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美是什么”,这是从古希腊柏拉图一直延续至今的美学研究主要思维路径,几千年来,学者们沿着这个路径,并没有找到终极答案,柏拉图的美学之问到如今,其答案仍是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说明这个路径已将人们引入迷宫。

倘若我们改变这种惯性思维路径,将“美是什么”改变成“人为何会爱美”“爱美之心从何而来”,来个“脑筋急转弯”,或许我们能看到另外一番天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爱美的人性之源,可以比较人和动物在审美上的同异,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最低等的动物审美到高级动物审美再到人类审美的演绎脉络,可以看到早期人类审美到现代人类审美的复杂演变过程,可以看到被推向人类审美之极的艺术,是如何保存初始的本能,又不断进行审美的创新、突破和改造,可以看到审美观念如何影响人类的体质特征,使人类朝着完美化方向不断进化,等等,而这一切都是奠定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再也不是哲学式的玄想。

《爱美之心的由来》的架构分为美论及附录。

美论分七个专题:爱美之心的研究路径——方法的考量和重新选择;爱美之心的生理起源——爱美欲望因何而生;爱美之心的动物进化——人和动物审美同异;爱美之心促人种进化——人种进化的隐形定律;爱美之心的文明洗礼——对心灵美等的重新解读;爱美之心的升华——艺术形式及情感的形成;爱美之心的泛化——万物皆美的由来。这七个专题有系统、分门别类地探讨爱美之心,力求为美学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框架,各论之间具有内在严密的逻辑联系。

附录收录了近几年作者围绕爱美之心的本性研究所撰写的6篇文章(另外还有一个说明全书写作过程的跋):《寻找美学理论的科学支点》《美学的思路》《美的发现启示录》《中西审美文化价值取向比较》《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变化的艺术,不变的艺术——现代艺术新解》。该部分有综合性地探讨爱美之心的文章,也有根据上述爱美之心原理来解析中国古代文化及西方当代艺术特点的文章,大多是近些年作者参加国际美学会议时提交的论文,之前已与国内外一些美学研究同行交流过。

本书还安排了部分中英文对照(英文翻译由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谢桂霞等承担),这既是为了更广泛的跨文化交流,让更多的国外美学研究同行及时了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是基于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英语世界仍是当下美学研究的主流。

为方便读者阅读,以下将勾勒各章重要的学术观点。

爱美之心的研究路径——方法的考量和重新选择,指出美学学科仍存在无中心范畴的前科学特征。提出寻找美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该文还对哲学玄想、社会学、心理学三大类型的方法进行分析批判。指出哲学玄想式方法是导致美学成为千古之谜的主要原因。因为哲学探讨的是无限问题。而要想成为科学的美学,探讨的是有限问题,无限问题是永远不会有终极答案的,所以美学研究必须调转研究方向和思路。审美心理学方法是美学科学实证的主流方法,但心理学方法特别是弗洛伊德的方法虽然抓住了人的生理内在的动力,却忽视了人的精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与对美的正确解说失之交臂。审美社会学方法,虽然抓住了人的社会性,却忽视了人的生理性和内在的动力,最终不会得出科学的、符合事实的结论。作者倡导动力心理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生理学方法、社会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并用。

爱美之心的生理起源——爱美欲望因何而生。人类审美的内在动力是“性”。作者倡导转变以归纳为主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出以寻找审美的最简单的经验事实为出发点,人类审美的最简单的经验事实是体貌审美。在体貌审美里贯穿了“美性相融,美性难分”的特点。作者还对两千多年来哲学家、美学家对美与性的思索进行巡礼。提出他们之所以未发现美的这一特点,是因为文明社会根深蒂固的道德主义原则遮蔽了他们的双眼。作者还对性进行了分辨,指出性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在有性生殖中,性分为积欲和泄欲两个阶段。而美是从属于积欲的。美是从积欲当中的第二性征中分离并独立出来。

爱美之心的动物进化——人和动物审美同异。作者指出,动物存在审美心理,人与动物之间具有同一性,动物审美是受性选择的法则推动,作品援用达尔文观察得到的各种门类动物的大量事例来佐证。动物最早的审美是与性感区的展示重合为一的。此章探究了动物审美趣味变换的次第和规则,并指出人对动物审美心理的继承。动物审美心理的研究也是主流美学比较欠缺的领域。

爱美之心促人种进化——人种进化的隐形定律。作者意在探讨隐藏在审美背后的真正目的。审美的真正功用,就是不断地结合人类进化的功利目的予以审美的强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审美创造了人,作者通过大量的人类身体进化的事实,如直立、手脚的变化、面部特征的形成等来证实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审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审美的功用还在于不断培育或鼓励人类多样性的选择。

爱美之心的文明洗礼——对心灵美等的重新解读。重点探究文明文化对人的原始的、生理的、本能的化育作用及方式。这也是人之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特征。文明的过程就是人的自然本能不断被文明理念异化的过程。在这个异化过程中,人类的审美发生了重大的逆转,即审美与原初的目的——性交与子嗣繁育彻底背离,审美由此独立出来——出现了“美感滞留”现象,这也使美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加大了人类审美的复杂性。人类审美的范式分为异化和艺术化两种表现形式。就异化而言,在美的方面的表现,便是将带有原欲特点的美不断异化成社会伦理规范,如将美等同于善,将美等同于理智,将美等同于等级财富的观念。由此开启了人类从原始的“无性不美”向文明教化后的“无伪不美”(伪者,文明也)的重大转折。

爱美之心的升华——艺术形式及情感的形成。就艺术化而言,艺术的自律性的特点由此形成。作者提出艺术形式的双重过滤来解释审美自律性的产生。艺术形式一方面对人的固有的、原始的性本能冲动进行过滤,另一方面,它又对人的道德观念及道德干预进行形式的过滤,经过这种双重的过滤,审美的情感才得以产生。艺术凭着这种符号形式的特殊性和抽象性,一方面脱去了原始本能冲动的粗野性;另一方面也脱去了道德理念的生硬和赤裸裸的教化的干扰,经过艺术形式的双重过滤后,留下的便是空灵的、自由的、理性的审美情感。作者还以欲望流来解释艺术流派的消长,探讨了艺术神秘性产生的缘由。

爱美之心的泛化——万物皆美的由来。从人类意识产生的根源及阶段来探索审美意识的形成及流变。人类最初的意识是泛性意识,即以泛性来解释宇宙万物之现象。第二阶段是泛灵意识,以万物有灵的观念来解释万事万物,泛灵意识(万物有灵)作为人类的主流意识,在人类意识进入宗教和科学阶段之后,逐渐被取代,但万物有灵意识并未全部消失,它们大量地流向了艺术王国和审美的世界。没有万物有灵意识的铺垫,人类对自身以外的事物进行审美就几无可能。至此,人类开启了从万物有灵向万物皆美的重大跃进。这种跃进也是以人类生产力及对外界的认知的大幅度的提高为前提的。人类的泛美正是综合了前面两个阶段(泛性和泛灵阶段)的特性,它通过拟人化的象征、比喻以及爱的情怀,并以潜在的艺术形式规律为依托,将宇宙万物全都纳入审美的视域之中。

附录收录了近几年作者围绕爱美之心的探究所作的学术讲演论文稿,其中:《寻找美学理论的科学支点》,根据作者2006年10月在中华美学学会主办的“美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演讲稿整理而成。2005年10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美与当代生活方式》一书,全文收录。中国文学网、美学研究网、中国学术论坛网等网站全文转载。《美学的思路》浓缩了作者对美学的思考,曾在多所高校做过学术讲演。《美的发现启示录》概括了从作者个人研究视点出发得出的一些美学新发现,也曾在多所高校做过学术讲演。《中西审美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系作者2002年6月2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演稿文本。该文被哲学动态、中国学术论坛网、美学研究网、中国摄影网、中国油画家网、中国版画网等评论或转载。《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探讨了中国总体的文化哲学与美学的关联。该文被美学研究网、中国学术论坛网等转载。《变化的艺术,不变的艺术——现代艺术新解》系作者2010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学术讲演稿文本。作者根据美的本性的特点和理论对西方现代艺术进行新的解读。

本书并没有想穷尽美学研究的一切,只是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思路或新的思维路径,期望后继者能有更深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