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知本体是至善灵觉

在“至善灵觉”的意义上,蒙泉把“知”与“良知”等同起来讲。他认为:“知者,至善之灵觉,所谓良知也。”他又把“知”与“至善”联系起来,认为《大学》中的“知止”即“知止于至善”。因此,蒙泉界定“良知”内涵为“至善灵觉”,突出“至善”之义,是对《大学》思想的一种创新性发展。承传阳明在《大学古本序》中对“止至善”的论述,蒙泉的“良知至善”说,具有“一寂感、该体用”的特点,他还提出《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浑然一于至善”的观点。

以良知为本体,包括多重含义。就良知与心的关系而言,良知作为本体是“实”,是带有“至善”的价值追求,而心体本“虚”,故生生不息。阳明四句教中有言“无善无恶心之体”,也就是说心体有“无”的性质。但要注意的是,良知学讲“心”的虚无,与禅学“见心不见性”不同。禅学讲心的“虚无”会往“寂灭”上走;但以良知为本体,也不同于“霸”术:图谋霸业的,只为私欲功名,并非内求“止于至善”,其心与理未能合一。因此,以良知为本体,不同于禅学的走向寂灭与霸术的外求私利,良知因心的虚灵而生生不息,良知也因“知止于至善”而超越一己私利。总之,良知源于性体自然,合内外天人而一,乃尽性之学。

就良知与意、物的关系而言,它们是体与用的关系。“心之所发便是意”,因良知能够对意察觉,从“觉知”与“被觉知”的意义上看,知(良知)是意的本体,意是心的发动(有感),而心的本体还是良知,所以意是知的发用。“意之所在便是物”,物是意的进一步延伸。阳明也讲过“心外无物”,只要确立了良知的本体地位,梳理清楚良知与心的逻辑关系,对以“知为体,意与物为用”就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