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品味中医》:中医是门什么样的学科

我总结中医有以下几大特点。

第一,中医是关系医学。

中医学讲关系,这里我们主要讲两层关系。第一层指有没有和周围自然环境处理好关系,这叫天人合一。第二层指自身五脏六腑之间有没有协调好关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胆有问题,早晚会影响到脾胃,所以要提前健脾胃,预防脾胃的问题。“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虽为肺之病变,但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肺而发生咳嗽,这也是一种关系。比如肝火旺的咳嗽,光用止咳化痰的药可能不管用,只用抗生素可能也不管用,中医讲究釜底抽薪,只要一清肝火,患者或许就能睡个安稳觉,否则“咳逆倚息不得卧”,也就是咳嗽尤其气喘时必须倚物呼吸,不能平卧。

第二,中医是模糊医学。

现在提倡中医药客观化、标准化,从长远目标来看是可行的,但也不能太绝对。

曾经有人在药房注意到一个现象。药方上是柴胡10克,总共7服,药工拿小药秤称70克柴胡,秤杆平平的,称得没问题。但药工是怎么分药的呢?他拿手捏,甚至直接拿秤盘往出倒。结果一称这7服,最重的和最轻的有可能差很多。

后来有人问我:“张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说:“第一,‘药食同源’,茯苓、山楂、生姜、薄荷等是食品,多点少点问题不大。第二,‘是药三分毒’‘细辛不过钱’,当药工称细辛的时候,他敢不敢拿秤盘往出倒?‘不过钱’,就是不能超过3克,他一倒的话,很可能都倒出去5克、6克了。遇到毒药的时候,他就会非常小心。例如生麻黄,患者年龄、体质不同,用量就不一样,量大了会导致发汗过多、大汗淋漓,甚至虚脱。”

中医说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怎么标准化?黄连是寒性的,肉桂是热性的,那丹参是什么药性呢?古书记载中,有人说偏寒,有人说偏温,有人说性平。大寒大热的药,一定不能搞混,但是稍微有点偏寒、偏热的没关系,关键要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叫“舍其性取其用”。中医里很多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需要意会,需要悟性,但它们是有实际意义的。

第三,中医是中庸医学。

有句古语叫“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也说:“死以生为本,欲救其死,勿伤其生。”命是本,病是标。中医强调治病留人,治病是为了留人,千万别忘记治病的目的是什么。治病也好,养生也好,首先不要害人,我说的害人当然是无意害人,“勿伤其生”——不要伤他的身体。

有个老先生80多岁了,孩子很孝顺,带他去体检,查出来肠道息肉,需要手术,结果术后肺部感染,人很快就没了。假如他不去检查,没准儿还能多活几年。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课题,招募45岁至74岁的人为其免费筛查肿瘤。它排除了年龄很大的人,这一点就非常好,因为高龄人群患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第四,中医是人文医学。

每个合格的中医大夫都应该是半个心理医生,要善于和患者沟通。对此,张景岳曾经写过“人情论”,包括“病人之情”“傍人之情”和“同道人之情”,均会影响到治病效果。要做一个好大夫,人情世故不可不察。

第五,中医是结合医学。

中医是包容、开放的学科,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如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不仅记载了方药,还利用了火疗(温针、烧针、熏、熨)、针刺(风池、风府、大椎、肺俞、期门等)、灸法、导法(类似于开塞露)、“内药鼻中”、食疗等手段。

诊断上,中医讲四个字:望、闻、问、切。为什么诊断病症靠这四个字呢?因为在古代,没有其他手段,只能高度浓缩为这四个字。我们要利用眼下一切有帮助的手段来诊断病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先进的诊断设备和手段都应该为中医所采用,而不是故步自封在“望闻问切”四个字上。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从来不是一个狭隘、保守的学科,相反,它鼓励兼收并蓄,是开放、包容的学科。我以为,只要治疗、调理疾病运用的是中医手段,靠的是中医思维,便是中医。至于是不是一个好的中医,那就要看疗效说话了。另外,“望闻问切”四个字后面,中医往往还要再加上四个字——四诊合参,就是要综合利用,综合参考,切不可过分强调其中的某一个字、某一种手段,比如个别人认为中医只需要看看脸、看看手、摸摸脉,就什么病症都能诊断出来,这明显是对中医的曲解。

再来讲一下如何学习中医。我认为学好中医有三要素。

第一是背。确实要背很多东西,对于中医经典,要选择性地背一些重要内容,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方证和有指导意义的话。

第二是悟。程钟龄说“心悟者,上达之机;言传者,下学之要”。学中医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心悟。中医易学难精,能不能学好不仅是爱好问题,更关键的还要看悟性高不高。

第三是用。实践出真知,能不能取得好的疗效,是验证中医学的根本。只要中医治病有疗效,它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