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教师手册:理论、方法与实践
- 李睦主编
- 4961字
- 2024-11-04 18:43:26
艺术教育对大脑开发的作用(1)
郑勤砚(2)
现代脑科学视野中的艺术学习
艺术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它拥有超越口头语言和地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艺术并非华而不实,它和任何符号语言(音乐、手势、舞蹈等)一样,也提供了一个镜头,我们通过这个镜头可以感知、体验、思索和再现我们的世界,有时是作为创作者,有时又是作为受众。在正确的教学指导下,儿童和青少年接触视觉艺术可以塑造他们的大脑。但是,“艺术学习”和“通过艺术学习”究竟是使大脑具有特殊的、专业的见识,还是生成了更为通用的、灵活的和综合的能力,目前在这一点上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的观点是,通过艺术学习可以生成创造力、想象力等思维技巧,还可生成采取和运用多种视角的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对跨学科的学习产生更突出的影响。可以认为,艺术学习的特色就是能使大脑对多种不同结构做出反应,一一进行分层处理,并将它们综合在我们称为艺术品的整体框架中。
现代脑科学检测技术研究显示,文字刺激与图形刺激激活的大脑区域不尽相同,文字刺激较多地激活大脑左半球,图形刺激较多地激活大脑右半球。James Jaccino博士提出,尽管每一个半球确实有着某些清晰的特性,每一个大脑半球“仍然要求另一半球协助其整体功能”(3)。因此,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教育刺激,注意调动儿童多个感觉通道的参与,并引导儿童进行多种类型的学习,有利于儿童不同大脑区域的协调活动,有利于儿童全脑功能的开发。对自然景观以及绘画、摄影、雕塑等视觉艺术的欣赏,可以丰富人的视觉感知,使人具备艺术家的“慧眼”。而“看”是人脑对外部形象的感知,是大脑内多个区域协同活动的结果。一般而言,顶叶加工空间图形;颞叶加工记忆;枕叶加工颜色、运动、对比、形式和其他关键的视觉因素;额叶既加工注意信息,也控制个体注视艺术作品的时间长短。简而言之,视觉艺术创作和看的行为是大脑整体的经验。人的视觉系统共有35个以上的加工区域,在这些神经全部加工完成之后,人才能真正看到一件艺术品(4)。可见,视觉艺术并非仅仅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当人们从事视觉艺术活动时,两侧大脑都参与了工作,都得到了锻炼和开发。
在很多时候,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进行自我调节,轮流占据支配位置。大脑右半球对外界形象刺激作出的反应与左半球的分析相结合,非常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协同发挥。脑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使大脑某一个半球处于兴奋状态,并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做会使大脑产生一种保护性抑制(大脑全面“罢工”)。因此,当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疲惫的时候,让他们去读诗、画画、演奏器乐或欣赏大自然的美,不仅有利于大脑左右半球的协同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经验
现代脑科学研究和心理学对艺术教育价值的充分肯定,成为“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重要理论基础。早在2000—2001年,此项目就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的小学实施,那时,图森联合学区的小学除了有校乐队之外,几乎没有正式的艺术课程。“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发起人之一琼·阿什可拉夫特认为,每所小学都应该提升艺术课的比重,因为艺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有重大作用。“艺术开启大脑”项目实施校之一的里昂小学校长希拉·加文则认为,“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实施与音乐课、美术课不同,它是力图通过对艺术课程的整合来促进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或肢体运动来获得对所学概念的体验。因为,艺术活动不仅是为孩子打开通向美的世界的大门,同时也能加强儿童脑神经的联结。实施“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学校的阅读、数学、写作等科目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拉美裔学生的数学成绩尤其进步显著。研究表明,沉浸在艺术之中的孩子考试成绩也更好。如果担心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想让他们考高分,给孩子的艺术教育应该更多,而不是更少。不仅如此,实施“艺术开启大脑”项目的学校教师在所有指标上都表现得更好,包括教学设计、整合艺术的教学,以及对各种学习活动的创造性开展。
除了现代脑科学为“艺术开启大脑”项目提供了教育经验之外,美国教育改革还明显地受到哲学与心理学的影响。教育改革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而艺术教育的逐步完善则又进一步深化了教育革新的成果。
作为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原主要研究者,艾斯纳则统合了当代主要美学、心理学理论,综合完形心理学家阿恩海姆与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论点,就视觉形式表现内容的研究而言主要采取阿恩海姆与兰吉的理论,最后根据杜威实用主义美学阐释艺术活动的特质,强调艺术的内在价值,阐发艺术的独特功能,包括艺术能提供独特的视觉境界、增进美的感受,并具有维系与开拓精神领域的功能。艾斯纳同时认为,艺术活动所提供的教育价值还在于学生能从事艺术创作,能学得以艺术的象征形式表现或接受自我情感表达。这些不仅可作为创作的根源,更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美国的教育决策者也认识到了艺术的价值。根据艺术教育同盟(AEP)的一份关于2007—2008年各州教育政策的统计,有47个州有关于艺术教育的强制规定,48个州制定了艺术教育标准,40个州把艺术纳入了高中生毕业考核的要求。1994年通过的《美国教育目标2000》,将艺术作为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的课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将艺术作为公共教育的十大核心学术性科目(academic subjects)之一,这使艺术教育拥有了获得联邦政府拨款的资格。
当然,并不是所有参与艺术的人都是抱着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当孩子们在绘画或唱歌的时候,他们非常专注,大脑神经在建立联结,艺术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了丰富性。
艺术教育对大脑开发的重要作用
(一)艺术教育促进大脑视觉认知系统方面的发展
人的大脑的注意对颜色、波长、光、黑暗、移动、形式和深度等刺激比较敏感,因而这些因素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注意。神经学家推理,大脑对于高对比和新颖性有注意偏向,大脑感觉输入的90%来自视觉资源,而且大脑对于符号、画像和其他简单的形象有立即和原生的反应。什么是传输信息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讨论、阅读材料和计算机?研究者Fiske认为,这些媒介都不是,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是最有影响力的,当我们看到一组相似的物体时,大脑能更加迅速地从中识别出不同。大脑还可以加工特征差异,如颜色、形式和重量等,大脑的这种进化倾向为人类提供了确保生存的优越条件。因而,从事艺术创作可以极大地训练人的大脑,对于人可以触摸和操作的视觉对象,我们记得最好。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用实物、照片、图解、图表、幻灯片、录像片断等会使教师的讲授或呈现更加有力地影响大脑。而美术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大脑视觉认知系统,以丰富记忆。
想象力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培养想象力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艺术学习的特质就是使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能力。同时,艺术创作的对象,不论是属于听觉、视觉或其他,均难免有材料及表现手法的限制,因此艺术学习可使学生体验媒介限制,刺激他们突破限制,并给予他们进行创意发挥的空间。因此,艺术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媒介限制下表现的能力及创造能力。
此外,艺术创作的过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音乐、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交融,艺术的学习可帮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每一环节与其他事物交互的作用及其影响。艺术作品的完成,有赖于各类视知觉推理思考能力的训练,有赖于各项细节的谨慎安排,当学生养成关注细节变化的习惯时,也可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观察与思考。由于艺术创作没有一定的准则,不同的创作、行为方式都可能达成很好的结果,所以在经常强调规则化、公式化的学校环境中,艺术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并训练开放的问题解决思维。
正是基于大脑在图像认知方面的独特性,当探讨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原因时,艾斯纳在1989年指出,艺术教育对于学习者的成长过程发挥积极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同时,艺术教育具有独特价值,艺术对人生提供了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殊经验与理解。(5)研究显示,艺术教育跟我们对教育的几乎所有期望都有关系,如学习成绩、社会与情感发展、民主参与以及机会均等。
(二)艺术教育促进大脑平衡发展
文化学者巴尔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而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也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儿童将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带入课堂,这些经验经常带有强烈的感情和幻想色彩。当他们进行绘画或素描时,他们就会知道材料的特殊性质。随着儿童探索和发现材料中更多新的可能性,这些新知识与他已有的经验就会产生共鸣,唤起他们实际生活经验的特殊方面,如思想、感知、感觉等,并使它们成为可用于新探索的路径。对外部与内心的动态感知并不随着幼年的过去而失去。如果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培养,它会继续促进并赋予观念以新鲜感。创作再现形象的能力涉及大脑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指向的是视觉意义上的构建,其中,意义由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所确定。由此,认知能力在艺术发展的早期就已形成,特别是有四种能力在艺术发展中起到了普遍性的作用:精密性、创意、流畅和抗拒封闭。其一,精密性能力使学习者能够将注意力投向其感知观念的局部和细节,探索更多信息并使之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对一个观念、问题或经验的可能性产生兴趣。其二,创意涉及抓住这些不同可能性的一部分并用有创见的新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思考。简而言之,创意增强了对事物、对将熟悉之物变陌生及将陌生事物变熟悉的独立思维。其三,流畅涉及使观念流动、向前发展、过滤及将思想和反应混合为新的统一体的能力。其四,抗拒封闭暗示了保持大脑的开放和独立,考虑各种可能性及使思维进一步发展为新的洞察力和理解力的能力。
这些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激发想象力、冒险精神和表达能力,当学习者对他们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时,这些能力并不作为一个单独的认知单元而起作用,相反,它们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更广泛基础的“智力习惯”(6)。因此,绘画、素描、雕塑等艺术创造活动可以促进大脑重要功能的实现,使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变得更有意味。在创作过程中,视觉形象所表达的内心构建的形象,可用于反思和认识这个世界,用前所未有的眼光认识这个世界。从一个非常真实和基本的意义上来说,创作和欣赏艺术的活动使我们得以成为形象认知的主人。由此可见,艺术活动促使大脑的左右半球平衡发展,使我们大脑的潜在能力获得全方位发展。
(三)艺术教育帮助大脑处在最佳的学习环境中
对于训练和学习环境来说,教师和学习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步入任何教室或训练场所,你会非常迅速地感觉到情绪的、智力的和周围气氛的影响。作为教师或促进者,我们的主要责任是提供一个积极的、促进和谐学习的氛围。其中,教学环境的视觉氛围十分关键。在我们的大脑所吸收的信息中,有80%~90%之间是视觉的。视觉因素甚至在学习者有意识地理解所看到的事物之前就已经接受,使教学实践生机勃勃,提供用于吸引学习者注意的框架。
大脑在意识与无意识水平上从外部环境吸收信息,它们对于学习的作用可能多于我们所意识到的。既然颜色、装饰元素、声音、气味或其他刺激都优先进行加工,这些要素都应在学习环境设计中给予重点考虑。积极肯定形式的教学设备、学习者的作品等都是重要的视觉要素。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与创造美,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和谐的情感,使个体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中保持宁静的心态,保持人性的美好与纯洁,培养能够运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健康个性,并更加健全地、均衡地发展我们的大脑。
(1) 本文原题为《艺术教育对大脑开发的作用探析》,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9期,第56-58页.经作者授权,收入本书时有修订。
(2) 郑勤砚,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3) [美]E.詹森.基于脑的学习——教学与训练的新科学[M].梁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6.
(4) [美]Eric Jensen.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M].北京师范大学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8.
(5) Eisner, E. W. 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M]. Reston, Virginia: The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89.
(6) Judith M.Burton.全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研修班讲义[Z].20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