘长得秀丽,说是“出水芙蓉”也不为过,并且还会弹奏乐曲。她小心翼翼的端着茶水,送到了崔郊的书房,崔郊听到新来的婢女喊自己喝茶,下意识地抬头瞥了一眼,这一眼便是缘分的开始。

在往后的日子里,一有时间崔郊就教这位姑娘写字读书,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两人的感情也逐渐升温,如果在此时向这位姑娘表面心意,那么后来的他们一定会成为这襄阳城里一对幸福的夫妻,可就像大多数文人才子一样,他们都把“功名”看的太重了,总想着来日方长,总想着功成名就时凯旋归来迎娶心爱的姑娘,这些故事在历史上的文人墨客中屡见不鲜,不由让我想起了如今互联网上尝尝问起的一句话,如果等到足够优秀时再去追求最爱的人可以吗?我想是很难的,毕竟爱情是最不等人的,等到你种的鲜花盛开的时候,蝴蝶早就已经飞走了。

转眼到了赴京赶考的时候,离别时姑娘眼含泪光,深情告别,她害怕自己的这位才子飞黄腾达后会不会抛弃她,不由得泪珠涟涟,去不想,这一分别,离去的的人成为了她自己。

分别后的崔郊一心奔着功名,未曾想姑母的家里发生了变化,姑父经商的失败让这个家庭开始入不敷出,于是不断的变卖家产,这位心心念念的姑娘也被姑母以四十万钱卖给了时任襄州司空于頔为婢女。姑娘哭泣不止,姑母也伤心落泪:“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没有能力再用丫头了。襄州司空于頔家境不错,也算是你的福气,好好侍奉,跟着我们,终不是个办法。

等到崔郊得知这个消息后已经是赴京赶考回归时,此时的他如晴天霹雳,电流随着内心漫游全身,让他一时之间止不住的麻木,过往的诺言再也无法兑现,曾经心心念念的人,从此深隔高墙,再也无法相见,崔郊大哭,嚎啕声在屋檐上回荡,此时的他是否也后悔去进京赶考,是否后悔在当时没能鼓起勇气给她一个家。

面对豪绅世族的于頔,这位穷苦书生无能为力,面对管家的咄咄逼人,一次次被赶出于府外,他那颗心终于熄灭了,有人说,人活着是为了一个信念,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个梦想,此时崔郊三念俱灭,心如死灰。

每日每夜不断的在府外徘徊,望着那高耸入云的门墙,暗自发呆,或许是时光不负苦心人,也或许是上天被崔郊的执着所感动,总之那天的他们再次相见了。

寒食节那天的崔郊仍然在四处闲逛,或许他已经对此不抱希望,但内心的痛苦让他始终无法静下心来,在目光迷离中,他看到了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位少年急忙擦了擦迷离的眼睛,确信远方的姑娘就是她那心心念念的女子,当两人见面时,都呆愣在了原地,过去的点点滴滴在眼前浮现,可曾经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哪些山盟海誓的诺言在身份的隔绝下已然如灰。身边的行人络绎不绝,嘈杂的声音没能阻挡那汹涌的爱意可现在的两人一个还是穷苦的书生,另一个已经是豪门的婢女。崔郊笑了,笑的比哭还难看。眼神交汇,却未有言语,只是像路人一样点头然后擦肩而过。

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清楚崔郊写下了那句流传千年的诗句,引起无数后人的共情,但我始终想给这位姑娘取个名字,似乎是不忍于心这悲催的结局,我们就暂且叫这位姑娘小兰吧,希望在某一个时空中她能像铃兰花一样闪耀着幸福。

小兰,再见!——崔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