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消费的特征
作为主要满足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消费,与物质产品的消费相比,有其独有的特征。
(一)文化消费内容的精神性
消费的过程本质是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求而占有、消耗与使用外在的物质产品,作为消费客体的物质产品,具有“有形”性。文化消费虽然要借助一定的物质产品,如电视机、计算机或者琴棋书画等,但消费的内容主要是精神的,电视机、计算机或者乐器等文化产品只不过是人们实现文化消费的载体而已,人们通过这些载体获得丰富的知识及精神上的享受。可见,文化消费比物质消费具有更强的精神特征。
(二)文化消费时间的延伸性
在消费活动中,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的时间节约表现方式并不相同。在物质消费活动中,消费效率的提高表现为时间的节省;而在文化消费活动中,消费效率的提高表现为时间的延伸。此为文化消费同物质消费在时间方面的显著差别。物质消费以满足人的生理方面的需求为特点,其满足的程度以社会可能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为前提。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社会提供的物质产品和劳务越来越多,但人们花费在物质消费上的时间越来越短。而文化消费的发展与时间的消耗呈正比例关系,即文化消费水平越高,人们花费的时间越多,因为文化消费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特点,属于精神活动的过程,它是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人们花费在某种文化产品上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文化产品对其的意义(或吸引力)越大,而对于意义(或吸引力)不大的文化产品,人们一般是不愿多花时间的。因此,文化消费在时间方面具有延伸性。
(三)文化消费能力的层次性
文化消费能力是分层次的,这主要是因为文化消费主体的素质和文化修养不同,是由价值取向、兴趣爱好及收入水平决定的。文化消费能力的层次性是指消费者具备的关于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消费能力包括物质消费能力和文化消费能力,前者属于一般能力,后者属于特殊能力。一般来说,在物质消费活动中,只要拥有物质,就能消费,因为最基本的物质消费是人的本能,是人具有一定能力的体现。但是文化消费对消费主体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文化消费者必须具备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知识、经济、理解力和鉴赏能力。例如,面对一架钢琴,有的人无从下手,只能观赏钢琴外表;而有的人则可以行云流水地弹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又如,一幅名画摆在眼前,有的人无法看出其中的奥妙,而有的人的精神世界则会有所触动。可见文化消费能力的不同致使文化消费的对象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文化消费对象,由于能力不同也会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因而,文化消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四)文化消费对人的灵魂有塑造性
就消费过程来看,物质消费的作用一般只表现在消费过程中,其价值随着消费过程的结束而自行终止或只存在较短的一段时间。文化消费则不同,其作用不仅表现在消费的当时,而且维持到消费之后并长久地保存下去。文化消费的作用突出表现在对人们思想和灵魂的塑造上。例如,人们读一篇好文章、听一首动听的音乐、看一部好电影,其思想、情感、心灵和行为会受到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因而,物质消费作为“有形”的消费过程,与“无形”的文化消费过程相比,作用和价值是不同的。物质消费具有生理的补偿性,文化消费则对人的灵魂具有塑造性。
(五)文化消费对社会文明有促进性
物质消费反映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程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般标志。文化消费体现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程度,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志,文化消费的状况受到物质文明发展程度的制约。文化消费与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和物质消费密切相连,并存在某种递进关系,即以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为前提。在生活饥寒交迫阶段,文化消费受到极大的限制。只有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文化消费的巨大需求才能不断地得到满足,文化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才会日趋提高。文化是人类独具的创造成果,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一切成果的总汇,体现着文明的进步性,因而文化消费比物质消费具有更深远的意义。首先,文化消费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在更高的素质上不断地被再生产。其次,文化消费能够提高人的思想道德觉悟,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最后,文化消费能够改善人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从而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见,文化消费比物质消费更能显示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精神风貌。
综上所述,文化消费是比一般的物质消费层次更高、形式更多、行为更繁杂的活动。把握文化消费的特性,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优化文化消费的结构、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