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烽火照长安(六)

殿前军的阵列有些小毛病,这当然是李亿在示弱。

就算自己指挥出现失误,手下的张承业、王彦章都是久历战阵之人,能看不出来这种基础错误?

李继筠对名不见经传的李亿过于轻视。

这种不把殿前军上下都打探清楚,就胆敢莽过来的行为,比起小心谨慎的副将符道昭来说,差距也太大了。

看到李继筠领着两千骑兵,尾随着一些步兵向自己的中军冲锋,李亿丝毫不虚,立即命令道:

“左军攻其右,右军攻其左,两军夹击。中军步兵紧跟其后,横插在中,切断敌军前后连系。”

冲进口袋阵的敌部就像上钩的鱼,开始使劲挣扎。

对此,李亿看着左军右军两边扑杀了一轮,镇定自若:

“左右迂回绕出其后,交换方位,直接背刺,完成全军合围!”

左军和右军同时切阵,开始向另一边移动,同时杀出一条隔离带出来。

“左右都围上来了!”陇西亲兵见到情况不妙,大惊失色。

李继筠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的莽撞,但是他不会承认是自己错了:

“手下败军,有何可惧?既然杀至此处,就一莽到底!全军置之死地而后生,杀向敌军中阵!”

李亿继续环环调度,把左右军合在中央为一处,将中军整体后撤,流出空位,就等着陇西精锐进入。

如果李继筠继续执意率军前进,等着他的就是天罗地网。

“将军…撤退吧。再往前突进,可就有去无回了…”陇西亲兵劝道。

“不可能,那不就等于我军败了!”李继筠不愿意承认事实,但是亲兵们已经不理会主将在说什么了。

陇西军,尤其是李继筠身边的亲兵,都是李茂贞亲手带出来的精锐,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几十年,什么阵状没有见识过?

只有傻子才会继续往套里钻!

一个亲兵直接拉住李继筠战马的缰绳和嚼头,把马往回牵。马匹前腿腾空而起,靠后腿站立,发出了凄鸣的马嘶。

李亿身边的弓手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机会,对着马匹的腹部快速射出了一箭。

考虑到李继筠的战马自然是披甲作战,也就是这个时候能对其造成杀伤。

马匹受惊中有中了箭伤,李继筠也跌落下马。训练有素的亲兵毫不迟疑地把主帅抱上了另一匹马。

“今日功败垂成,都是为尔等所害…”李继筠不甘心地咬牙说道。

周围亲兵都无奈地看着主将。要不,把你一个留在这里厮杀,咱们先突围离开?

“左右各自结阵,掩护我突围!”李继筠命令。

亲兵们虽然十分无语,但依然按照主将的命令,抵挡着殿前军马步兵的一次次进攻。

李亿所用的战术,正是军中常见的分哨合击、交替掩护的战术。士兵们分为多部,把敌军的一部分人马放进来后,通过游走战和运动战,消磨掉他们的有生力量。

每次每个士兵接战的时间不会很长,但是战斗频率是相当之快,几个刹那间就是一批人马杀至又离开。

李亿继续密切注意战场动向。虽说自己这边,殿前军占了先手,但是陇西军的实力不容小觑。

外围的陇西士兵就算缺少了最高指挥,却依然在各部将领维持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战斗,稳住了战线,同时给了中部李继筠强力的支援。

李继筠身边的精兵发挥更是亮眼。他们一次次挥刀防御,把一波又一波的冲击悉数抵御。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恐怕李继筠马上就能逃出生天。

看来,殿前军的单兵素质、以及整体作战水平,还是比不上李茂贞的地方藩镇部队。

“增军。左右军各派一营,围堵住去路。”李亿冷冷地下令。

“殿下,围师必阙。这样穷追猛打,要是激起其求生欲拼死抵抗,对我部极为不利。”张承业本在指挥部下作战,这时候也来到了李亿身边。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执行军令!”李亿并不想放过李继筠。

“……”张承业尽管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接着下去继续调动士兵。

战场上的形势对李继筠越发不利,

他最终下定决心:“亲兵围在我身边。其余士兵列于后方,反冲过去!”

如果把殿前军包围清剿比为用剪刀去剪一个物体。李继筠部且战且退中的这个命令,就相当于让普通士兵用肉身去挡刀锋,让李继筠能在剪刀剪到底之前逃离这个杀伤范围。

饶是如此,士兵们还是执行了他的军令。如果说怕死就不想上战场,天下有几个不怕死的人?那么军队里早该没人了。

李亿明白了张承业来战中到自己身边请示的用心。这种情况下,李继筠肯定是活捉不到了。

陇西军主力都还在,大部阵型也还完好,可以说继续打下去胜败犹未可知。就看李继筠还想不想接着打了…

“撤,掩护我撤退!”李继筠喊道。

“将军,再冲一次吧!还有不少兄弟被包围在地阵当中。现在撤退,他们就回不来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让他们自求多福吧!”李继筠策马扬鞭,带着几十骑兵先行一溜烟跑了。

厮杀中的陇西大部士兵听罢都为之心寒,都各自找退路准备撤退。主将都跑了,这还打个屁啊。

李亿马鞭一指,殿前军全军出动,掩杀了一阵。

……

厮杀持续了很长的时间。陇西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都不差,这给殿前军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战斗从上午就已经打响,到了日渐西沉,才终于结束。

士兵们打扫战场。李亿和一众将士集合在营中听取战报。

伤亡数据统计了出来。

“禀大帅,我军阵亡七百四十三人,轻重伤也有七八百人,共斩杀敌军一千五百左右。另外,还俘虏了一千人,敌军还抛下了伤兵五百余人。”

听到伤亡数,李亿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让汇报的士兵退下了。

伤亡比大致为一比二。

尽管战斗中己方指挥还算得当,略施小计让陇西军中了陷阱;尽管李继筠表现得好谋无断,后面还有些贪生怕死、抛下全军逃跑。

可是殿前军还是死了七百多人。

究其原因,陇西军战斗力真的是太强了。李亿看到陇西精兵,和己方士兵对砍就没有落于下风的。

好在殿前军士兵有协助队友作战,几人配合行动,所以这种局部战斗没有落下太多差距。

陇西军士兵作战就像孤狼,殿前军则是像群体行动的猎犬。

可以说,如果没有分哨合击的包围战术,让陇西军突围付出了一些代价,以及李继筠仓皇撤退带来的损耗。这战损,可能就不是一比二,可能只会有一换一,甚至于己方要付出更大的战损代价。

“殿下不必过于伤感,这个战果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军中厮杀,岂会没有伤亡。”张承业见到李亿情绪低落,安慰道。

“他们都是良家子弟,父母生养。一朝撒血国门,死了家人也不知道消息,如何不使人悲哀。

“谁无父母?谁无兄弟?谁无夫妇?生也何恩,杀之何咎?其存其没,家莫闻知。”

“我不愿意引发战争,可是国贼占据帝都,天下遍地狼烟,百姓民不聊生。”

众人都没有说话。有下面的士兵来请示询问,打破这略显怅然的气氛。

“大帅,俘虏的敌军一千五百名士兵,应该如何处置?”

李继筠撤退匆忙,所以殿前军才会抓到这么多俘虏。

要知道,殿前军统计的斩杀数也就一千五百人。正常战斗,肯定不会出现与斩杀持平的俘虏数目。

这些俘虏中间还有着不少伤员,看起来不及时救治,大概也活不了几天。

李亿掀开帐门,看着聚在一块绑缚的俘虏,还有满地横躺的伤兵,对王彦章说道:

“记得从圣朝开国之时,李靖李卫公为军中指定下了军规:如弃掷伤员,不收拾者,不养饲者,检校伤员官及伤员傔人各杖一百;未死而埋者,斩。”

“李继筠这番抛弃士卒,还把伤兵随手扔下,要是按照朝廷的军规,恐怕得判个斩首吧?”

王彦章唯唯诺诺称是。

“我听说王先锋将军在昨日清晨行动时,说了什么伤兵累赘不如杀了了事的话,不知是否属实?”

王彦章冷汗冒出,赶紧跪在地上:“部下虽然说过,但是并没有实际行动。日后一定严格执行军纪,不会妄加杀伤…”

“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对于一般人,我尚且以宽仁待之,何况立下大功的前锋战将呢。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将军,对待士卒不要轻言抛弃。

“就说今日之战,那李继筠抛下士卒远遁,陇西大军的军心立马懈怠下来,所以才会败退。他若是能鼓舞军心,继续与我周旋交锋,今日结果如何还很难说。”李亿侃侃而谈。

“彦章受教了。”

李亿转向了前来请示的士兵:“把那些俘虏都放了吧,让他们把伤员也都带走。”

“啊?这岂可…?”周围的部将听罢,纷纷出言制止。

“莫惊,众位将军莫惊。”李亿猜到了众人的反应。

“众位将军一定是心想着:这些俘虏都是我军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战果,就是杀了也不能放他们回去。我猜得没错吧。”

看到众人一致点头,李亿转向了张承业,继续言道:

“众将军一定会认为:我对敌人也过于仁慈,以至于显得懦弱了。看张老将军没有出言制止,或许是明白我之心意,请老将军说说看法。”

张承业迟疑地开口:“殿下是皇室帝胄,理应行帝道王道,不能形同乱世枭雄。杀生未免过于残忍,有伤圣德之名……不过,殿下暗中把这种事交给下人去做就好了。”

“非也非也。”李亿摇头,“李茂贞率领陇西军威挟天子,进逼长安,劫掠百姓,焚烧宫殿。

“仅凭这几条,就算我亲手把一个个这一千多人宰了,我也绝对不会有一丝怜惜,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我命令王将军去烧毁敌军粮草辎重,可知是为何?”李亿再次试问道。

“为了消耗实力,使其不攻自乱?”

“然也。现在把这些伤兵俘虏全放回去,不仅能让对面花更多士兵去照顾伤兵,更重要的是,敌军的粮草供应会更加捉襟见肘。”

看到众人恍然大悟的表情,李亿总结道:

“粮草不济,他们只能退兵。这样敌军岂不就不攻自破?我军兵不血刃,收回帝都。”

“殿下真是深谋远虑,这等高见令我辈拜服!”众将纷纷表示敬佩。

“好了好了,众位都下去,该干嘛干嘛。把那些俘虏的盔甲兵器全部收缴。在日落之前,让他们赶紧滚。晚上军中宵禁,若是发现任何身份不明的士兵,立即斩杀!”

……

众人散去后,李亿远望着那些俘虏。

他们一个个跪在地上,都不敢相信殿前军这么轻易地释放了众人。

李亿也不知是该冷笑还是叹息。

这些人或许还没明白,只要回营,相当于是死路一条。李继筠不会饶过他们的。

从李继筠的性格来看,他既要掩盖自己抛弃士卒的事实,又要推卸败军之罪。再加上他们是被自己无条件放了,对于李继筠来说这是莫大的羞辱。

辎重被烧毁后,军中粮草欠缺,这一千多张吃饭的嘴也是问题。

所以综上来看,李继筠很有可能直接处死这一千多人。借刀杀人的最佳办法,就是让人意识不到这刀是谁递过来的。

所以说这些人都绝无生路。除非他们投降殿前军,或是在回去路上当逃兵。

可他们没有一个愿意归顺朝廷的,一个个扶着伤员,走在回陇西军营寨的路上。

李亿开始思考,到底是什么让陇西军的士兵能如此忠诚。是陇西军军饷开得很高吗?看来回到长安后,禁军的粮饷也可以再加一点。

想到粮饷问题,李亿明白敌军粮草目前一定奇缺。

接下来每一步的军事行动,都要围绕着这一个点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