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教会众国自有曙光公约在约束封地贵族。
两百年来,每一次王国腹地沦陷,都会引发大规模的封地贵族动荡。
达姆斯王国边境防线失守,在王国历史中已经出现了两次,能够固守封地,等到曙光诸国联军到来的幸运儿还不到一半,现在蛮人攻城能力得到了革命性的增强,估计没有几个家族能够坚持到曙光众国联军到来。
伊恩甚至怀疑,王都方面已经下定了决心,以空间换时间,让前线封地贵族节节抵抗,依托王都坚守,甚至可能迁都到王国最南边的韦布利行省,毕竟王国早期的王都就在那里。
不是伊恩以最大恶意思考达姆斯王国的反应,同是贵族阶层,伊恩对这个群体的了解,那是相当深刻。
达姆斯王室只要能够不被全境占领,沦为曙光复国组织,在援军到来,蛮人被打退后,就能继续存在,最多是损失一部分利益。
不独诺德堡家族会做准备,每一家收到边境战报的封地贵族,都会有做出和伊恩相同的准备。
只是每个家族的做法会有所不同,大多数当然是在部署防御,计划依托郡城完善的防御工事,全郡贵族抱团取暖。
有些家族则会各显神通,期望于得到王国同意,得以参加王都保卫战。
传承不曾断绝的兰迪特世界,每个封地贵族之家,类似的传承记载那可是相当完善,这次的边境战争他们通过对比历史,得出的结论虽然可能没有伊恩那么悲观,但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伊恩相信,从林丹城的军报传播开来之后,整个达姆斯王国各地贵族都会变得异常忙碌。
一方面是明知道边境防线可能会失守,可各家还是要按照王国的动员方案,向边境地区提供支援,好争取时间来增加各自家族的生产机会。
另一方面,地方上的封地贵族需要各显神通,囤积物资,加固防线。
没有被绝对掌控话语权的郡,各个封地家族的也需要防一手,免得一不小心就成了炮灰,真心是忙得飞起。
伊恩在将西诺德堡山的家族计划交给两位老霍尔子爵之后,就带着已经完成外围猛兽清理工作的西利埃等人连夜下山。
有了两个管理经验丰富的人负责山上的事务,上万人的正式骑士在山上配合,整个诺德堡的资源向西诺德堡山倾斜,伊恩相信,西诺德山上不用多久,就能修筑好足够多的城堡。
希尔的任务也增加了,投石机制造作坊被分成两个,峡谷下面一个,西诺德堡山上一个,生产任务也是需要翻倍。
作为一个领主,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伊恩只需要总揽全局,把合适的人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再提供足够的资源就可以了。
领主更需要一颗清醒的头脑,了解王国局势,认清治下的领地,做出合理的分工和发展计划,交由家臣去负责各项事务,规划各项事务的进程与完成时间,能够做好这些,伊恩就是一个合格的领主了。
战争时期的领主,需要做到下达正确的命令,不能错估形势,一旦出现战略上的失误,那就是身死地除的后果。
伊恩也一直都有些疑惑,兰迪特世界的情况这么奇特,蛮人和曙光众国的战争从未停歇过,连投降的贵族家族都没有几个,这在伊恩穿越前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同是人族,连肤色都相差不大,传承记载的资料伊恩也看过,可要是真到了穷途末路,伊恩觉得投降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回到诺德堡城的伊恩,没有休息,连夜召开家族高层会议,霍尔子爵领,六个封臣骑士领的家主都被连夜招来,一同参加会议。
王国没有命令各郡封地贵族自守的情况下,莱比锡郡现在还暂时不能整合,只属于诺德堡家族的领地却可以事先进行准备。
“诸位,都是诺德堡家族高层,关于王国现在的局势,大家都有了解,相信你们都有清醒的认识,我就不多说了。
封地贵族守土有责,诺德堡峡谷的土地归属权属于诺德堡家族,两边的山脉在曙光众国法理上也属于诺德堡家族。
蛮人的投石机部队太过强大,在比尔森大平原上,如果遭到蛮族大举进攻,能够守住城堡的估计没有几个。
伊恩昨天亲自前往西诺德堡山中观察,给家族找到了一条退路,把领地城堡修到西诺德堡山上去,只要还在达姆斯王国的土地上坚守,家族就不算违反曙光公约。
山中城堡修筑困难重重,需要的人力物力是平原上的数倍,可这个事情必须做,而且要不惜代价的去做。
我决定集中一切可以动用的家族资源完成此事,今年诺德堡领和霍尔子爵领的春耕也要给此事让步,诸位有什么看法,现在可以说出来,可会议结束后诸位必须按照命令执行。”
霍尔子爵领加上六个骑士领的基础实力不亚于原先的诺德堡男爵领,在西诺德堡山修筑城堡又涉及家族存亡,必须整合全部力量,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修筑完,能够安置整个诺德堡家族领民的城堡。
“家主,霍尔领地会全力支持家族的计划。”
“家主,前线情况虽然危险,可王国还有八道防线,此时就放弃领地生产,是否过早了,家族虽有储备,可只出不进也坚持不了多久。
万一防线能够守住,诺德堡家族会因为放弃生产损失惨重,而行省内其他家族没有损失,对家族在行省中的利益将会是一个严重打击.........”
鲁达爵士对王国边境防线还抱有期待,分析行省情况,向伊恩提醒道。
事实上也是如此,整个达姆斯王国各地贵族,虽然都在做着各种准备,可都是几百年来和蛮人交战的正常准备。
像伊恩这样,孤注一掷,放弃领地生产,全面军备的封地贵族还是极少的,危机感大家都有,重视程度决定了各自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