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来记录我还算清淡的生活。其实,有很多的东西,我们都在淡淡地遗忘着。
我是一名文史专业的大学生。我生长在山东,虽然我高中时就已经存在自由选科,但我依然还是选择成为一名文科生,当时真的是对自己有一股迷之自信。周围许多亲戚朋友都劝我换个别的选课,什么之后报志愿的限制多,就业难之类的,而我当时对此都不屑一顾。事实证明,真的应该听取他们的建议,毕竟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真的都是为了我们好。虽说年长的人都有些固执,认为世界就这么大,自己有过那么多的路,有很多经验,不能说认同他们,但确实需要理解他们。在此我想对年轻的读者说一句:多去世界走走,去过多大的世界,就有多大的世界观。真的,站在繁华的都市街头,周围高楼大厦林立,真有些莫名的心慌,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后来,高考成绩公布了,我的名次是全省七万五,不高不低,不成不就。很多人会用高考失利这个借口来为自己的高考成绩开脱,当我想说,成绩对得起自己平日的付出。我不得不提我的一个同学了,就叫他阿诚吧,关系还挺好的,他的选择是物生地,挺好的选择,当时我也想过。他高考的时候,身体不适,发挥失常,仅三百多分。客观的讲,这个分数对的起他的付出。他很爱玩,不算帅,不是特别胖,但是比壮这个程度还要胖一些,没事喜欢拈花惹草,小姑娘要么他不认识,要么他很熟。在高二的暑假,他给自己多留了一条路,叫“文管编导”,嗯,这条路他也没能走成。对于文管,我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我们班一个同学,他成绩不算好,具体我忘了,但是没我高,嘻嘻。(我们关系很好),但是他报志愿的时候,用的编导的专业,上岸211,真的羡慕了。继续讲阿诚,他暑假的时候,做出了选择,复读并改科,将物理换成历史,这选科组合也真的算不上好。然后长达三个月的暑假先玩了一个月兼职了一个月又玩了一个月,最终回到了母校,在校外租的房子,开始了他的高四生涯,希望他本次真的专心学习罢,用这个作为典例,只是想说,高考的成绩真的是自己平日的客观结果。
回到我身上,成绩出来后我就在网上查呀查,嗯,能报名的志愿真的是少之又少,而其中大部分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最终呢,我填报的这所普通的双非学校的历史学(师范类)专业收留了我,对此,我真的特别的感激。
我想或许应该有在读高中的同学在看我写的这本书吧,如果还没有选课的话,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衷心的提一个小建议,别选政史地,除非你真的是热爱政史地并且分数较高。不然以后报志愿的时候,真的会头大的。
话说回来,在大学之前,我觉得我对历史还是蛮有兴趣的,但是直到我上了大学的课程之后,我才知道,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的。但是,哪怕听千遍万遍《反方向的钟》,也是回不到当初了,只剩下那些夹杂着遗憾的回忆。
我踏进大学的那一天,校门口站着各专业迎新的学长学姐们。我认识了一个本专业的学姐,学姐叫阿婧,很温柔很可爱。后来给过我很多的建议和帮助,嗯,非常感谢学姐,愿学姐永远年轻快乐。学校经历过岁月的磨逝,从校门进入,一条略显沧桑的上坡路,路两旁是粗壮高大的白杨,白杨的躯干上满是奇怪的字符。在这条上坡路有许多的牌子,别的记不清了,只记得在我们院旁边,有一块牌子,是司马迁先生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我讲的故事其实很分散,想到什么写什么),我是23年进行的高考,高考第一场是语文,唉,说来真的是有些后怕,我们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我们的那个考号是填不满答题卡上考号那一栏的,在考语文的时候,我把考场号写成了考生号,还余下几个空格,开始我也没多想,只是觉得高考这也不严谨呀,但是我仔细一看,当时真的把我好吓。我举手询问监考老师,她说不要紧,把这些用斜杠划去,在空格内重新填就好,还好我的字不算大,没占满格子。继续聊语文卷的内容,名篇名句默写的第一道题目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说来也巧,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刚看,但是真没想到会考这一篇,因为是后期加的,本篇文章呢有两节,我只看了第一节,第二节没看。考试的时候,有两句,一句是第一节的,很不幸,另一句是第二节的,我没记住,唉,痛失一分,落后千人。
言归正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我们专业的名言了,在此呢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在古代呢,经史是不分家的,史书算是经书附庸。不过呢,经史分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司马迁先生和他的巨著《史记》的问世,使得历史学与经学分家,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问。
再讲一下我们的学院,学院的本科只有我们一个专业,算是独苗了。可能我这么讲,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是哪个学校了,但是呢,我还是选择不语,具体原因是什么,嘻嘻,可能是我怕被线下找到吧,毕竟本书写于我的大一时期,我很社恐的哈哈哈,因为是真的算是闲来无事。
对对对,差点忘了,介绍我们学院呢,其实这个点我很不想提的,一提就知道具体位置了,但还是提一下吧,这里曾是臧克家的一所旧居,为了保护遗迹,这栋楼从表面看有种岁月的古朴且深沉的气息,包括我们的宿舍楼也是如此。但是内部设施还是蛮不错的。学院门口有一个应该算是小公园,有一座大理石制作的鼎,学院东边的小树林真的是夏日纳凉的好去处,可惜蚊子太多。说起师资力量,真的很雄厚,老师们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富五车,研究方向和中国史有关的老师,出口成章,对此我非常非常的羡慕。
其实别的也没有什么了,毕竟大学生活不是本书的主线,只是回忆的起点。我要讲的,是我的高中,故事并不是国产青春剧那样,没有那么多的狗血剧情,我觉得应该算是清淡吧,当然希望读者们读完以后给一个中肯的评价。
傍晚六点钟后,五月落霞非常的短暂,仿佛像我高中的故事一样,霎眼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