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报告(2023)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等主编
- 12802字
- 2024-10-30 07:28:19
Part 1 总报告篇
第一章 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综述
邱彬,王芳[1]
摘要:本章基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数据、财税优惠目录、乘用车“双积分”情况等汽车行业资料及数据,对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运行特征和技术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回顾2022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汽车生产运行持续承压。2023年,为进一步通过扩大汽车消费、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障国民经济稳定运行,本章主要从产业和技术发展情况、新形势下汽车行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等方面展开,剖析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结构亮点,展望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产业;技术发展;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2022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中国汽车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当前,中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汽车销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额、汽车相关产业税收占全国税收、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比例连续多年均超过10%,产业结构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快速演进,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明确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伴随燃油车购置税减半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出、防控政策的放宽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分析和研判2023年汽车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成为行业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中国汽车产业呈现短期承压、长期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多种因素导致2022年中国汽车生产运行持续承压
受新冠感染散发多发、市场需求恢复相对较弱、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2022年中国汽车生产运行持续承压。根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累计生产2433.0万辆,同比下降4.8%,再度出现年度性负增长。分产品类型看,乘用车累计生产2116.4万辆,同比增长6.3%,占比为87%,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商用车累计生产316.6万辆,同比下降43.9%,占比为13%,拖累行业整体增速。如图1-1所示为2014—2022年中国汽车生产运行走势。
图1-1 2014—2022年中国汽车生产运行走势
数据来源: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不含出口
分月度看,2022年3月中旬以来,吉林、上海、江苏等地新冠感染对我国汽车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4月产量同比下滑幅度达51%;下半年随着复工复产的全面推进,以及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汽车生产加速恢复;但进入四季度,国内新冠感染再次反复,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年度增速呈现“两端低、中间高”走势,如图1-2所示为2021—2022年中国汽车月度生产运行走势。
图1-2 2021—2022年中国汽车月度生产运行走势
数据来源: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不含出口
(二)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2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根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32.9万辆,同比增长93.7%,市场份额达26.0%,相比2021年提升13.2个百分点,市场规模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分月度看,年底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到期,推动11月、12月产量连续突破70万辆,市场渗透率跨越30%。分车型来看,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597.8万辆,同比增长95.6%,市场份额达28.2%。分技术类型看,纯电动乘用车产量达451.5万辆,同比增长78.9%,占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的75.5%;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达146.3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新能源乘用车产量的24.5%。以比亚迪DM-i系列产品、理想、赛力斯等为代表的新品效应成为拉动“插电混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商用车电动化进程加快,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产量达35.2万辆,同比增长67.1%,市场份额达11.1%。如图1-3所示为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生产运行走势。
图1-3 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月度生产运行走势
数据来源:机动车出厂合格证,不含出口
(三)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车企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自全球疫情发生以来,得益于中国高效统筹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善且运行稳定等因素,中国汽车产业链发展韧性较强的优势充分体现,汽车出口市场近两年表现为超强增长态势。根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汽车(含底盘)出口332.0万辆,同比增长56.8%,自2021年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之后,实现跨越300万辆,汽车出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分车型看,20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267.2万辆,同比增长62.9%;商用车出口64.9万辆,同比增长35.8%。近年来,中国车企陆续将研发中心、生产工厂、销售渠道等向海外市场迁移,通过直接投资模式推动中国品牌成功出海。从出口地区分布来看,欧洲和北美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两大增量市场,中国汽车产品国际市场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如图1-4所示为2005—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含底盘)。
图1-4 2005—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含底盘)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四)中国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50%,头部企业优势更加突出
中国品牌在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中率先实现正向增长,体现出中国品牌在产业链方面的强保供能力与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的加速推进。中国品牌逐步建立起与零部件厂商紧密的合作关系,多方位保障产业链顺畅,生产率先恢复,推动2022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首次突破50%。此外,中国品牌在燃油汽车产品上通过压缩自身盈利空间,降低产品价格,打造产品越级性能体验,消费者逐步感受到国内汽车品牌产品竞争力的显著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品牌传统整车厂与造车新势力走在世界前列,产品竞争力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对燃油汽车的替代持续加速,带动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中国车企和以蔚来、小鹏、理想等为代表的国内造车新势力抓住新能源乘用车发展契机,形成新技术应用多、技术配置高等品牌优势,引领中国品牌和产品向上发展趋势。2022年,中国品牌纯电动乘用车产量达370.0万辆,占纯电动乘用车产量的82%;中国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量提升至132.9万辆,占插电式乘用车产量的91%。
(五)多项利好政策继续加大,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2022年以来,随着国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汽车生产运行的扰动因素消退,供需两端持续发力,推动汽车生产恢复,刺激短期消费需求。在供给端,为应对疫情对汽车生产带来的严重冲击,2022年全力保障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积极引导上游原材料价格理性回归,着力保障汽车芯片的生产供应,发布实施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一系列便企服务措施,营造了汽车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第352~366批共15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第1~12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在需求端,全国层面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政策频出,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期到2023年底;地方层面多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购车补贴。
积极推动“双碳”目标落地实施,促进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2022年7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进一步倒逼企业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顺应国家“双碳”发展战略。2022年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到2030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健全车辆生产管理法治体系,先行先试创新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监管制度。2022年10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社会公开征求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准入许可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进一步建立健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许可管理体系,构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的监管框架,同时有利于行业管理部门依法依规清退“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2022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公安部组织起草《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车辆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
强化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监督要求,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将数据安全管理重点放在数据分类分级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上,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数据实行差异化保护,有利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技术、新业态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同时,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支持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应用,保证汽车产品符合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
二、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全面向上发展的内生动力显现
(一)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空间,城乡联动发展成效显著
汽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市场发展空间充足。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国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76.59%,持续保持稳定增长。从“千人保有”来看,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由2012年的89辆提高到2022年的226辆,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总体在500~800辆的水平,说明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不断升级,城市化逐步推进,预计汽车保有量也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平稳增长。
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级的城市快速增加,城乡差别逐渐缩小。从城市市场发展格局来看,2022年全国有8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5个。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超过500万辆,苏州、郑州、西安、武汉超过400万辆,深圳、东莞、天津等13个城市超过300万辆。从城乡发展态势看,于2020年7月启动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共计发布了6批累计近200款下乡车型,带动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其中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车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80%、169%、87%,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普惠效应不仅激发农村地区消费潜力,同时推动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下沉至乡镇和农村地区,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别,进一步完善城乡联动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制造业发展仍有韧性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对推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保障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数据统计,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来看,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07.5万辆,同比增长98.0%,西部、京津冀、长江中游地区汽车产业集群同比增长率均在120%以上。前三名地区为广东、陕西、江苏,三地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达224.6万辆,占总产量的35.5%;前十名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38.8万辆,占总产量的85.1%,其中西安、长沙借助比亚迪汽车的强势增长,助力陕西、湖南成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的主要区域。2022年全国有33个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其中,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超过50万辆,成都、天津、郑州、重庆、苏州、武汉、西安、长沙超过20万辆。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新冠感染散发等多重考验,汽车制造业发展仍有韧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见图1-5),2022年汽车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9.29万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0.9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6.7%,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位居第三,汽车制造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仍然显著;实现利润总额5319.6亿元,同比增长0.6%,较上一年增速放缓1.3个百分点。
注:由于同期基数较低原因,2021年汽车制造业前四个月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较高,不在图中显示。
图1-5 2019—2022年中国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零部件保障供应能力提升,专业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过多年的发展,零部件领域逐步形成长三角、中部、珠三角、京津冀、西南和东北六大零部件集群,占据全行业产值的80%,其中,长三角集群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达27.8%,是我国最大的零部件产业集群。
随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化发展,国内部分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规模、研发实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专业细分领域出现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根据机构统计排名,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2022年共有14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选,有2家是新增企业,有6家较2021年排位有所提升。在202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潍柴集团、华域汽车、宁德时代、北京海纳川、均胜电子。其中,潍柴集团零部件业务收入达到2610.36亿元,位居榜首。百强企业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的有36家企业,其中,潍柴集团和华域汽车收入均超过了千亿元。宁德时代进入榜单前三,主要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锂电池等汽车零部件需求量快速上升。
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加速国内产品配套和技术研发,汽车生产供应链体系日趋健全完善。从动力电池企业来看,全球份额最高的前十家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据六个席位,以“一超多强”的模式抢占全球市场。从国内来看,2022年共计55家动力电池企业在产或有动力电池产品装车,装车量前10名的电池企业名单基本稳定,装车量合计280.4GWh,占比为94.9%,较2021年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宁德时代依然以高装车量、高份额保持第一,占比为48.8%,较2021年下滑3.6个百分点;比亚迪装车量占比为23.4%,较2021年大幅提升7.1个百分点,排名第二,头部企业对推动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汽车产业结构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调整
(一)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汽车电动化加速转型,中国保持领先优势
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世界各国持续加大对其的发展支持力度。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千万辆,达1084万辆,同比增长69.4%,市场渗透率快速提高至13.8%,较2021年提升6.1个百分点。分国别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全球占比达63.5%(见图1-6),市场渗透率升至25.6%,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所明确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量的20%左右”的目标。美国持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支持力度,全年销量约100万辆,增长率为49.4%,连续两年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二大市场位置,市场份额为9.2%。韩国、德国和瑞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7.6%、22.7%和20.5%,其中,德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位居第三。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本土及外资厂家把更多资源投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包括中国品牌、造车新势力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质量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加速转换。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31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10%,同比增长67.1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10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79.8%。
图1-6 2013—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市场份额示意图
数据来源:Marklines
(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应用加快推进,测试示范管理更为精细化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已然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近些年,在全球疫情持续演变、汽车芯片供应紧张等复杂形势下,通过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推动准入试点,我国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持续加快推进汽车智能化的技术研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多方合力下快速发展,商业化落地加快。从市场表现看,2022年,我国L2智能网联乘用车(具备自适应巡航或全速自适应巡航,同时又配备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车型)新车销量达694.08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渗透率达34.9%。其中,新能源汽车L2功能渗透率达到45.7%,远超燃油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协同发展。从测试示范应用看,截至2022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累计授牌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场)1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牌车联网先导区4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批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16个。北京、上海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经验比较丰富的城市,在相关先行先试工作中处于领先位置,测试示范管理更为精细化,前瞻性及可操作性更强,测试示范逐步由通用性测试管理向具体场景示范运营过渡。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开放超过10000千米测试道路,共计90多家企业申请超过2000张各类测试示范牌照,安全测试里程超过4000万千米。
第二节 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情况
一、乘用车行业平均油耗显著改善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上的大力推广,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提升,带动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显著改善。初步测算,2022年乘用车行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为4.10L/100km,同比下降19.6%,提前实现2025年4.60L/100km的油耗目标。其中,国产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约3.99L/100km,同比下降20.0%;进口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继续维持高位,约7.66L/100km(见图1-7)。
二、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比例进一步深化
(一)发动机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传统节能技术搭载率稳步提高
随着节能减排法规日趋严格及技术不断迭代升级,汽油直喷、长冲程、高压缩比、高滚流燃烧系统、米勒/阿特金森循环、涡轮增压、废气再循环(EGR)、水冷中冷、变排量机油泵、电子水泵、低黏度机油及低摩擦技术等先进节能技术在传统发动机上已广泛应用。根据《公告》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数据统计,国产汽油乘用车搭载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的车型产量占比已连续三年超过60%,其中2022年缸内直喷搭载率突破70%,同时搭载涡轮增压、缸内直喷两种节能技术的车型产量占比突破60%(见图1-8)。
图1-7 2016—2022年乘用车平均油耗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平台
图1-8 2016—2022年汽油乘用车技术搭载情况
数据来源:《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
(二)变速器加速向自动化、多挡化方向发展
自动变速器搭载率连续两年超90%,其中,CVT、DCT搭载率在2022年突破30%。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行驶工况输出最佳变速比,使发动机运行在高效区域,从而改善燃油经济性。近年来,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液力自动变速器(AT)等自动变速器在乘用车上的普及程度日益提高,2022年自动变速器搭载率达92.8%(见图1-9),较2021年提升2.8个百分点。其中,CVT、DCT搭载率分别为31.4%、32.1%,首次突破30%。
自动变速器高效化趋势明显(见图1-10)。2022年,6挡及以上变速器(含CVT)应用基本普及,搭载率达95.4%,7挡及以上变速器(含CVT)应用比例提升明显,搭载率达81.7%,比2021年提升6.2个百分点。
图1-9 2016—2022年乘用车变速器型式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
图1-10 2016—2022年乘用车变速器挡位数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
(三)混合动力技术快速追赶,增幅连续三年超40%
混合动力(普通混合动力,不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通过发动机、动力电池、发电机、驱动电机、混动箱的协同工作,使动力系统全域高效化运行,显著改善燃油经济性,逐渐成为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路线,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规模、占比稳步增长,2022年产量规模达88.1万辆,同比增幅达44.7%,产量增幅连续三年超过40%。其中,本田的i-MMD混动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在搭载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技术使热效率达到了41%,并使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实现了更长的纯电续驶里程。
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技术指标稳步提升
(一)整车续驶里程、能耗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
平均续驶里程稳步提升,高续驶里程车型规模进一步扩大(见图1-11)。2022年,国产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为424km,同比增长9.0%,其中续驶里程超过500km的车型产量为189.3万辆,占比为41.9%,相比2021年提升14.1个百分点;低于200km的纯电动乘用车产量为61.7万辆,占比为13.7%,相比2021年下降近5个百分点。此外,新车平均电能消耗量为12.35kWh/100km,相比2016年下降21.5%。
图1-11 2016—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
(二)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稳步提高,贴合市场多元化需求
2022年,我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1775.0亿瓦时,占比为65.9%,三元材料电池装车量达1077.8亿瓦时,占比为36%。其中,搭载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的纯电动乘用车中,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160Wh/kg的车型产量占比为77.5%,较2021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搭载磷酸铁锂的纯电动乘用车中,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140Wh/kg的车型产量占比为50.3%,相比2021年提升近12个百分点(见图1-12)。新车型方面,根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进车型目录》统计,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能量密度为151.1Wh/kg,其中,能量密度超160Wh/kg的车型共253个,占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型总数的41.3%。
图1-12 2020—2022年纯电动乘用车搭载不同材料动力电池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
四、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持续突破
(一)车端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在环境感知技术方面,半固态激光雷达前装开始应用,FLASH技术纯固态激光雷达即将量产;部分企业积极布局4D毫米波雷达;800万像素车载摄像头前装规模明显上升。在决策技术方面,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正在积极构建开源开放的智能驾驶操作系统。在控制执行技术方面,底盘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技术逐渐成熟,系统一体化控制水平逐步提升。在整车集成方面,域控制器产品正在由单域控制向跨域融合过渡,具有高速/快速路、城市道路、低速封闭环境的停车场(库)三大场景的智能驾驶功能的产品实现量产。
(二)信息交互技术构筑领先优势
我国C-V2X在频谱管理、标准体系、技术研发、测试验证、终端应用等方面快速发展。围绕C-V2X芯片、终端和系统等产品的全产业链初步形成,网联技术路径和产业生态体系正在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新四跨”“智行杯”等C-V2X大规模示范应用,推动建立“车—路—网—云”全面连接、高效安全的城市智慧交通出行生态。多款前装C-V2X的车型发布并推动量产前装和规模化应用落地,C-V2X产业化进程全球领先。截至2022年12月,一汽、北汽、上汽、广汽、长城、吉利、比亚迪、蔚来等企业均已经量产或发布前装C-V2X车型,实现支持绿波车速、红绿灯信号、闯红灯预警、绿灯起步提醒、道路信息广播等V2X场景。
(三)路端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全国各地示范区、先导区积极探索,全国各地路侧基础设施建设超过6000套,5G基站开通超过231.2万个。在城市道路方面,无锡、天津、长沙、重庆、北京、成都、德清、广州、合肥、柳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加快推动车联网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在高速公路方面,延崇高速、成宜高速、长沙绕城高速、石渝高速、杭州机场高速、江苏高速、山东高速等正在开展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北京已经完成示范区2.0阶段的建设,在亦庄6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实现了300多个数字化智能路口基础设施的全覆盖。无锡已完成800个点段智能化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并在重点路口、路段实现高级别基础设施部署,加强交通与其他领域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联动与互通。
(四)各地积极开展云端平台建设
我国率先提出了“车路云一体化”智能汽车发展路径,云控基础平台建设已在部分示范区启动,开启探索性运营示范,初步建立了网联云控对外服务能力,实现了车路数据融合和云控协同感知、协同决策、协同控制等网联自动驾驶应用落地。北京建成网联云控系统,完成9大功能平台模块设计,可检测包括逆行、车辆故障、异常停车等在内的17类交通事件,逐步实现从基础数据推送、道路事件检测播报到协同感知安全提醒的服务能力;上海建设一体化云平台,打通车路网云数据链,开展车端、路端和云端数据传输试验验证。
(五)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有效支撑自动驾驶实现
我国已经完成全国三十余万千米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的高精度地图采集,相关高精度地图产品已经在部分量产车型上得到应用,能够实现厘米级定位,结合路径导航完成辅助驾驶。在高精度地图更新技术上,探索众包等多种采集方案,为未来高精度地图快速更新提供支持。自2020年7月完成组网以来,北斗卫星在轨运行稳定,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范围实测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2.5米,垂直方向优于5.0米,千寻位置等差分定位服务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RTK地基增强站超过2800个,可输出实时可靠的高精度位置、速度、时间、姿态等信息。
第三节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已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转变,正在加快“由大变强”的进程,国家对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明确了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建设汽车强国的战略定位,并将其列入稳增长、保就业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国内宏观经济持续复苏、多项利好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车企产品加速投放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2023年我国汽车生产呈现稳定恢复走势。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受透支影响,汽车生产明显承压,但二季度随着透支效应和价格战影响减弱,产量有所恢复,三季度开始逐步回归常态化增长态势,全年汽车生产运行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一、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有利于释放2023年汽车需求潜力
从历史规律和国际经验看,汽车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发展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2023年,我国把发展重点放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及“提振市场信心”上,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成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经济延续复苏态势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恢复,消费场景改善,消费倾向回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二是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基建投资继续发挥稳增长重要支撑作用,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三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齐全,配套能力强,出口仍具备结构性优势。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持续整体好转,其中2023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超出预期,二季度在低基数影响下增速明显回升,全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5%以上,保障我国汽车生产呈现稳中有增走势。与此同时,2022年实施的一揽子稳经济和接续措施,其效果将持续显现,2023年还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我国汽车生产和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新品投放、旧车置换及报废更新需求成为车市增长重要支撑
一方面,随着平台化下新车型开发效率的提升,整车购置成本的下降,车企产品加速投放,刺激消费者换购需求加速转换。另一方面,虽然首购人群规模减小,但旧车置换及报废更新需求给车市带来巨大的支撑。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19亿辆。基于保有量等多项指标,我们预估达到置换高峰期的在用车为1亿辆,同时有超过2000万辆在用车进入报废高峰期,这超过1.2亿辆规模的旧车置换及报废更新需求有望逐步转化为新车购买需求。
三、燃油汽车市场明显承压,合资车企面临更大挑战
在以新能源和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中,传统燃油汽车产量逐年下行,2020—2022年分别同比下滑3.7%、4.7%和19.2%。燃油汽车市场承压给合资车企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合资车企转型缓慢,在燃油汽车市场的优势逐步减弱,即使强势合资品牌也面临挑战,而部分合资品牌陆续退出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得益于强供应链能力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地位,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用车成本、智能化水平和驾驶体验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对合资品牌挤压的态势愈发明显。尤其是2023年2月,比亚迪秦plus DM-i冠军版车型上市后,中国品牌持续拓展细分品类市场,新能源汽车价格也在不断下探,部分合资车企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四、全球经济和汽车供应链发展仍有风险和挑战
第一,2023年美欧经济体表现好于预期,但进口相对疲软,未能有效缓解全球需求萎缩,全球滞胀逐步演绎,不利于我国汽车出口。第二,俄乌冲突尚未出现明显的缓和迹象,美国在印太地区布局将加剧中美战略博弈,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较大,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第三,能源与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全球供应链不稳压力持续,不利于全球经济平稳增长与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从整体来看,随着汽车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对汽车生产和消费构成一定压力。
五、企业对海外政策法规的把握和应变能力不强
国内车企在“走出去”过程中,普遍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海外各国整车产品准入要求,对海外政策、法规调整的应变能力存在短板,导致汽车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出口容易出现合规风险或技术研发滞后的情况。例如,在欧盟整车准入方面,我国车企对于欧盟国家整车型式批准要求外的后市场监管要求缺乏获取渠道,导致产品出口存在合规风险。此外,行业对新GSR(一般安全法规)要求也缺少权威准确的解读信息,导致企业在法规校核方面存在难度,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发展。
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管理趋严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新安全风险也在不断蔓延。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品开发、供应链、应用服务等环节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都将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数据应用载体,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测绘地理信息无序采集、海量数据汇聚等数据安全风险。
第四节 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优化政策供给,统筹推动产业发展全局
加强对产业发展新阶段面临问题的系统研究,联合相关部委落实助企纾困、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政策。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支持力度,稳定行业企业市场预期,扩大新能源车企产销量以达到规模效应。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许可管理条例》,严格生产准入管理,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重点关注智能网联“下半场”,支持新能源汽车融合创新发展。
二、健全标准法规体系,引导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
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组织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应用,支持有条件的L3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发布新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推进功能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等标准的制修订,加快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能源综合一体站等融合发展等标准。组织专题研讨,着力解决动力电池高效与安全运输问题。积极推动国内标准政策与国际接轨、引领,加强国内外标准协调,通过标准法规引导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
三、支持创新突破,增强汽车产业链韧性
鼓励“链主”车企与跨行业、跨领域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开发伙伴关系,明确需求、快速反应,打破新兴技术的国际壁垒。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网云图”一体化发展,围绕智能驾驶体系部署攻关任务。开展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热泵空调、整车热管理等技术攻关,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技术标准,以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低温适用性和安全性,满足高寒地区消费者需求。
四、加大重点领域推广应用,恢复和扩大汽车消费
加快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加快提升城市公交、物流、出租、环卫、重卡等车型电动化比例。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先进的适用车型,进一步释放农村地区消费潜力。通过“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支持优势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优化产能布局,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动僵尸企业退出和落后产能优化,推动集团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五、坚持开放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
充分利用已签自贸协定的优惠条件,抓住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切实推动汽车产业国际产能合作,加大向发达国家出口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一是搭建国际产能合作平台,鼓励中国品牌汽车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优势。二是加强国内行业机构与国际组织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海外市场的汽车政策、认证标准方面的最新要求,帮助企业更好地依据相关法规制定适应措施。三是紧紧抓住国内新能源汽车先发优势,支持企业加大海外宣传推广,推动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加快“走出去”。
[1] 邱彬,正高级工程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综合处兼经营管理处处长;王芳,高级工程师,任职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数据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