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过三巡时,菜过五味后,又是寒冬腊月,大年初一。
还喜欢聊天的人,都是上了年纪,年轻人比老年人还架不住,都说累了回去休息。
黄楚也不例外,现在是九点钟,他要休恬一个小时养养精神,十点起来穿戴特殊服装,开始去夜游巡。
在床上休息了之后,屋外沉静,闹钟响彻时,已然到了夜晚十点钟。
虽然感受到这觉意犹未尽,可他还是伸了伸四肢,扭动着腰身。
拿起了那一套,准备好的道公服饰,穿在了身上,在那一刹那,他仿佛觉得,自己已然是那在夜间行走,秉持正义的道士了。
出门时,也看到了阿弟,也穿了一套道公服,不过不一样的是,他那套是花彩的,而他这套是藏青色的。
互相打量了一番,阿弟这个体型,果然最适合这种武师傅了。
南下之地,听说夜游巡,应该是在农历七月十四时,午夜十一点到十二点期间,送来往阴阳两界的祖先鬼混的一种欢送仪式。
但黄家坞的以往历史,一直都是大年初一十一点到十二点钟,听说只是为了祈福和祝福,并且也是与祖先一起进行。
为什么是大年初一,还是因为大年初二,很多地方已经算开年了,这一天会有大量的杀生,不适合祈福和祝福。
阿弟手中的法宝,一枚镇魂摇铃,拳头大小,却可以传出一里之外,甚至二里。
曰:震荡邪秽清浊气,安抚惊魂渡阴山。
一柄桃木剑,古朴,鍍上了一层灰暗,犹如尘封而不自锋利。
曰:剑藏混沌一阳明,不渡阴山不渡魂,圣人入凡栽桃树,三千岁月复轮回。
花彩道袍,鲜艳如同火烧,暗夜里仿佛一团在行走的火团。
曰:赤翎勾绘龙凤袍,世间无邪可克身。
头顶戴的是一顶五铢衔顶,圆合方顶,五条金线,沿着圆合之处,直通方顶。
五处金线头,分别是五种颜色的通币,也叫五行金钱法顶。
金木水火土,一行一衡山,所谓五岳为顶,义气冲苍穹,正气凌然。
曰:渡山气加持,镇天地妖邪。
这一套道公服,也是阿弟有时间时,去赶个场子,赚点喜钱的行头。
但是至从跟了郝建之后,再也没有时间了,也不在乎那点钱了。
今天,他是给他打下手,也就是行话里的左右护法,可惜只有左护法,没有右护法。
而黄楚这一身,很简单,藏青色的素道袍,清正廉洁者,衣钵传承是阿公。
没有顶,是一个冠,也是藏青色,横插一枚木头簪,衣钵传承是阿公。
浮尘在左手,他似翩翩柔弱的瘦道人,一挥,似千万烦忧尽,苍翠浮尘丝丝。
《道》在右手,这是阿公跟他说的,无论他以后去哪里,只要回到这座村子,做这个夜游巡的主持人,一定要拿这本书一起。
以前不懂,如今也未必明白,可他却照做了。
阿公也是跟别人学的,那很久很久以前,应该也是一样的叮嘱吧?
他知道,这本书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但放在这芸芸众生之中,似乎与他们,毫无关系。
碧波澜不止,泳情皆可尽。
你是你,而我也是我,你和我,不一定在一片土地上。
你看见,我也看见,可我不一定觉得,与我与你有关。
面见者,会有种种不同,这便是在这片时空,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领悟。
迷障不可知者,是一时,还是一生,这也是命运,知而因缠,如何结出善恶,终归于者与世的契约,行乃者命。
两兄弟下来楼,阿妹不知道跟阿妈在聊什么,那笑声都可以传出五十米之外了。
见到两人下来时,纷纷在打量着,应该是知道,今夜要夜游巡,客人都离开了。
一袋老道公们送来的红色纸纱布符,折成了一枚枚,这是给要去拜访的那些门户。
一袋香烛,看起来很多,走完一家,就点一户一香一烛。
几乎这个时间,每有人出门的,以前他们老是说,感觉外面阴森森的,反正心里会有那种诡谲之惑,就在门里面听。
开门迎符,闭门挂符。
这也是很久的传统了,虽然打破了旧思想,融入了新思想,可对于这些,没有任何的抵触,甚至有莫名的一种敬畏感。
“怎么?你也要跟着去?”
黄楚看见阿妹蠢蠢欲动的,往年都是害怕的不行,现在胆子那么大了?
阿妈:“别吓阿妹,阿妹不去。”
本来只是想开个玩笑,阿妈却不高兴的制止了,以前敢这么说,就敢直接哭了。
如今也是大女孩了,不至于,但阿妹欲言又止的,怕不是真的想跟着?
可是时间紧迫,他要游的这片,有些人那门都开往田地里了,绕一圈还真不好照顾到人。
而且,一路燃烧蜡烛,一户一香一烛,还是叫了个邻居家的大哥一起呢。
今天过来吃饭时,就已经说好了,乌漆嘛黑的,可不好整。
黄楚:“哈哈哈,她想去也没办法啊,这天黑的路都看不清,还得叫人帮忙打电筒呢。”
阿妹:“我又没有想去。”
撇着脸,显然不高兴了,不过已经不像小时候了,阿爸这时也回来了。
刚才他去外面点了自家的迎香和蜡烛,就在屋外门口两边,还有路边一些地方。
比起那不靠谱的节能路灯,这个蜡烛还亮了许多,从自家开始。
等邻居家的大哥来了之后,他很主动的拿起了那两袋东西,毕竟黄楚和阿弟,要一路做法一样过去,不方便。
大哥有三十多岁,有两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在外务工,不过和南下的人不同,他去了最北的地方。
那地方现在冷的能够冻死癞皮狗,所以他也是二十月回来,三月再下去。
就算还冷,也不会太极端了,最北的地方,一年也只有一个月可以穿两件衣服,其余都是厚装出门。
问过他,怎么会想到,去那边,他说那边习惯了,第一次出远门,就决定了以后出远门的标记,似乎很有道路。
出了门,三个人,而烛火把路照的格外通亮,免去了照电筒。
念念有词,然后便是阿弟的惊吼声,便插香插蜡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