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莱昆贝里日记》:前言 新莱昆贝里日记

编辑们请求我为新版的《莱昆贝里日记》作序。出于这个原因,我和往常一样翻阅这些故事,故事中的迷宫、陷阱、可疑的隐藏信息以及脑海中的记忆让我生存在介于惊讶与悲伤中间的无人区。我接下来会解释这种感受。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我在这里讲述的事情真的发生过,我经历了这些事,它们永远地在我身上打下了烙印。根据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之间的一项现有条约规定,被引渡者应该被关在该国能够保证他们人身安全的监狱里。但是显然,我在莱昆贝里的整整十五个月告诉我,这些规定被莫名其妙地遗忘了。更多时候,在监狱里,现实与条约并不匹配。所有这一切,四十年后,都将我永远地留在了名为“记忆”的狡猾的魔术师手中。

由于上述原因,我在重新编辑这本日记时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我觉得它像是不完整的、不完全真实有效的。但是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新版本。在这里,我想跟我的读者说明一件事:在重新审视我的牢狱生活时,我意识到,多亏了这段真实沉重、不容置疑的经历,我才成功写出了七篇收录在“瞭望员马克洛尔”系列中的小说。在那之前,我只是尝试走叙事写作的道路,零散地写了一些短篇并将他们收录在《阿劳卡伊玛山庄》系列中。后来,我又将所有散文汇编在一起,起名为《军师之死》。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写诗上。后来我决定在文体方面做出改变,主要还是因为我浸没在了那个世界里,在那里,痛苦、人类最炽热也最确定无疑的彼此间的联结,和对法典、法律中潜藏的那种无耻不公的觉悟,都汇集到了一起。简单来说,这就是掉到井底的人的那个简单而残忍的真相。他们已经不用说什么了,就无声地抗议吧,对着那个除了不知从何而来、不知落在何处的结实一击便不足以解释的东西。与身处类似处境的人接触是世界给我们的一个教训。我们应该铭记,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与所有同胞对话并且接触。如果我没有在所谓的“黑宫”中度过那十五个月,我将永远无法写下马克洛尔的冒险经历,哪怕他的形象早就时常出现在我的诗歌创作中了。

这段经历彻底地深入我生命中隐秘的角落,以至于今天我用一种温情、充满感激地怀念它。

这就是我在第二版《莱昆贝里日记》中想要说的话。最后,我在这里附上在第一版就提到的一段话,其中包含的想法到现在依然是真切的:“托埃琳娜·波尼亚托夫斯卡[1]的福,这些故事得以被汇编在一起。这些故事是一段经历的部分见证……那些留在监狱里的人才能经历的事情的见证,是属于和我一同体会痛苦的人的见证。监狱里的人为我揭露了人类丑陋的一面。直到进了监狱,我才意识到,每一天我们都在愚蠢地回避着人类肮脏的一面。”

阿尔瓦罗·穆蒂斯

注释

[1]埃琳娜·波尼亚托夫斯卡(1932— ),墨西哥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特拉塔罗尔克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