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双方开启正式谈判(47)

铜陵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沛,湿度较大,日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虽然铜陵地处欧亚大陆之东部,距海洋350千米,但受江浙一带山系所阻挡,海洋性气候并不明显,冬夏温差比较显著,冷暖气团交锋频繁,气候多变,降水年际变化大,冬季受内蒙古高压控制,北方冷空气南侵,天气晴朗、寒冷、干燥,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天气炎热,春、秋两季是冬、夏交替过渡的季节,春季南北气流交锋频繁,锋面进退不定,造成雨水偏多,天气多变,常出现低温连绵阴雨天气。秋季以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退缩,内蒙古高压增强,铜陵地区又渐受北方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少雨,出现秋季干旱。

铜陵市境内的地表水主要是长江铜陵段有55千米,最高洪水位16.64米,最低水位3.29米,年平均流量295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4620立方米/秒。在主要湖泊中,天井湖位于铜陵市区西北部长江西路北侧,水面1222亩,平均水深1.5米。桂家湖位于铜陵市区西南7.5千米,水面1241亩。在地下水方面,铜陵地下水以交替带潜水为主,靠降水补给,滨江冲积平原孔隙水及石灰岩丘陵地区的岩溶裂隙水是其主要类型。含水层面积为49.5平方千米。含水层厚度沿江一带36.32—61.54米,支流两岸5—15米。

铜陵地区在南唐保大九年(公元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县治由顺安移于古铜官镇,即今义安区五松镇。至此,历史上“铜陵”地名第一次出现。“铜陵”二字的来历,未见有正式文字记载,其说法有三种:一是“产铜之山陵”说,因此地产铜,又是丘陵地区,故名。二是“产铜原属南陵”说,故取名“铜陵”;三是“铜地原属‘陵阳'说”,铜陵地区汉时归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取“陵阳”之陵,合为“铜陵”。作为中国青铜文明发祥地、桐城派文化发源地,古朴厚重、熔旧铸新的“青铜文化”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桐城派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唐代诗人李白一生遍历名山大川,在其晚年曾两次巡游到铜陵,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铜陵的采铜业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时期,李白理所当然地要把它记录在诗文中。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李白巡游秋浦,往来于铜陵、贵池之间,写下了组诗《秋浦歌》,其中第十四首写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首很有感染力的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工人劳作的佳篇,有很多高的文学地位和价值。同年,在另一首《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中,李白以他惯有的浪漫主义手法写道: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这首诗是李白告诉杜秀才在铜陵期间对冶铜场景的感受。自李白之后,历代名人学士纷踏而来,多有诗文传世。李白的作品开以采冶铜入诗的先河。

谈起铜陵地区的民俗活动,大通鹊江龙舟赛由来已久,由最早抛棕入江悼念屈原,变为水上运动项目,唐张建村作《竞渡歌》,明嘉庆年间铜陵县知县李士元作《观竞渡》。这两首诗均赞颂龙舟赛。往日,大通龙舟赛本地互赛,且有铜陵城关、邻县贵池、青阳等地参赛。铜陵地区的方言,主要通行吴语、江淮官话等。铜陵本地话为吴语—宣州片方言,分为:当地话、圩里话、山佬话三种。当地话是指铜陵县(现义安区)所使用的方言,属吴语方言,主要分布于顺安、西湖、朱村部分、城关部分等地。沿江一带讲的是圩里话,分布于城关部分、钟仓、流潭、太平、和平等地。山佬话主要是指山区居民讲的话,分布于:钟鸣、金榔、新桥部分、朱村部分等地。铜陵市区除吴语外亦有江淮官话,类似南京官话,比较接近普通话。19世纪的太平天国兵燹使皖南地区的土著人口锐减,战后本省江北、河南、湖北移民大量涌入城区和部分乡镇,极大地改变了本地区的方言面貌。新移民带来的客籍方言(江淮官话等)已在土著式微的条件下反客为主;除市区外,铜陵董店、大通、新建、老洲、陈瑶湖、周潭以及枞阳县等地所讲的话属于安庆方言,俗称“桐城腔”,胥坝、安平、老洲乡等地所用语言属无为腔。

铜陵地区和马鞍山地区一样,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主要具体如下:

1、天井湖

位于铜陵长江北侧,以堤山自然分割为东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连,距铜官山约5千米。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通海”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园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公园的一大奇观,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2、浮山

有“中国第一文山”的美誉,现存483块摩崖石刻。浮山孕育了明清时期以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为代表的中国最大的家族学派“方氏学派”,孕育了清代独领风骚的文学流派桐城派,孕育了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孕育了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黄镇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浮山区域包括浮山、白荡湖、白云岩三大区域,总面积76.7平方千米。

3、大通古镇

位于安徽省铜陵西南,古名澜溪,扼九华、望黄山、临皖江、依铜都,建镇已有千年。它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镇的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莺歌燕舞,有着“小上海”的美誉。随着岁月流逝,大通镇繁华不再,但其中的澜溪、和悦老街却是闻名中外。

4、凤凰山

位于铜陵义安顺安镇南部,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插半天,石边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诗赞美过凤凰山。

5、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景区

位于长江北岸的枞阳县城,是皖江城市集群的核心区域,由旗山、莲花湖等组成。旗山扼长江险要,览江渚胜景,西周为宗子国所在地,战国时期即为长江水道著名关津、商贸重地。莲花湖是清代康熙年间侍郎、清代大散文家、桐城派三祖之一的方苞的祖业。

6、西湖湿地

是铜陵市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位于翠湖六路以北、沿新大道和西湖东路以西、东湖一路以南、新城大道以东的围合区域。规划总面积4.75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1.61平方千米,湿地景区面积1.81平方千米,陆地景区面积1.33平方千米。主要由110公顷的湿地体验区、80.56公顷的生态恢复区、49.9公顷的健康半岛景区、34.26公顷的湖光春色组成。

7、岱鳌山

位于枞阳、桐城、庐江三县结合部,主体在枞阳麒麟镇。东南走向,在绿荫覆盖、峰平坡缓的丘陵地带突兀而起,它有九座山峰对着大凹口,逶迤蜿蜒,山势削断,岩峭如壁。其最高峰为龙王顶,海拔270米,宛如一头巨鳌。

8、白云岩

位于距离浮山十千米的七家山中,枞阳县白梅乡境内,与浮渡山隔水相望。该山奇峻,有“小黄山”、“亚浮山”之称。白云岩有八岩、三洞、十一奇峰、八怪石、二泉、二池,古有五庵、二寺,今白云岩寺尚存。

9、白荡湖

地处枞阳县境腹部,西南距县城21千米,跨金社、项铺、会宫、官桥、ou山等乡镇,西连竹子湖,南为破罡湖,东连章家湖,是枞阳县最大的淡水湖泊。白荡湖水面宽阔,烟波浩渺,碧水连天。因湖水清澈白皙,湖面碧波荡漾,故名曰“白荡”。

铜陵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拥有众多的地方特产,其中最主要的如下:

1、铜陵生姜

系铜陵“八宝”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铜陵生姜经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科学鉴定,属白姜,排姜类型。鲜姜皮为白略呈黄色,姜块成佛手状,瓣粗肥厚。

2、铜陵丹皮

铜陵丹皮主要出产于顺安镇和钟鸣镇,其中顺安镇凤凰山地区的凤凰、牡丹、陶凤三个村,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所产的丹皮被历代医药实践证明为药效最好。《中药大辞典》明文记载:“安徽省铜陵凤凰山所产丹皮质量最佳”,故称凤丹。

3、铜陵茶干

也叫大通茶干,明朝就开始生产,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大通镇系通往佛教圣地九华山的必经之路,全国各地以及韩国、印度等国朝圣拜佛的香客,因解吃素食之需,都要购买一些大通茶干。

4、铜陵野雀舌

是历史名茶,属绿茶类,该茶在明末至清末年间就有生产,清代曾被乾隆誉为“江南佳茗”,并一度作为贡品。野雀舌,产铜官山和东乡、西乡等山区。铜陵野雀舌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泽翠绿,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

5、铜陵牡丹

晋代著名哲学家、医学家葛洪曾在铜陵种植“仙牡丹”。出使西夏时,寻得几棵牡丹奉送给皇帝,皇帝还赐一棵,盛度告老还乡时带回故里,其花蔚然成树,人称“御苑红”。

6、铜陵泡桐

铜陵泡桐资源丰富,素有“桐乡”之称。铜陵种植泡桐历史悠久,早在宋仁宗三年,1051年,著名的植物学家铜陵人陈翥就撰有专著《桐谱》,对铜陵泡桐的类属,习性、种植、采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

7、铜陵苎麻

被誉为“苎麻之王”,据《铜陵县志》等有关历史资料记载麻是铜陵传统特产,铜陵县境种有苎麻、黄麻、白麻、葛麻等品种,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地区,以钟鸣、顺安、天门等镇居多。

8、铜陵酥糖

别名“顺安酥糖”,因产于铜陵县的顺安镇而得名,始制于唐代末年。采用优质面粉、精细白糖、纯黑芝麻,配以适量的桂花、青梅、金桔饼等精制而成。铜陵酥糖的特点是松柔甜润、成条不散。

9、铜工艺品

是铜陵最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由于其特定的质料和加工手段,既具有强烈而细腻的表现力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铜陵生产铜工艺品的产品种类有仿古铜工艺品以及现代各类饰件、摆件等工艺品、具有装饰效果的生活日用品等等,尤以“马踏飞燕”、“龟鹤延年”、“四喜铜娃”、“三羊开泰”等作礼品受到欢迎。

10、枞阳黑猪

枞阳黑猪是介于淮猪和圩猪之间类型,具有耐粗饲、多胎高产、母性好、泌乳力高、适应性强等优良遗传基因。该品种肉质细嫩,香鲜可口,瘦肉率较高,腌腊制作火腿,更具有独特风味,深受海内外消费者欢迎,主产地麒麟、义津、浮山等地。

11、枞阳媒鸭

枞阳媒鸭属肉用中型鸭品种,枞阳媒鸭主要分布于县内官埠桥镇、枞阳镇、会宫乡、老洲镇等地。据考证,枞阳媒鸭的养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狩猎方法是:将网潜藏于湖边的水下,待野鸭群游至网的上方时,事先隐藏的猎民即启合拢机关,网则从水下迅速弹出合拢,将野鸭捕获带到集镇销售。并留有部分野鸭进行驯养,如再网捕野鸭,则将其拴在网圈内,作为“媒子”(媒介),当“媒子”鸣叫,则诱来野鸭进入网圈,从而达到网捕之目的。随着时间的延续,枞阳媒鸭种群逐代扩大,繁衍至今,形成独特资源。

12、枞阳萝卜

枞阳萝卜与枞阳大闸蟹、芡实、野鸭等一样颇有名气,是农副产品之一,属于地方特产。其品种、颜色、形状和食味别具一格。枞阳萝卜以戚矶头和黄泥岗的萝卜最好,因其生长在酸碱适中的半沙质黄泥土中,又完全以基肥为养分,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成为枞阳萝卜的品牌和萝卜的代表。上乘的萝卜皮薄、色白而晶亮,大小形状似鹅蛋、鸭梨。萝卜生吃脆嫩、味甜。

13、项铺生腐香

每年腊月和正月是乡村传统食品加工作坊忙碌的日子。枞阳县白荡湖之滨的项铺镇豆制品历史悠久,具有一定规模,品种由最初的豆腐、千张、茶干发展到后来的生腐、素鸡和臭干子等近10个,每个品种都独具特色、颇有名气。

14、老洲山药

老湾、桐贵、沙包一带种植山药有近200年的历史。此地山药个头大,通体均匀圆滑,除皮后,肉质脆嫩洁白。该区域属是江、湖相互交汇浸漫的滩涂湿地,土层深厚,含沙量适均,沙质土壤较粘、较细、较松,保水保肥性能较好。雨水较多年份,地表离水即干,不易涝渍;干旱年份,因地下水浅,湿气上升,夜晚土地潮润,俗称“返夜潮”。独特的土质性能和气候给山药提供了特殊的生长条件,所以该地区山药营养丰富、口感良好。

15、白荡湖大闸蟹

白荡湖大闸蟹,是枞阳县白荡湖的特产。枞阳白荡湖大闸蟹以其个大、色鲜、味美、品质纯正等特点,深受市场青睐。白荡湖大闸蟹的特征:外观。背面呈青色,腹部灰白色,黄毛金爪,背部覆盖坚硬的背甲。附肢为一对大螯和四对步足。鲜活程度。色质清晰,外壳、螯足、步足完整,行动敏捷。气味。它具有淡水大闸蟹特有腥气。口味。蒸熟后食用,鲜而不腻,肉质滑嫩、爽口,食后留有余香。

16、枞阳刀鱼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是一种洄游鱼类,与河鲀、鲥鱼一起并称为中国长江三鲜。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3月份长颌鲚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产卵群体沿长江进入湖泊、支流或就在长江干流进行产卵活动。由于长江污染加剧以及滥捕滥捞,刀鱼产量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