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

文化具有弥散性和渗透性,内涵和外延很丰富。据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克洛依伯和克莱德·克勒克荷恩统计,文化的定义有上百种。较为经典的定义由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泰勒给出。泰勒将文化视为生活方式,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第7页。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给文化下了定义。在诸多定义中,一类更强调文化的价值性和精神性;另一类则更强调文化的弥散性,把体现了人类主体创造性的一切成果都视为文化,无论其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文化的弥散性和渗透性决定了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强烈的互动关系。按照马克思经典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的精神风貌,与此同时,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日益凸显。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产业衰退,而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标准化生产、大众化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向着柔性生产、个性消费的模式转变,文化等软性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亚当·斯密思考经济发展应当有与之相匹配的道德价值观,到马克斯·韦伯思考新教伦理培育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应具备的精神,以及刘易斯发现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学者们逐渐开始重视一定的区域文化传统对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以及劳动力素质的影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学家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经济生活不仅是经济的,更是社会的和文化的,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与其削弱经济,还不如通过将其置于其获得意义和方向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关系中而将其情景化”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以东北地区为例》,博士毕业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1。。从全球的实践来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大的发展趋势。

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对文化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之中。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加深加剧,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在不断推进,传统文化过去更多地被视为变迁中的障碍,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人的文化自觉意识被唤醒,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要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认同,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内聚认同、外塑形象已成为国家层面的共识。另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来平稳而快速的发展,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转型,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成为新的战略选择。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向着高端制造业发展,更强调创新,文化的功能凸显。文化是创新的源头,文化符号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文化不仅可以为经济“搭台”,还可以直接走到前台“唱戏”。文化产业作为绿色无烟产业,在发达国家GDP中的比重一般高达15%,在经济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文化对区域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氛围的营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塞缪尔·亨廷顿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比较了加纳和韩国两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现两国在基础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经过近50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出巨大的差距,其原因恰恰是价值观不同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10,第7页。。文化不仅是一种生产力,同时还是区域发展重要的软实力,在培育有利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有价值观、培育文化认同、营造创新氛围、塑造区域整体形象和提升区域整体美誉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