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著
- 4字
- 2024-04-09 16:26:18
综合报告
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
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超出预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全年GDP增长6.9%,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四个突出的亮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的依赖、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日益显著、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且城乡差距缩小。2016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面临的困难较2015年可能更大。国际经济中潜在的风险可能会暴露并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国家经济出现衰退的概率增大,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国内部分产业面临去库存、去产能和去杠杆的沉重压力,金融市场波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将会加大。但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尤其是随着供给侧改革方案的实施,在降成本、补短板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中国经济有望筑底趋稳,全年实现6.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
2016年宏观经济政策仍然要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应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弥补传统产业下滑的影响。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还应该把防范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这方面货币政策要发挥较大作用,有必要保持适当力度。
一 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实现全年目标难能可贵
2015年以来,面对不利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基本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保证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我国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低于预期,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低于预期。从国际机构的预测来看,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为3.6%,但在年内4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到10月下调到了3.1%,较年初下调了0.5个百分点。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在2015年第二季度环比出现了负增长,这大大超出机构和专家的预期。前些年增长态势较强的巴西、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4%左右的负增长。中国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国家,世界经济增长不如预期,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表现为出口下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我国形成了较大的输入性通缩压力。
(二)证券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经济运行受到明显影响
2015年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我国能够实现7%的经济增长,与服务业的较快增长是分不开的,这其中又与金融服务业上半年高达17.4%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6月下旬之后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根据证监会公布的资料估计,第三季度股票成交量较第二季度下降约22.4%,不过与上年同期相比仍然增长1.3倍左右,第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是,随着股价趋于稳定,交易回归正常水平,加上2014年第四季度交易量已经明显放大并超过正常水平,2015年第四季度股市成交量和交易额同比增速仅为20%左右,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明显减弱,这对第三产业的增长产生很大影响,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加大。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15.3%、占GDP的7.3%,各季度的占比也大致相同,金融业增加值第三季度实现16.1%左右的较高增速,第四季度仅实现12.9%的略高于正常水平的增速,与第二季度19%的增速相比将分别下降3个和6个百分点左右,GDP增速因此分别受到0.22个和0.44个百分点左右的影响。在此情况下,下半年GDP能够实现6.9%的增速,可以说相当不易。
(三)下半年国内外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有所减弱,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
从2015年的变化情况看,下半年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减弱,具体表现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在下半年各月份连续回升,消费需求扩张的步伐有所加快、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强,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速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半年累计增速下降了1.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速的下滑幅度更大,下降了5.7个百分点。综合考虑投资和消费的变化,国内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上半年有所减弱。
下半年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有所减弱。上半年,我国进口下降幅度较大且明显高于出口,导致外贸顺差较上年同期扩大1.5倍,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看,外贸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出现快速下跌,导致我国外贸进口额出现下降,并带动外贸顺差明显增加,因此,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贸易顺差的同比增长率较上半年明显下降,第四季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只增长17.3%,外贸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
(四)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加大,企业运营较为困难
2015年以来工业品价格下跌的压力明显增大。1~7月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持续扩大,近五个月PPI同比降幅为5.9%,近四个月工业品购进价格同比降幅为6.8%~6.9%,分别比2014年12月的降幅扩大2.6个和2.9个百分点。这其中尽管在更大程度上是受国内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影响,但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降关系较大。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输入性价格下降压力对国内价格的影响较为直接。
图1 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变动情况
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和购进价格降幅的扩大,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运营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0.8%,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3%,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1.9%。
(五)财政收入增长低于预算目标,财政政策空间受到限制
2015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提出的全国(包括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7.3%,从执行情况看,1~11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5.7%,反映出财政增收的压力较大,其中经济增速放缓、工业品价格和进口额下降的影响较为明显。2015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但工业品生产者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5.2%和6.1%,工业增加值的名义增长应当在1%以下,这对各项税收中规模最大的增值税的增长产生较大影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第二产业税收仅增长2.1%,由于第二产业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较高,对税收收入的增长影响很大。2015年一般贸易进口(按人民币计价)下降15.9%,受此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同比下降幅度较大,1~11月同比下降9.3%。加上下半年证券印花税等收入高增长态势不在,财政收入的增长压力更大。
二 我国经济走势呈现四个突出亮点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实属不易。概括来讲,2015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如下四个亮点。
(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图2 我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需求结构看,全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同期提高近15.4个百分点(见图2),消费驱动增长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尽管这其中有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下降的缘故,但也意味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与投资和净出口的宽幅波动不同,消费需求表现比较稳定。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7.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尽管增长率较上年下滑了近1.3个百分点(见图3),但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率与上年相差无几。消费结构继续升级,产品升级换代加速,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通信器材同比增速高达29.3%,而以网络销售为主的新型消费业态亮点突出,网上实物零售额同比增速高达31.6%,占到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8%。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商品消费向境外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虽然总体金额占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还比较小,但近年来增长势头较强。随着我国开展对部分国外日用品降低关税试点和调整部分商品消费税,此政策效应的显现有望引导境外商品消费回流、拉动国内零售总额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更加显著。
图3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二)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的依赖
投资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增速降至7%以下的主导因素。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10.0%,较上年同期下滑了5.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为8.1%,较上年同期下滑5.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只有1.0%,较上年下滑10.5个百分点(见图4)。从另一角度看,经济增长正在降低对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依赖。由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过去1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对房地产投资高度依赖的基础上的,表现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与我国GDP增速走势趋同。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这种趋势尽管没有发生改变,但经济增长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正在减轻。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经济转型要经历一个阵痛期。
图4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扩大
从产业结构看,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上升至50.5%,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见图5)。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7.7%,高于第二产业20.6个百分点(见图6)。这主要得益于金融服务业增长较快,金融服务业对GDP累计贡献率高达16.9%,远高于2014年同期的贡献率(见图7),其中资产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证券行业对第三产业贡献较大,仅上半年股票交易金额就累计同比增长了543%,大幅度增加了金融服务业的增加值。尽管下半年金融服务业的增长势头有所减弱,但房地产交易回暖对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弥补了金融业增长放缓的影响。从长期看,金融、房地产业的增长势头将会有所放慢,可以预计的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因为包括信息服务、快递物流在内的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将会为第三产业提供新的支撑。这些结构性变化意味着我国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趋势还在延续。
图5 我国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且城乡差距缩小
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出现可喜变化。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高于同期GDP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速,实际增长7.5%,快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9个百分点(见图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73,较上年同期缩小了0.02。要在2020年确保全面实现小康,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是民生改善并使大多数人享受到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
图6 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累计贡献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7 各行业对GDP增长累计贡献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8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 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得益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对于2015年我国经济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长,有的机构和专家主要从能源与经济增长、需求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过去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对经济增长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这样的变化主要源于结构调整的影响,不仅不能从中得出数据不可靠的结论,反而说明结构调整取得的积极进展成为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一)能源、运输指标增速偏低与工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
有的机构和专家认为,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年相比回落幅度不大,但用电量、货运量等指标增速明显回落,用电量、货运量的低速增长难以支撑7%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更有专家和机构认为,这说明经济增速可能有一定水分。
直观来看,2014年,我国GDP增长7.3%,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8%,货运量增长7.0%,货物周转量增长10.6%;2015年我国GDP增长6.9%,全社会用电量增长0.5%,货运量增长4.4%,货物周转量下降0.5%;GDP增速与后面两者增速的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异,上述看法似乎有一定道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观察不同种类经济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根据经验关系,还要考虑到新情况,特别是要注意结构变化对不同种类经济指标之间关系的影响。
从全社会用电量来看,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较低,与GDP增长率的差距拉大,同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关。因为在我国的电力消费结构中,工业生产所消耗的电量,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70%以上(2014年占72.3%),工业部门生产每单位增加值所消耗的电量,要比服务业高得多。从三次产业的结构来看,2015年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增速降低,而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本身会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幅的放缓。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1%,与2014年的8.3%相比下降了2.2个百分点,这比用电量增速的下降幅度也要小不少。因此,工业电力消耗增速明显下降的原因,还需从工业生产结构变化中去寻找。在我国工业的41个细分行业中,电力消耗主要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金属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八大高耗能行业。2012年,这八个行业的用电量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71.4%。2013年,这八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9.5%。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用电量的变化对全部工业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对工业销售收入和增加值的影响。2015年生铁产量同比下降3.5%,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3%。化工行业中,烧碱产量同比下降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中,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9%,平板玻璃产量同比下降8.6%。煤炭行业中,煤炭产量36.85亿吨,同比下降3.5%;焦炭产量4.48亿吨,同比下降6.5%。可以看出,除了有色金属行业的产品产量增速较上年略有加快之外,其他几个耗电强度较高的行业,主要产品的产量要么减少,要么同比增速明显下降,这是导致2015年工业用电量增速出现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我国一些附加值高、能源消耗强度低的产业的增速明显提高。2015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高4.1个百分点;生产集成电路1087亿块,同比增长6.8%;前11个月累计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同比增长15.5%;铁路机车增长11.5%。这说明在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相关政策的影响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引导下,我国工业生产结构正在朝着降低能源消耗、提质增效的方向调整。
从货运量的变化情况来看,由于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在进行调整,主要产品产量下降,对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产生了较大影响。根据统计数据,在我国货物运输中,煤炭、钢铁、金属矿石等产品的运输量所占比重较大,2013年占国家铁路货物运输总量的74.5%。但2015年1~11月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18.2亿吨,同比下降13.5%;主要港口发运煤炭5.87亿吨,同比下降7.5%。1~11月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12.5亿吨,同比下降8.6%。这些因素是导致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但这些因素对经济整体增速的影响相对较小。
(二)经济增长得到了需求方面的支撑
有的专家和机构认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增速与上年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出口还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说明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明显放缓,经济增长也应该有明显下降才比较合理。我们认为,上述这些分析对影响总需求的因素考察得不够全面,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对经济增长7%左右给予了较强的支持。
一是从消费需求来看,尽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速略微下降,但考虑到零售价格涨幅也有所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速大体保持平稳。同时,服务消费呈现较快增长势头。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对应于商品消费的一部分,服务消费也是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现在居民和政府的消费支出结构,服务消费在总消费中至少占20%。根据统计资料,2015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12%;电信业务总量完成23141.7亿元,同比增长27.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说明通信服务等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意味着我国总消费增长没有减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全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5.4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
二是从投资需求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确实有所下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有所下降。但对经济拉动作用较强的若干领域投资增速有所回升,有的保持高位增长态势。2015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7.2%,其中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7%;这些领域因所需产品的生产链条较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强。
三是从外需来看,尽管我国出口确实出现了下降,但受国内需求不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口的下降幅度更大,使得我国的贸易顺差明显扩大,较上年大幅增长。2015年我国贸易顺差为3.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56.7%,这也意味着净出口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来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
总体来看,2015年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确实有一些不太符合过去的经验,这些变化更多的是由经济结构的变化引起的,并不意味着经济数据之间的不协调。如果据此推测中国经济数据不可靠,更是站不住脚的。这些情况正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家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把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四 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2016年,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增长承受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一)2016年的国际环境更为严峻复杂
2015年临近尾声,美联储启动了加息的按钮,这是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的重要标志。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和计价结算货币,美联储加息在全球市场引起了巨大影响,近期阿根廷比索等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到每桶30美元以下,全球主要股市纷纷出现下跌。这种变化究竟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尚无法衡量,但鉴于2015年巴西、俄罗斯的经济因货币贬值、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而出现4%左右的负增长,2016年随着这种影响的进一步发酵,更多的新兴经济体的贸易收支状况会进一步恶化,资本流出的情况会延续甚至规模还会扩大,不排除有更多的经济体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根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经济景气数据,由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印尼、巴西、俄罗斯、南非六大新兴经济体景气指数加权合成所形成的指数近期低于长期增长趋势值,说明未来世界经济走势不容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嘉德称,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令人失望且不平稳,这代表了国际组织对2016年世界经济的预期并不乐观。
2015年,我国经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一方面体现为我国外贸出口出现小幅下降,另一方面体现为资本出现一定规模的外流,2015年我国外汇储备减少5100多亿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其影响。2016年,这些情况无疑将会对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产生影响。在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加息之后,人民币汇率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12月当月外汇储备减少逾千亿美元,尽管这其中有欧元等货币对美元贬值和国内企业结汇意愿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但也反映了汇率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有所增大。部分外汇资金从我国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外汇资金的信贷规模,进而对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二)传统产业将面临更大压力,去产能去库存任务艰巨
受前期形成产能规模较大和当期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一些产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钢铁、有色金属、水泥、玻璃等产业和产品上。如上所述,2015年钢铁、水泥、玻璃等产业已经在压缩产能,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受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产品的库存并没有减少,甚至不少产品的库存还在增加。截至2015年9月底,工业企业库存量与年初相比,钢材增加17.2%,水泥增加16.4%,平板玻璃增加24.8%,而有色金属由于2015年产量增长较快,更是增加了47.6%。同时,一些工业消费品库存也大幅度增加,9月底汽车库存量较年初增加19.8%,摩托车库存量较年初增加32.8%,两轮脚踏自行车库存量较年初增加48.7%。这些情况说明,传统产业去产能去库存任务非常艰巨,2016年工业生产将面临更大压力。
(三)新兴产业的培育初见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
近年来,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国家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出台了不少鼓励性措施,并且收到了实效。例如,“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根据2015年的情况估计,将从2010年的4%提高到2015年的略微超过8%。前面我们所列举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增长也很快。
但是,总体来看,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仍较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也仅是略微超过10%。而上文所述的七大传统产业,占工业的比重近40%。相对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从进出口的情况来看,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为8541亿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8000亿美元以上,可见我国在这方面的缺口较大,这也反映了我国产业的短板所在。在传统产业面临去产能的压力下,只有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弥补传统产业减速甚至出现负增长所带来的影响。
(四)股票市场波动可能会对经济运行带来不利的影响
2015年6月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根据前述分析,这不仅会对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通过金融市场间接影响经济走势。当前,我国企业负债率较高,已经成为影响其健康发展的瓶颈,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杠杆”的重要原因。降低企业杠杆率,除了减少企业负债和借贷之外,就是增加企业的资本金,在这方面资本市场担负着重要责任。但当前由于资本市场存在一些制度缺陷,加上整体经济不景气,2015年还因市场波动幅度较大而一度停止了股市的IPO,这些会对企业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去杠杆”面临的困难增加。
五 稳增长措施将逐步显现效果,经济增长有望缓中趋稳
2016年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严峻形势,但应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预计经济下行态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得到抑制。
(一)深化改革开放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添经济新活力
当前,我国政府正在通过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向社会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同时通过市场准入、财税、国企、商事、要素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和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传统制造转型升级,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现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有序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合作新空间,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快优势产能、先进技术、新兴市场等的国际合作,加快推进外贸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包括加快落实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促进进出口的平稳增长。
(二)“稳增长”政策力度加大并逐步见效
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重心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由于2015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表现不及预期,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各类刺激增长政策逐步加码。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其中上半年列入计划的项目,2015年下半年进入实际建设过程中。财政部提出要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包括加快拨付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资金、充分利用铁路发展基金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发改委提出要推出四大工程包,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现代物流和城市轨道交通,以加强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二是前期降准、降息等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改善市场流动性,使资金约束有所缓解。三是2015年第二季度以来部分地区房产销售回暖,由此带动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以及钢铁、水泥、装饰材料等产业补库存需求。四是在地方债置换加码和支持借新还旧政策下,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减轻,投资积极性将会被带动起来,投资力度将有所加大。五是出台了稳定外贸的政策,降低部分商品关税和调整消费税,有望进一步提振进出口和消费回流,净出口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还会增大。
(三)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可能提高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政府提出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让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发力,支持经济增长。财政存款余额仍有活用空间。审计署抽查数据显示,2014年底抽查的22个中央部门有存量资金1495亿元,18个省本级财政有存量资金1.19万亿元。截至2015年10月末,我国财政资金存款余额约有4.8万亿元,上半年各级财政已收回沉淀和违规资金2500多亿元。这些存量资金可以统筹盘活,用于急需的重大项目和公共服务建设领域,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四)货币回流有利于加强对实体经济领域的支持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多次采取了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的措施,意在扩大资金供应,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尤其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由于上半年股市行情高涨,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分流了社会资金,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并未明显起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过自2015年6月股市价格出现下降以来,进入工商企业的资金增多,以工商企业活期存款为重要组成部分的M1增速连续提高,从2015年5月末的4.7%回升到12月底的15.2%,这就为扩大对工商企业的金融支持提供了基础。
六 分析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2016年我国经济增速将缓中趋稳,继续保持中高速的平稳增长态势的可能性较大。在国际经济不出现较严重动荡的情况下,通过加大供给侧改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施扩大需求的政策拉动经济增长,2016年我国有望实现经济增长6.7%左右,经济结构持续得到改善。
(一)加大创新驱动、“互联网+”等战略举措的落实力度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使其对弥补产能过剩产业、传统产业的负增长或低速增长产生更强的作用,同时,也可推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认真贯彻落实“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文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多个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从短期看,建议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快成熟技术成果的转化,培育新兴产业。要加快相关制度建设,培育和完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重视军工产业与民用产业的相互结合,用军工技术带动民用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快相关制度改革,形成更加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各地要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的实施办法。改进国有企业的考核体系,把创新投入、成果转化等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适度弱化短期盈利目标的权重,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三是鼓励协同创新,提高人才、资金的使用效率。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会等管理机构要加强沟通协调,减少科技研发项目的重复性投入,设立协同创新中心,使创新要素发挥更高的效率。
(二)细化落实供给侧改革措施,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进供给侧改革作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据分析,2012年我国经济的总体增加值率为33.5%,比美国低22.8个百分点,我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值率也低于美国10多个百分点,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通过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6年要研究落实降低工业企业的增值税率、扩大服务业“营改增”的实施范围;要适当降低企业用电的价格,继续清理针对企业和居民的不合理收费;要加快解决过去“企业办社会”所形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的负担。
(三)抑制投资增速下滑势头,提高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
投资增长速度下滑是造成内需扩张步伐放缓的主要因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降低进一步减弱了其稳增长的效果。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应细化定向操作的针对性,对不同种类的企业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避免银行“一刀切”地减少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同时,中央政府可采取财政贴息等方式,降低信贷成本;地方政府可通过召开银企见面会等形式,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刺激企业的贷款需求和银行的资金供给。建议国务院召集专门会议研究固定资本形成率持续下降的原因,寻找提高固定资本形成率的有效途径,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投资方向上,要聚焦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新型城镇化、新兴产业及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投资的积极作用。结合“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通过有效投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注重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适当增加赤字规模
目前我国财政政策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2015年计划的财政赤字规模是1.62万亿元,占GDP比重的2.3%,远低于3%的安全线,加上上年未使用的预算结余,预计年内实际财政赤字可用额度为2.4万亿元左右。2016年稳定经济增长的任务艰巨,预算赤字还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可以考虑将赤字占GDP的比率提高到接近3%的水平。同时,可继续通过发债置换前期债务。我国政府债务尚处在安全范围之内,目前中央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用广义口径来计算也不超过30%,包括地方政府债务在内也仍然在60%的安全线以内,各级政府仍有发债空间实现前期债务的置换。并且政府仍有大量的优质资产可以证券化。当前,各级政府依然有大量优质资产可以用来做抵押与信用担保,这将可以部分解决建设资金来源约束问题,也利于缓解短期偿债压力。
(五)稳健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可以更为积极,并注意疏通传导机制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6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建议,可参照2015年的经验,货币政策在操作上可以更为积极一些,并注意防范风险。可进一步降低准备金率。2015年金融管理部门取消了金融机构存贷款比率的限制,但目前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处在17%的较高水平,限制了银行等机构放款能力的发挥。过去几年我国实行较高的准备金率,要对冲通过外汇占款规模较大所形成的基础货币投放,同时要控制因此形成的货币发行以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但目前这些问题都已经不存在,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多次小幅降低准备金率,将准备金率降低到国际金融危机前10%左右的水平。2016年可考虑降低3~5个百分点,为银行扩大放款规模创造条件,以后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可择机适当降低利率,因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已经降到0左右,2016年如果降低利率可考虑主要采取非对称降息的方式,将存贷款利差从目前的2.85%降低0.5个百分点。
除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外,要注意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要鼓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降低中小金融机构税率,适当加大对小微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六)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必要时仍可小幅贬值
2015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所增大。8月中旬,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因此释放了此前积累的人民币贬值压力,人民币汇率连续三天贬值,贬值幅度一度接近5%。2015年12月中旬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出现了小幅贬值,从6.4757元/美元的水平贬值到2016年1月19日的6.5593元/美元,呈现大体稳定、小幅贬值的态势。但由于种种原因,2015年一部分外资在流出中国,一部分企业和居民留存外汇资金的意愿上升,加上其他一些货币种类的外汇资产因美元升值而缩水,我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下降,全年下降超过5100亿美元。外界一直担心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继续贬值。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我们认为,央行应通过多种手段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化解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我们从不同国家汇率与人均GDP水平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了测算,目前人民币汇率与中国人均GDP水平大体上吻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水平保持在6.4~6.8的区间内大体上是合理的。
鉴于2015年底美联储采取加息的政策后,美元可能继续升值,人民币会继续跟随美元升值。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人民币还可以进一步小幅贬值,这不仅可以从经济增速下降和贸易顺差缩小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而且应看到,从国际清算银行等机构所编制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看,近期处于199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可能意味着人民币经过十年时间的升值,已经稍微有些升值过头,存在适度贬值的空间。人民币盯住的是一揽子货币,并非单单盯住美元,将人民币与欧元、日元的汇率走势进行对比,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的压力,对美元汇率出现调整是正常的。从减轻国际通货紧缩压力向我国国内传导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的短期贬值也有其经济合理性。
根据近期人民币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事先要充分考虑其溢出效应,应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并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
(七)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城镇化方面,要以加快实施居住证制度为重点,保障城镇各类居住者在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权利,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各城市执行此项政策的督察力度,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化,加快城镇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针对当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量较大的情况,在促进房地产销售的同时,可利用部分房屋资源开展租赁服务。
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要鼓励社会资本和人才进入农村和农业领域,积极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补齐农业农村的短板。发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提高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率。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制定国内收购价,形成适宜的国内外比价关系,适度引入国外优质资源和产品,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等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为农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刘世锦等:《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中信出版社,2015。
[3]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2015年年中宏观经济分析、展望与政策建议》,《宏观经济述评》2015年第7期。
[4]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Slower Growth in Emerging Markets,a Gradual Pickup in Advanced Economies”,www.imf.org,July 9,2015.
[5]马骏等:《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2015年6月9日。
[6]徐莉莎、吴璟:《钢铁卖出白菜价“触网”能否度寒冬》,《四川日报》2015年7月28日。
(撰稿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副总经济师张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