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召对苏辙问政,悲催的赵光义
- 修炼吞噬星空法,打造大宋聊天群
- 爱潜水的鲸鱼猫
- 2034字
- 2024-02-26 15:53:42
游侠之风。
自汉开始,就络绎不绝。
尤其是在这种背景的时空,对于赵煦来说首先面对的就是,不听管控的社会体系。
尤其是,在赵宋这个高度发达的市民化社会。
丐帮,是最为不稳定的因素。
历代以来,从赵匡胤定都开始,‘无忧洞’就一直成为赵宋困扰的一个难题。
开封府尹中,最有可能解决‘无忧洞’的是包拯。
“很好。”
赵煦轻轻敲击着桌子,“让雨化田请他进宫就不必了,就让他在禁军的校场上和朕会面吧。”
“吓着宫里人就不好了。”
丐帮区分于污衣派和净衣派,污衣派主要以底层为主,同时在厢军也有一定影响力。
因为厢军的兵员,大多都是从丐帮吸纳,而净衣派代表的那就是士绅豪强了。
武林,行侠仗义以什么为根基,那不就是依靠士绅的收买供奉吗?
这也就自然包括丐帮,而丐帮还和厢军的兵员有关。
‘冗兵’一直以来,都是大宋‘三冗’的最大问题,百万厢军放在战场上,就只是百万头猪,强敌来犯就会一触即溃。
‘兵冗为大,其次官冗,今天下之大患在兵’,这句话来自于蔡襄,仁宗朝进士。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有深刻认知。
“是,官家。”
曹正淳点头,对于官家的命令,自然是坚决的执行了。
“说起来,苏轼和沈括,现在在什么地方?”
赵煦想了下,很快就问道。
苏轼是文坛领袖,旧党中也属于保守主义,因为下放到地方历练的缘故,对于新法颇为认可。
沈括,对于天文,地理还有方志、律历、音乐等多有研究,对于赵煦来说,是一个能够主持火器司的关键人选。
“您说的是苏轼吗?他现在居于常州,至于沈括,元丰五年之时,因为兵败永乐城之事,被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现居于法云禅寺。”
在法云寺的时候,沈括是最难的时候。
“召他们回京吧,顺便找机会让我去见下苏辙,传旨意让苏辙次日于宫中召对。”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如今担任右司谏,属于旧党的关键一员。
相对于旧党司马光偏激对于新法的反对,苏辙相对来说比较务实,苏家兄弟都是可以任用的官员。
赵煦不会因为新旧党派的分别就放弃某个官员,毕竟他可不会像高太后一样,对于新党全力打压,导致朝中平衡被打破。
政治斗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他要的是务实的官员,而不是只为了争权夺利,党争的官僚。
国家机器的掌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是,传官家旨意,召苏辙次日进宫召对。”
内侍很快就传召,如今的赵煦已经拿回权柄,就差正式名义,彻底亲政了。
…
苏辙在王安石变法初期,对于变法还是支持的,但对于“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市易法”等变法都提出了建议。
力劝王安石,不过王安石也是个拗相公,因为苏辙大怒,导致苏辙于熙宁二年被贬出中枢,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所以对于变法,苏辙抱有个人的怨恨愤泻,更多是因为王安石带来的。
新法虽好,但是‘青苗法’为例,不考虑实际情况,官方派贷给农民,相当于强制贷款。
有的地方为了政绩,无所不用其极,自然引发怨怼。
以大宋官僚的体制,再好的良法也会变成恶法。
苏辙府邸。
当苏辙知道赵煦召对自己的时候,那表情几乎懵了。
“公公,您的旨意没错吧,官家真的召我次日进宫召对?”
苏辙不由得问道,他是右司谏,以官家对于旧党的态度,应当是厌恶的才对啊。
百思不得其解的他,只好求问于内侍。
“旨意没错,苏相公,您次日准备好进宫即可,想来是官家对于您有任用啊。”
黄公公笑吟吟的对着苏辙而道,“咱家就先恭贺苏相公了。”
传旨意的内侍,没有多久就离去。
“父亲,官家召对,是否是对于新法有变?”
说话的是苏辙的长子苏迟,“您是旧党的一员,按官家的态度…”
“住口,不论官家什么态度,我都是官家之臣。”
苏辙皱着眉头,对着苏迟而道,“你在外多注意,如今不要过多谈论朝中之事,否则对于我家就是惹祸上身。”
“是,父亲。”
苏迟神色尴尬,很快就闭口不言。
“那你次日去还是不去啊,官家召对,想必是对你有什么任用。”
妻子史氏询问着,“不去的话,那就是对官家不满。”
“去,当然要去,官家召对怎能不去。”
苏辙说着,眉头紧皱的同时,也在思考官家召对的缘故。
官家对于新法持肯定态度,不过对于旧党看来也不是多加厌恶,只是对于司马光那牛脾气感觉到不快而已。
毕竟司马光一上来就要将新法全部废除,恨不得将王安石辛苦的成功罢尽。
是个人都觉得,司马光的态度有些过激了。
如今,天色已晚,对于苏辙来说也只能明天才能够知晓赵煦到底对于旧党是什么态度了。
宋太祖年间。
对于赵匡胤没有提防的赵光义,倒是直接就进宫了。
只是,看着自己突然就被禁军士兵拿下,赵光义一下就懵了。
而进宫的赵德昭和赵德芳,以及赵光美都傻眼了。
“大、大哥,您这是做什么啊,弟弟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吗?”
赵光义脸色惶恐,抬起头来看向了赵匡胤而道。
“是,是啊大哥,二哥是犯了什么事吗?”
赵光美也在此刻擦了下冷汗,看向了赵匡胤而道。
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也有些不理解,不过看着自己被拿下的可怜二叔,刚想出声劝赵匡胤。
“不明白吗?那就要朕跟你好好说道。”
一本《宋史》,很快就被赵匡胤翻阅,念叨着其中的几段,越念赵光义就脸色发颤。
“赵光义,我的好弟弟,朕有哪里对不起你的,你要杀兄夺位!”
赵匡胤面色狰狞,拳头朝着赵光义砸去,让赵光义哀嚎一声,发出了惨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