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刀客就收拾好包裹离开了客栈,临行前还用布条将他那把显眼的春愁刀裹了起来。
虽然这两日被种种事情耽误,但刀客却还是要赶着时间回到那徽州去。
杭州的早市也十分繁荣,大约五更天杭州就开放了早市,各类早点铺便开始营业。有煎白肠、灌肺、炒肺等小吃。七宝素粥、五味粥这等粥类,还有糍糕、重阳糕之类的点心。
此外,路边还有各种样式的蒸饼和摊饼,为了避仁宗名讳赵祯,又将蒸饼读成炊饼,亦名笼饼,汤饼就是面片汤,处在向面条的演变过程中,又名索饼和祗祋。杭州面食店出售的猪羊腌生面、丝鸡面、二鲜面、笋泼肉面等,都属汤饼。
刀客找了家店坐下要了碗馄饨,馄饨皮薄馅多又色香味俱全,一碗也只需要十文钱,用作早餐实属物美价廉。
吃过早饭之后,刀客便随着西湖边上的青石路打算出城离开杭州。
却未料来到一处热闹非凡的地方,一群人围住一团,时不时还有鼓掌喝彩的声音,刀客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正有人在那里踢着蹴鞠。
早饭过后的宋人就喜欢聚在一起踢踢蹴鞠,而围观的群众虽不懂踢,但也喜欢看热闹,大宋朝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玩蹴鞠。为此还有一句诗广为流传:“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当朝的高俅高太尉也是因为踢得一手好球从而得到徽宗的青睐,从此在官场上平步青云。
刀客没有多逗留,随着青石路就继续往前走,很快前方就出现了一片民居,杭州的民居多是聚族而居,坐北朝南,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临近民居,刀客就听到了一道朗朗的读书声。
一位孩童在他自己家门前喃喃地读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刀客知道这是某位文人所写的神童诗,其中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是被众多读书人奉为教义。平民百姓要想摆脱贫穷和低贱的社会地位,唯一的门径就是读书入仕,这句读书高其实也不无道理,可作出此诗之人,将近古稀之年才得以考中进士,任明州府学教授,可见有多少读书人读一辈子书都不见得有出头之日。
读书读到多高才算高,如今身居相位的蔡京就算一高,蔡京曾在崇宁年间主持“崇宁兴学”,要求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学院。如此举措,让宋朝更加陷入了人人读书的狂潮。
刀客小时候所在的徽州,特别强调读书环境的营造。宗族族长和父母都十分重视孩童的教育,宗族的祠堂常常是学子的开蒙之处,同姓子弟不论富贵贫贱,书院的门总是向他们开着的。即使家境贫寒,宗族也会想办法来接济。这与北方以单个家庭为办学单位,只教自己的孩子不管其他人子弟的情况是不同的。也有一个夸张的说法是南方的状元比北方的进士还多。
刀客的母亲是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每天来听她授课的学子不计其数,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位教书先生不收钱,十里八乡都非常敬重这位教书先生,但唯独刀客对他这位严厉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感觉,刀客在小时候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要挨一顿打,或是因为在做课业之时没有坐得板正,又或是因为在饭前吃了些其他的东西,直到长大后刀客才理解一点,就是他的母亲有怨气需要地方发泄,所以很多刀客认为微不足道的小错就足以引发母亲的恼火,很多人会羡慕他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但刀客觉得自己的童年过得并不快乐,母亲为人清廉从来不会收别人送来的钱财,所以刀客小时候家里很穷,房子在下雨的时候就会漏水,经常要用一个盆子在底下来接着,一接就是一个晚上,那滴答滴答的落水声时常让小时候的刀客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现状一直维持到刀客的父亲读书读出了个名堂,在城里混了个小官吏才逐渐好了起来。
刀客读书特别用功,当别人还在背四书五经的时候,刀客已经在钻研旧唐书和旧五代史了,这些卷帙浩繁、甚至有些晦涩难懂的著作,让读书人吃尽了苦头,但刀客却不怕苦,自己的母亲又是远近闻名的大儒,刀客承载着所有人的厚望,在既冠之年就中了举人要进京赶考。
刀客的思绪又回到了现在。
想必当初如若没有遇见那位手握长枪的女子,今日的自己也不会拿起刀的吧。
那念叨着诗书的孩童被他娘亲拉了回去,并指着刀客训斥孩童道:“你可要好好念书,千万不要学了那粗鄙武夫。”
刀客苦笑了一下,如今自己倒成粗鄙武夫了。
想当年,少年意气风发,皇榜中状元,名满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