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化国家的分水岭:工业革命

工业化的前提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由英国引领,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是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劳动作坊的一场生产方式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然而纵观历史,工业革命的出现不单是机器取代人力这么简单,工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人类传统农耕时代千百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从而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由于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简化为两个阶段,即工业革命之前和工业革命之后。根据安格斯·麦迪逊以及许多经济史学家的研究,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上最发达的西欧国家人均GDP的增长每年只有0.05%,要1400年人均GDP才会翻一番。从18世纪开始,西欧发达国家人均GDP的增长突然加速至原来的20倍,增加到每年1%,人均GDP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从1400年减少到70年。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西欧和北美工业发达国家人均GDP的增速又翻了一番,提高到每年2%,人均GDP翻一番所需的时间进一步降至35年,库兹涅茨将西欧等地的发达国家18世纪以后出现的经济加速增长称为现代经济增长。

毫无疑问,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的出现首先改变了英国,成就了日不落帝国,进而技术外溢影响到当时整个西欧,改变了当时的生产方式和制度结构。工业革命的助力,使得欧洲工业列强崛起,推动了全球殖民战争和殖民地扩张的进程。

这一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工业化的欧洲列强享受技术进步的超级红利;另一方面体现为被殖民国家的进一步落后、贫穷、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用今天的话来说,在18世纪之前“世界是平的”,当时国家之间人均GDP的差距最大也就四五倍,国家之间经济规模的差距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的差距。

不难发现,在19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开始加速增长,而促使这种加速增长的就是工业革命。以中国古代为例,农业社会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人口基数增长,农产品产量提升,以及个体手工业作坊的产品生产交换。依靠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技术发明,中国古代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支撑中国作为中央集权制农业大国的正常存在和运行。中国长期处于文明主导地位。但是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的出现和普遍应用,使得英法等国生产效率数十倍、百倍地提高,欧洲逐步崛起。近现代工业化社会崛起,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博弈的主要原则,强者借助工业化力量巧取豪夺,而弱者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境地。

事实上,对于现代经济增长的详细定义却是在西欧国家工业革命结束后才逐步确定的。1937年,库兹涅茨出版了他的专著《国民收入和资本构成》,此书概括地说明了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和估算方法。1941年,建立在这一专著之上的《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一书问世。库兹涅茨利用大量的统计资料,详细地研究了国民收入及其构成的含义,建立了现代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1944年召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把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主要工具,工业革命后的GDP指数型增长也被称作现代经济增长。

由此可见,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是经济增长率呈指数型上升,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新技术的出现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而劳动生产率呈指数型提升之后,体现为经济增长率的指数型上升。机器的出现让人们对煤炭、钢铁等原材料的需要逐步扩大,无论是以农业为主还是以手工业为主的地区,工业革命的爆发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面貌,人口从乡村转移,集中至工厂及其周边居住,城市开始不断出现,规模持续扩大,从而逐渐形成城市人口占大多数的现代社会结构。因此,工业革命是一个国家迈入现代化社会转折的开始,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第一步,是国家现代化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