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会感觉,我是一棵树,一棵遇风则倾遇雨则寒的平凡甚至娇弱的树。我甚至感觉,每个人都是一棵棵树,各种各样的树。他们特性各异,有时也让我不可理解。
人、人生也是一棵树。人生的起起落落皆在树的枯荣间显现。我就像是一棵平凡的杨树,随时间起落枯荣,而我的周围却都是长青树,不因春秋之变而兴衰,长青于四时。
我不理解,凭什么他们能一直青绿下去而我不行,凭什么就我有青黄之变、兴衰之变。我不理解,我不理解。
我曾思考过,是否是因为我之前没有努力把根扎深,在该汲取营养时选择了懈怠,是否是我们之间品种不同,而我就属于劣种。
一路走下来,一直有人告诉我,树的品种是一样的,无良品劣品之分,是自己不够努力。或许是吧。
会有人告诉你“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谁又知道下一句是什么“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这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名言。而前半句也一直是我半生的格言,天才或许是天生的,但我为何不能用努力去弥补呢?
有很多人认为只是取前半句,便已足够鼓舞自己,奋勇前行。但同样有人认为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是极远的,那百分之一的灵感足以拦下绝大多数人。
这二者观点辩论一直存在,而我们也因生活问题,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我的观点是“二者皆取一半”,既不能否定努力的作用,也不能否认灵感的重要。
首先我们得清楚,什么是天才,以及什么是灵感。
词典中是这么解释的:天才,是指人拥有一定的天赋,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智商是评判天才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灵感,也叫灵感思维,指文艺、科技活动中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
我认为,二者不可归为一类,也可以归为一类。你可以理解为天才是在关键时刻有灵感的人,能在关键时刻凭灵感抓住机遇的人。
天才不单单是能知道别人很多不知道的事、做出别人不能做到的事,如果只是这样的话,他们创造不出更高的价值,杰尼斯世界纪录可能更适合他们。天才是在解题时找到灵感并写出来的人,是能找出其他解题方法的人,更是在掉下一颗苹果后思考出万有引力的人,是泡个澡发现浮力规律的人。
千千万万的天才会观察、会思考,这是天生的吗?不不不,这样难道不是人人都会的吗?所以我认为“会观察、会思考”并不是天才的特有属性,只有“遇事有灵感并能思考”才是天才的根本属性。
我们再谈谈“努力”。什么是“努力”?它在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但我觉得,努力的意义应不止于此。它应是一种名词,近似于“奋斗”,是对某一项事业的长期坚持与奋斗,它更是一种人生坚持。
世界上的每个人,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们的努力。世界上每个因灵感而诞生的价值无一不是由努力作为基石,就像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之前就已经是一位数学家了。努力从来不是出生就有的,而是一点点积累的。而真正的天才之所以是天才,而不是奇思异想的疯子,就是因为他会努力,并有实现想法的能力。
那,为什么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呢?
我再次以牛顿为例:在英国,以牛顿同时期的数学家、思考者有很多,比他更优秀的也不乏少数,但为什么就他看见了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成为了名留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呢?其他人的能力再强,知识再丰富,哪怕见过无数苹果,甚至被苹果砸到医院,没有灵感,再怎么想也想不通。所以说,灵感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见,劣品良品,二者并非毫无两样,是有一定差别的。但我不愿服输,我觉得就算我是个最笨拙的人,我也能以最坚挺的“努力”来弥补,至少能让我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灵感是给想要创造的人的。我并无大志,我只想过我想要的人生,做一棵平凡但坚挺的树,将根扎深,做自己的长青树。
——宵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