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大明雄师的基石

在蒋瓛下去之后,朱元璋与朱标都无比的凝重。

“这事你准备怎么做?”

朱元璋率先出声问向朱标,他想要看看朱标会怎么做。

朱标听后,嘴角挂起冷笑。

“这事不需要考虑,身为大明土司,本为云南一部分,却屡屡反叛,必须予以重击,以当地土司为首的统治时代,即将就要结束了,既然他们敢作乱,敢判明,那就将这些地方彻底收入大明疆域!

这个思伦法敢如此跳,不就是因为我大明没有实际去控制,以为大明离不开他吗?

每次作乱之后,只要投降,我们又让他主持麓川事宜,再次恢复朝贡关系,这样很不好,这次,我要让那些人知道,敢反复作乱的下场!

等会我正好要去中军都督府,新上任的兵部尚书铁铉也会去,本来是要准备其他事的,那就一起解决了。”

听着朱标强硬的态度,朱元璋心中也是欣慰,在他看来,思伦法敢惹事,那就把他彻底灭了,这种反复的人,大明不需要。

然而朱标说的,却是比他想的还要强硬,这是要准备彻底灭了麓川等土司,若是不服大明直接管理,恐怕是要大开杀戒了。

朱元璋不仅不反对,反而觉得这样才符合他心意,大明以武立国,这个大明天下,都是他朱元璋打下来的,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势力,就应该消灭。

虽然大明去治理又需要支出钱粮,但不过这么点地方,在朱元璋眼中,大明前期的治理,出得起那些钱粮,尤其是如今多了定南都司的粮地,以及安南正在寻找金银矿,大明的支出,都能够弥补回来。

“标儿有想法,那就去做吧,这事咱也都不管了,咱就处理好国事,看着标儿你来运作。”

朱标听后也是笑了,他就朱元璋这样无条件的支持他,而且自己还主动去做那些复杂繁琐,如今他不想去顾及的事情。

“爹你放心吧,以前我虽然不怎么插手事务,但我的本事,可也不差,你就看着吧,肯定没问题的。

对了爹,还有十来日,弟弟们就要回来了,这事爹你来做了,如今事情多,我先把其他事给处理了。”

朱元璋眼中满是欣慰,却又没好气的说道:“臭小子,一天就知道使唤咱,得得得,咱听你了还成吗?”

两人顿时笑成一团,又聊了没一会,朱标就出去了,他要去中军都督府了。

走出之后,宋忠来到朱标身旁。

“太子爷,都已经安排好了,京城该拿的人,锦衣卫已经全部捉拿,已经派了一个佥事,三个千户前往归德府,夏元吉大人也已经启程,前往邳州处理水事。”

朱标听后,随即道:“好,另外有一件事交给你来做,你下去之后,安排好对外的情报刺探,蒋瓛稍后会将对外的锦衣卫资料全部交给你,你尽快记在心中。

今后将情报刺探这些事情做起来,周边各个小国,蒙古、东北的女真,以及朝鲜、倭国,还有西南那边的小国,都要进行。

事情虽多,慢些来都无妨,但是一旦安插人手过去,孤就必须要看到好的结果,这些地方,先重点顾及那些鞑子,随后是东北的女真、朝鲜、倭国这些地方,最后再去布置西南那边。

这件事干系重大,我先批给你一些钱财,你过后去户部找桌敬领,用完之后,再来找孤。

记住,孤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宋忠听得心头一凝,但随即便是激动,安排这些,是他宋忠的强项了啊,他本就是军武出身,在进入锦衣卫之前,就是将领,对于情报的事情,他门清得很。

他也同样清楚,这件事不好做,若是好做,那就不可能无端让他来做这事,而不是让蒋瓛接着去做了,肯定是蒋瓛没有做好,而蒋瓛都没有处理好的,可见这些事情,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是,奴必将做好情报刺探之事!”

朱标看着宋忠,也只能先这样做了,若是宋忠同样做不好,他也只好另找他人来做这事。

随即朱标往中军都督府走去,到达中军都督府后,蓝玉、李景隆、常升,以及铁铉等人全都到来,朱标径直来到上方。

“参见太子/太子爷。”

朱标看向众人,笑道:“都起来吧,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事与你们商议。”

蓝玉几人心中都有些不明白,不知道朱标要和他们商议什么,几人只想到了出兵,不然还能什么?

一旁的铁铉心中却是知晓,不过却是没有说话。

“太子爷,有什么事您尽管说就是了,只要太子爷下令,无论刀山火海,末将必将做好!”

蓝玉率先开口,反正他是想不到什么,朱元璋也从来没有找过他们商量什么,兵事都是找兵部商议的,然后他们负责听令就行了。

朱标听后顿时笑了。

“你蓝玉说的,我是信的。”

说完,蓝玉也是笑了,这时朱标随即变得严肃。

“孤直接与你们说吧,孤准备对大明有功的将士进行赏赐,这个赏赐不是别的,到时对于做出突出贡献者,以及在大明对外征战之中,牺牲的将士,孤会制作一个牌匾。

这个牌匾,会写上‘大明英烈之家’几个字,一旦被评为大明英烈,朝廷会其进行额外的奖赏,会直接给到将士的家中,同时有这个牌匾的家中,享受当时在安南制定的军功政策。

同时对于这些大明英烈之家,每年朝廷都会择机派人去探视,以示朝廷重视。

另外,我欲修建军陵,此军陵,唯有大明将士可入,在大明所有征战之中,凡是为大明牺牲者,尽皆入军陵,入军陵者,在其墓碑之上,会写上他的名字,年龄,籍贯,以及在军中,立下什么功劳,都将会清晰标注而出。

此后每年,大明皇帝与太子,都将会率领朝堂文武前往军陵,为大明而战死的将士,上香,祭拜!军陵将士,将享受大明香火,大明一日尚在,军陵香火不歇!”

朱标说完,不仅是蓝玉等人,哪怕是铁铉,都无比的震惊,因为这些,他也不知道,朱标没有对他们说过。

而蓝玉等人却是眼睛都红了,大明英烈之家牌匾这事还好,他们虽然也高兴,但远不及朱标所说的军陵,在他们眼中,这个军陵,跟太庙,又有什么区别?

大明一日尚存,军陵香火不歇,此军陵,别说底下的将士,哪怕是他们几人,又哪个不想进入到军陵之中啊,这军陵,俨然就是丰功伟业的记载,俨然就是要让每一个为大明流血的人,流芳百世啊。

蓝玉等人呼吸逐渐开始变得粗重,这个军陵,他们顿时就有了想法,必须要建,谁敢不让建,那就是在与大明所有将士为敌!

几人纷纷站出,来到朱标下方,齐齐跪下。

“我等丘八,受太子爷如此恩典,末将代大明所有将士,拜谢太子爷!

末将代天下将士,请太子爷放心,我等必然为大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皇上与太子所指,便是大明将士兵锋所向!”

此刻蓝玉等人,心中满是激动与澎湃,他们很清楚,这个事情一旦传达出去,大明所有将士,都将会沸腾。

他们更清楚,朱标如今做的这些,就这些,必然使得大明人人尚武,所有人,都甘愿为大明效死,所有人为了死后入军陵,无论何种情况之下,必定敢战!

军陵与大明英烈之家,相辅相成,一个是为大明将士本身,这是一个底层百姓,通过入军,也可以流芳百世的机会,另一个,则是让大明将士都没有后顾之忧,大明朝廷,会对他们的家庭,直接进行补助与定期探望。

朱标同样很清楚,这个一旦实施下去,将会在大明掀起多大的风浪,但他也必须要实施,因为他想要不断外扩,就必须要有人支持,大军就不能厌战,他必须从根源上,提升大明军人的地位,而不是以往人们口中丘八。

尤其是这个军陵,一旦实施开来,必然会让天下人趋之若鹜,大明军人的地位,必然会直线上升。

这个法子有弊端吗?

有,就像是当初在安南制定的政策一样,一旦大明陷入迟滞之中,不再征战,这个体系必然要出问题,必然会出现武夫乱国,大明出现危机。

但是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向外扩展啊,这个征战就是不能停下的,同时这也必然会使得大明军队会越发内卷,只有更优秀的人才能入军。

任何政策,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只要是符合当下的,那就是最好的,这些,都是符合大明当下,以及未来发展所必要的趋势。

蓝玉等人说的,朱标是相信的,朱标现在可以这样说,一旦大明某一支大军陷入绝境,他们也不会投降与溃逃,战死,还能得到这些待遇,当逃兵或者投降敌人,这些待遇不仅没了,后面还要面对大明的追杀。

大明有多强,身为明军,是最为清楚的,这该怎么选,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至于大明的财政能不能负担,朱标也是完全有考虑过的,天下的金矿、银矿不少,开采出来,都是能够支撑的,至于大部分如今还不是属于大明的?

在朱标眼中并不重要,因为只要打下来,那就是属于大明的了。

朱标看着蓝玉几人,随即说道:“起来吧,我相信你们所说的,而且还没有说完呢,其实还有优待,不过朝廷也只是在准备之中,等准备完成之后,到时再宣扬下去。”

说完,朱标又看向铁铉。

“鼎石,你过后将这些,拟一个折子递上来,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一同署名,过后此事就会直接定下来。”

铁铉闻言,当即应下。

“臣听命,兵部与五军都督府必将配合将此事做好。”

随后,朱标看向蓝玉,面色严肃。

“你们先别急着感动,好的事说完了,接下来该孤说要求了,军功的量定,不许弄虚作假,一经发现,皆斩!其家中子嗣,割除大明户籍,不再享受大明的一切待遇,尽皆将会成为矿工开矿!

大军花名册,必须属实,若是有人弄虚作假,同样,一经发现,皆斩!其家中子嗣,发配挖矿。

大军响银,所有人不得上下其手,必须足额发放到每一个军士手中,犯者,同上。

军中只要被发现问题,其军所部主将,有连带责任,同样受罚。

卫所出问题,都督府连带,任意一个都督府出问题,中军都督府连带,中军都督府出问题,那就别怪孤大开杀戒了!”

朱标神情坚决,他是下定决心要打击军中的那些不好的默认潜规则了,他已经给出了这么丰厚的待遇,让每一个人都有了青史留名的机会,那这些不三不四的,就必须要进行抛弃了。

军中吃空饷的事情,朱标很清楚,是有的,但这些人还是知道规矩,数额也并不大,但今后,他就不允许了。

各方面的限制,就是为了防止大军腐败,军中同样有监察部门,但他也必须要推行连带,以防止有人串联行事,这种连带,就可以极大的防范那些腐败的发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去贪墨的。

下级出事,上级受牵连,会让上级更加用心的去监管下级,一层一层,这是环环相扣的。

蓝玉几人心头一凝,但几人都没有丝毫犹豫,尤其是蓝玉。

“太子爷,您就放心吧,末将亲自盯着,谁要是敢犯,末将就去砍了他娘的,太子爷的令,全军必须服从,大军必然做好!”

蓝玉一脸的狠辣,他很清楚,朱标这么做,明显就是为他们这些武人着想,他必须要做出表态来,尤其这是朱标说的,他更加无条件支持。

李景隆、常升等人随即纷纷表态,坚决执行朱标的诏令。

大军的一场地震改革,就这样逐渐形成,也为今后战无不胜的明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铁铉听着朱标的这一系列安排,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时候,他都已经大致可以猜到朱标后面要做什么了。

他不同于蓝玉等人,蓝玉等兴奋又激动,但他确实看得见朱标这番布置背后的含义,那就是以后的大明,将会开始重点对外征战了。

这些铁铉非常清楚,若是大明不对外开始征战,朱标说的这些,一旦彻底开始执行,大明就不能安于现状。

铁铉心中还是有隐忧,但此刻又不是说这些的时候,从朱标对蓝玉这些说出之后,这个政策就只能实行了,因为大明的大军,都会热切的希望朝廷尽快开始实行。

铁铉担忧的是,大明的内政,也就是经济,民生,能不能够支撑得起以后大明对外的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