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以仁攻仁,以疑击疑(三)

自当日一战后,曹操再未进兵。其后半月有余,双方对峙,鄢陵无战事。

之所以如此,固然是双方都有顾忌。可说到底,其实他们都在观望。

都在等待长社一战的结局。

原来当日波才战败朱俊,皇甫嵩见势不妙,退守长社,与朱俊形成犄角之势。

波才则趁机包围了长社城,将皇甫嵩困在了城中。

如今皇甫嵩不敢出城,朱俊不敢贸然进兵。

双方已成僵持之势。

据实而言,曹操在等待结果,而王略早已得知结果。

波才会败的。

果然,数十日后,战报传来,波才为皇甫嵩等人所败,退守阳翟。

鄢陵城里,王略看过战报,叹了口气。

正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所以当那些即便再是努力也不可避免地事情真的发生在眼前时,更会让他有一种深深地无力感。

波才之败,实在是一个近乎必然的结果。

其余诸人自然无他这般感受,只是为波才的突然战败而叹息。

之前波才连败汉室名将,谁能想到,突然之间便败了。

不过现在却非叹息之时,如今波才战败,势必会影响到鄢陵的形势。

到时汉军腾出手来,单凭鄢陵城中这些人马,无论如何是抵挡不住的。

刘锋开口道:“俺看倒是无需过于担心。如今波才虽然暂时退守阳翟,可豫州还有彭脱等人,到时必定会驰援,未必不能再败皇甫嵩。俺看咱们还是再观望些日子的好。”

“彭脱是何等人,我等又不是不曾见过。如今波才战败,你真的以为他会前来救援?只怕不在身后踩上一脚,便是他彭脱难得的厚道了。”钱信笑道。

刘锋语塞,想到彭脱当日在汝南时的作为,此人确实不像是个会顾全大局的。

众人都不再开口,看向一直一言不发的王略。

毕竟最后到底要如何决断,决定权还是在王略手上。

王略沉默良久,满眼萧索,他是希望有奇迹的。万一波才能胜,则黄巾大有可为,哪怕他之前所做的谋划都付之一炬,他也乐意的很。

可惜波才最后还是败了啊。

终究还是要走那条他早已想好,却并不想走的路。

最后,王略叹息一声,“鄢陵是无论如何也待不得了。如今能容身之地,唯有北去。”

北去,自然只能去冀州,投奔大贤良师。

他转过头,深深的望了陈瑜一眼。

陈瑜轻轻点了点头。

……

曹军营寨,此时曹操自然也得了汉军在长社战胜的消息,同样是忍不住一阵长叹。

他所叹息的自然与王略不同。

王略是叹息波才之败,而他曹操所惋惜的,则是若非这鄢陵城中的贼子太过狡猾,他如今应当率军在长社参战,多少也能混上一些战功。

他家中本就势大,到时再暗中运作一番,也能小功变大功。战事结束,最少也能混个国相当当,也就离他的政治理想又进了一步。

曹操越想越是恼怒,饶是他心思深沉,依旧是忍不住将手中战报扔在地上。

”孟德何必如此?天命有时。此处失去的东西,他处再补回来就是了。如今你即便再时恼怒,咒骂百万遍,难道能骂死那鄢陵城中的贼人不成?”

夏侯惇捡起地上的战报,用袖子擦了擦。

曹操沉默片刻,收敛起心思,点了点头,“元让所言甚是。如今我军在长社大胜,波才退守阳翟,守城的黄巾贼头领是个聪明人,这鄢陵城,他们势必不会再守下去的。正是个好机会。”

他站起身来,在身后那副自己画的地图上指点起来。

豫州与兖州本就相邻,他少年时分又喜好浪荡,对豫州的山川形胜倒也是熟悉的很。

”波才大败,又有我军拦在路上,即便是弃城而走,他们也必然不敢西去与波才汇合。”

“豫州黄巾,论及势力,除了波才,唯有彭脱势力最大。只是我之前已令人探查过,这伙黄巾贼似乎和彭脱有些过节,那也断然不会南下去投彭脱,所以他们所剩下的唯一选择,只能是北去冀州,投靠张角!”

“既然如此,孟德以为应当何时进兵?“夏侯惇问道。

曹操重新落座,笑道:“倒也无需急切,如今优势在我,咱们且等上一等,他们耗不起的。一旦他们退去,咱们便在后衔尾追杀,不愁其不溃败。”

夏侯惇振奋道:“到时还要让俺当前锋,那一箭之仇,俺要亲自来报!”

曹操看了他一眼,略一迟疑,最后点了点头。

换了旁人,有之前一次战败,只怕就很难得到曹操信任了。

只是,他是夏侯惇啊。

……

数日后,王略率军趁着夜色北去,只留下空无一人的营寨。

第二日,曹操察觉到情况,引兵入寨。

“这军寨中的布置井然有序,颇有章法,果然与之前咱们见过的那些乱军不同。”

曹操走在营寨中,指指点点,感慨连连,“即便是有些正规军,只怕也比不得啊。”

”孟德,莫要说这些了。让俺点上些人马,速去追杀这些贼人!“夏侯惇在一旁请战。

曹操摆了摆手,笑道:“元让无需如此急切,知彼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如今探查他们营寨,正是了解他们军情的好机会。人会说谎,可这些不会。”

夏侯惇无奈,他知曹操多谋,只得不再多言,退到曹操身后。

曹操在营中转过一圈,最后却是令人开始数起营中的灶来。

待听到营中灶的数目,他这才令夏侯惇率军追击。

接下来的几日,每次进入王略军营地,曹操总要数一数营中的灶。

这一日,夏侯惇正要再次带兵追击,却被曹操拦了下来。

夏侯惇不解其意,自是要询问曹操。

曹操却是成竹在胸,笑道:“最初之时,营中有灶千余,之后再入营地,只剩八百余,今日这营中更是只剩下五百余。元让,你也熟读兵法,可知这是何故?”

夏侯惇一头雾水。

“此乃增兵减灶之计。“曹操得意大笑,”若是换了旁人,定然会中他的计策。可惜碰到了我曹孟德,孙子兵法,我可是倒背如流啊!”

……

豫州边境,王略驻马回望。

“王君真是妙策,那曹操果然不曾追来。”钱信在一旁笑道。

王略收回视线,也是笑道:“旁人或许不会中此计,可曹孟德却八成会中。”

他曹孟德,可是个会将孙子兵法注释一番,就起名为孟德新书的人。

正在两人笑谈之际,陈瑜忽的策马前来。

“王君,有自阳翟送来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