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城是怎么这样送的
- 大明:言尽未来事,老朱崩了
- 山河长林
- 2336字
- 2024-12-07 07:47:34
屠龙术?
朱标一脸震惊的看向老朱,李瑾居然会屠龙术!
这一刻,朱标的心再难平静。
这位来自于后世六百年的李瑾,到底是何身份?
李瑾还没有看见老朱父子两人的小动作,而是继续分析道:“废黜派里,就是朱允炆削藩,分别是周王、齐王、代王、岷王!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觊觎皇位,却又各有弱点,缺乏城府,还品行不端。
便如代王朱桂,好色加残暴,在自己的封地上面胡作非为,这种人自己本来不干净,
自然很容易被弹劾,加上朱允炆本有削藩的意图,这样就正好拿他们开刀了。”
李瑾听着,微微点头。
老朱没有什么激动的情绪。
虽然在李瑾的言语中,贬低了代王,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二十几个孩子,有那么几个不出息的也是正常的。
也完全能够理解。
“朱桂这个孩子,年轻气盛,早年间就现出性格来了。
上次,咱在郭惠妃宫中,看见朱桂这孩子责打宫女,就手段十分残忍。。”
朱标从未听说过这事,有些惊讶道:“爹,按时间算,那时朱桂才八、九岁,竟能打人?
是啊,咱也觉得心痛无比,让郭惠妃好生管教,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听进去!”
说到这里,老朱停下来,神色有些尴尬,看朱桂后面被朱允炆削藩,找的借口还是品行不端,就能看出,这孩子压根就没有改。
李瑾假装没有看到老朱的尴尬。
其实他觉得,老朱压根不用尴尬,朱桂这根本就是性子如此,这怎么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是基因问题,他老朱的性格里,就有多少残暴的部分,有好几个孩子都继承了这部分基因。
这就很合理。
李瑾继续说道:“废黜派,被朱允炆拿来开刀,很容易掌握,基本上都是贬为庶人,发配出去。
接下来就是中立派。
也就是在朱允炆和藩王造反之时,谁都不支持。
最有代表的就是肃王朱英。
就藩甘州,手上也有许多西凉勇士,但他谁都不支持,专心在自己的封地上面做坏事。
简单来说,就是谁做皇帝都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在封地上面逍遥就行。”
老朱闻言,火冒三丈。
“混账东西,如此卑劣!”
朱标想想,朱英还要更小些,他在原来的时空现在才三四岁,根本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所以
对这个弟弟实在不好评价。
老朱真的很无语,能够封王戍边的,必然能耐不小,但这些儿子,居然把心思放在这些坏事上面。
这种眼界格局实在是太浅了。
这些不肖子孙,咱恨不得自己亲手打死算了。
老朱抱怨归抱怨,他才不会真这样干。
“李瑾,你继续说,咱倒要看看咱这些儿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等咱们回去之后,好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李瑾点头。
“剩下的这一派,就比较平庸了,造反没有他们,朱允炆也觉得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威胁。
这一派,可以称为没有威胁的派。
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的身份,大多数是学者文人型的正人君子。
比如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辽王朱植等。
这里重点说一下辽王吧。
”
老朱仔细听着,也在脑中跟着想着,现在脑海中就浮现出朱植小孩可爱的模样。
他对于朱植还是有印象比较深刻的。
因为他和朱允炆同年,当年宫里一年多了两件喜事,添了两个男丁。
这个弟弟,朱标也熟悉,当他看到朱允炆的时候,难免会想起。
也因为跟朱允炆同年,所以朱植和朱允炆的关系也不错。
李瑾把他归在无威胁的一派里,也说得过去。
李瑾继续说道:“朱植因为与建文帝同岁,从小关系都不错,他十七岁就藩辽东,去往苦寒之地。
别看辽东苦寒,但朱植就藩后,却做得不错,他熟悉边疆事物,时常操练兵士。
抵御外敌之时,也毫无退缩,立下不少军功!”
老朱听到这里,深深地叹气,李瑾对朱植的评价,让他既欢喜,又可惜。
大明此时的辽东,还不是后世沃野千里的黑土地,北大仓,那是真正的苦寒之地。
罪犯发配之地。
朱植被封在这样的地方,却安分守己,毫无怨言,勤恳戍边,保卫大明国土,还能屡建奇功。
这样的人,天生就有大毅力。
就算是做帝王,也够资格了。
可是李瑾将他归为无威胁的一类,可见他没有一点当皇帝的野心。
对朱允炆还是支持的。
这让老朱觉得有些惋惜。
李瑾继续道:“而且,朱植在辽东的封地,也是一个重镇广宁,可见陛下你当年也是看重了他的才能,非常重视这个儿子。
后来有藩王起兵造反,朱植就投奔建文皇帝去了。
建文皇帝却没有重用他,不启用这个大才,通晓军事的藩王。
却让李景隆这个草包去对战叛军,结果落得个兵败城破的下场。”
李景隆刚开始觉得神奇,这个李瑾怎么知道这么多。
听到这里之后,又火冒三丈。
你分析藩王就好好分析啊。
扯我做什么?
建文帝不启用朱植,而用自己,那肯定是因为自己能力比他强啊,比他更值得信任啊。
什么大明草包不草包的。
我李景隆根本不接受。
面对李景隆的怒视,李瑾直接无视掉。
在他看来,若是朱允炆真的用朱植,就算赢不了,也不会这么快就丢了江山。
朱棣造反时间越长就越危险。
老朱则道:“我儿朱植,倒是个好孩子!”
朱标也点头,对这个弟弟也十分的满意。
李瑾则道:“剩下的一类没有威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年龄比朱允炆还小,有些人在朱允炆继任皇位的时候,还少不更事,自然也不会对皇位有什么觊觎,有什么威胁了。
这类藩王就有六人!”
老朱听着,就用手指算了算。
李瑾这么一分类,能造反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了。
这几个,应该才是关键。
李瑾也没有停顿。
继续分析道:“还有一派就比较特殊了。
可以称之为临阵倒戈派。”
李瑾说着,看了一眼李景隆。
李景隆立刻昂着头。
“你这么看我干什么,我又不是藩王!”
李景隆呵呵笑了起来。
看你,当然是因为,你也在临阵倒戈派里。
李瑾没有理他,继续道:“这里面,藩王只有一位。
是跟朱植一起,投奔朱允炆的谷王朱橞!
他是陛下你,分封到北方边关重镇里,最年轻的儿子。
但他生性谨慎胆小,望风而动,藩王造反后,他就立刻丢下封地跑回京师,向朱允炆表示自己的忠心。
朱允炆相信他,对他委以重任,同样投奔来的朱植,却被丢在一边。
后来,叛军来到京师之时。
谷王.....”
李瑾说着,看了一眼李景隆。
“谷王,联合李景隆合力一起打开了城门,把朱允炆的江山,亲手断送!”
听到此处,老朱和朱标,都惊讶地看向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