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经济学概论(第3版)
- 刘平主编
- 5字
- 2024-05-11 17:16:43
第一篇 导论
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内容提要
本章作为开篇,首先阐述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然后介绍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最后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以及西方经济学的体系结构。
学习目标与重点
◆ 深刻理解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两个基本前提,以及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完全竞争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三个基本假设。
◆ 掌握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即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这两大基本问题;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框架。
◆ 掌握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关键术语
经济学;欲望;资源;稀缺性;理性人;资源配置;资源利用
引入案例 到底应该生产什么
随着中国新航母的曝光,“中国能造多少艘航母”“中国需要造多少艘航母”等问题也不断被人提及。虽然网上议论纷纷,然而无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下面我们做个假设探讨。
在我国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我们假设只生产粮食和航母两种物品。如果只生产粮食可以生产5亿吨,只生产航母可以生产15艘。多生产航母必然少生产粮食。假设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了如表1-1所示的6种可能组合,并得出了图1-1,同时也带来了如下问题。
——为什么所能生产的粮食和航母是有限的?
——在粮食和航母的6种可能组合中,应选择哪一种?
——为什么有时生产粮食和航母的组合不在AF线上,而在G点?
——为什么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粮食和航母的组合达不到H点?
——如何使生产粮食和航母的组合超过AF线达到H点?
图1-1 航母与粮食生产组合图
表1-1 航母与粮食生产组合
知识链接1-1
人人都是“经济学家”
经济学有时候被认为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学科,是与一本本布满尘埃的卷宗打交道,卷宗里都是关于实物商品和服务的统计数据。但经济学其实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不是一门沉闷的学科,它无关统计数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激励人类的思想相关,与人类从出生到死亡如何行动相关,与所有一切中最重要也最有趣的奇妙表演——人类行为相关。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必然是经济学家。我们都面对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在日常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成为更好的经济学家,并成为我们国家和世界的好公民?今天教育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关于我们所有最根本的政治问题,我们歧见丛生,但这些基本都是经济学问题。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解决这些经济学问题,而最好的答案只能通过研究合理的经济学原理来发现。
很多人认为,经济学不过是见仁见智、言人人殊的看法,但经济学并不研究因人而异的看法。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它处理的是永恒的法则——那些人们无法改变的法则、那些持久不变的法则。如果我们想生活得更加称心如意,就必须提高理解和运用这些经济学规律的能力,以求获得更多所需之物。因此,文明世界若要存在,人们就必须更多地了解这门关于人类行为的科学。
在贯穿我们一生的每一个行动之中,我们总是拿出一些我们已有的东西,去交换我们更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或其他一些稀缺之物,去交换想要的东西,我们的每个行为都是一种交换——用我们已有之物去交换我们所求之物。如果我们想在生活中得到更多,那么我们就必须学习改进自身的行为。
我们在生活中真正想要的事物,包括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即我们最终的目标,并不是由经济学来帮助决定的。我们自己选择最终的目的和目标,这是我们的决定。我们从父母、老师、哲人,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那些帮助我们决定想要什么的人的思想中,形成了我们的观念。如果我们对各自想要的东西出现意见分歧,我们可能会拳脚相加。如果这种争议对我们相当重要,我们可能会试图用战斗来解决问题。但是大多数人对需求意见一致。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得到大家所渴求之物,这是手段而非目的不同。对于这样的争议,经济学提供了明智的解决方案。
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希望和平富足。当然,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家庭、国家和全世界,我们需要和平富足。大多数人都知道,如果我们想得到自身的、家庭的和国家的和平,那就必须与其他人、其他家庭和其他国家和平相处。但是说到富足,就存在很大的争议了。许多人想要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获得富足。很不幸,我们只想要自己获得富足几乎不可能,他人也必须富足才行。富足与和平一样,必须是普遍性的东西,是必须和所有人分享的东西。
因此,我们现在明白学习经济学的原因了。
资料来源:米塞斯日报. 米塞斯日报第一辑:什么是经济学[DB/OL]. 网易云阅读,2014-05-01.http://yuedu.163.com/book_reader/80eb0dbe009f426da906427cb2d38862_4/5e63f451e11b4a67dab9c410a37f4cde_4.
第一节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经济学(economics)是在一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条件下,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的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或称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和社会如何有效地解决人类欲望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1.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所谓欲望(desire),经济学上是指人对物品和劳务的不间断的需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感受。人们之所以要进行生产活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永不饱和的,即具有无限性。
清人钱德苍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兮。
知识链接1-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也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论文《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
该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见图1-2),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也称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另外还有两种需求: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这两种需求未被列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求,某层需求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求才会出现;二是在多种需求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求,该需求满足后,后面的需求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五种需求可以分为两级,前三个需求属于低一级的需求,即物质性价值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后两个需求属于高一级的需求,即精神性价值需求,这些需求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图1-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示意图
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地,已经获得基本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求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资料来源:叶浩生.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 2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资源的稀缺性
在引入案例中,为什么所能生产的粮食和航母是有限的?答案是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
每个人的物质欲望都是无限的,而可以用来满足我们物质欲望的经济资源却是有限的,因此是稀缺的。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是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的。一个物品可以成为商品出售,首要原因是它是稀缺的,而不是因为人们的需求,如阳光和空气,人人都需要,但因为太多,所以不会成为商品。但是淡水资源却越来越少,所以淡水的价格从原来的免费供应,到现在开始涨价。当一个商品变得稀缺的时候,它就开始变贵了。
知识链接1-3
资源与要素
资源是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劳务)的手段或者物品。
• 自由资源:不需要付出代价即可获得的资源,如空气、阳光、海水等。
• 经济资源: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资源,如土地、人力、矿藏等。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
•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 资本资源(capital resources)。
资源在被投入生产过程中用以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被称为生产要素,简称要素。经济学里的生产四要素:
• 人力——劳动L,是人们为生产物品和服务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劳动既包括脑力的付出,也包括体力的付出。劳动的质量取决于人力资本。
• 财力——资本K,指的是用于生产活动的工具、设备、机器和建筑物等。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不包括股票、债券等金融资本。
• 物力——自然资源N,可以分为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两大类。
• 智力——企业家才能(管理)E,是某些人所具有的,能够组织生产、开展创新活动、进行战略决策和承担风险的特殊才能,如李嘉诚、比尔·盖茨、戴尔、松下幸之助和福特等都是企业家的杰出代表。
稀缺性(scarcity),并不真的就是指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是稀少短缺的。一方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同时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
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不可能满足自己的全部需要。
(1)稀缺性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的显著特征之一。
(2)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3)要得到一种经济物品,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没有稀缺就不存在任何经济学问题,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是以如下三个基本假设条件为前提的。
第一,完全理性,即理性人或经济人假设。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合乎理性的人”假设,也被简称为“理性人”假设,或者“经济人”假设。理性人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自私的)。换句话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这一假设的含义包括:
(1)经济主体,即消费者和厂商所追求的目标在于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简单地说,经济人在行动时既不考虑自身的非经济利益,也不考虑其他人的经济利益,其如何行动完全取决于“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调节机制。
(2)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是完全理性的,其能够排除一切决策干扰因素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所有信息,进行全方位的利弊权衡,因而决策结果必然是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第二,市场出清,也称完全竞争假设。它是指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的问题。
第三,完全信息假设。信息的获得和利用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相当明显。经济学假设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主体都能够在不支付任何成本的情况下迅速获得充分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在分布上是完全对称的。
换言之,完全信息假设排除了经济活动中的任何不确定性,使每一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均清楚地了解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后果以及他人的反应。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微观经济学关于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以及由此引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才是正确的。
显然,这三个基本假设过于严苛,在现实生活中不甚切合实际。然而通过图1-3所示经济学研究及应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提出并采用这些假设不仅对于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和深入是极为有利的,而且出于应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现实的目的考虑,这样处理也是更为便利的。
图1-3 经济学研究及应用过程
知识链接1-4
对三大假设的不同看法
传统西方经济学有完全理性、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三大基本假设,一般均衡理论就是基于这三大基本假设来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的。但经济学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论:人们未必都是理性的,竞争更多是不完全的,信息根本不可能是完全的。
首先,完全理性不可能。对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两大行为主体——消费者和厂商,虽然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自身最大化的效用和利润,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他们的理性都只是有限的。消费者在日常的消费活动中难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厂商也不可能把生产活动总是安排在利润最大化点上进行。
其次,完全竞争不现实。西方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具有严格的限定,包括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条件如此之苛刻,以至于很多西方经济学家也坦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符合这四个条件的市场是不存在的。
最后,完全信息不成立。完全信息假设在微观经济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市场价格机制才会是有效的,资源就能实现最优配置。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往往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经济学家预言,价格机制的作用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结局,市场就会是无效率的。可见,假设不同,结论就完全不同了。
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资源虽然是稀缺的,但具有多种用途和用法,人们应当进行选择,以使资源配置最优化。因此,可以说经济学就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
选择是稀缺的一种逻辑延伸,面对社会稀缺的资源,人们需要做哪些选择呢?其实将消费者、厂商、政府的各种各样的选择汇总起来就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的组合中进行选择,购买什么、购买多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进行生产、投资什么、储蓄多少等。
1.资源配置问题
在引入案例中,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是生产粮食,还是航母?这就涉及资源配置与选择的问题。相对于人们近乎永无止境的欲望来说,具有可供选择用途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就引发了经济学需要研究的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为稀缺的经济资源根据人们的欲望进行最优配置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告诉我们,如何发现人们的各种欲望及其强度,如何根据这些欲望的组合做出关于经济资源使用方式的选择,以及经济资源不同用途的选择结果将如何在社会中产生影响。
2.资源利用问题
为什么有时生产粮食和航母的组合不在AF线上,而在G点?为什么在既定技术条件下,生产粮食和航母的组合达不到H点?如何才能使生产粮食和航母的组合超过AF线达到H点?这就是资源利用的效率问题了。如果一个经济体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运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经济体能够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充分利用它所掌握的所有生产要素,这个经济体的运行是有效率的。
(1)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
所谓效率(efficiency)是指社会如何最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满足人们的愿望和需要。事实上,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而且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个经济体的效率在现有可投入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约束下还有提高的空间。经济波动、种族歧视、自然灾害、战争、政局动荡、政治运动、社会革命、政府经济管制、经济改革(休克疗法)、罢工等都会使经济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运行。
(2)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
一个经济体可以利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与技术水平一起决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或技术的进步都能够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右移动,这就代表了经济的增长。经济运行规则的改变也能够带来经济的增长或倒退,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发生移动。
上述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探讨了对稀缺资源如何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以下五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 生产什么(产品)。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或者家庭,它们拥有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众多的而且一时又难以完全满足的需求,如何确定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呢?对一个国家来讲,我们一般能够找到它拥有的经济资源所能生产产品的种类及其组合的最大产量,这样的产出组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线(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是指在资源和生产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在图1-1中,AF线就是最大的生产可能线。
• 如何生产(生产要素组合,用什么方法)。
确定生产什么之后,如何生产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样的产品组合,人们可以采取很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生产:是分工协作进行生产,还是个体单独进行生产;是多用机器的方式进行生产,还是多用劳动的方式进行生产;是采用A技术进行生产,还是采用B技术进行生产。如何生产的问题涉及生产的效率问题,而效率问题是经济学需要关注的至高无上的问题。生产方式的选择、技术水平的改进、生产关系的改善,都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结果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断向外扩展。
当前如何生产的问题也涉及环境的保护。生产和效率是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但是,一味地追求产出的最大化,有时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其结果是虽然一时的产品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不可恢复的破坏。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生产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并不可取。
• 为谁生产(分配,如何分配)。
这是经济学需要回答的第三个基本问题。为谁生产解释了我们如何对产品进行分配:是按需分配,还是平均分配。平均分配,从结果来看是公平的,但是,人们预先知道分配的结果是平均的,那么在生产过程中干多干少都一样,就会有人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少干或者不干的态度,这种态度一旦被大家纷纷效仿,生产的低效率就不可避免了。
由于生产力极度发达和人们的觉悟非常高(劳动或者说创造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按需分配的原则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在生产力水平或人们的觉悟还没有达到马克思所描述的程度时,过早推出按需分配的方式一定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对生产成果如何分配的制度涉及生产过程中的激励机制问题。在生产力水平较低和人们的觉悟较低的情况下,其他激励机制(如精神奖励等)难以持续发挥效果时,如果能够成功地将每个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很好地衡量出来,那么根据每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大小进行社会产出的分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激励机制。
• 生产多少(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给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可以生产的产品组合的各种可能性,但它本身还是无法确定最佳组合应该在哪一个点上。这里就涉及有关经济信息的获得和决策过程的形成。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社会的偏好函数是什么,即社会到底需要多少粮食、多少航母。这里就有一个信息的收集和反映过程。其次,生产决策是根据社会的偏好,即全体社会成员的偏好,还是社会中某一部分人的偏好做出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涉及不同经济体制的问题。假定我们能够很好地发现社会偏好函数,而且决策机制是根据社会偏好函数建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社会偏好函数找到最优的生产组合点。
• 何时生产(时间)。
资源的稀缺性不但决定了选择的必要性,而且决定了选择时机的必要性。如果你现在选择自主创业而放弃读大学,你可能会成为像比尔·盖茨一样伟大的企业家,但也可能因为创业失败而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如果你现在选择上大学而放弃自主创业,你可能失去了一个现在创业的机会,但也可能因为上了大学而找到一份收入优厚的工作。当然,你也可以创业成功后再读大学,或者大学毕业后再创业。
课堂讨论
1.请同学们自己举例说明身边资源浪费的事情。
2.时间是稀缺的,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期末考试前的时间尤其如此。假设在期末考试前你有50个小时的复习时间,而又需要同时应付两门功课——《数学》与《西方经济学》,把这两门功课的考试成绩看作投入时间资源后获得的产出,请你画出在既定时间资源和复习技巧约束下考试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如果某个你多年未见的老友突然来访,你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去尽地主之谊,你考试分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将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3.北京和上海为了解决城市拥堵问题,分别采用摇号和竞拍的方式发放车牌。你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什么利弊?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知识链接1-5
稀缺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
稀缺资源一般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配置。
(1)市场机制。当资源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时,愿意而且能够支付最高价格的人将获得这种资源。
(2)计划或命令。计划及命令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内部和政府部门。在企业里,管理者决定员工每天做什么,这就是命令机制在发挥作用。在转轨经济体中,计划机制配置稀缺资源的范围更广。
(3)多数法则。多数法则就是通过投票,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配置稀缺资源。预算的分配方案就是通过多数法则决定的,如多少钱用于教育、多少钱用于国防等。决定稀缺资源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进行分配的税率也是通过多数法则来决定的。
(4)竞赛。竞赛就是将稀缺资源配置给比赛的优胜者,如奖金的分配。市场份额及其附加的利润也由优胜者获得,如微软就是操作系统竞赛的优胜者。
(5)排队机制。排队机制就是使用“先到先得”的方式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通过排队的方式将稀缺资源直接分配或以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分配给那些最愿意花时间排队等候的人,而不是分配给那些愿意并且有能力支付最高价格的人。大学食堂的座位、公共汽车上的座位、小区的免费停车位都不接受预订,而是按照时间顺序,先到先得。
(6)随机分配。随机分配就是通过“抓阄”或“抽签”的方式分配稀缺资源。目前,北京的车牌、买新股就是采用抽签摇号的方式产生的。
(7)个人特征。根据个人特征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如根据毕业生的性别、年龄、学历、毕业学校等分配工作机会。
资料来源:卫志民. 微观经济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1.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empirical analysis)是一种描述性分析,只研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给出客观事实并加以解释,不对是否符合某种价值标准做判断。如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下降20%,销售量变化吗?怎样变化?变化多少?厂商的收益会因此增加吗?如果没有增加,原因是什么?
• 实证分析不讲价值判断。
•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只描述不评价。
• 结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举例】 假如我们研究粮食与航母增长的因素是什么,这种增长本身又具有什么规律,等等。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如果资本量和劳动量各增加1%,则粮食和航母的产量也各增加1%。通过实践也可以验证这一规律,证实这一结论。这就是实证分析,这一结论并不会因为人们关于粮食与航母对社会意义的不同看法而改变。
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以一定的价值判断或规范为标准,研究经济应当如何运行。如铁道部在春运期间提高票价的这种做法对吗?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汽车应该降价销售吗?
• 规范分析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 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需要做出好坏的评价。
• 结论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举例】 假如我们研究粮食与航母的增长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有人从增长会给经济社会带来福利的角度出发,认为增长是一件好事;有人从增长会给经济社会带来环境污染的角度出发,认为增长是一件坏事。这体现了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实际上,粮食和航母的增长既会有好的影响,又会有坏的影响,这两种观点谁是谁非有时很难讲清楚。
同样是研究粮食与航母的增长问题,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显然是不同的。然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虽然目的不同,但却难以截然分开。如微观经济学主要采用实证分析,但微观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部分则采用规范分析;宏观经济学则主要采用规范分析。
知识链接1-6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一种传统的分析方式,更多依赖于经验感觉、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综合分析等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判断,具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特点。其直观性、通俗性强,无须经过复杂的考量和繁难的公式计算,分析时效快、成本低。但这种方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凭感觉判断、随意性强,因而也就容易出现失误。
定量分析是随着20世纪兴起的运筹学、数量经济学、系统论等现代数学和信息技术手段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分析方式与方法,更多依赖于数理统计分析等现代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幅度做出量化的研究和判断,具有比较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解决定性分析所不能解决的高难度复杂问题,且容易传递。但定量分析决策也有明显的不足,就是不能脱离定性分析而独立存在,离开对事物性质和本质的正确认识,再精细的分析方法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有时也会显得画蛇添足。因此,要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
二、经济模型的运用
1.经济模型的概念
经济模型(economic model)是一种分析方法,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主要用来研究经济现象间互相依存的数量关系,可以用文字语言、函数关系、公式或图形等形式来表示。其目的是反映经济现象的内部联系及其运动过程,帮助人们进行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
以供求为例,抽象出需求量(Qd)、供给量(Qs)和价格(P),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1-1)为需求方程,式(1-2)为供给方程。由于二者都表示参与者的经济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因此它们也被称为行为方程式。式中,α、β、δ、γ均为常数,且均大于零。
一般地,模型方程式数目应与所包含的变量数目相等,并满足有解的要求。
式(1-3)是均衡条件,也被称为均衡方程式。由此可以求解出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假定:某商品市场需求函数为Qd=12-2P,供给函数为Qs=2P。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Qe。
解:均衡时Qd=Qs,得:
12-2P=2P
解得:
P=3
即Pe=3,代入需求方程得:
Q=6
代入供给方程得:
Q=6
即Qe=6。
2.经济模型的变量
经济模型一般是由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式或方程式组来表示的。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可以被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内生变量指由模型本身所决定的变量,如前面几个公式中的P和Q,P为自变量,Q为因自变量P变动而变动的因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人们的收入水平显然是上述均衡价格模型以外的因素。作为外生变量的收入却会影响人们的需求量。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发生变动,将引起内生变量值发生变化。
参数指数值不变的变量。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往往也被看成外生变量。
3.经济模型的主要分类
经济模型主要可以分为数理模型和计量模型。
(1)数理模型:在数理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
特点:把经济学和数学结合在一起,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经济学的内容。使用数学公式表述经济学概念,使用数学定理确立分析的假定前提,利用数学方程表述一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数学公式的推导得到分析的结论。
(2)计量模型:在计量经济学中所使用的经济模型。
特点:把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结合在一起,来确定经济关系中的实际数值。主要内容:建立模型、估算参数、检验模型、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
知识链接1-7
假设演绎法
假设演绎法是指在假设的纯粹状态中,演绎和推论出各种预想的结果,以求用一种简明的方式把复杂的现象联系起来。这种方法在经济分析中的运用,导致包括变量、假设、假说、预测的理论模型的建立。
• 变量是指相互有关系的因素。
• 假设是理论模型用来说明事实的限定条件。
• 假说是关于经济变量之间如何发生互相联系的判断。
• 预测是根据理论假说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变化的方向、大小、程度等做出的判断,它是在理论限定的范围内用逻辑规则演绎出来的结果。
三、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1.均衡分析
均衡是从物理学中引进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均衡表示: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方向不同的外力作用而合力为零时,该物体所处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状态。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主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
因此,经济学中的均衡(equilibrium)是指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状态: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它是指经济行为人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如调整价格、调整产量)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有改变行为的倾向;或两种相反的力量势均力敌,使力量所作用的事物不再发生变化,前者如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后者如均衡价格、均衡产量。
均衡分析是指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均衡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如何被决定。一般均衡分析则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
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比较周到和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使这种分析实际上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
2.边际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边际就是边缘、界限的意思。在经济学中,边际有额外的、追加的意思,指处于边缘之时,再增加一个单位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边际就是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通俗地说,就是指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变化情况。边际分析就是分析自变量变动与因变量变动的关系的一种方法。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也称边际分析法,是指运用微分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即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边际分析法是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边际分析法广泛运用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的分析过程之中,经常考虑的边际量有边际效用(MU)、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边际产量(MP)、边际利润(MB)等。
边际分析法的特点:
• 它是一种数量分析和变量分析。
• 它研究微增量的变化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精细分析各种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过程,使得相关推导更严密。
• 它是最优分析。边际分析实际上是研究函数在边际点上的极值。
• 它是现状分析。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即属于现状分析。这显然不同于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总量分析和平均分析实际上是过去分析。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以是否考虑时间因素为标志,分析方法可区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1.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方法。这是一种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例如,研究均衡价格时,舍掉时间、地点等因素,并假定影响均衡价格的其他因素,如消费者偏好、收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静止不变,单纯分析该商品的供求达到均衡状态的产量和价格的决定。静态分析法用于分析经济现象达到均衡时的状态和均衡条件,而不考虑经济现象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应用静态分析方法的经济学称为静态经济学。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是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比较静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一样抽象掉了时间。从均衡状态的研究角度来看,比较静态分析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来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但只对既成状态加以比较,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例如,已知某商品的供求状况,可以考察其供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和需求量。现在,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导致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产生新的均衡,使价格和需求量都较以前提高。这里只把新的均衡所达到的价格和需求量与原均衡的价格和需求量进行比较,这便是比较静态分析。
延伸阅读1-1
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从数学模型的角度看,主要内容如下。
• 联系:二者都是根据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且都不考虑时间因素。
• 区别:静态分析是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比较静态分析是根据变化了的外生变量求内生变量。
从均衡的角度看,主要内容如下。
• 联系:二者都是考虑均衡状态的特征(数值)。
• 区别:静态分析是考察既定条件下变量达到均衡时的特征,比较静态分析是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方法。
2.动态分析
在经济学中,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是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动态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
动态分析因为考虑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延伸而变化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因而难度较大,在微观经济学中,迄今占有重要地位的仍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特别是在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研究中,动态分析占有重要的地位。
延伸阅读1-2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的区别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是两种有着质的区别的分析方法,二者分析的前提不同,适用的条件不同,因此二者得出的结论常常不一致,甚至相反。必须记住的是:静态分析的结论不能用动态资料来验证,也不能用动态资料来证伪。动态分析加进了时间因素,考察时间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程。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概述
一、西方经济学的含义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涉及如图1-4所示的三大类别的内容。①企事业管理的经验、方法总结。如企业质量管理分析、生产运作管理等,它偏重于纯粹的管理技术。②对某一领域(部门)的专题研究成果。如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其特点是仅涉及经济生活中的某一特定领域。③超部门经济理论的研究。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其主要内容为经济理论及经济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解决途径。它包括经济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对经济现象的理论研究。本课程侧重第三类别内容,也就是偏重经济学理论的部分。
图1-4 西方经济学涉及的三大类别内容
西方经济学存在许多派别,有主有次。本课程主要阐述居统治地位的流行说法。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是指20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主流的)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特点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而不断改变其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重商主义
年代:16—18世纪。
代表人物:英国的托马斯·孟、法国的柯尔贝尔。
主要观点:
• 把金银看作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 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2.古典经济学
年代:1830年之前。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法国的重农学派弗朗斯瓦·魁奈,《经济表》(1758年)。
• 英国的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 英国的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3.庸俗经济学
年代:18世纪末至19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英国的西尼尔、英国的穆勒、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等。
主要观点:“节欲论”和折中主义。
主要任务:反对空想社会主义。
4.新古典经济学
年代:19世纪70年代以后。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边际革命、“边际三杰”。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年)、法国/瑞士的瓦尔拉斯(代表作《纯粹经济学要义》,1874年)和奥地利的门格尔(代表作《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 剑桥学派。20世纪初由英国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建。
• 马歇尔的门生庇古、罗伯特逊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年第1版。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广泛流行于西方。
马歇尔
主要观点:运用数学方法,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以解决资源配置、资源报酬等问题,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延伸阅读1-3
边际分析法的意义
第一,经济学研究重心发生转变。由原来带有一定“社会性、历史性”的政治经济学转为纯粹研究如何将有限的稀缺资源分配给无限而又有竞争性的用途上,以有效利用。
第二,开创经济学的“数量化”时代。
第三,导致以“个量分析”为特征的微观经济学的形成,强调主观心理评价。
第四,奠定了最优化理论的基础,推出最优资源配置、最优收入分配、最大经济效率及整个社会达到最优的一系列条件和标准。
第五,使实证经济学得到重大发展。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先后经历过三次主要修改与补充。
第一次修改和补充涉及垄断问题。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1933年,英国的罗宾逊、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第二次修改和补充涉及马歇尔的假设条件和主要结论。1929年后的大萧条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凯恩斯宣称:资本主义的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的使用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解决失业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凯恩斯的观点为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次修改和补充涉及价值论与一般均衡论。1939年,希克斯出版了《价值与资本》。马歇尔的价值论被称为基数效用论,而基数效用论有两个使西方学者在理论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假设条件,即效用量是可以衡量的和边际效用递减。按照边际效用递减的观点,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根据这一说法,同样的一元钱,对穷人的效用要大于对富人的效用,因为富人持有的货币收入大于穷人。这样,如果从富人那里取走一元钱而把它给予穷人,那么整个社会的效用总量或福利便会增加。这种“转移支付”显然不利于资产阶级,从而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必须加以否定的。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可以在形式上避免上述基数效用论的两个不利于资产阶级的假设条件,而与此同时又能得到马歇尔用基数效用论所得到的需求曲线。
凯恩斯
西方经济学发展阶段如表1-2所示。
表1-2 西方经济学发展阶段
(续)
5.现代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经济学直接源于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和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美国的萨缪尔森,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哈佛大学理学博士,师从熊彼特等人研究经济学。从1940年起,萨缪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代表作:《经济分析基础》(1947年)、《经济学》(194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出现漏洞:一方面,传统西方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奉行不干预政策;另一方面,凯恩斯则偏重分析总量,主张国家干预政策。如此,矛盾产生了。
于是,萨缪尔森把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体系——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萨缪尔森
• 微观经济学,包括第一次和第三次修改和补充的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研究个量问题,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强调自我调节(“看不见的手”),奉行不干预政策。
• 宏观经济学,包括第二次修改和补充的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考察总量问题,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主张国家干预(“看得见的手”)。
萨缪尔森的主要观点:
• 传统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的两种不同情况。
• 现代资本主义为混合经济,由“私营”和“公营”两部分组成,前者的不足之处可以由后者加以弥补。前者的作用由微观经济学分析,后者的必要性由宏观经济学论证。
6.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派别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方世界出现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1973—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学的部分以致命的打击。该学派理论表明:失业(经济活动小于充分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活动大于充分就业)不可能同时存在,与事实相悖。
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如下:
• 解决失业,应增加支出,扩大需求,增加就业数量。
• 解决通货膨胀,应减少支出,降低需求,消除通货膨胀。
但在滞胀时,出现了自相矛盾:
• 增加支出,扩大需求,增加就业,也会加剧通货膨胀。
• 减少支出,降低需求,消除通货膨胀,也会加剧失业。
于是,出现了新的经济学派别,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剑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形成了西方现代经济学(见图1-5)。然而,它对资本主义经济最严重的“滞胀”问题只能在文字上加以描述和辩解,但仍提不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图1-5 西方现代经济学
三、西方经济学试图解决的核心问题
西方经济学试图为资本主义解决两个核心问题。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早在200多年前,西方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就提出了被称为“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其大意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可以通过理性人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达到社会利益的最优。
知识链接1-8
“看不见的手”
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
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成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大。
资料来源:《国富论》。
亚当·斯密虽然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但却仅以论断的方式把该原理陈述出来,并没有对它加以证明。有鉴于此,亚当·斯密之后的西方经济学者纷纷致力于这一论证的工作,并试图为这一论断建立一个出色的合乎逻辑的体系。西方学者试图建立这一合乎逻辑的体系的过程就是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过程,这一合乎逻辑的体系即为西方经济学的内容。
第二,作为上层建筑,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为这一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如失业、垄断、经济萧条、劳资对立、通货膨胀、贫富悬殊等提供了政策建议,以便改善其运行。
四、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有关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微观部分可以概括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厂商行为理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宏观部分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等。
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研究对象:个别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的经济行为。
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微观经济循环流动图与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框架见前言中图0-1及相关文字。概括起来,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三个逐步深入的层次上进行的。第一个层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是研究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问题。
学习微观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以下问题:
• 各种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 为什么有的产品(如大白菜)卖出去的数量多了而收益却可能下降了,有的产品(如石油)减少了供给量而收益却可能会上升?
• 工人的工资由什么决定?
• 为什么著名歌星的收入是著名科学家的很多倍,尽管后者对社会的贡献可能更大?
• 消费者怎样花费他的收入是最优的?
• 想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应该怎样花费它的成本?如何给产品定价?
• 为什么有的行业(如汽车行业)中厂商的规模很大而数量很少,而有的行业(如牙膏行业)中厂商的数量很多但规模不大?
• 为什么电信运营商可以给自己的服务定价,而客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的价格?
……
延伸阅读1-4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手段
与其他学科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相比较,微观经济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如下主要特点:运用经济模型,以个量分析为基本方法,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边际分析为主要工具,以均衡状态分析为依托,以实证分析为主要手段。
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
研究对象:整个经济(政府行为)。
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看得见的手”)。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学习宏观经济学有助于我们理解以下问题:
• 国民产出水平是如何决定的?
• 利率下降时,投资会变化吗?
• 国民总产出受投资变化的影响吗?
• 为什么会有失业?
• 是什么原因使有的国家长期遭受高失业率的困扰,而有的国家失业率却很低?
• 是什么因素引起了通货膨胀?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
• 为什么会出现有规律的波动?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如表1-3所示。
表1-3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比较
延伸阅读1-5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这两种经济运行的分析方法各有长处,相辅相成。总量要以个量为基础,但总量又并非个量的简单合成。
联系:
• 两者互相补充。
• 资源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区别:
•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是市场有效、市场万能。
•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市场不完善,政府有能力。
本章小结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的组合中进行选择的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或称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和社会如何有效地解决人类欲望无限性和资源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传统西方经济学有完全理性、完全竞争、完全信息三大基本假设,一般均衡理论就是基于这三大基本假设论证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资源虽然是稀缺的,但具有多种用途和用法,人们应当进行选择,以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即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这两大基本问题。
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实际上就是要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多少、何时生产等五个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主要包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经济模型的运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西方经济学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泛指大量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等。
西方经济学试图为资本主义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二是作为上层建筑,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为这一制度所面临的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行,以及政府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整体经济等宏观经济问题。
关于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微观部分可概括为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厂商行为理论(生产论和成本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理论;宏观部分的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等。
本章内容结构
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经济学 欲望 无限性 资源 稀缺性 理性人 经济人
资源配置 资源利用 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 均衡分析 边际分析 经济模型
二、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们靠收入生活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4.以下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
D.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
5.下列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
A.美联储(FED)理事会2012年2月21日会议决定将贴现率维持在0.75%不变
B.德国2011年失业率降到了1991年以来的最低点,失业率为7.1%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2.为什么说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四、简述题
简述微观经济学的体系框架与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