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题解

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二月。傅藻《东坡纪年录》:“熙宁七年甲寅,金山送子玉作《昭君怨》。”熙宁六年十一月,苏轼赴常州、润州赈灾,次年正月到润州,留住月余。后与柳子玉相遇于京口。二月,两人在金山分别,苏轼遂作此词。《苏轼诗集》卷十一有《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

注释

“金山”句:金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原名氐(dī)父山,又名金鳌岭、获符山、浮玉山。柳子玉,柳瑾,字子玉,丹徒人。与王安石同年,其子仲远,苏轼之妹婿也。

桓伊三弄:桓伊,东晋人,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晋书》卷八一《桓宣传》:“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三弄,指吹了三段乐曲。

绿窗:碧纱窗,诗词中多代指女子之居所。

幽梦:隐约迷离的梦境。唐·杜牧《即事》诗:“春愁兀兀成幽梦,又被流莺唤醒来。”

“新月”二句:化自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之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