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琉球與官話課本

第一節 琉球與中國的交往[1]

一、琉球與中國

琉球是位於日本之南,中國臺灣東北方向的一個群島名稱,由太平洋上大大小小五十多個島嶼組成。14世紀中葉,琉球由山南(又稱南山)、中山、山北三個獨立王國組成,中山國在1429年統一琉球全島,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琉球國。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國,設爲冲繩縣。

琉球與中國之間很早就有交流往來。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朱元璋派楊載把明朝建立一事昭告琉球諸國,中山、山南、山北相繼前往明王朝朝貢,從此,琉球成爲明王朝的藩屬國。清順治十一年(1654)琉球國繼續派遣使者到北京請封,琉球國王被封爲尚質王。明清時期中國與琉球這種册封和朝貢關係,一直持續到清同治五年(1866)琉球國最後的國王尚泰(第19代國王)爲止,長達500年之久。

在這500年間,中國與琉球除了政治交往,還進行了商品貿易和文化技術交流活動。通過與中國的交往,琉球不但得到了經濟上的利益,也受到了漢文化的深刻影響。明洪武年間“閩人三十六姓”從福建遷入琉球,定居於久米村(現那霸市久米町一帶,靠近那霸港口)。他們向琉球人民傳播先進技術和儒家、道家思想,對琉球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二、琉球的漢語學習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琉球國爲了學習中國的禮節、文化、先進技術,實行了“官生”制度。“官生”指當時的公費留學生。第一次派赴南京國子監的官生都是琉球國王室及大官的子弟。到了清代,官生的名額逐漸增多,被選爲官生的人大多數是久米村的子弟。據史料記載,明清兩朝,琉球共派遣過24次官生,人數大約有100人。

除了“官生”以外,還有一些到福州留學的“勤學人”,屬於自費留學生。他們在福州學習天文、地理、醫學、音樂、繪畫、織布、農業等,都是和日常生産、生活有關的實用性知識。回國後,“官生”和“勤學人”多數擔任官員、學者等工作,其中擔任通事的比較多。

爲了弘揚和普及中國文化,康熙十一年(1672),清廷在久米村建立了孔子廟。康熙十五年(1676),在孔子廟中設置了“講解師”(講談師匠)和“訓詁師”(讀書師匠),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給久米村的子弟們講授四書五經。康熙五十七年(1718)在孔子廟内創設了明倫堂,這是久米村子弟的一所公共教育場所。當時的久米村,初級教育在上天妃宫進行,對象是7歲以上的孩子,他們主要學習漢語、小學等。明倫堂則以培養“通事”爲主要教育目標,由從中國留學歸來的“官生”和“勤學人”任老師,推行更高級别的教育,除了教授漢語外,還學習經學、詩文、表奏文、咨文等外交文書,從而奠定了琉球官話和琉球漢學的教育基礎。明倫堂設立之後,作爲琉球王府所在的首里府士族們對漢文的興趣也逐漸增加,嘉慶三年(1798),首里府創設了“國學”學校,主要傳授“經書”方面的學問,他們的學問很快超越了久米村的水平。

“官生”和“勤學人”在出國之前都需要先學習一些官話,因此有了編寫官話課本的需要。從琉球與中國密切往來的情况看,當時編寫的課本應該不少,但是這些課本大多已經散失,目前衹能見到殘存的一些手抄本,保存至今的有《官話問答便語》《學官話》《白姓官話》《條款官話》《廣應官話》《琉球官話集》《人中畫》等。

除個别課本署有作者外,大部分琉球官話課本缺少成書時間與作者姓名等信息。從課本内容和琉球與中國的交流史推測,現存課本除了極個别是明代晚期的抄本之外,大部分課本應編寫於“官生”和“勤學人”活躍的時期,即清代中葉1750年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