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初一4》

陆陆续续,一些平时来往的人,拿着对纸就来了,阿妹熟练的拿出对联本给大家挑选喜欢的。

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要是说往年一样,那只能好走不送了。

虽然邻里邻居的,但话里话外还得帮你记着,这是不能写的。

他把自家的写完,放在了桌面上晾干,这可是大工程,基本没时间休息。

没有排队,谁先选好先写谁的,龙飞凤舞,还好他够高大,九字,十一字,十三字,都迎刃有余。

有多有少,红包看个人给,给多少都行,哪怕是一块钱,求的是一个利是。

有大方的邻居,会给个两百五百不等,带走自己的那五对八对的对联。

说讨个好兆头,一年到头都罩着屋里头,年年大丰收,给年轻人鼓励。

有小气的邻居,给个二十三十块的,拿走自己的那三五对对联。

其实,一些没有晚辈的,还得白送,至少外大门和里大门都要送,写好了送家里,帮贴起来,证明有人在。

不过这个近几年不需要了,村委会除夕之前,就已经把工作做好了,免得走一遭,还不用陪说会话,耽误工夫。

其实,字肯定也不差,不然市场上十几二十块一副的对联大把有,等到今天,除了邻里关系之外,还有字不错。

大家心知肚明,有些人精明的很,真正不在意的人早就去集市买了。

备纸得买好纸,写出来的字才能一年到头都不褪色,哪怕纸褪色了,那字依旧光艳,大家便知道,这墨水不简单。

忙忙碌碌到了下午一点多时,才没有人再来了,然后下午,刚好开始吃饭了。

不过,在外回来的人,就好那口粉,一盘粉就在边上。

大家已经吃上饭了,远远就闻到了酸芋苗根的味道,不知道跟什么一起煮,炖,或者炒,格外的引人胃口。

比起边陲地区,黄家坞独天得厚的位置,年味色香味十足。

以前,过年都不安静,就有了一首民谣,如今一想起,竟然是一首山歌谣。

词:今天怎么那么忙呢?饭没吃几口就出去了,能不能坐下来,吃几口酒,吃几口菜。好不容易忙了一天,回来还是吃了冷饭冷菜,能不能,今天就闲一天,好好聊一聊?今天,去了哪里?是不是南山?还是北山?下次去了,能不能带点山货?是春天有了?还是冬天有了?你每天,早上走了,晚上回了,中午回来的只是一个魂啊。这天,真难,祈求平安,就不求富贵了,希望每天回来的是你啊,让家完完整整着。

用的是本地方言,也是最初祈福话里的歌谣,当初第一次听,还是阿公夜游巡时念唱着。

那时还想着,这样的词汇,怎么说的出口呢?

如今,竟然是人人渴求的答案,阿公走之后,便是他开始了,如今也有了两年时间。

就像现在的人问,谁是你心中的唯一?

不像以前那样,会问,你家里都还好吧?

一口莫念那鬼怪,一口鬼怪莫近,道出了那复杂的情绪。

连续两天的时间,竟然觉得,二婶,还有她的儿子女儿,好像没有见过几面。

可早饭,午饭也都在这里吃着,都是吃饱了回自家去了。

二叔会留下来,两兄弟吹水,陆续也有其他人来,到是二叔家反而从建至今,没去几回,也没叫去过。

听说,明天的两个姑姑,应该会回来,虽然阿公阿婆都不在了,可阿爸是守护家的那个人。

其实也不必急着叫人去城里住了,这年轻一代安家落户在城市,再过几十年,新宅变旧宅了。

出了门,就去二叔家叫上弟弟妹妹,一起去祠堂了。

吃完饭也不多待,往年如此,今后也是如此吧?

有心不想管了,可每一年阿妈都交代,年轻人都要独自去祠堂,等成家立业了,便不同了。

那时,又和另外的人一起去了,这样的队伍一目了然。

年少慕艾,五服之外的关系,并不影响结婚生子,以前也成了很多夫妻。

但吵一架,上午吵架,下午家里就来人了,如果不是特别情投意合,两情相悦,都不会打破这种关系,自找麻烦。

学校那边,与他这边,隔的太远了,听说都可以排到几百年前了。

不过,其实很少有本村的一起了,都姓黄,又不像战乱年代,没有办法。

黄家坞虽然深处山里,可周边的村庄不也一样,大家就联合几个村了。

其实,一千多年的村庄,是可以发展到几万人的了,哪怕开始,只是黄大仙和他的九房夫人。

不过没有可靠的依据,说黄氏家族子孙后代,最特别的是麒麟脚。

双脚十指,却有十二个指甲,每一边的小脚趾都是双指甲,且长长了,呈麒麟爪状态。

黄楚特意去看过了,小时候经常伤到,确实是按照描述的那样,奉为神奇之事,特意去找了一些民典传闻。

似乎,所以黄姓的都有这个特点,历经改朝换代,改名换姓的种族何其之多,怎么就没有别例。

或许向传闻所说,姓氏所赋,又或者,炎黄子孙的血脉,不尽相同。

到了二叔家,也是神奇了,这会门都关了,吃饭时提到了这事。

只是说回家准备点银钱,过来喊一声即可,这不喊三五声,谁的耳朵听的见?

除非就在门口,刚好碰上了,没那么幸运。

这个工作,交给了阿妹,清脆的声音,一下子击中了人心,竟然真的有人应了。

二楼窗台忽然打开,妹妹在楼上,说门没锁,拧一下就可以进去了。

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黄楚亲自打开,一进屋就见到了二婶,从房间出来。

他们家把客厅设计小了很多,一楼就有许多个房间,弟弟也从房间施施然的走了出来。

三人立马喊人,二婶是长辈,其他不好的另说,以前她还在家种田种地时,关系也挺好。

这起起落落多年,又回来种了两年地,实在是跟不上二叔的脚步,想一出是一出。

只是平常少往来,估计阿妈与她交流的多一些,不能任由她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