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先溯源流——“黄老”之说的由来
提起道家,人们往往想起“黄老说”。到底何谓“黄老”呢?南怀瑾先生在《禅宗与道家》一书中告诉我们,自秦、汉以后,学者们往往以黄、老并称,认作道家的宗祖。所谓黄,便是指黄帝;老,当然就是老子。“黄老”原来就是黄帝+老子的组合。这对“黄金搭档”中,老子作为道家始祖的身份得到公认,而黄帝的资格认证就比较复杂了。
黄帝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首领。传统上便把黄帝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谓极尽溢美之词。而在众多远古传说中,黄帝与其随从播百谷草木,创造文字,制作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开创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先河。
一个人能完成这样的丰功伟绩,实在是叫人惊叹,也让人难以相信。难怪司马迁说黄帝“生而神灵”,除了天生的神仙,谁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完成这样的壮举呢?读到这里,不由得莞尔一笑,知道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并且可以想到,这是我们的古代先民把模糊不清的历史都算在了黄帝的头上。
而黄帝成为道家的始祖,这中间也就有这么一点“模糊论”的色彩。但在南怀瑾先生看来,也是出于“学术上的谨慎忠实”的需要。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历史上除了承认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以外,几乎没有能够证明他学术思想的史料。而《黄帝内经》和《黄帝阴符经》,后世很多学者也认为是后人的伪书。想为文化寻根溯源,要上溯到黄帝之前,除了一些远古传说以外,就缺乏可信的史料文献,于是便以黄帝为始祖,将中华先民所有的思想文化一并划归到黄帝门下,加以尊崇。后世之人又多“贵古而贱今”,所以各家都把自己的思想源头归并到黄帝和神农氏。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说“先序今而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道家认为它的学术渊源是远绍黄帝,其中也隐含了这样的意思:表明道家的学术思想并非是虚妄之言,道家也是遵循着上古文化正统传承的观念。这就为道家也打上了“合格”标签,不是“三无产品”了。
并不是道家一家以黄帝为始祖,诸子百家都有这个倾向。事实上,道家思想萌生之初并没有清晰的道家、儒家,以及诸子百家的界限。这些学派最初都是以三皇五帝为思想渊源的。南怀瑾先生称这一时期为“儒道不分”的时期,他在《中国道教发展史略》中说,公元前七百余年,儒家与道家才开始各立门户。此后,诸子百家学术思想从繁入简,分而又合。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开始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
从这样的划分开始,后世学者讲道家,描画出了一派道家“家谱”:认为道家学术思想大抵是由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庚桑子传壶子、壶子传列子、列子传庄子,这样就把道家思想约束在了一条线上。按南怀瑾先生的意思,这样的划分难以展现出道家“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认识道家的时候,就要避免这样的局限,以更宽广、包容的心态和视角去仔细探求“道”的发展。
道家讲坛
稷下黄老学派
齐宣王时,在国都临淄城的稷门设立了稷下学宫,招致各派学士来此,相互交流、论辩,黄老道家就是其中很繁盛的一支。他们以道家“黄老之言”为学派的指导思想,其特质是“因道全法”,视“道”为主干、“法”为枝叶,带有明显的道法结合的性质。所以既讲道德,又主刑名;既尚无为,又崇法治。将老子思想中的政治权谋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套道法互补的治国之术。
再说老子——青牛已出函谷关
“提起老子,真是一个千古绝妙的人物。”
南怀瑾先生在谈道家时,曾有过这样的结论。要认识老子的“绝妙”之处,就要首先对他有所了解。其实,老子的“神秘”身世,就是他成为绝妙人物的重要因素。
老子的身世,后世难有定论。他是谁,生活在哪个年代,这些都成为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悬案”。而造成这一历史悬案的“肇事者”却是司马迁。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为老子写传记,采用了单纯记录传说逸闻的方式,把前代关于老子的传言一一辑录,形成了一篇颇为符合现代新闻通稿标准的文章。不过,司马迁虽然记录了多种说法,但从他的笔法来看,司马迁把他最信任的一种说法列在文首。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老子当时的身份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博览群书,学问渊博,声名也日渐远播。司马迁说“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于是有了这样的故事。
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我听说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我想要去请教他,你愿意跟我同去吗?”南宫敬叔当然欢欣雀跃,陪孔子千里迢迢前往周。与老子的会面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回到鲁国,等候多时的众弟子问老师可曾见到老子,老子又是何等模样。孔子是这样告诉弟子的:“鸟,吾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吾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吾所见老子,其犹龙乎!”把老子比做神秘莫测的龙,不能被捉住和参透,可见老子学问之深。
故事中可以看出老子在当时就已经名满天下,粉丝拥趸众多了。不过后世关于他的记载却不甚清晰,而能够承载他学术思想的文字史料也只有《道德经》五千文,这都是因为老子富于超越尘俗的修养,不求名利,有隐士之风。而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有智慧的人,必定是沉默寡言的。可是他又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这好像是在自己打自己了,所以后世诗人白居易写下嬉笑老子的七言绝句——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其实,老子的这五千文是被“逼”出来的。老子“五千文过关”的典故就解释了《道德经》的成因。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聃早已预见周大势已去,决定离宫归隐。他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忽然见东方紫云聚集,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料定必然有圣人前来。尹喜也是好学之人,希望能问道于圣人,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一个老人倒骑青牛踱过来了。尹喜连忙拜谒圣人,但老子是不吃这一套的,只可惜他没有通关的关牒,所以被拦下了。这就像我们现在没有护照,也是出不了国的。老子被困在这里,尹喜刚好乘机“索贿”,说只要能传道给他,就可以过关。被逼无奈之下,老子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这才向西而行,不知所踪了。
所以,南怀瑾老师笑称《道德经》是老子给尹喜的“变相红包”。玩笑归玩笑,还是要感谢尹喜,逼老子留下了这五千字,传于后世,成为道家经典著作。后人再说老子,所能依托的只有这价值连城的“五千文”了,而老子与他的青牛则早已出了函谷关,缥缈无踪了。
道家讲坛
青牛
老子乘青牛出关,深有寓意。《易经》中乾、坤两卦所代表的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汉代人用马来比喻乾卦,而用牛来比喻坤卦。马代表的自强不息,合乎儒家入世进取的特点,而牛的温和稳健又合乎老子思想主旨。而老子乘的是青牛,因为古代阴阳家认为青代表东方,老子自东向西而行,所以是东方圣人。
轻描淡写五千文,千古一书《道德经》
老子写下五千字,传道给尹喜。这洋洋洒洒的五千字包含了道家思想的精髓,也成为后世研究老子和道家的主要范本。实际上,这珍贵的五千字当初并不叫《道德经》,直到唐玄宗时期才给了它这样的尊称。它的名字还有《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等。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有《道德经》之名。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现在可以看到的版本,有从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也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等。这里不纠缠于它的版本,来看看它的影响力,后世好几位皇帝都为《道德经》作注,这其中就有一代明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最受后人称道的地方是善于用人,而魏征就是他的贤臣之一。魏征是从道观里走出的文人,他曾经在西岳华山做道士,青灯作伴,静思悟道。后来,魏征昔日好友元宝藏起兵反隋,魏征出山相助,掌管军中文书。魏征先后在李密的瓦岗军里任书记官,后又在李建成的太子府管理书籍,也算是史官。看来道家人物与史官的确有不解之缘。最后魏征受到李世民重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掌权,而魏征积极帮助皇帝“认祖归宗”。
李世民所认的“祖”就是写下《道德经》的老子——李耳,如此一来,李氏家族就显得更血统不俗。魏征道士出身,一本《老子》读了又读,并且认定老子不单在学术上有成就,是大学问家,可能还是神仙。因为只有仙人才能说出涵盖三玄三要妙义的五千字。于是他又鼓动太宗把老子再捧高一点,尊称太上老君,封为道教的宗师。这也更显得李氏家族显赫不凡,所以太宗当下应允,道教便成了大唐正式的国教,《道德经》也作为道教经典广泛传播。
《道德经》被道教尊为经典,但它所含内容又不仅仅是养气修心等修道内容,更包含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它讲述了宇宙的根本、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也阐述了处世方略,是第一部用诗化语言阐述中国哲学的巨著。
鲁迅先生解读《红楼梦》时曾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道德经》的解读也一样,不同的人从中读出的是不同的东西。后世许多人以一己之见将老子归入谋略学的主流,认为老子的谋略学是玩弄阴谋之术。南怀瑾先生调侃说老子是替后人背了黑锅,只因其本意被后世曲解。老子处世讲求用阴柔,不用刚强,凡事顺其自然,顺势而行,不勉强而为,这并非狭隘的阴谋之术。借助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可以为此佐证。
汉初,足智多谋的陈平与张良共同辅佐刘邦,为其出谋划策,虽然在刘邦最后评论之所以取得天下之时,仅提到张良、萧何和韩信三人,未对陈平有何评论,但陈平的确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国相。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汉丞相陈平年轻时,酷爱钻研黄老之说,当他在砧板上分割祭肉之时,曾感慨:“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意思是:如果让我来分配天下,我也能像分肉一样让众人信服。陈平彷徨于楚魏之间,最终归附高帝,胸中多妙计,数次解救纷繁的危难,消除国家的祸患。吕后执政时期,诸事多有变故,但陈平能自免于祸,安定汉室,保持荣耀的名望终身,被称为贤相,难道不是善始善终吗?假若没有才智和谋略,谁能做到这一步呢?然而,陈平临终前说:“我经常使用诡秘的计谋,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后代如果被废黜,陈家的血脉因之断亡,终归不能再兴起,因为我暗中积下了很多祸因。”果然,此后陈平的曾孙陈掌靠着卫青家亲戚的关系,希望能够接续陈家原来的封号,但终究未能实现。陈平说诡计是道家所禁忌的,这就可以为道家明证,《道德经》绝非阴谋论。
要想把《道德经》的内涵完全表达出来,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入世应用之道方面,常常牵涉许多历史哲学上的问题。所谓的老庄之“道”,都是出世的修道和入世的行道,相互掺杂,只有研究史实,加以选择,透过事实的表层,才能抓住本质,接近形而上的道。因此,读老庄如读《孙子兵法》一样,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应用无方,妙用无穷。与其说老子是一位工于权术的阴谋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效法天道来谋求人道的思想家。而千古一书《道德经》自然也不是阴谋书了。
道家讲坛
《道德经》版本说
《道德经》亦称《老子》,它的版本过百种,不同年代王公贵族随葬品中,《老子》版本各有不同。今天可以看到的《道德经》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而一般流行的是魏晋时期王弼作注的《老子》版本。另外,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甲乙两种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它的不同在于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也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细说弟子后学
孔子有弟子三千,墨子有弟子百八十人,而老子的弟子后学却屈指可数。这当然与老子的隐士思想密不可分,他不愿意聚众传道。尹喜算是他不得已而“收”之的一个弟子。此后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老门弟子”只有列御寇、杨朱等人,还有一些人如文子,若有若无,难有定论。
从老子以后,道家思想大致沿着两个方向展开:齐国稷下学派的一批人物,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黄老学派”,他们以社会政治为中心,希望将老子的思想由形上追求转至形下操作,形成一套治国的谋略,而后者以列子、庄子、杨朱为代表,关注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这里要讲述的老子的弟子,就是指后面这批人。
从尹喜之后,较为有据可查的是列御寇,后人尊称为列子。在《庄子》、《战国策》等书里,可以找到关于列子的记载,可知他为战国初郑国人。不过司马迁所著《史记》里却没有为列子立传,或许司马迁觉得列子的传说成分太多,无法考证。
列子曾多次请教于关尹子,他的思想后世总结为两个字——“贵虚”,可以理解为虚静、清虚。主张摆脱人世间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宠辱不惊。虽然算得上是道家嫡传之人,但家境异常贫困,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妻子儿女多有怨言,列子却安之若素。当时有人劝郑国当政者子阳接济一下列子,从而博个好士之名。子阳觉得办法不错,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列子再三拒绝。列子妻很不高兴,对他哭诉:“我听说有道的人,老婆孩子都能跟着沾光,结果我却经常挨饿,连送到门口的粮食都吃不到。”列子安抚自己的妻子说:“子阳是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结果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列子和家人因为与他没有瓜葛而安然无恙。
传说中列子贵虚尚玄,修道炼成御风之术,可以在春天乘风四处游历。基本上提前进入了飞行时代,他这个飞行还很环保,不消耗燃料,据说所到之处还枯木逢春。庄子在《逍遥游》中就描述过列子乘风而行的情景:“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上承老子、关尹,下启杨朱、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杨朱这个人,争议就比较大了。
杨朱是战国初期的道家人物,人们也叫他杨子、阳生。他的思想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说苑》等古籍中,大体思想是全性保真,重生贵己。后世人总是把杨朱和“一毛不拔”联系起来,实在是有点冤枉他。
杨朱跟墨子同一时期,他反对墨子的“兼爱”,主张“重己”,也就是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侵夺。大家都觉得杨朱自私,于是墨子的学生禽滑厘问杨朱:“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处,你干不干?”杨朱觉得天下的问题一根汗毛是不能解决的。禽滑厘继续逼问:“假使能的话,你愿意吗?”杨朱默不作答。
这个故事让孟子对杨朱十分不满,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一毛不拔”的成语也就来源于此,比喻非常吝啬自私。
其实,杨朱并非孟子所贬斥的那样,是一毛不拔的“为我”自私者,杨朱不损己而利人,但也绝不损人利己。他的想法是人人都有这种合理的利己主义的话,天下就没有所谓的利与损了,大家都能平等快乐。
杨朱在生活中实际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个岔路口,竟然哭了起来,因为这让他联想到了人生的歧路,所以感到悲伤。另一次,他的弟弟出门时穿了身白衣,回来时因为下雨就在外面换了黑色的衣服,结果家里的狗竟然朝他吠叫,弟弟气得要打狗,杨朱连忙为狗求情:“你不要打它。假设这狗在出外时为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难道你不同样感到奇怪吗?”
从这些故事来看,杨朱是一个有些诗人情怀的人,多愁而善感,也愿意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不是孟子所贬斥的那种完全不顾他人、自私自利的小人。可惜杨朱碰上了孟子这个善于雄辩的人,便被归在“铁公鸡”一类,成了“一毛不拔”的典型。
道家讲坛
四子真经
《通玄真经》:通玄真人文子所著。《洞灵真经》:洞灵真人庚桑楚所著。
《冲虚真经》:冲虚真人列御寇所著,又名《冲虚至德真经》。
《南华真经》:南华真人庄周所著,又名《冲虚至德真经》。
道教有四大真人,教徒们将其视作老子的四大弟子,他们所著的书就称为“四子真经”。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