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女性,不顾一切,把一生都献给家庭,那将是全世界最无私的人。
20世纪末,“90后”这一代人出生了。我也是,在浙江西南部的山区里,出生在一个淳朴善良勤劳的农民家庭里。
大概是在肚子里就跟着母亲上山下地,打娘胎里就开始体能锻炼,或者骨子里就是个乖孩子,深深爱着这个大肚子还在砍柴担水的女人,我从小身体就很好,能跑能跳,更是能吃能睡,是个十足的胖胖的捣蛋鬼。母亲总是骄傲的说:“我家女儿从没有让我操过心,可乖了。”
从出生到读书,再到工作,母亲总说,她没有操过心,我很天真的以为,自己真的如此与众不同,可以凭借打娘胎里带来的底气,一路风雨无阻,长成现在的自己。有一度,我把这归因于“良好”的基因,其实本就基因,也是父母给予的。
上一辈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与我们不同。冷吗?饿吗?通过生活上的吃穿用度,所能提供的一切,生硬地表达他们的爱,或者说,无声的爱。
我的母亲是一个标准的“双肩挑”,一个肩膀挑着家庭生活的重担,一个肩膀挑着两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每天睁开眼,她早早就出门工作;每天睡前,她也许还在加班,小小的家,我们总是像活在两个不同的时空里。
为了能给我和妹妹更好的生活,她总是在工作,像一台永动机,不喊苦、喊累。因为如此,母亲总是错过的我们的家长会,总是在给我们送补给的时候,不好意思地问班主任“我女儿在哪个班?”
对感情的考量,是需要时间的。
无疑,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无法体会到父母是如何在另外的时空辛苦打拼,与我并肩同行。
那些或许父母有所缺失的时空里,总能飘来几个字:冷吗?饿吗?
我们的话越来越少,我们的争吵越发频繁,最后,与多数人一样,干脆用冷漠避免冲突。
您还是一直问我:冷吗?饿吗?
直到如今,直到宇宙的尽头。
是因为我太过理所应当地享受你的付出,
还是你太过理所应当地给予你的爱呢?
妈妈,当我到了30岁,路过一些人,经了一些事,才意识到,我离你是那么近,又是那么的遥远。而你至始至终陪在我的身边,从不走远,哪怕是用我看不见的、感受不到的、难以理解的方式。
或许,从一出生,我们就注定走向分离。
但如今,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铺满了一位女儿的归途,为了抵达你,这位一度“出走”的女儿。这是一次两代人对爱的理解的沟通,一次与你和解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