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身世家,弃笔投戎

提到袁世凯,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可能是一个负面的形象。教科书里,他仅仅被一笔带过,被描绘成窃取孙中山等革命先烈发起的辛亥革命成果的窃国贼,以及妄图从民主恢复帝制,开历史倒车的罪人。

这是袁世凯留给我们后世最直观的背影,但一个人能在动荡的时代脱颖而出,甚至一度决定整个国家的发展和历史的走向,那背后必然有着更加复杂深刻的故事。

除了总统和皇帝的身份,袁世凯还曾经担任过清政府驻朝鲜的军事指挥官、驻朝通商大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并创建了中国新式陆军和警察。可以说他是结束旧时代、开创新时代的灵魂人物,然而也是因为最后的一个失足,他跌进了历史的万丈深渊。

诚然成王败寇,但是了解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一个脚印成为总统,又是为何会昏聩至妄图谋求帝位,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了解了这一路的缘由,我们才能更加全面的去评价这一个人,客观的去看待那一段英雄辈出,波澜壮阔的历史。

袁世凯,到底是一代枭雄,还是窃国大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大人物的生平。

1859年,清朝政府正处于战乱频发的内忧外患之中,对外抗击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发起的农民起义,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带领的袁家军是镇压捻军的主力。

袁世凯出生的这一天,袁甲三的军队正巧攻占了捻军的根据地,捷报传来,全家都非常开心,觉得这个孩子生来就很吉祥,给他取名世凯,希望他继承祖业,世世代代一路凯歌高进,光宗耀祖。

当时,为了全家的安全,袁甲三在家乡河南项城那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异常坚固的堡寨,命名为“袁寨”。袁家所有人都住在“袁寨”里,由长门长子袁保中打理,也就是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有一个弟弟,叫袁保庆,生的两个儿子都早夭了,于是袁保中就把袁世凯过继给了弟弟。

在古代,以过继的方式为亲族延续香火的现象很常见。这次过继,对袁世凯的人生来讲,是一次很大的转折。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没有功名,在家中料理祖宅,而养父袁保庆早年间跟随袁甲三镇压捻军,战功卓著,之后又一路升迁,一直做到了朝廷正二品官职,他的学识、眼界、人脉都高于袁保中。跟着养父,袁世凯走出了偏僻的“袁寨”,先后到了济南和南京,认知、眼界都大大提升。

袁家是书香世家,在三代人中,曾出过两个进士、两个举人、四个秀才。所以袁保庆对袁世凯也寄予了厚望,请了名师到家里给他讲课,然而袁世凯跟所有熊孩子一样,不喜欢读书,每天都在外面恣意玩耍,惹是生非,再加上养母的溺爱,完全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

逍遥快乐的日子随着养父染上疾病,突然去世戛然而止。那一年袁世凯14岁,他从一个富家公子哥变成了没人管教、无依无靠的小孩,每天跟无赖少年混在一起。

三叔袁保恒回家探亲,看到他天资并不坏,但疏于管教,就决定让他进京准备科举考试,由在京城的四叔袁保龄亲自监督。

进京后,袁世凯特别努力,立志发愤图强,考中科举,求得功名。两位叔叔也对他寄予了厚望,请了老师教课陪读,甚至他的生父去世都没让他回乡送葬。

1876年,17岁的袁世凯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不幸落榜,三年后,他再一次参加,可惜又一次落榜。这两次落榜对他的打击很大,他烧毁了全部诗文,发誓不再考科举,说:“大丈夫应该在战场上厮杀战斗,建功立业,怎么能受困于书本之间,浪费光阴!”

后来在他当上直隶总督,相当于今天管辖着河北、天津、山东的全部军民政务时,曾联合其他官员一起,请求废除科举制度,也许这一行为,也跟这两次科举失败有很大关系。

人生四大喜中的“金榜题名时”袁世凯没有等到,却完成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洞房花烛夜”,他娶了门当户对的于氏,两年后于氏生了长子袁克定。

在两次科举之间,三叔袁保恒在河南赈灾治疫的时候,染上瘟疫去世了。四叔袁保龄听到哥哥的噩耗,辞去了京城的官位,回到家乡,袁世凯又一次失去了靠山。

可袁世凯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不想再回到偏僻的项城,于是他拿着分得的家产自立门户,带着妻子和养母去到了陈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东南部的周口市,那里有养父留下来的一处大宅院。

刚到陈州,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科举失败而心有不甘,袁世凯花钱组织了两个文社,丽泽山房和勿欺山房,开始结交当地的文人雅士,一时声名大噪,甚至连知府,也就是现在的市长都经常来参加聚会。

在打理文社期间,袁世凯结识了他一生的至交徐世昌。徐世昌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当时的他一边给人当老师,一边在县衙里做文案,养家糊口。

听说有人办了文社,就来凑热闹。两个人一个满腹经纶,一个胸怀大志,一拍即合,聊得非常投机,甚至到了“秉烛夜谈,抵足而眠”的程度。

袁世凯欣赏徐世昌的博学多才,在知道了他的境况之后,拿出一百两银子,资助他进京赶考。而徐世昌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并在袁世凯后来的政坛发展当中,一直充当最重要的盟友。

赋诗风雅的生活固然有滋有味,但祖辈留下的家产却越来越少了。于是,袁世凯决定走出家门,离开小城市,去大城市闯荡一番。

他先去了当时最繁华的上海,这里商贾云集,还有很多外国租界,遍地是机会和诱惑,然而找了一段时间工作,却四处碰壁。

前途未卜,心情郁闷的他走进了一家妓院。江南名妓沈玉兰见他仪表不凡,一见钟情,并且搬出妓院,给了袁世凯一笔钱,和他约定,出人头地之时,一定要回来迎娶自己。后来,袁世凯在朝鲜立足,立马就把沈玉兰接了过去,做自己的大姨太。

除沈玉兰外,袁世凯在上海还结识了一个朋友叫阮忠枢,阮忠枢是当时淮军领袖李鸿章的幕僚,他们住在同一家旅馆,他见袁世凯相貌不凡,却穷困潦倒到一顿饭钱都付不起,就请他一起共进晚餐。

阮忠枢问道:“我看袁兄绝非是等闲之辈,为什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袁世凯叹了口气,说道:“说来话长啊,我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落榜了,仕途无望,就想来上海这个繁华之处找点事做,却一直没找到工作,所以才沦落至此。”

阮忠枢听完后便开解他说:“袁兄很有前途,为何非要考科举,或者给人打工呢?求得功名的办法还有很多。”

袁世凯听到这样的话,便觉得自己遇到了有远见卓识之人,就一股脑地把内心的想法都说了,他倾诉道:“还有什么办法呢?除了读书,我从小就喜欢练武,最想做的其实是投笔从戎,上阵杀敌,但是现在国家太平,根本没有和父辈们一样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机会。”

阮忠枢听到这里,便笑了笑,说到:“国家现在内乱虽然已经平息,但国外列强的威胁依然还在。大清朝必然会与洋人开战,所以想要上战场,一定大有机会。”

阮忠枢在李鸿章的麾下,见多识广,仔细和袁世凯分析了当下的形势。听了阮忠枢的话,袁世凯茅塞顿开,感叹道:“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阮忠枢还向袁世凯建议,可以先到京城捐一个官职,有了一官半职之后,今后去哪办事都会方便一些,并且资助了袁世凯北上的路费。

之后,袁世凯回家就和母亲、妻子说明自己的打算,筹到买官的钱后,就去了京城。谁知刚到京城,就遭到诈骗,买官的钱全被骗走了。

无奈之下,只能去找当时刚加入李鸿章幕僚的四叔袁保龄,袁保龄告诉他家里已经为他捐了七品官职,还托人写了封介绍信,把他也介绍到李鸿章麾下。

袁世凯满心欢喜,拿着引荐信,跑到李鸿章的府里,可谁知白白等了一个上午。更让他失望的是,在等待被接见的时间里,他看到北洋衙门里人才济济,六品顶戴的官员都要给人端茶倒水,自己的七品顶戴在这深宅大院里,想混出头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就灰心离开了。

在与四叔袁保龄商议之后,袁世凯最终决定到现任淮军统领的吴长庆那里从军,吴长庆是养父袁保庆的至交。

兜兜转转后,这次他终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路,从此开启了他的军事、政治生涯。然而,一开始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投奔军营的第一天,吴长庆就安排了两位老师教他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安心准备科举考试。袁世凯初来乍到,不敢拒绝,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老师读书写文。

两位老师看到袁世凯写的文章,一团乱麻,要改都无从下手,不禁感叹到世家子弟,真是朽木难雕,商量着要如何向吴长庆汇报教学情况以及袁世凯的真实水平。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袁世凯因为忧愤病倒了。

两位老师一起去看他,袁世凯终于对老师和盘托出,他说:“实不相瞒,学生的病,有七分是心病。”

看着老师疑问的目光,袁世凯便继续说了下去:“学生是被读书所困,心里烦恼。第二次科举失败后就把书都烧了,立志不会再考,另谋其他路径建功立业。如今国家受列强欺凌,大丈夫应该在战场保家卫国,所以才来投奔吴世叔。谁知世叔安排两位老师教学生读书,学生不甘心一直这样,又怕辜负吴世叔和两位老师的苦心,所以更加烦恼,这才病倒的。”

两位老师听完袁世凯的话,才知道原来他们以为的文理不通的纨绔子弟,却胸怀大志,便答应袁世凯帮他向吴长庆说明心意。

吴长庆听说后,诧异地说道:“他的叔叔在信里写道怕他荒废学业,让我代为管教,没想到他的志向不在科举,而在从军。两位老师,你们觉得他是从军的料吗?”

其中一位老师张骞说道:“我看他每天早上都会起来练拳,下午去骑马,风雨无阻,而且来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和军营里的人混得很熟,确实适合从军。而且他的文采在科举这条路上并不出众,但是在军营里,却算是出类拔萃的。既然他志在从军,不如就成全他。”

吴长庆听从了两位老师的话,分配袁世凯去了营务处,也就是军营里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稽查军纪。并嘱咐他说:“稽查军纪是个良心活儿,你上心的话,会学到不少东西,不上心,每天躺在床上睡大觉也没人管。做不做得出成绩,全看你自己。”

袁世凯一腔热血,立志要做出一番事业。每天,骑着一匹高头骏马,随行的稽查队举着“庆军营务处帮办”八个大字的旗子,在营地里来回巡查。然而,一盆凉水马上泼了过来。

吴长庆是儒将,性格温和,军纪免不了有些散漫,士兵闲的时候经常聚众赌博,还有人把妓女带回军营。在袁世凯看来,军中需要整治的地方很多。但他初来乍到,又是个新兵,很多军官都是陪着吴长庆南征北战的老部下,对他嗤之以鼻,甚至说他“拿着鸡毛当令箭”。

袁世凯心有不甘,想要整治却无从下手,又怕一旦失败,想要再建立威信就难上加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