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时,家中新添了一台电子琴,哥哥因在学校对琴感兴趣,跟老师学习了一番。
便向母亲讲,母亲便买了台琴。
哥哥起初在弹时,母亲与我站在一旁聆听。
只见他按下开关,非常顺利地弹完了一首,即使从未听过,但琴声的治愈吸引了我。
即便随着琴声的消逝,耳边亦回旋着那婉转的声音,经久不消。
此后,每次我尝试弹时,都难听至极,我曾请求哥哥教我弹琴。
他却担心影响我学习,果断拒绝,尽管我如何闹,他都无动于衷。
后来啊,哥哥升入九年级,成绩依然稳定中等,不知是何原因,最后却毅然辍学。
当我下午放学回家,院中挤满了人。
父母亲,三位大爷,邻居皆对他进行劝导,他的老师最后也来到家中。
最终也没将他劝回来,跟这村里的一个人去安徽学雕刻玉石,一年一回。
我只记得在他刚上车时,不知为何,一股强大的不舍感揪住了我的心,随着汽车的移动,泪水渐落。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来在日常的争吵与打闹背后,我们早已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哭啥嘞?”
母亲的一句话,我哭的更凶了。
背对邻居,压声哭泣。
母亲回头,见到了我的样子,笑出了声,将我转过身。
“嫩瞅瞅,哈哈这小孩儿。”
“在家里,这俩谁都不让谁,天天掐,现在走了个,反而另外一个又舍不得了。”
母亲笑道。
众人皆笑。
“没事儿,嫩哥又不是不回来了,乖啊。”
母亲笑完,将我的眼泪拭去,温柔道。
最后,我回了屋,却难以抵挡泪水的奔涌。
后来啊,每日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琴旁。
坐于琴前,却唯独弹不出旋律,最后我也没再碰他。
他的离开,带走了家中的欢声笑语,也带走了那曾经回荡在屋内的美妙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