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春天的浩大盛景来临之前,偶遇了一首白居易清新如眉月的小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人的想象力真是玄妙得很。不知别人作何想,一句“轻衫细马春年少”总让我联想到轻衫少年以梦为马,携书而行,在清风拂面的青田里,在软柳荡漾的河边,在一棵开花的树下,或朗声诵读,或将青春的面庞埋入墨香的书中……
这或许就像冯唐的那句“春风十里不如你”,很动人,又仿佛很有魔力,莫名地就触到心的柔软处。由春风十里,你可以任意想象春天的盛景,想象春天里那些意气风发、轻舞飞扬的少年读书人。
是啊,永远有轻衫的年少,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在春风浩荡的田野,在春风临窗的教室,用执着的读书身影,定格了青葱的美好年华。
读书是如此美好,我想说:春风十里不如读书的你。
我很幸运,一生没有走出校园。在校园里最美的地方,在被称为“天堂”的图书馆里度过生命里的大部分时光,熏染书香,也发散书香。每日里感恩:校园的花草树木是美的,校园里蓬勃的青春是美的,图书馆里的书和读书的人是美的。
我想起自己年少的读书时光。
我曾无数次地感恩:我有个书香门第的姥姥家。姥姥家那些蒙尘的书开启了我读书的生涯。那些读过的古旧的语文书、《十万个为什么》《古丽雅的道路》等,给了我一生的人文滋养。那时候的书真少,每遇到一本书甚至是一页纸,我都会如饥似渴地读完,有书读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有一年,大概还是高中的时候,老爸不知从哪里借来了一摞书,记得有《大学时代》《人啊人》《福尔摩斯探案集》等,我如获至宝,虽然那时候课堂学习已经非常紧张了,但还是抓了缝隙的时间疯狂地去读。
《大学时代》描写了一群归国华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他们学的是地理专业。这本书更加激发了我对大学生活的强烈向往之情,并由此爱上了地理这门课。
《人啊人》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本书,它让我对人生、命运有了更深刻的思索。
《福尔摩斯探案集》展现了我从未遇见过的世界,激烈、凶险、涌动,充斥着逻辑、推理、思维和智慧的博弈。
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本书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我的生命,悄然地改变着我的人生。每个时间段读书的感觉是不同的。年轻时读书,总有一股激情在涌动,带着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美好的想象。既想贪婪地狂读,又舍不得一下子读完,是一种新鲜、深刻、美妙的感觉。现在的我则是阅尽千帆之后的从容,选书极尽挑剔,却再无年少时阅读的新锐和刺激。
在我的心中,永远有一幅年少时麦田里读书的画卷。
我们校园的对面,隔着一条马路。是一片青青的麦田,走过麦田就是还乡河边了。那时候,无论春夏秋冬,河水都是丰盈的;静静的河水划过河床上的鹅卵石,能看得到小鱼小虾的踪影;在河边观晚霞和落日是异常美丽的,确是半江瑟瑟半江红。河岸上是高大的杨树,风来了,哗啦啦的树叶拍打声含着氤氲的水汽,能传得很远。
这里是我们休憩学习的好地方。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后,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向这里。当然,手里是拿着书的,或者在麦田里,或者走到河边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学习,课业繁重的我们没有权利完全享受这田园美景,只在读书的间隙,环顾四周,那麦子灌浆的气息,微风中摇动的麦穗,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和风吹送,掀起一轮一轮的绿波。
年少时,有许多的茫然、愁绪和读书的辛苦,当读书与高考相遇,读书的时光便添加了一丝苦味,但我依然想说:读书最苦,读书也最美。
青青的时光,春风在荡漾,读书的少年,在麦田里成长。诵声瑯瑯,渠水欢畅,问天的麦芒,青春的向往。阳光下,麦穗长。奋斗的青春,挚爱的故乡。
青青的波浪,野花奔放,披风的少年,在麦田里成长。回忆的我们,已走不进故乡,浅浅的乡愁,深深的守望。阳光下,麦穗长。浪漫的青春,恋恋的回想。
阳光下,麦穗长,拥抱未来,拥抱梦想!
这是我写的一首歌词,不知哪位作曲家有兴趣把它谱成曲子呢?
麦田里的歌声,麦田里读书的日子,仿佛有着别样的情怀,让我至今难忘。
麦田给了我太多美好的记忆。以至于我们学校要成立读书社时,我极力建议取名为“麦田读书社”。因为麦田象征着春天、自然、青春和成长。它深藏着自然与美的密码,蕴含着巨大的诗意。
春天来了,与其追逐一场盛大的花事,不如沉下心来,读一段如沐春风的诗句。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花开一季随风逝,最是书香能致远。所有关于春天里读书的句子都是那么美好。
春天里读书,也读春天的光阴、春天的美景;春天里读书,也读给未来意气风发的自己。在校园里,我的目光总是追逐那些读书的身影。最美的风景是读书的你。
春风十里,不如读书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