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驼峰山之战(十四)

木车里的那个队长听到杨庆亮的喊叫声,知道情况危急,顾不上拿盾牌,只抄起一把腰刀,爬上车顶,三两下爬到车前方,半蹲着身子挥刀劈砍,谁知那弩箭尾部拴着的是一根细铁索,腰刀砍上去不甚着力,连砍了两三下,根本砍不断。

对面的土匪可不愿意看着他从容将铁索砍断,立刻箭如飞蝗一般向他射去,顷刻间便将那队长射成了一只刺猬,一头栽到了桥下。

这时,七八个土匪抗着一根一丈多长的滚木,拼了命地朝铁索桥的一侧跑去,临到悬崖边时,猛地将那滚木向悬崖下丢去。

杨庆亮站在后面看得分明,那滚木连着一根绳索,正缀在弩箭上。他立刻声嘶力竭地喊道:“快出来,木车保不住了!”

话未落音,滚木轰隆隆滚下了悬崖,下坠的巨大动能将连在弩箭尾部的铁索拉得笔直,而后像荡秋千一般甩了过去。

木车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力量,迅疾向一侧倾斜,卡槽脱出铁索,发生倾翻,连带着里面的数名士兵一起翻落到了桥下,几息之后,桥下方才传来木车轰然碎裂的声音,里面的士兵不用问,肯定是粉身碎骨了。

对岸的土匪见成功粉碎了官军的进攻,全都欢呼了起来。

而官军则都因为这一幕而变得士气低落。没有了木车,他们根本就难以防御对方弓箭,无法铺设桥面。虽然他们人数占据绝对优势,但这优势根本难以发挥出来。

曹勋叹了一口气,下令收兵,结束了今天的进攻行动。此时已到下午,再想打造一辆木车,时间上来不及,而且他们也还没想到破解对面弩车的方法,即便能够造出木车,也不宜贸然行动,不然不仅枉自折损士兵,还会降低士气。

他与几位卫所主官简单商议之后,决定终止今天的进攻,派人四处搜集木材,打造木车,并且决定,明日再次进攻的时候,将两门攻戎炮也拉上来,只要土匪的弩车敢推出来,一定将它轰个稀巴烂。

当天晚上,官军营地内,除了值守人员,其他人全都早早地休息了。

杨庆亮吃完了晚饭之后,召集手下所有的队长、伍长对今天白天的战斗进行研讨,分析其中的得失利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结战阵经验,整理成文字资料,记录下来,方便日后作为参考。

他要让手下的军官从一开始就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再逐渐培养出一批参谋来。

一直到了深夜,这个会议才算开完。所有人都如释重负地回去了,他们感觉开会比作战还累。

天还没亮,杨庆亮就被一串金属撞击岩石的声音给惊醒了。继而,桥头那边传来了守兵的怒喝叫骂声。由于不明情况,所以中军大营敲响了梆子,提令全军警戒。

曹勋的营兵和杨庆亮的部下都显得比较镇静,那些军户就素质可就差得太多了,许多人到处打听情况,还有胆小的人甚至都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跑,乱糟糟的像集市一般。

曹勋手下巡营的卫兵立刻出动,四处弹压各营。接着,中军大帐便响起了鼓声,传令兵跑来传令,召集百户以上的军官到中军大帐议事。

杨庆亮不敢怠慢,穿戴整齐之后,急忙赶往中军大帐应卯。

到了中军大帐之后他才得知,原来刚才那一串巨响是因为土匪将铁索锯断了一根造成的。他们趁着夜色,悄悄锯断了其中的一根铁索,阻止官军再像昨天那样利用木车来铺设桥板,现在整个铁索桥就只剩一根孤零零的铁索连接两岸了。

众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束手无策了。只剩下一根铁索,那还怎么架设木车?单兵攀附铁索过桥也不可取,那纯粹就是送死。

有人提议,既然火麒麟不想让我们攻进去,那干脆将剩下的一根铁索也斩断算了,把他们困死在那里。

这个意见马上就被人驳斥了。

如果斩断了最后一根铁索,那就彻底无法进攻了,官军根本无法耗时一年半载地进行长期围困。

一旦等到官军撤兵,火麒麟等人肯定会利用绳索慢慢缒下山崖逃走,然后再纠集部众抢掠商道,这个结果上官肯定难以接受,到时候几个卫所主官以及曹勋,说不定就得有人因此而背锅。

这可是任谁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几个上官不死心,他们当然不想就这么放弃。曹勋又召来了几个随军的木匠,询问打制器具的事宜。

几个木匠商量了半天,怯懦地说出了一个想法。

他们可以先行打造出几段木桥,移到桥头后,在那里进行拼接,而后在山崖上固定几个支点,连上铁链和绳索,将拼接起来的木桥一头搭在这边的岸边,利用绳索和铁链慢慢将木桥放在对岸桥头,原理就像是护城河的城桥那样。

不过,几个木匠又支支吾吾地说,因为以前从没有打制过如此长的木桥,他们不敢保证木桥在平放的时候能否承受自重而发生断裂。

此言一出,整个帐篷都沉默了。

两座山峰相距十余丈,木桥的承受能力确实令人堪忧!但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方法呢?这十余丈的天堑该如何跨越呢?

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了。

这时,杨庆亮从队尾走出来,拱手言道:“几位大人,属下倒有一策,或许可打破今日之僵局。”

曹勋眼睛一亮:“哦,杨百户请讲!”

因为杨庆亮练兵有方,所以对他的观感颇佳。

雅州卫指挥使翁松怡也说:“有什么妙计,快快说出来!”

其他几个卫所指挥使也都精神为之一振,一起催他快说。

杨庆亮侃侃而谈道:“既然无法正面强攻,不如让属下率领本部人马绕到次峰背后,趁夜攀援而上,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定可一鼓而下!”

早在来此之前,他就让手下人做了详细的侦查,又带人做了几套缜密的作战计划,现在这个尴尬的局面,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所以趁着众人束手无策的时候抛出这个作战计划。

雅州卫指挥使翁松怡略微有些吃惊:“这个,有些太冒险了吧?那驼峰山次峰有一两百丈高,若是失足跌下,必然粉身碎骨啊!”

他平常有收杨庆亮的节敬,本就对他有香火情,而且杨庆亮勇猛善战,此次战役颇为出彩,身为他的上官,也颇有荣耀,所以不太愿意让他冒这么大的风险。

曹勋却点头道:“咱们在此坐困,不是究竟。杨百户所言倒未尝不是一个好法子!”

其他几个卫所指挥使才不会关心别人部下的死活,有人愿意冒死奋战,自然纷纷出言赞成。

雅州卫指挥使翁松怡见其他几个主官都赞成,也不好再反对,便点头同意。但他趁机提出,若是杨庆亮奇袭成功,应该给他记头功。

其他几个主官自然没有意见。

杨庆亮命人将早就拟好的作战计划取了来,拿与几个主官参详。那几个卫所指挥使根本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倒是曹勋乃是正经的行伍出身,看罢了作战计划之后,提出了几个修改意见,又与他仔细商量了其他的细节。

经过商议之后,决定派杨庆亮部作为奇兵,悄悄下山,绕道至次峰山后,攀援而上,实行突袭。约定好三日后的凌晨,以杨庆亮部的火铳为号,发起总攻。

当然,为了达到疲敌扰敌的目的,这三天内将会由各部发起昼夜不停的佯攻,曹勋部则负责朝对岸不定时地打放火炮。

议定好了一切细节之后,杨庆亮便带着部下下山了。下山之前,他特意命令所有部下将甲胄全都脱了下来,打扮成普通军户的模样,避免引起土匪的怀疑。

次峰上负责瞭望的土匪看到一百多名普通军户离开,倒也没有引起他大的反响,官军的精锐战力一般都是各将官的家丁,主要战力便是曹勋这一类的营兵,至于那些普通军户,作战能力还不如这些落草的土寇呢,完全不值得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