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研究
- 张相伟
- 861字
- 2024-03-28 20:18:17
1.2 关键概念界定
本书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概念,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投资动因。
1.2.1 对外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源于国际商务领域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IDI)的概念,国际直接投资(IDI)与“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又译为“外国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跨国直接投资(Trans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TDI)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称谓。
国际直接投资涉及两个国家和地区:资本流入国和资本流出国。其中,资本的流入国称为东道国,资本的流出国称为母国。一国一般既接受资本的流入,又进行着资本的流出,即同时扮演着东道国和母国的角色。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每年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对一国而言,将该国外国资本的流入称为外商直接投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FDI)而将该国的资本流出称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ODI)。本书的研究出发点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因此,主要聚焦于中国资本的流出,即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下文简称OFDI)。有关“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辨析如图1.2所示[2]。
图1.2 “对外直接投资”的概念辨析
由于本书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样本数据主要源于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因此,本书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定义沿用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的定义,即“中国企业、团体等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并以控制国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的经济活动”。而且,本书在后文中以OFDI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简称[3]。
1.2.2 投资动因
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企业“走出去”的原因与驱动因素,也可理解为企业希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的意图和战略目的。根据研究需要,本书依据起主导作用的决策主体,将其分为市场机制因素和政府驱动因素。把以企业为主体的决策行为的动因定义为市场机制因素,包括融资、劳动力成本和东道国贸易壁垒等因素;把影响企业决策行为的国家战略或者国家政策的驱动因素称为政府驱动因素,包括中国政府为帮助企业“走出去”实施的两项重大境外投资促进政策,即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境外金融机构布点,以及当前中国最重要的区域合作机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