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写诗词系列,纯属偶然。
2019年,有个朋友建议我,可以把文章发到B站。当时我开了个公众号,叫“C叔聊历史”,本意是写点历史相关文章。最初,我野心很大,从中国神话写起,纵观历史风云,写至周朝,渐感自己在这一选题上多么无知,加之反响寥寥,更新渐缓,不知路在何方。
朋友大意是说,多个渠道多条路。B站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就是个看动画、看人打游戏的视频网站,哪里知道上面还真有人写文章,还有人愿意看。
之后,我在B站专栏里同步了一些文章,阅读量也就几十,最多上百,但有人会指出文章里的错别字,有人会留言说某段引用似有出入。总之,确实有人在阅读我写的东西,这令我深感欣慰,也是推动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后来偶然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李白有没有写得不好的诗?有人回答说,《赠汪伦》绝对是敷衍之作。有人从遣词造句的复杂程度去分析一首诗,加上一些人物历史片段,就断言一首诗的好坏。虽然身为业余历史爱好者,但以我浅薄的认知,一首诗被创作的背后,一定是诗人基于当时所见所闻,有感而发,而要理解或者欣赏一首诗,至少要尽可能还原诗人当时的处境,才能真正感受到诗句表面文字之外所蕴含的情感。
实际上,在李白的众多诗句里,《赠汪伦》的确不能算上乘之作,但等我整理完李白的资料后,模模糊糊地感受到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自由,同时又想到自己步入社会后所遇的人情世故,于是就有了那篇名为《年少不懂〈赠汪伦〉,读懂已是中年人》的文章。
文章发布后,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共鸣。或许是因为解读诗词的角度刁钻,我收到了B站专栏渣晨的邀请,他建议我在B站开个诗词相关专栏,我也因此第一次登上了B站首页。此后,命运的齿轮似乎运转起来。
之所以决定写诗词专栏,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孩子。女儿正读初中,周围其他家长都在陪读,颇为用功,有的甚至重新学习一遍初中所有课程。我看着数学和物理试卷,忽然联想到毕业多年后,仍然会梦到考试时间即将结束而我还有一半题目没写的场景,公式和定律早已随风飘远,令人汗颜。唯一能帮助她的,似乎只有文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诗词。
中国家长很少有不让小孩从小背唐诗的,但读书考试的要求可不一样,光是会背不行,还得了解诗词背景、诗句要表达的意思。于是我也做了些功课,看了《记忆宫殿》之类的书,今天背第一首,明天背第二首,后天再背第一首,长短期记忆交互进行,据说能刺激神经元,好似脑部按摩;还弄过小程序,你画我猜,用图像法让孩子背诗。但总体下来,收效甚微。
最后我发现,还得是用老祖宗传下来的办法——讲故事。
上课时,老师通常会分析一首诗里的字、词、句是什么意思,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是比喻、夸张、排比,还是以景抒情、托物言志?这些都是考点,却都是“术”。当然,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老师很难在语文课上去讲诗词背后的前因后果,可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又很难体会诗人真正表达的情绪。
比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光从字面意思看,这首诗平铺直叙,简单易懂,好像是说,遇到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景色又好,非常开心。
但是代入历史中,杜甫和李龟年相识是在少年时,再遇李龟年,二人皆已白发苍苍,几十年的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这几十年又不是单纯的光阴飞逝,中间发生了改变唐王朝历史的“安史之乱”,两人初识于盛世,再见却已成乱世。而本应痛哭流涕的场面,杜甫却用极温柔的笔触写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短短四句,写尽人生四十年风雨,道出大唐盛世的崩塌,杜甫用生命中最轻柔的文字,写出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
做阅读理解题时,一个常见的问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这当然是为有个标准答案而不得不设立的问题,但其实作者并不太考虑这个问题,或者说,即使他有明确的观点,也会想办法藏起来,让读者自己去发现。
中国文化讲究“含蓄”,音乐要听出“弦外之音”,看画要看到“画中有话”。毕加索认为他的抽象画和中国山水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是讲究画得像,而是要画出意境。经典名著也有这一“玄机”,我们回头看那些世界名著,事无巨细地描写环境,从头到尾描写一个人的衣着打扮,十几页过去情节一点没推进,真急死人。
其实作者只是负责“展示”,把一切细节都展示给读者,让每个人自己去感悟,这就是经典常读常新的原因,也是经典的魅力。
可是说到诗词,它不光讲究“藏”,同时又是一种密度极高的文体,假如拿小说来对比,一首诗里的一个字,能对应小说中的一个段落,乃至一个章节。因此,要解读一首诗,就不能只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要去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诗人本人正在经历的事,他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对他产生的影响,所有这些最终才会成就一首诗。
这样说起来,我的写作过程就是一个解压缩的过程,将高度浓缩的诗句,还原到当时的时代,想办法还原诗人们的周遭环境、所见所闻,把这些细节都尽可能展示在大家面前,有悲有喜,有欢笑,有孤独,然后每个人都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品诗词,有时候也是品人生。为什么一首诗可以流传千古?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
以上便构成我写作的方式或者说风格,我想我还是在写历史。本书共收录23篇诗文及其背后的故事。为什么是23篇,而不是25篇或30篇?说来惭愧,写诗词故事时我又犯了写历史长河的毛病,铺了很大的摊子,那么多诗词,于是定了个100篇的“小目标”,实际写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时间也大大超出预期。怕拖稿时间太长,遂将手头所写,先结集成书,数量上虽比想象中少,却也花了力气,和书中人交了朋友,于梦中推杯换盏。
我将其分为四个篇章:正是江南好风景——感怀;与尔同销万古愁——咏志;夜半钟声到客船——言愁;十年生死两茫茫——道别。
分类并不确切,但这些诗文的共性是,都真正打动过我。尽管这些诗人都名垂千古,但以他们所处时代的标准来看,多少都是一个“失败者”。对于这些诗人来说,长安是他们共同向往的地方,可偏偏却无法留在长安:李白一辈子仕途不如意;柳宗元改革失败被贬官;白居易无法兼济天下,只能独善其身。就像托尔斯泰说的,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经过和编辑老师商议,将书名定为“别长安”。
不过,别看有些诗的氛围落寞,用词冷寒,可这些诗人的身上都有一种不认命、不服输的精神。正如电视剧《漫长的季节》所说,不论经历过多少不幸,最终还是要“往前看”。
当然也必须向大家坦陈,我只是一个业余写作者,对于历史,对于写作,都是“非专业选手”。写文章,尤其是写历史,自然应该做到“客观”,尽管追求事事都有出处,但仍不可避免出现考据不准确的地方。而回头看前期的文章,笔力稚嫩,不忍直视,想要再改改,却发现破绽太多,无处下手,好在情感真挚,似乎笨拙得恰到好处,招呼不周,实为能力不足,还望大家海涵。
最后自然是感谢,关于写作,我虽有个大致方向,但始终处于脚踩西瓜皮的滑行状态,每每即将掉坑里的时候,往往有一只无形的手,或推或拉,将我重新引导至新的坡道。我发现,人生中许多事情并非能计划出来,从写历史故事,到写诗词,从写文章,到做视频,从做视频,到结集成书。
在此,我要感谢中信出版集团的编辑刘丹妮老师对内容的肯定以及对拖稿的包容,感谢B站的渣晨和芥子让我的文章有更多的受众,感谢我的太太对我的长期支持和鼓励,更要感谢一路阅读我的文章的读者和粉丝朋友们,是你们的留言和鼓励,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