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风险的影响研究
- 韦福雷
- 16251字
- 2024-05-22 15:42:3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研究现状
1.3.1.1 企业家社会资本相关概念的研究现状
“企业家”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企业家”的概念源于16世纪的欧洲,主要指当时组织武装探险和殖民活动的军队官员。Cantillon(1755)首先将“企业家”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理论,将企业家与经济学中的风险理论结合起来,认为企业家是从事商品交换并获取不确定收益的人。[20]后来,萨伊(1803)较为严格地定义了企业家的概念,指出企业家是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获取收益的人;而马歇尔(1890)则将企业家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认为企业家是连接潜在生产要素和潜在消费者的桥梁,企业家才能是除土地、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21]熊彼特(1912)强调创新是企业家的特质,认为企业家是通过创新实现生产要素新组合的经理人。[2]Knight(1921)强调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识别隐藏在不确定性背后的获利机会并采取行动获取利益。[22]Gartner(1985)从组织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企业家的内涵,指出企业家是新组织的创建者,并强调这是企业家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本质区别。[23]综观上述种种定义,可以发现企业家的内涵在不断延伸。基于已有研究,本书认为企业家是能够识别市场机会,并发挥个人的经营才能和社会关系组织协调生产要素开展生产和经营活动,承担风险获取收益的人。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由经济学中的“资本”逐步演变而来的。古典经济学把资本、土地和劳动并列为基本生产要素,将资本定义为一种能够生产产品的“产品”,但是当时资本的范畴仍然停留在物质资本的层面。[24]到了20世纪中叶,Schultz和Becker将“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分析框架之后才将其范畴拓展开来。此时,人力资本关注的是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保健以及迁移等活动的投入所形成的资本,并没有考虑人在运用资源时所依赖的社会关系。Bourdieu(1979)最早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在《区别: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中将资本划分成了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3种类型,并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将其定义为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所构成的集合体,但是他认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最终都会转化为经济资本,这一观点忽略了其他类型的资本所具有的独特效用。[25]Granovetter(1985)认为社会资本是人、组织相互之间在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连带关系,并将其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26]
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外学者针对社会资本的功能和影响开展了广泛的研究。Coleman(1988)指出社会资本不会单独依附于某个人,也不会依附于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个人所拥有的、嵌入在关系网络结构中的社会结构资源,社会资本能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撑,加快信息的传递、推动社会组织的建立、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但社会资本也因组织的排外性而产生社会交往成本和腐败行为等负面影响。[27]Putnam(1992)认为社会资本是那些可以通过统一人们的行为而提升效率的信任、规范以及网络的集合,并指出社会资本包含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是全社会所共享的资源,一个国家社会资本的多寡甚至决定了其经济及法制的发展进程。[25]Fukuyama(1996)研究了社会资本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资本丰裕程度的影响,并指出社会主体间的信任程度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8]Portes(1995)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体从自己所属的社会网络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并指出社会资本存在诸多消极作用,社会网络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对网络内成员设定了严格的要求,通过规范统一其行为,限制了成员的创新能力。[29]Lin Nan(2001)对社会资本做了更为综合性的概括,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体通过投资社会关系网络所积累的一种能够获取相关利益的资源,它能够促进信息的流动、对代理人施加影响、基于信任获取资源、强化身份和认可。[30]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张其仔(1997)是国内较早开展相关研究的学者,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个人资源,其表现形式是社会关系网络,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和配置资源的重要方式。[31]李路路(1997)认为社会资本是基于一定组织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稳定的、相互认可的、持久的网络关系,是一种能给网络成员带来利益的资源,通过社会资本可以获取信息、资源和社会支持。[32]李惠斌和杨雪冬(2000)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机构或成员在长期的内外部合作互动中所形成的认同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中所蕴含的历史传统、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33]边燕杰和丘海雄(2000)指出社会资本是个人或组织与社会所建立的联系,以及利用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34]目前,理论界仍然没有对社会资本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将相关观点归纳为4种:一是基于网络关系观的概念,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参与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二是基于资源观的概念,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参与者通过社会网络结构获取的资源;三是基于能力观的概念,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参与者在社会结构中获取资源的能力;四是基于组织观的概念,认为社会资本具有信任、规范等组织特征。虽然学界对于社会资本概念的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对于其内涵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社会资本是蕴含在社会关系网络中且能给行为主体带来价值的结构性资源。
企业家社会资本(Entrepreneurial Social Capital)是社会资本理论的新兴分支,是社会资本理论在微观和个体层面的延伸。[35]从国外相关研究来看,学者很少使用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而是习惯用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Entrepreneur's Social Network)的概念。[36]Clyde(1969)认为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集合,其中所蕴含的资源能够帮助企业获取信息、资源和服务等。[37]Lanmann等(1978)提出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以企业家社会地位、社会声誉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联系的集合。[38]Nahapiet和Ghoshal(1998)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界定为企业内外部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用以获取利益的资源集合。[39]Ossie和Kevin(2002)认为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个人、组织、网络之间合作互利的产物,也是企业家情感和活动的支持网络。[36]Westlund和Bolton(2003)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连接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桥梁所组成的关系网,它可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Batjargal和Mannie(2004)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以企业家的个人特征、经历、任职背景为基础形成的、能够帮助其发挥经营才能的基础网络。[41]Acquaah(2007)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高管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获取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42]Cao和Simsek等(2015)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家与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成员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43]
国内学者也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界定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李路路(1995)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定义为企业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44]石秀印(1998)指出企业家是联系企业和外部环境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获取行政法律、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精神文化等众多资源的责任,通过其获取的各种资源就是企业家社会资本。[45]杨鹏鹏和万迪昉等(2005)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定义为利用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46]姜卫韬(2008)用“企业家机会”的概念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进行了定义,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实质上是通过动员社会关系网络资源来捕捉企业家机会的能力。[47]耿新等(2009)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界定为嵌入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以及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延伸获得的资源。[48]孙俊华和陈传明(2009,2011)认为企业社会资本的核心是企业家关系网络中所蕴含的各种资源以及动员这些资源的能力。[49~50]魏虹和陈传明(2014)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所有内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被调用的社会关系以及可获取的用于企业经营的资源。[36]李巍和代智豪等(2018)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家个体所拥有的、具有攫取资源和赋能等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集合。[51]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定义存在差别,但是综合相关观点大体可以从网络、资源、能力和多视角的角度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定义划分为四大类:从网络观的角度,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本身;从资源观的角度,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嵌入在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从能力观的角度,企业家社会资本是调动和应用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能力;还有学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网络、资源、能力三者的组合。
1.3.1.2 企业家社会资本功能的研究现状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功能的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功能分为非工具性和工具性两类:企业家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建立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良好互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此为非工具性功能;企业家通过其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政策、资金、信息、技术、知识等资源,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企业的动态能力,节约企业交易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此为工具性功能。
1.增强网络主体间的信任
信任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信任是说服力的核心,在以利益博弈为核心的商业世界中没有信任就失去了商业和个人关系的基石。Liao和Welsch(2003)指出信任是获取资源的前提,企业家与社会关系网络个体之间的信任程度越高越容易获取相关资源。[52]Brannon和Wiklund等(2013)针对初创企业的研究表明企业成员间的信任关系比其知识和技能的多样性重要。[53]而很多学者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恰恰能够增强信任。Putnam等(1993)认为社会资本的首要内涵便是信任,能够有效促进合作。[54]Fukuyama(1996)认为信任作为一种社会美德与社会资本,推动创造了经济的繁荣。[28]Adler和Kwon(2002)也指出社会资本能够增强网络中个体之间的信任,形成一致的力量来实现群体的共同利益。[55]因此,增强信任是企业家社会资本的重要功能,信任机制是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本质。在信任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家与其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企业更好地获取资源奠定了基础。
2.弥补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经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尤其是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传导层级过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干扰下,信息流动效率低下甚至被扭曲;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成为商品,竞争对手为了迷惑对方常常散布假消息,致使企业获取的信息存在风险。在企业经营实践中,企业家社会资本成为其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56]Coleman(1988)认为“存在于社会关系内部的信息网络”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形式,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体利用社会关系获取信息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27]Burt(1992)提出的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结构洞可以为网络主体提供信息资源。[57]Inkpen和Tsang(2005)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帮助企业获取网络之外的信息和知识,增强其竞争力。[58]Ishise和Sawada(2009)指出信息共享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特征。[59]Chen等(2014)认为知识所有者之间的信任对于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影响。[60]杨惠芳(2017)通过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家的市场性社会资本为商业信用提供者考察其信用提供了信息渠道,有效缓解了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61]综上所述,企业家社会资本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取信息,还因网络个体之间的信任而促进和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准确度,从而弥补了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
3.降低交易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是社会资本的经济功能之一。Olson(1982)指出正式制度需要由专门的机构实施并监督和惩处违规行为,而非正式制度以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为基础实施,因此正式制度的维持成本高于非正式制度。[62]Cheung(1983)认为交易成本其实包含较高的信息成本。[63]陈传明和周小虎(2001)也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使得网络成员之间具备了相互信任的基础,所以在交易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节省相互了解、讨价还价、谈判、合约制定和执行等环节的时间和资金,从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64]游家兴和刘淳(2011)研究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中的网络声誉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降低权益资本成本,而且在法律保护较薄弱的地区这种效用更加显著。[65]Moatti和Charlotte等(2015)认为特定交易网络效率的提升,可以显著降低交易参与者的成本支出。[66]杨惠芳(2017)的研究也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帮助中小企业降低商业信用融资成本。[61]综上所述,企业家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其维护成本较正式制度要低,同时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嵌入着丰富的信息流,能够为企业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4.促进企业创新
Cooke和Wills(1999)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促使企业与外部创新网络更好地连接,有利于企业之间分享知识和开展创新合作,从而促进企业创新。[67]严成樑(2012)针对中国企业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创新效率、知识生产,尤其是高水平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68]张振刚和李云健等(2016)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有效促进产学研合作、知识创造、智力资本形成、隐形知识获取,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69]王涛和陈志军(2016)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从而积极促进其技术创新能力。[70]Xu(2016)的研究表明企业家与科技界的社会联系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合作,并推动了新的风险创新。[71]万建香和汪寿阳(2016)认为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知识传递、构建信任机制和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创新。[72]沈颂东和房建奇(2018)从市场、技术和制度的维度研究了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显示市场社会资本和技术社会资本显著促进了技术创新,但是制度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形关系。[73]综上所述,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5.获取关键资源
企业家积极投资于社会资本的重要动机之一便是通过其获取资源。因此,一些学者直接将企业家社会资本界定为资源(Nahapiet and Ghoshal,1998[39];边燕杰、丘海雄,2000[34];梁爽等,2014[74])或者获取资源的能力(陈传明、周小虎,2001[64];李巍、代智豪等,2018[51])。众多学者的研究也验证了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能力。石秀印(1998)认为企业家是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键“接点”,需要为企业获取包括政府行政与法律、生产与经营、管理与经营、精神与文化等4个方面的关键资源,而社会资本是企业家获取关键资源的核心能力。[45]Elfring和Huksink(2003)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取所需的政策、市场、资金、技术等资源。[75]李淑芬和张玲(2012)的研究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资源获取有着密切关系,其中企业家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有利于企业获取运营资源、知识资源。[76]杨惠芳(2017)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家能够利用其制度性和市场性社会资本降低信用融资成本,扩大信用融资规模。[61]此外,企业家社会资本还能够帮助企业突破规制障碍,获取管制性行业的准入资格等稀缺资源。
6.保护企业家产权
由于经济转轨时期关于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尚不健全,民营企业家私人财产缺乏保护。近年来,尽管中国出台了很多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但是在现实中公权力侵害私有产权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普遍缺乏安全感。Allen和Qian等(2005)认为在中国投资者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私有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发展是因为存在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77]胡旭阳(2006)认为民营企业家的政治身份是法律保护重要的替代机制之一。[78]罗党论和唐清泉(2009)研究发现地方产权保护越差、政府干预越大、金融发展水平越落后,民营企业越倾向于通过政治关系构建替代保护机制。[79]游家兴和刘淳(2011)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弥补正式制度在产权保护上的不足,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65]赵德志和赵曼(2018)认为在法律制度不完备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将政治关联作为市场化程度的非正式替代机制,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产权和利益不受侵害。[80]综上所述,企业家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体系对产权保护的不足,成为企业家保障自己利益的替代机制。
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增强信任、弥补信息不对称、节省成本、促进创新、获取资源、保护产权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积极构建社会关系网络并积累社会资本,为企业健康、持续经营发展提供支撑。
1.3.2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研究现状
在企业金字塔形的管理架构中,企业家是战略决策的发起者和主导者,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具有绝对影响力。但是,在经典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中,研究者假设企业家是完全理性的,战略决策与企业家的特质被隔离开来,完全忽视了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
1984年,Hambrick和Mason开创性地提出了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UET),在战略决策的理论框架中引入决策者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强调企业家或决策者个体异质性对企业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81]而社会资本是企业家个体异质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学界开始关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战略决策的影响,并从企业家社会资本获取资源能力、企业所有制性质以及行业等视角开展了相关研究。
1.基于资源获取能力视角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影响的研究成果多从企业家社会资本动员和获取各种资源能力的视角展开。Friendman等(2003)研究发现企业高管的社会地位能够影响企业的融资机会和成本,提升了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概率。[82]Carpenter和Geletkanycz等(2004)认为具备丰富社会资本的企业家在推行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政府和其他企业的支持,企业家社会资本越丰富的企业越易于实施多元化战略。[83]Guillen等(2000)[84]对新兴经济体的研究、Chang和Hong(2002)[85]对韩国企业的研究均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帮助企业在投资、授权以及政策等方面获取政府的支持,而来自政府的支持是提升企业多元化程度的关键因素。Perry等(2005)的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或者专业化战略的决策主要取决于其资源,企业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社会资本自然会影响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86]巫景飞等(2008)从上交所选择了210家企业,依托其2004—2006年的财务数据分析了企业高管的政治关系网络对多元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高管的政治关系网络显著推动了企业的业务多元化和地域多元化。[87]孙俊华和陈传明(2009)的研究表明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家社会资本多寡对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影响,并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越丰富企业就越易于动员和获取资源,企业发展就更加倚重多元化战略。[49]李伟斌(2010)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选择多元化战略的关键依据,并进一步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划分为支持网络、商业网络和动员能力进行研究,发现三者对相关多元化均有正向影响,而支持网络和动员能力对非相关多元化的正向影响较为显著。[88]于克信和谢佩洪(2011)认为在中国转轨经济背景下企业家关系网络成为获取资源和发展机会的重要方式,为实施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条件。[89]冯栋和杜颜伟等(2011)选取了134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团队的政治关系和跨行业从业经历能够积极促进其选择多元化战略的决策,但是高管团队是否参加相关协会的特质对企业多元化战略决策不具有显著影响。[90]邬绮虹(2014)基于2012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家政治资本与多元化水平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91]杨艳和邓乐等(2014)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拓展其资源边界,尤其是通过政治关联可以获取政府支持打破资源约束,帮助企业进入新的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92]张平等(2017)研究发现企业政治关联能够帮助其获取多元化所需的资源,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正向影响。[93]刘文楷和潘爱玲等(2017)基于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开展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生命周期影响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并购之间的关系,在成长期企业家社会资本促进多元化并购,而衰退期则阻碍多元化并购。[94]尽管研究者对企业家社会资本范畴的定义、度量的指标不尽相同,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多数研究成果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促进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
2.基于企业所有制性质视角的研究
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依赖程度存在差异,企业家的经营决策行为也会有所不同。贺远琼和田志龙(2006)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依赖程度依次减弱。[95]因此,国内学者重点以民营企业为对象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胡旭阳等(2008)的研究表明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能够积极促进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丰富的政治资源使得企业更容易获得管制行业的准入资格。[96]邓新明(2011)以2002—2005年沪深两市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治关联与多元化的关系,发现企业的政治关联与企业多元化正相关,对非相关多元化的影响更为显著。[18]游家兴和邹雨菲(2014)以中国2005—2010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家嵌入性网络的视角研究了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积极推动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决策,而且在法律制度建设较为薄弱的地区这种影响更加明显。[97]魏炜和朱青元等(2017)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合理发挥政治关联整合资源的优势,能够促进其多元化扩张。[98]冯业栋和宋增基(2019)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政治关联促进了其多元化投资,拓宽了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空间。[99]根据基于所有制性质视角的相关研究结论,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家社会资本更能积极促进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
3.基于行业视角的研究
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某些行业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杨东进和邓吉(2013)针对房地产行业研究了政治关联与多元化的关系,发现政治关联能够促进企业的业务和区域多元化水平。[100]唐健雄和倪媛玉(2015)以2005—2014年沪深两市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涵盖管理层社会资本、多元化以及经营风险的研究框架,并深入分析了3个变量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旅游业上市公司管理层社会资本对公司多元化战略具有推动作用。[101]根据现有针对行业层面开展的相关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基于行业视角的研究较少,该结论尚不具有普遍代表性。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国内外学者从资源获取能力、企业所有制性质和行业等视角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开展了诸多研究。虽然学者们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所采用的指标不尽相同,涉及企业家社会地位、政治关联、跨企业从业经历、社会形象等多个方面,但是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为企业提供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机会和资源,积极地推动了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1.3.3 企业动态能力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研究现状
动态能力是企业通过整合、重构内部和外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快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102~103]20世纪90年代,随着外部竞争环境动态变化的加快,用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动态能力理论快速发展,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部分学者直接针对动态能力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开展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对多元化战略具有显著影响。[104]Harreld等(2007)通过对IBM的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对多元化战略具有促进作用。[105]Erik和Paul(2008)以挪威254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对象展开研究,发现动态能力对多元化业务的规模有明显影响。[106]Nath等(2010)基于“资源—能力—绩效”模式针对英国102家物流公司开展的研究也表明动态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存在相关关系。[107]赵凤和王铁男等(2012)的研究表明动态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存在调制型的匹配关系,多元化战略通过与动态能力匹配来影响企业绩效。[108]李思琦(2014)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与多元化战略的相互作用机制,认为动态能力对多元化战略选择具有决定作用,对多元化战略方向具有引导作用。[109]胡钢和曹兴(2014)对制造业的研究表明动态能力对基于创新的多元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110]尹剑峰(2018)认为企业动态能力越强越容易捕捉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行业发展机会,并结合自身能力抓住机会实施多元化经营。[111]盛宇华和蒋后卿(2018)针对高技术企业开展的研究显示,动态能力在多元化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112]
有的学者通过其他指标间接研究了企业动态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因为研发投入是衡量动态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很多研究基于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展开。Barry和Robert(1989)研究发现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研发支出一般较高,而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研发支出较低。[113]Hill和Scott(1989)[114]、Richardson(2006)[115]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Hoskisson(1988)发现多元化程度与研发强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多元化企业的研发强度明显高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116]Borrego和Forcadell(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研发密度之间呈现倒U形的关系。[117]魏锋和石淦(2008)发现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研发投入低于实施专业化战略的企业。[118]康华和王鲁平等(2012)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程度与研发投入呈现U形关系。[119]许春(2016)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展开分析,发现这些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与其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120]
虽然当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动态能力与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共识,但是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可以确认动态能力对于多元化战略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与企业的动态能力相匹配时,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才能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达成战略目标。
1.3.4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关系研究现状
早期学者们主要基于制度基础理论研究新兴经济国家经济转轨背景下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多数研究聚焦于企业家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如何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来帮助企业应对经营风险。后来有的学者从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多元化战略的角度间接开展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学者开始关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新创立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1.基于制度视角的研究
基于制度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等新兴经济国家,以经济转轨期因制度不完善而给企业经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为背景。Chen和Hillman等(2002)指出政治和行政管理是企业经营环境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产权保护制度的缺失容易使政府向企业伸出攫取之手。[121]而企业家社会资本可以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为企业应对经营风险提供帮助。Batjargal和Mannie(2004)基于中国158个风险投资项目开展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降低企业社会风险和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且对风险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41]张建君和张志学(2005)认为在中国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企业通过与政府建立某种联系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源、受到保护以及解决经营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化解经营所面临的风险。[122]Sheng和Zhou等(2011)认为通过企业家社会关系获取资源应对不确定环境是新兴经济体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并以中国241家高技术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企业家商业和政治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商业关系对绩效的积极影响大于政治关系,且体制和市场环境越不完善这种影响越显著。[123]游家兴和刘淳(2011)针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开展的研究也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65]Ooi和Hooy等(2015)以中国内地、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85家旅游公司为样本开展的研究表明,在危机时期董事会社会资本对企业业绩具有积极影响。[124]吴颍宣和施建军(2018)研究了企业董事会社会资本对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营所面临的制度环境越落后,董事会社会资本宽度和深度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越大,并且董事会社会资本的宽度有助于降低风险。[125]综上所述,在制度不完善的经营环境中,企业家社会资本有助于降低企业风险。
2.基于多元化战略视角的研究
有的学者在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关系时,也间接涉及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经营风险的影响。张敏和黄继承(2009)研究了企业政治关联与实施多元化的风险的联系,发现企业的政治关联能够显著降低其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风险,进而有效地化解了企业的风险。[126]杨东进和邓吉(2013)认为政治关联有助于企业扩大规模,有助于企业业务多元化和区域多元化能力的提升,虽不能直接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但能够降低多元化对企业风险造成的负面影响。[100]唐健雄和倪媛玉(2015)对2005—2014年沪深两市旅游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管理层的社会资本能使公司的资源与多元化战略更加匹配,减小多元化对公司的不利影响。[101]滕颖和李颖(2015)认为企业家能够通过外部关系获取信息、资金、知识等资源,从而降低了企业多元化扩张所面临的风险。[127]综上所述,企业家社会资本所提供的资源为实施多元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从而降低了多元化扩张可能带来的风险。
3.基于创业视角的研究
企业在创立初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经营风险较高。因此,创业管理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关注企业家社会资本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者能否充分利用自己发现的市场机会开展创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社会资本的影响,因为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能够激发创业者面对风险的信心,增强其创业成功的预期。[128]De Carolis和Saparito(2006)认为社会资本会使企业家过度自信,降低对创业风险的控制,从而更加主动地把握机会开展创业活动。[129]张航燕等(2011)指出创业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机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所导致的风险,而社会资本所具备的网络、信任、规范等特质恰恰有效化解了这些风险。[130]Pǎunescu和Badea(2014)认为企业家在创业前积累的社会资本能够影响其所新创企业的生存机会和市场增长,是支撑企业实现预期目标和愿景的重要资源。[131]任胜钢和彭宇柯等(2015)认为在创业机会开发阶段企业家社会资本尤其是以亲戚和朋友为主的强关系网络能够降低创业机会搜索成本,并提供关键资源,从而降低了创业的风险。[132]Ma和Wang等(2019)指出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133]综上所述,在企业初创期,创业者社会资本是创业的重要资源,能够帮助企业获取资源,提升创业者的信心和预期,从而降低了创业风险。
4.基于风险承担视角的研究
风险承担是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越高表明企业越倾向于承担高风险以获取更高的潜在收益。[134~136]风险承担具有很强的资源依赖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资源获取能力。[137]而众多研究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能力(Chang and Hong,2002[85];巫景飞、何大军等,2008[87];于克信、谢佩洪,2011[89];张平、梁驰,2017。[93])因此,学者们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风险承担的关系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张敏和童丽静等(2015)以沪深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社会网络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并且市场化水平越低这种效应越明显。[138]Larcker等(2013)认为连锁董事是企业社会网络的重要信息传递者,其在网络中的中心度越高越能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流和社会资源,从而促使企业提高风险承担水平。[139]刘衡和苏坤(2017)对沪深上市公司的研究也表明,连锁董事网络密度越高企业承担的风险越高,并且市场化水平越高影响越显著。[140]尽管学者们从风险承担视角开展的研究没有直接点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的关系,但是基于研究结论,企业家社会资本丰富的企业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可以进一步推断企业敢于这么做的原因是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其资源获取能力为企业应对风险提供保障,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企业获取高收益的机会。
根据现有文献的梳理,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营风险的观点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不论从哪种视角出发开展的研究,均表明企业家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资源以及动员资源的能力,能够为企业赋能,使之更好地适应发展环境,更好地执行发展战略,从而有效地应对经营风险。但是目前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关系的研究成果尚不够丰富,尤其是基于大量数据的实证研究成果更少。
1.3.5 多元化战略与经营风险关系研究现状
分散风险是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动机之一,即通过参与多个行业的经营活动将企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影响的风险降至最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而,在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众多潜在的风险隐患。因此,针对两者关系的研究结论各异。
1.多元化战略能够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多元化战略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该领域的研究最初都是基于Markowitz(1952)提出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认为通过不同行业的资产组合可降低单一行业投资所导致的收益波动性,从而有效分散投资的非系统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可以降低由于单个行业收入波动而对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效分散经营风险。May(1995)以美国企业在1979—1990年发生的重大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这些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与其股票收益的方差负相关,验证了多元化有助于分散行业的系统性风险。[141]Markham(1973)指出企业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企业现金流,使得不同业务之间非完全相关的现金流抵消彼此的波动,从而有效分散企业经营风险。[142]Amihud和Baruch(1981)认为分散风险是企业并购的重要动因,通过并购实施多元化战略,将企业相关性较小的财务流联结起来有效消减企业风险,保证企业收益的持续稳定。[143]朱江(1999)依托中国上市公司1997年的财务数据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战略能够有效降低利润的波动,分散了企业风险。[144]姜付秀和刘志彪等(2006)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开展的研究表明多元化战略与收益波动呈负相关关系,即多元化战略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145]沈红波(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多元化战略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但是其成本高于收益,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呈负相关。[146]胡成根和李刚(2010)研究发现随着多元化程度加深,企业经营风险会变小。[147]王福胜等(2013)研究发现企业多元化程度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负相关,并指出其原因是多元化具有分散风险和内部融资的优势。[148]李姝(2013)开展的实证研究显示企业多元化程度越高盈余波动性越小,表明多元化能够帮助企业分散经营风险。[149]闫迪和郑少锋(2018)以28家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开展的研究表明,相关多元化能够降低企业经营风险。[150]
2.多元化战略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
许多学者认为多元化战略是一把“双刃剑”,实施不当反而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Montgomery和Harbir(1984)研究发现企业的系统风险水平与其多元化形式有关,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其系统风险显著较高。[151]Barton等(1988)将资本集中度和财务杠杆等变量纳入研究,仍然获得了相似的研究结果,即多元化战略可能增加企业的风险。[152]Olibea等(2008)开展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随着国际多元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总体系统风险显著增加。[153]陈莉和张卓(2005)分析了多元化战略类型与系统风险的关系,结果显示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系统风险更高。[154]杨强和汪波等(2008)认为企业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可能会导致企业在经营中发生资源分散风险、决策风险、财务风险等。[155]吴国鼎和张会丽(2015)认为盲目多元化容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并不能减少财务风险。[156]郑晓光和班桢(2016)以重庆啤酒作为案例,指出多元化战略会带来管理难度加大、资源分散、高负债融资等问题,引发企业经营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157]
3.多元化战略与经营风险的关系不确定
通过梳理文献,还有很多研究显示多元化战略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是不确定的。Lubatkin和Neil(1987)的研究显示,企业通过实施相关多元化能够降低系统风险,但是实施非相关多元化反而会提高系统风险。[158]Chang和Thomas(1989)开展的研究也表明企业风险与多元化战略没有显著关系。[159]Goldberg和Heflin(1995)研究发现,企业通过实施国际多元化战略能够有效分散系统风险,但同时又增加了企业总的经营风险。[160]Kwok和David(2000)的研究表明,美国的跨国企业多元化程度与企业风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61]王亮等(2009)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市场转型期间多元化战略无法降低企业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提高多元化程度会显著增加企业的系统风险,但是非系统风险与多元化程度的相关关系比较弱。[162]周春梅(2015)以旅游行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多元化能够有效降低收益率的波动,但多元化也导致了资金筹措与配置压力增加、组织竞争优势与协调能力降低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不是分散而是增加了企业的风险。[163]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风险关系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但是这并不矛盾,企业经营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将其嵌入不同的环境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场景。对企业而言,多元化战略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能分散经营风险,运用失当又会增加经营风险。企业只有充分认知和评估外部发展环境和自身能力,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实施多元化战略方能取得好的效果。
1.3.6 研究现状评述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企业家社会资本作为新兴研究领域,其研究边界和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业已非常丰富。企业家社会资本理论从更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管理活动,已经成为解释企业管理实践的重要理论。虽然学界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尚无完全一致的定义,但是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已经非常清晰,即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蕴含和衍生出的各种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
尽管学者们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多元化战略以及经营风险关系也开展了较多研究,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总结国内外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多元化战略、经营风险的研究成果,本书认为仍存在以下局限性:
(1)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多元化战略和经营风险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化研究。梳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多数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变量之间关系的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而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多元化战略和经营风险机理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化的成果。并且已有成果往往局限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多元化战略与经营风险、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两两之间关系的研究。然而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影响其关系的因素还有很多。尽管有的研究也考虑到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发展战略、绩效的影响受到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相关研究在系统性和综合性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待于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多元化战略以及经营风险纳入同一研究框架,针对其相互作用机理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
(2)现有研究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对多元化战略直接影响的成果较多,但是企业家社会资本通过何种方式和路径影响多元化战略的研究尚待加强。梳理国内外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多数文献在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与多元化战略关系时,将问题简单地抽象为两个变量之间的直接关系,忽视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复杂性。然而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因素众多,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和获取资源的能力,企业家社会资本并不直接作用于多元化战略的决策,而是在公司治理等因素的制约下,经由企业动态能力等因素的传导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多元化战略的方式和路径。有必要将企业动态能力视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框架,构建涵盖企业家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多元化战略等核心变量在内的多因素分析模型并开展系统化研究,更加客观、清晰地呈现企业家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传导影响多元化战略决策的路径。
(3)现有研究多数聚焦于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绩效,或者多元化战略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尚待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多元化战略、经营风险的关系进一步开展系统性研究。梳理国内外学者开展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企业经营管理实践都认同企业家社会资本能够降低经营风险的观点。但是,明确针对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较少。现有文献多数从多元化战略对经营风险的影响角度开展研究。还有部分文献研究了企业家社会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认为提高绩效意味着降低风险,但是绩效与风险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不能直接等同起来。也有部分文献研究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风险承担的关系,但是尚不能明确揭示企业家社会资本与经营风险的关系。同时,企业家社会资本和多元化战略均影响经营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理尚待厘清。因此,有必要建立系统考虑企业家社会资本、多元化战略、经营风险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开展深入的实证研究揭示其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