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收获

果然,贾赦这个价格一报出来,立即就获得了北静王的好感,这可是一下子让他少出了四十万两银子。

北静王府虽然家大业大,但支出也多啊,他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大几十万两银子罢了,如果碰上有战事,年年都得拉饥荒。

这四十万两都快有一年的收成了,北静王虽然能拿的出来,但谁又愿意多花钱呢?

是以北静王哈哈笑道:“你倒是好魄力,矿石的事情我答应了,既然你少要了我四十万两银子,我也不能让你吃亏。”

“这样吧,那李祭酒是你贾家姻亲,我就想办法给他挪一下位置吧。争取半年内,让你那兄弟,坐上国子祭酒的位置如何?”

这个允诺可真的不低了,牵扯到两个人的官职调动,首先是国子祭酒,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

这个官职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在士林的地位可不低,所以想要给一个名望不低的国子祭酒挪位置,那就只能高升了。

最低从二品,最好是正二品,想要活动一个人进入二品行列,那是真的不容易。

毕竟从二品以上的官职实在太少了,包括各部尚书以及各省的布政使一起,也不过是几十人罢了。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位高权重,哪一个都不是好相与的,所以想办成这事真不容易。

当然,如果国子祭酒调走了,贾政接替国子祭酒,就没有那么大的阻力了。

只要能证明他掌握了浩然正气,那一切只会是水到渠成,所有人都会推着他当国子祭酒的。

整个天下的读书人,没有哪个是能抵挡掌握浩然正气的诱惑的。

当然他们肯定也有私心,那就是让一个掌握浩然正气的人进入核心,他们怎么打压?

而贾赦听后,非常高兴,贾政年底就要担任正三品大员,这么一来贾家也算进入文官高层了。

笑道:“那就有劳王爷了,不过这事也不能让您一个人来办。”

“您把价格压下来了,其他王爷和国公,也是占了大便宜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北静王哈哈笑道:“是这个理,总不能只让我出力不是,他们也得出把力。”

“这件事你不用管了,后面我会通知他们,咱们一起出力,这件事想办成不难。”

“不过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浩然正气得是真的浩然正气,如果是假的我就没办法了。”

贾赦笑道:“王爷您就放心吧,只要端午到场的官员,听了二弟朗诵的三闾大夫的诗,那他们就不可能睁眼说瞎话,浩然正气是能激起人心底的正气的。”

“在刚刚经受过浩然正气洗涤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说假话的,所以这一点您放心。”

北静王听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晚上一定要让我见识见识,没问题吧?”

贾赦自然是满口答应,这也不是什么难事,晚上本来就要让贾政展示一下的。

就这样,兵器的价格问题算是谈妥了,而且不仅是谈妥了,还给贾政弄了个正三品的官职。

也能让贾家姻亲李祭酒,有了高升的可能,可谓是收获满满。

想来这一次李祭酒高升后,也将和贾家绑在一起了,这也算延伸了在文官中的人脉。

毕竟这一次,李祭酒最少也能混个二品的布政使,就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官职了。

就这样又聊了一会,贾赦就告退了,而北静王则是赶忙收拾一番,然后就入宫了。

很快见到了当今,将贾政的事情一说,皇帝也是震惊莫名。

问道:“爱卿,你可能肯定,那贾政真的掌握了浩然正气?要是真的,他已经可以堪比前明的圣人了。”

“如果是真的,那就代表着本朝的文治大兴,这可是足以载入史册的。”

前明的圣人,就是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著作的影响力不下于程朱。

要知道程朱理学可是科举考试的标准课本,可见王阳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而拥有浩然正气的贾政,在未来的影响力绝对不会比王阳明弱,当然也是他根本无法和圣人孔子、亚圣孟子,相提并论。

只能将离这个时代最近的王阳明拿出来比较了,毕竟浩然正气,对儒家来说意义非凡。

也就是贾政在思想乃至著作上和王阳明差了十万八千里,只有一个浩然正气能拿出手,不然倒是能和王阳明相当。

但就是如此,也足以载入史册了,如果还能教出几个学生,那就可以封神了。

就是本朝的皇帝以及大臣,也将因为贾政的原因,让历史铭记,当真是意义非凡。

是以皇帝有此反应,非常正常,毕竟这可代表着当今的文治功绩,可以大书特书的。

这时北静王赶忙说道:“皇上,贾赦虽然荒唐,但向来很少说谎,这一次他虽然和臣说的只是可能,但想来是有十足把握的。”

“要知道,他和贾政,已经广邀同僚,准备在端午节那天,让文武百官一起来验证贾政掌握的,是不是浩然正气。”

“臣想来,那贾政与贾赦,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绝对不敢如此张扬的测试。

是以臣不敢耽搁,知道了这件事后,就赶忙入宫禀报了,还请皇上早做准备。”

皇帝闻言,不由得站起身来,两手一拍,不由得说道:“好好好,此话有理,朕本来还奇怪,那贾府为什么要搞聚会呢,竟然是因为这个。”

“戴权,速去传朕旨意,着贾政速来见朕,朕要亲自测试,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掌握了浩然正气。”

戴权听皇帝让他去给贾政宣旨,赶忙行礼就要出去,而北静王见此,赶忙拦住戴权,让他稍等。

然后赶忙说道:“皇上稍等,这事可不能这么处理,一旦这么处理了,那后果将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事咱们还需要从长计议才好。”

皇帝听北静王这么说,非常不解问道:“这是为何,朕亲自测试难道就不行了吗?”

北静王赶忙解释道:“陛下,那贾政虽是文官,但终究是武勋出身,不知道有多少文官盯着他呢。”

“更何况最近他还给几乎所有的文官下了请帖,您现在召见他,只会让大臣们胡思乱想,明天势必要参他结党不臣。”

“如果您替他辩解,说他掌握了浩然正气,也只会激起朝臣的逆反心理,越发觉得陛下您是受了蒙蔽,甚至还会影响端午的测试。”

“毕竟浩然正气,真的太过于特殊了,从亚圣之后,两千年都没有人真的掌握了。”

“又有哪个文官可以相信,一个武勋出身,还没有参加科举的人,能掌握浩然正气,这不是打文官的脸吗?说他们读的书都读错了吗?”

皇帝这时不由得来回踱步,良久说道:“倒是正如爱卿所说,朕若是真的召见了贾政,那些文官绝对起疑,倒是那些文官能做出来的事情。”

“不过这又怎么会影响端午的测试了,你不是说他们有十足把握吗?怎么还会影响测试呢?”

北静王听到这里,就知道皇帝是着急了,毕竟这是关系着他文治的事情。

如果能够证实贾政掌握的是浩然正气,那就能证明,他在文治上的功勋,盖过汉唐。

不过也就是这份心思,让他忽略了这么做会出现的问题。朝堂上文武一直都在争斗,现在已经有了文盛武衰的倾向,文官怎么可能允许武勋集团掌握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