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十八梯

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市井生活相映成趣,层层叠叠的景色尽收眼底,令人目不暇接。

接着来到烟火气很浓的十八梯。

最早的十八梯,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三世纪的三国时期。

自南宋时期“重庆”得名后,城市的建设逐渐展开。

为了促进交通便利,重庆城内修筑了石梯官道,这些官道连接了城市的上下部分,使得交通更加活络。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八梯一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形成了“百商云聚,一应所需,自较场口至响水桥下,无有一物不可买卖也”的繁荣景象。

到了明朝洪武年间,重庆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城筑墙工程。

在渝中半岛上,设置了“九开八闭”共十七座城门,其中“储奇”、“金紫”、“凤凰”、“南纪”四座城门环绕着十八梯而建。

这一时期,十八梯一带成为了重要的军事和行政中心,矗立起了总镇官署和守备军营。

其地理位置北抵较场口至凯旋路山脊,南端延伸至下半城主干道,西抵大巷子、花街子,东出玉带街(今凯旋路)。

如今复旦中学的大门位置,正是当年守备军营的后营门。

进入清末开埠时期,长江航运的兴盛发达使得十八梯的地理优势愈发凸显,逐渐成为连接上下半城的中心地带。

随着响水桥、下回水沟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成和完善,善果巷、月台坝、花街子等城市街道相继形成规模,各种商号行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包括酒肆茶楼、织布纱坊、医馆药房、私塾学堂、百货商店、五金农具等,使得十八梯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化的商业中心。

1891年重庆开埠后,作为商业重镇的重庆城迎来了快速发展。人口的激增使得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变得尤为迫切。

CQ市第一任市长潘文华果断决策,拆除旧城墙,修建新道路,使得城市交通迅速发展。

以南区路和北区路为代表的现代公路开始逐步联通整个重庆城,而随着中兴路和凯旋路的建成,十八梯作为连接上下半城主要通道的地位逐渐被取代。

抗战时期,面对日军频繁的轰炸,重庆人民修建了大量的防空洞。

位于十八梯上面的较场口大隧道就是其中之一。

这条隧道从洞口进入洞底后,平伸2500米,深入地下10米,中间分叉形成两个出口,一个出口通较场口磁器街,另一个出口在石灰市(与新民街相连的一条巷子)。

隧道高宽各2米左右,每隔三四十米点一盏油灯,但缺乏通风、防火、防毒和医疗等设施,最多能容纳约5000人。

当时,居住在十八梯附近的居民大多是下力人、城市贫民、小手工艺者和逃难到重庆的人。

由于火灾、滑坡、日机轰炸等原因,房屋密集简陋,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十八梯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