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 四时记:当代女性身份认知
- 何许人
- 1361字
- 2024-04-03 15:49:15
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上幼儿园时看黑白电视,上小学看彩色电视,上大学才接触电脑。那时候不是每个家庭都有电脑,也不是每个人都会上网。仅仅过了二十来年,世界飞快变化,手机已经融合了电话、电视、电脑、相机的功能,甚至通过APP和小程序还能拓展更多功能,网络已经深入文明社会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没人能离得开手机。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大多对网络知之甚少,从未教过我们关于网络的任何知识,网络上的一切,都是我们这代人一边深入其中一边逐渐养成的。也正是我们这代人,从正式踏入社会的那天开始就在使用互联网,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互联网。最近这二十来年,人与人的关系、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明显位移,我们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态度和需求,也有诸多变化。
全球最有钱也最疯狂的天才马斯克说,人类是硅基生命的启动程序。世界变化太快,凡人如我身在其中难以自控,但也能在一阵强过一阵的赛博之风里,感受到一场席卷全人类的时代巨变即将到来。
近代史上,每次工业革命后都会涌现出新的文艺作品,其中不乏伟大作品和新的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目前似乎已经处在网络科技革命的重要关口,OPPN AI不仅出现且已投入商业运用,虽然还仅限于小规模领域应用,但已有不少脑力劳动者为此焦虑惶恐。
此前每次工业革命,不仅有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也诞生了许多新的行业,甚至改变世界格局。我们面临的新工业革命,虽然日期尚不明确,但我们这代人势必见证这一天的到来,我想写一些这股时代浪潮之下普通人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普通人在互联网中第一个要面临的问题——“身份”的故事。
每个人都拥有身份,互联网中的身份从源代码角度看是一串数字,从电脑屏幕上看每个人的成分是一组标签。在互联网深入生活方方面面的当下,每个人既有现实中的面貌,也有网络面貌,我们既是生活中的我们,也是网络中的我们,二者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如神所说,“是我,亦非我”。互联网上可随意修改人设,年龄、性别、收入、学历甚至所属地都可以不是真的,有人用来打造个人IP赚钱,也有人用来社交和找对象,网络人设依靠发表的文字和图片就可以打造,可以与真实生活毫不相干。这一切我们习以为常,却可能忽略了在此背后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以及故事的本质。
在旧的社会规制依然存在,新的互联网法则已然不可或缺的当下,两种体系尚未真正融合,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子女,都有许多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时刻。原生家庭是否在当下还能决定个人命运?婚姻与事业,在互联网时代有哪些不同的变化?“身份”带给每个人的,除利益外,还有什么责任与后果?
网友听信网络大V的观点是因为他们真睿智还是因为身份地位?相亲软件上明明聊得投契,现实中却发现是照骗甚至修改年龄身高和学历,这段感情还要不要继续?有人通过互联网万众瞩目,也有人因为互联网身败名裂,网络既是放大器也是加速器,甚至是哈哈镜。
另外,我还想探讨当下的“美”。
“美”已经被互联网用户不断重新定义,除现实生活中的自身形象,还有网络形象的存在,镜头自带滤镜,世人无分男女老少皆选择性美化自己,在社交网络展现出来的形象并非真实自我。有人因过度美颜奔现失败,也有人因人设崩塌导致不幸,还有人因滤镜误判自身价值,此类故事比比皆是。
接下来您要看到的,是两个如我一般的普通人,在这个随时升级的时代中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