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用户自制

互联网发展之前,专门的媒体机构承担了新闻信息的采制与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社会个体开始拥有制作并分发新闻、娱乐内容等信息的能力,个体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之间开始频繁对话,可以实现用户自制。

1.用户自制的理论背景

自媒体这些日常化、私人化、本地化、具有创意性的内容开始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这本质上还是市场发生了转向,证明有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参与性文化市场”正在出现。以往的流行是由商业制造的,现在的流行是由大众制造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本地化创意变成了媒体产业讨论的重点和数字文化语境下媒体未来的核心舞台。

消费行为不再被看作经济链条上的终点,而是富有活力和刺激自身增长的领域,这已经延伸到媒体消费者的实践领域。更进一步说,粉丝群体的研究被更加积极地纳入了媒体产业链条的考虑中,在这个意义上,粉丝群体参与了商业化的运作,是新的共谋,很多新的商业模式得益于对粉丝群体的近距离研究。前工业化时期的民间文化研究已经发生了转向,包括个体和社团的地位也都从合作者和复制者转化为积极的消费者。以小红书为例,其造就了新的消费模式:流行文化+创意消费。从一个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它是一个文化的入口,或是消费者参与生产的平台。正如大型多人在线游戏一样,小红书混合了消费者和生产者,这也给两者之间在价值、意义等方面的呈现带来了难题。与其把它看作一个激进的历史性转折点,不如说它是文化、媒体和社会长河的一部分。

知识小助手

针对小红书用户自制内容的研究,与其他新媒体形态的研究一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这项研究是一个针对变动的研究,这不仅仅指它的视频和有关组织模式的定义;它本身的内容也是非常多样化的,与电视不同,更像是可能会消失的视频流。

(2)小红书既是一个由上而下的传播平台,也是一个有效的由下而上且受到本地创意性内容影响的平台。

(3)小红书用户自制内容离日常生活非常近,每日频繁地“阵发性”上传是不规律的。

(4)小红书用户自制内容可以到达传统媒体所不能到达的地方,但同时它也是使用者创造的信息平台,传统媒体也会从中去寻找或挖掘信息。

2.用户自制的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如何提供与分享有关他们自身事实、新闻的途径。

自媒体是一种用户、记者、编辑共同参与的由下而上的新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话互动成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新闻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用户对原创和草根新闻的包容性变得更强。这种改变不是破坏性的,而是建构性的。互联网扩展了社会个体网络表述的渠道,社会个体正在成为“平民化传媒,新数字时代社会”中的主体。传统的新闻传播必须有一个中心,其中有一个新闻“把关人”,而在新的媒体形态中,“把关人”从中心往边缘移动,边缘人则慢慢变成了新闻“把关人”。

3.用户自制的传播主体特点

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是整个传播过程的中心,控制着信息的筛选和发布,而接收者只能从专业人士筛选后的信息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处于完全被动接收状态。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分明,他们在传播过程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出唯一性和不可逆性。因此,以往传播学研究往往把重点放在传播者身上,如今,这些现象发生了以下改变。

(1)个体传播的建立

自我表达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的话语权有机会和条件得到充分展示。例如,博客的发展为“播客”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大众表达基础,语言文字的自我表达和交流得到彰显。“播客”技术的成熟创新了个人声音在网络上传播的渠道,鲜活的声音可以在互联网上被订阅或传播,使得个体的表达意愿更为突出。“播客”成为自我传播的声音平台和新的交际网络,个体的独立和个人价值得以在公众传播中展现。“播客”精神的核心不仅仅是提高了个人表达的自由度,也展现了互联网对于个人表达的宽容度,体现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播客”作为开放的媒体源代码,初步实现了传播的无边界。

(2)理想的传播者非中心化

新媒体传播中,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不再处于中心地位,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可以实现互相转换,接收者同样也可以贡献知识和见解,并参与二次传播。传播者不再是中心和权威的代名词。

视野微拓展

对于维基百科、百度百科而言,所有的用户都有机会成为编辑创作者,其文本始终处于更新和变化中,用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实现编辑和传播。

4.用户自制的传播流程特点

(1)打破大众传媒时间和空间的线性结构限制

随着互联网海量内容的蓄积,如今完全可以实现由用户来决定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内容,什么时候接收,以怎样的方式和设备来接收。目前互联网与传统广电媒体的本质区别,并非传统广电媒体没有能力在互联网平台上调整自身的节目呈现方式,或者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线性结构限制,而是其在内容生产和发送的理念上存在着基于体制本身的不可和解性。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具有一定的限制,按照不可逆的时间流程方向来呈现媒体内容,用户必须在媒体指定的播出时段守候在电视或收音机前,收看或收听自己喜欢的节目。尽管后来电视出现了点播回放功能,且机顶盒中也出现了节目录制功能,但以传播机构为中心的节目内容释放方式,始终无法与互联网基于个体需求和渠道无限性的内容释放方式竞争。目前广播电台大都开发了自己的新媒体产品,拓展网络的内容搭载能力,但是此类产品与互联网原生属性层面的相容性仍然不够理想。网络信息的扩容性、范围的无限性,使得用户在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的路径呈现非线性的特征。

(2)传播和接收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传播者和接收者可瞬间进行角色转换

从个体对信息的需求上来看,独特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备受青睐。同时信息的加工和生产愈加强调即时性,甚至几乎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这就使得一些事件的亲历者可能比专业的记者对时间和传播角度的把握更有优势。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模式的普及,人们对于信息符号层面的质量和新闻内容输出的专业化程度,表现出很强的包容性。人们更青睐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信息,做到与事件的发生同步,至于其他的则可以先忽略。

(3)“把关人”理论的重新阐释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卢因提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传播学者怀特进一步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中的“把关”模式:“‘把关人”可能是特定的个人、媒介组织或社会群体。‘把关人’依据各种标准或是自身的利益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筛选,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传播渠道并最终传输给用户。”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极具权威性和专业性。

视野微拓展

在自媒体传播中,“把关人”的地位逐步弱化。例如,在播客中上传的节目虽然有播客后台人员审核,中间控制的过程也存在“把关人”,但它的“把关”标准相对传统广播要宽松得多。播客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往往直接向社会发布信息,以简化信息的传播流程。

(4)用户自制内容多样化、非主流化

传统广播电视媒介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专业人士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意和制作,反映的是社会主流的声音和看法,节目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同质化。自媒体来自能够接入网络的任何一个社会个体,自媒体的生产者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等社会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生产并发布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满足自媒体的使用者或接收者对媒体内容充满个性化的期待和想象。尤其是那些小众的、非主流的、充满感情和个人经验特色的,过去被大众媒体忽略的部分,更容易引起爆炸性的流量增长并吸引海量的围观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