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忆·长江情

他的收藏不仅限于书画,还包括了书法、绘画、陶瓷、铜器、紫砂壶、碑拓、砚台等多种类别。

1964年,李初梨因病离休,有了更多时间去寻觅和收藏文物。

然而,在特殊时期,他所有的收藏被收走,本人也被送走。

直到1980年,经过组织的查证,他收藏的所有古董被确认为合法获得,因此全部归还给了他。

这些文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但他年事已高,无力保管,于是决定将它们捐献给家乡重庆的博物馆。

1983年4月,李初梨将50余年搜集的534件文物无偿捐献给了CQ市博物馆。

1984年和1990年,他又分别捐献了数十件书画和紫砂器、青铜器、瓷器、石刻造像等。

经国家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捐献的238件书画中,有20件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72件被定为二级文物。

在捐献文物时,李初梨明确表示,他不求任何报酬,也不接受荣誉证书。

他强调,这些文物本属于国家,他只是将它们归还给国家,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他甚至表示,如果国家给予他任何报酬,他将收回全部捐献的文物。

他的夫人刘钧在他去世后,也于1999年向CQ市博物馆捐献了数十册珍贵图书。

李初梨夫妇的无私捐献,让收藏界为之动容,他们的事迹被永久铭记。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李初梨的收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别设立了“李初梨捐献文物展”,去过的观众都会惊叹于一个人的捐献能够撑起一个展厅。

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听闻此事后,感慨地说:“宝献乡邦壮国魂!”

这不仅是对李初梨夫妇的极高赞誉,也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第二单元是“怀·长江情”的展览,以接受捐赠的具有鲜明长江文化特色的藏品为核心,这些藏品种类繁多,包括了书画、陶瓷、奇石、老照片以及各类文件宣传品等。

这些珍贵的展品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内涵上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这些藏品,展览简略而生动地勾勒出长江流域的历史脉络、人文风貌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书画作品中蕴含着古人对长江的赞美与描绘,陶瓷和奇石则可能反映了长江流域的地理特色和文化传统,老照片和文件宣传品则可能记录了长江沿岸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

整个单元的设置,不仅是为了展示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的使命。

通过这样的展览,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激发起对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未来长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传播贡献力量。

第三个单元是“听·山城事”的故事。

自2022年8月15日起,CQ市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干旱灾害,影响了该市所辖的36个区县,波及了824个乡镇(街道),导致232.1万人遭受了灾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