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学琼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檀作文 万希译注
- 25265字
- 2023-06-19 17:38:16
岁时
【题解】
“岁时”,指时令节气。传统中国,是农业文明国家。农业周期,与时令节气关系密切。古代中国,很早就确定了“二至”(夏至、冬至)、“二分”(春分、秋分),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并确立二十四节气。古代中国人在特定的时令节气日,进行与之相配套的祭祀庆祝等仪式性活动,形成了特有的节日传统。
本篇39联,讲的都是和时令节气相关的成语典故。古代中国,集中讲时令节气的文献,主要有《逸周书·时训》《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天文训》等。集中讲节日习俗的文献,主要有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宋·吴自牧《梦粱录》等。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1)。
履端是初一元旦(2),人日是初七灵辰(3)。
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4);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厉疫(5)。
新岁曰王春(6),去年曰客岁(7)。
火树银花合,指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谓元夕金吾之不禁(8)。
【注释】
(1)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语本宋·王安石《元日》(一作《除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着火中,烞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玄黄经》所谓山㺐鬼也。俗人以为爆竹燃草起于庭燎,家国不应滥于王者。)又云:“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按,庄周云:“有挂鸡于户,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于旁,百鬼畏之。”又魏时人问议郎董勋云:“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松柏,杀鸡着门户,逐疫,礼欤?”勋答曰:“礼,十二月索室逐疫,衅门户,磔鸡熯火行,故作助行气。桃,鬼所恶。画作人首,可以有所收缚不死之祥。又桃者,五行之精,能制百鬼,谓之‘仙木’。”《括地图》曰:“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上有金鸡,日照则鸣。下有二神,一名郁,一名垒,并执苇索,以伺不祥之鬼,则杀之。”即无神荼之名。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曰:“黄帝书称上古之时,有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搰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今按,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早佚,传本系明人从类书辑录。书中按语,相传出自隋代杜公瞻。爆竹,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驱除山鬼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除旧,此指告别去年。桃符,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古人以为能镇邪。《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即其俗缘起。后指春联。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后来便书写在纸上,称为“春联”。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二月》:“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门对》:“桃符板,即今门对,古当有之,其事始于五代见记载耳。”
(2)履(lǚ)端是初一元旦: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晋·杜预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唐·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余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暨宋·吴自牧《梦粱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履端,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称为“履端”。后指正月初一。元旦,新年第一天。旧指夏历正月初一日,今指公历一月一日。南朝梁·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3)人日是初七灵辰:语本《魏书·自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收对曰:‘晋议郎董勋《答问》,称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暨唐·李峤《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诗:“三阳偏胜节,七日最灵辰。”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按,董勋《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以阴晴占丰耗。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今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羊,四日不杀猪,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亦此义也。)”《艺文类聚(卷四)·岁时部中·人日》《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人日》《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皆引《荆楚岁时记》,后二者并引按语。又,宋·高承《事物纪原·正朔历数部·人日》:“东方朔《占书》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蕃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耗。”前人多疑《占书》系伪托之作。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人日》:“初七日谓之‘人日’。是日天气清明者则人生繁衍。”灵辰,吉祥的时刻。旧时谓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亦称“灵辰”。
(4)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语本《晋书·列女传》:“刘臻妻陈氏者,亦聪辨能属文,尝正旦献《椒花颂》。其词曰:‘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给皇帝,内有“圣容映之,永寿于万”等语,后世遂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遐龄,高龄,长寿。
(5)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厉疫:语本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饮人,让他人喝。《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燕,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屠苏酒,一种药酒。古代有元日饮屠苏酒的习俗,从年少的人开始喝。据说可以预防瘟疫。厉疫,即疠疫,指瘟疫、急性传染病。《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疠疫之灾,于是乎禜之。”唐·孔颖达疏:“疠疫谓害气流行,岁多疾病。”《后汉书·马融传》:“驱厉疫,走蜮祥。”
(6)新岁曰王春:语本《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春秋时,礼崩乐坏,周天子式微,孔子作《春秋》,书“春王正月”,以尊周天子。王春,指阴历新春。
(7)客岁:去年。来而复去者为“客”,故称去年为“客岁”。
(8)“火树银花合”四句:语本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暨唐·韦述《西都杂记》:“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晓暝传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亦称“元夜”“元夕”。唐以来有观灯的习俗,所以又叫“灯节”。星桥,指都城灯影月光照耀下的桥。“星桥铁锁开”,指都城平时禁止夜行,桥梁如同被锁一样;元宵取消了夜禁,“锁”仿佛一下子被打开。金吾之不禁,古代由掌管京城警卫的金吾禁止夜行,唯于正月十五日开放夜禁,称“金吾不禁”。金吾,古官名。负责皇帝大臣警卫、仪仗以及徼循京师、掌管治安的武职官员。其名称、体制、权限历代多有不同。汉有执金吾,唐宋以后有金吾卫、金吾将军、金吾校尉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唐·颜师古注:“应劭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晋·崔豹《古今注·舆服》:“车辐,棒也。汉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
【译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耳边响起爆竹,意味着辞别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门上贴好春联,意味着迎接新年。
“履端”,指正月初一,亦称“元旦”;“人日”,指正月初七,称作“灵辰”。
元旦为君王献上“椒花颂”,祝他千秋万岁;元旦请人喝屠苏酒,能驱瘟疫,除百病。
新年伊始,称“王春”;旧年已去,称“客岁”。
“火树银花合”,是形容元宵夜灯火灿烂辉煌;“星桥铁锁开”,是说元宵节取消夜禁,放下吊桥,听任城内外游人自由往来观赏灯火。
二月朔为中和节(1),三月三为上巳辰(2)。
冬至百六是清明(3),立春五戊为春社(4)。
寒食节是清明前一日(5),初伏日是夏至第三庚(6)。
四月乃是麦秋(7),端午却为蒲节(8)。
六月六日,节名天贶(9);五月五日,节号天中(10)。
【注释】
(1)二月朔为中和节:语本《旧唐书·德宗纪下》:“五年春正月壬辰朔。乙卯,诏:‘四序嘉辰,历代增置,汉崇上巳,晋纪重阳,或说禳除,虽因旧俗,与众共乐,咸合当时。朕以春方发生,候及仲月,勾萌毕达,天地和同,俾其昭苏,宜助畅茂。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官司休假一日。’宰臣李泌请中和节日令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稑之种,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刀尺相问遗,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以祈年谷,从之。”暨《新唐书·李泌传》:“帝以‘前世上巳、九日,皆大宴集,而寒食多与上巳同时,欲以二月名节,自我为古,若何而可?’泌请:‘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相问遗,号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丰年。百官进农书,以示务本。’帝悦,乃著令,与上巳、九日为三令节,中外皆赐缗钱燕会。”唐贞元五年(789),在李泌的建议下,唐德宗将每年的二月初一定为中和节,以祭祀勾芒神,祈求丰收。朔,指旧历每月初一。《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中和节,农历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2)上巳: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上巳这天,人们到水边举行祓禊,洗去病患,祓除不祥。《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书·礼志二》引《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觞曲水之饮。”唐·席元明《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日惟上巳,时亨有巢。”宋·吴自牧《梦粱录·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褉饮踏青,亦是此意。”
(3)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传统中国很重视冬至。《吕氏春秋·有始览》:“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冬至》:“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百六:指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六天。清明:公历四月四、五或六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4)五戊:“戊”是天干的第五位,“五戊”是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古时以此为春社、秋社之日。春社:古时于春耕前(周代用甲日,后多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以祈丰收,称为“春社”。《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东汉·郑玄注:“春田祭社。”唐·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5)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前一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有负于功臣介之推,介之推愤而隐于绵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他出仕,介之推却最终抱树焚死。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命令百姓每年在这一天禁火,吃冷食,故名“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则禁火为周之旧制。西汉·刘向《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介之推死事无关;晋·陆翙《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介之推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6)初伏日:即头伏。伏日,俗称“伏天”,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初伏,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或指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十天时间。《史记·秦本纪》:“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北朝周·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唐·颜师古注:“三伏之日也。”《汉书·郊祀志》:“于鄜畤,作伏祠。”唐·颜师古注:“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立秋之后,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金也。”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东汉·郑玄注:“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三庚: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之始。唐·曹松《夏日东斋》诗:“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7)麦秋:指初夏(农历四月),因为这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故名“麦秋”。《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陈澔集说:“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唐·戴叔伦《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诗:“麦秋桑叶大,梅雨稻田新。”宋·寇准《夏日》诗云:“离心杳杳思迟迟,深院无人柳自垂。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
(8)端午: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原在农历五月第一个午日,后固定在五月初五日。清·赵翼《陔馀丛考·端午》:“古时端午亦用五月内第一午日,《后汉书·郎传》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论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时铸阳燧’,是午节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专用五日,亦误。按《周官·壶涿氏》‘午贯象齿’,郑注:‘午故书为五。’然则‘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为午节,盖‘午’‘五’相通之误。”蒲节:旧时端午节有悬菖蒲叶于门首或用菖蒲浸制药酒饮用以辟邪的习俗,因此端午节称为“蒲节”。亦称“菖蒲节”“绿蒲节”。菖蒲五月成熟,五月又称“浦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宋人诗文,习惯称端午为“菖蒲节”。宋·周密《齐东野语·子固类元章》:“庚申岁,客辇下,会菖蒲节,余偕一时好事者邀子固,各携所藏,买舟湖上,相与评赏。”宋·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诗:“藏却柿红樱扫子,菖蒲节里放风光。”
(9)天贶(kuàng):上天的赏赐。农历六月初六又叫“天贶节”,源于宋真宗赵恒声称大中祥符四年(1011)六月初六得到上天赐予的一部天书,于是将这一天定为天贶节,并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了一座天贶殿。宋·王偁《东都事略》卷四:“(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丙申,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丙申,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
(10)天中:即天中节,端午节的别称,即农历五月五日。宋·吴自牧《梦粱录·五月(附重午)》:“士宦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趁天中》:“《提要录》:‘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按,《周易·系辞上》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中国古代术数文化,以一、三、五、七、九诸奇数为天数。此五数相加为二十五。以二、四、六、八、十诸偶数为地数。此五数相加为三十。
【译文】
二月初一是中和节,三月初三是上巳节。
冬至过后第一百零六天是清明,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初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四月麦熟,所以称为“麦秋”;端午日饮菖蒲酒,所以又称“蒲节”。
六月初六,是天贶节;五月初五,号称“天中节”。
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1);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2)。
五戊鸡豚宴社(3),处处饮治聋之酒(4);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5)。
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6);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7)。
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8);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9)。
【注释】
(1)端阳竞渡,吊屈原之溺水:语本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是日竞渡,采杂药。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端阳,即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礼节》:“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儿节’,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阳节,十三日龙节。”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端阳》:“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竞渡,赛龙舟。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拯救自沉汨罗江的屈原。《隋书·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到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诸郡率然,而南郡、襄阳尤甚。”屈原(前339?—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公族。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政治上主张举贤授能,外交方面主张联齐抗秦。初期深得楚怀王信任,后为令尹子兰、上官大夫所谗,被楚怀王疏远。流放沅、湘流域,投汨罗江自杀。著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开楚辞之体。是我国第一位大诗人。
(2)重九登高,效桓景之避灾:语本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重阳登高》:“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以代矣。’今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因此也。”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费长房学习道术。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九日,你家中有难,只有全家人插着茱萸登山饮菊花酒,才能避祸,桓景听从了他的话。晚上回家一看,家中的鸡犬牛羊都死了。以后重九登高成为风俗。重九,农历九月初九日,又称“重阳”,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这一天要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以除灾求寿。桓景,东汉汝南(治今河南平舆)人。曾随费长房学道术。重九登高饮酒佩茱萸之俗,相传与他有关。
(3)鸡豚:鸡和猪。古时农家所养禽畜。宴社:社日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吃肉,宴饮玩乐。唐·王驾《社日》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治聋之酒:据说社日饮酒能治疗耳聋。宋·陆游《社日》诗:“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注云:“古谓社酒治聋。”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世言社日饮酒治聋,不知其何据。五代李涛有《春社从李昉求酒诗》云:‘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遍,依稀巡到第三厅。’昉时为翰林学士,有日给内库酒,故涛从乞之,则其传亦已久矣。”
(5)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乞巧之针:语本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七夕,农历七月初七。牛女,牛郎和织女。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之夕在天河相会。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6)中秋月朗,明皇亲游于月殿:语本(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开元六年,上皇与申天师道士鸿都客,八月望日夜,因天师作术,三人同在云上游月中,过一大门在玉光中飞浮,宫殿往来无定,寒气逼人,露濡衣袖皆湿,顷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其守门兵卫甚严,白刃粲然,望之如凝雪。时三人皆止其下不得入,天师引上皇起跃,身如在烟雾中,下视王城崔峨,但闻清香霭郁,下若万里琉璃之田,其间见有仙人道人乘云驾鹤,往来若游戏。少焉步向前,觉翠色冷光相射目眩,极寒不可进,下见有素娥十余人,皆皓衣乘白鸾,往来笑舞于广陵大桂树之下,又听乐音嘈杂,亦甚清丽。上皇素解音律,熟览而意已传。顷天师亟欲归,三人下若旋风,忽悟,若醉中梦回尔。次夜上皇欲再求往,天师但笑谢不允,上皇因想素娥风中飞舞袖被,编律成音,制《霓裳羽衣舞曲》。自古洎今,清丽无复加于是矣。”后人多疑《龙城录》乃伪托柳宗元所作。《龙城录》虽未必出自柳宗元之手,但不影响其性质为唐传奇。明皇,唐玄宗(李隆基)谥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世诗文多称为“明皇”。相传唐明皇曾游月宫,听闻仙乐,回来后凭记忆谱成《霓裳羽衣曲》。月殿,指传说中唐明皇所游历的广寒宫。
(7)九日风高,孟嘉帽落于龙山:语本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咸在坐。时佐吏并着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着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坐叹之。”《世说新语·识鉴》“武昌孟嘉作庾太尉州从事”条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晋书·孟嘉传》亦载。某年重九,桓温在龙山宴客,孟嘉的帽子被一阵风吹落,却没有察觉,桓温叫人不要做声,并命孙盛作文嘲笑他,孟嘉看到后,提笔作答,文辞华美,大家纷纷称叹。九日,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日。孟嘉,字万年,东晋江夏县(今河南罗山)人。是陶渊明的外祖父。少知名。太尉庾亮领江州,辟部庐陵从事,转劝学从事。后为桓温参军,为桓温所重。转从事中郎,迁长史。后以疾卒于家,时年五十一,一作“五十三”。
(8)秦人岁终祭神曰腊,故至今以十二月为腊:腊,祭名。古代称祭百神为“蜡”,祭祖先为“腊”,秦汉以后统称“腊”。《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唐·孔颖达疏:“《月令》:‘孟冬腊门闾及先祖五祀。’腊之见于传记者,唯《月令》与此二文而已。《秦本纪》:‘(惠王)十二年初腊。’始皇三十一年更改腊曰‘嘉平’。蔡邕《独断》云:‘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应劭《风俗通》云:‘案礼,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此言‘虞不腊矣’,明当时有腊祭。周时猎与大蜡各为一祭,秦汉改曰‘腊’,不蜡而为腊矣。”
(9)始皇当年御讳曰政,故至今读正月为征:秦始皇名政,因“正”与“政”同音,为避其讳,改读“正月”之“正(zhèng)”为“征(zhēng)”。宋·王楙《野客丛书·古人避讳》:“古今书籍,其间字文率多换易,莫知所自,往往出于当时避讳而然。仆不暇一一深考,姑著大略于兹,自可类推也。秦始皇讳政,呼‘正月’为‘征月’。《史记·年表》又曰‘端月’,卢生曰‘不敢端言其过’,秦颂曰‘端平法度’,曰‘端直厚忠’,皆避‘正’字也。”宋·周密《齐东野语·避讳》、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名讳》、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诸书皆提及避秦始皇名讳,呼“正月”为“征月”。始皇,即秦始皇。见前《地舆》篇“秦始皇有鞭石之法”条注。御讳,皇帝的名字。正月,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译文】
端午节划龙舟竞渡,是悼念自沉汨罗江的屈原;重阳节插茱萸登高,是效法桓景避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户户杀猪宰鸡,祭祀土地神,人们争相饮酒,以期医治耳聋;七月初七是七夕,牛郎织女渡河相会,家家在庭院祭拜,妇女们穿针乞求,以期提高女红技术。
八月十五中秋夜,月光分外清朗,唐明皇在梦境中游览广寒宫;九月初九重阳节山风很大,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龙山。
秦朝人每年岁末祭神,称为“腊”祭,因此至今皆称十二月为腊月;秦始皇名嬴政,秦人避其讳,读“正”为“征”,因此至今沿用此例,读“正月”为“征月”。
东方之神曰太皞,乘震而司春,甲乙属木,木则旺于春,其色青,故春帝曰青帝(1)。
南方之神曰祝融,居离而司夏,丙丁属火,火则旺于夏,其色赤,故夏帝曰赤帝(2)。
西方之神曰蓐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3)。
北方之神曰玄冥,乘坎而司冬,壬癸属水,水则旺于冬,其色黑,故冬帝曰黑帝(4)。
中央戊己属土,其色黄,故中央帝曰黄帝(5)。
【注释】
(1)“东方之神曰太皞(hào)”六句:语本《淮南子·天文训》:“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制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暨东汉·班固《白虎通·京师》:“少阳见于寅。寅者,演也。律中太蔟。律之言率,所以率气令生也。盛于卯。卯者,茂也。律中夹钟。衰于辰。辰者,震也。律中姑洗。其日甲乙。甲者,万物孚甲也。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时为春。春之为言偆。偆,动也。位在东方。其色青。其音角者,气动耀也。其帝太皞。太皞者,大起万物扰也。其神勾芒。勾芒者,物之始生。芒之为言萌也。其精青龙,阴中阳故。太阳见于巳。巳者,物必起。律中中吕。壮盛于午。午,物满长。律中蕤宾。衰于未。未,味也。律中林钟。其日丙丁。丙者,其物炳明。丁者,强也。时为夏。夏之言大也。位在南方。其色赤。其音徵。徵,止也。阳度极也。其帝炎帝。炎帝者,太阳也。其神祝融。属续也。其精朱鸟,离为鸾故。少阴见于申。申者,身也。律中夷则。壮于酉。酉者,老也。物收敛。律中南吕。衰于戌。戌者,灭也。律中无射。无射者,无声也。其日庚辛。庚者,物更也。辛者,阴始成。时为秋。秋之(为)言愁(亡)也。其位西方。其色白。其音商。商者,强也。其帝少皞。少皞者,少敛也。其神蓐收。蓐收者,缩也。其精白虎。虎之为言搏讨也故。太阴见于亥。亥者,侅也。律中应钟。壮于子。子者,孳也。律中黄钟。衰于丑。丑者,纽也。律中大吕。其日壬癸。壬者,阴始任。癸者,揆度也。时为冬。冬之为言终也。其位在北方。其音羽。羽之为言舒,言万物始孳。其帝颛顼。颛顼者,寒缩也。其神玄冥。玄冥者,入冥也。其精玄武。掩起离体泉,龟蛟珠蛤。土为中宫。其日戊己。戊者,茂也。己者,抑屈起。其音宫。宫者,中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又,《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簇,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霤,祭先心。……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吕氏春秋》亦有相关论述,而散在诸篇。又,《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脩、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脩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此其三祀也。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为社。稷,田正也。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太皞,亦作“大(tài)皞”。传说中的古帝名,即伏羲氏。亦为神名。秦汉阴阳家用五帝来配四时五方,认为太皞以木德王天下,因此配东方,为司春之神。《礼记·月令》“其帝大皞”东汉·郑玄注:“大皞,宓戏氏。”《吕氏春秋·孟春纪》“其帝太皞”东汉·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荀子·正论》:“自太皞、燧人莫不有也。”唐·杨倞注:“太皞,伏羲也。燧人,太皞前帝王。”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震,《周易》卦名。八卦之一,象雷,又为六十四卦之一,震下震上。震指东方。《周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司春,掌管春令。甲乙属木,甲、乙为十天干之首二位。木为五行之一,配东,配春。古代以十干配五行,甲乙属木,主生养。《吕氏春秋·孟春纪》“其日甲乙”东汉·高诱注:“甲乙,木日也。”《礼记·月令》:“其日甲乙”东汉·郑玄注:“乙之言轧也。日之行,春东从青道,发生万物,月为之佐,时万物皆解孚甲。自抽轧而出,因以为日名焉。”唐·孔颖达疏:“其当孟春、仲春、季春之时,日之生养之功,谓为甲乙。”《汉书·五行志》:“木,东方也。”《南齐书·五行志》:“木者,春生气之始,农之本也。”青,五色之一。古代认为青、赤、白、黑、黄这五种颜色是正色。《尚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清·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春帝,即春神,司春之神。唐·陈陶《冬夜吟》诗:“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青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又称“苍帝”“木帝”。《史记·封禅书》:“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
(2)“南方之神曰祝融”六句:祝融,传说中帝喾时的火官,后被尊为火神,号赤帝。亦为南方之神,南海之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礼记·月令》“其神祝融”东汉·郑玄注:“祝融,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火官。”《吕氏春秋·孟夏纪》“其神祝融”东汉·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汉书·扬雄传》:“丽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唐·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于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离,《周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又为六十四卦之一,离下离上。离指南方。《周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丙丁属火,丙、丁是十天干的三、四两位。火为五行之一。古代以十干配五行,丙丁属火,配南,配夏。《吕氏春秋·孟夏纪》“其日丙丁”东汉·高诱注:“丙丁,火日也。”《礼记·月令》“其日丙丁”东汉·郑玄注:“丙之言炳也。日之行,夏南从赤道,长育万物,月为之佐。时万物皆炳然著见而强大,又因以为日名焉。”《汉书·五行志》:“火,南方,扬光辉为明者也。其于王者,南面乡明而治。”赤帝,即祝融。《淮南子·时则训》:“南方之极,……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后汉书·祭祀志中》:“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
(3)“西方之神曰蓐(rù)收”六句:蓐收,古代传说中的西方神名。司秋,是白帝少昊的辅佐神。《礼记·月令》“其神蓐收”东汉·郑玄注:“蓐收,少皞氏之子曰‘该’,为金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金正曰‘蓐收’,……该为蓐收。”《吕氏春秋·孟秋纪》“其神蓐收”东汉·高诱注:“少皞氏裔子曰‘该’,皆有金德,死托祀为金神。”《国语·晋语二》:“虢公梦在庙,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觉,召史嚚占之,对曰:‘如君之言,则蓐收也,天之刑神也。’”三国吴·韦昭注:“蓐收,西方白虎金正之官也。《传》曰:‘少皞氏有子该,为蓐收。’”兑,《周易》卦名。八卦之一,又为六十四卦之一。象征沼泽。庚辛属金,庚、辛是十天干的五、六两位。金为五行之一,配西,配秋。古代以十干配五行,庚辛属金。《吕氏春秋·孟秋纪》“其日庚辛”东汉·高诱注:“庚辛金日也。”《礼记·月令》“其日庚辛”东汉·郑玄注:“庚之言更也。辛之言新也。日之行,秋西从白道,成熟万物,月为之佐。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又因以为日名焉。”《汉书·五行志》:“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始也。”白帝,古神话中五天帝之一,主西方之神。《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五帝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
(4)“北方之神曰玄冥”六句:玄冥,传说中的水神,一说为雨师,又为冬神,北方之神。《礼记·月令》“其神玄冥”东汉·郑玄注:“玄冥,少皞氏之子曰‘脩’曰‘熙’,为水官。”《吕氏春秋·孟冬纪》“其神玄冥”东汉·高诱注:“玄冥,官也。少皞氏之子曰‘脩’为玄冥师,死祀为水神。”《汉书·扬雄传》:“帝将惟田于灵之囿,开北垠,受不周之制,以终始颛顼、玄冥之统。”唐·颜师古注引东汉·应劭曰:“颛顼、玄冥,皆北方之神,主杀戮也。”坎,《周易》卦名。八卦之一。坎象征险难,代表水,为北方之卦。《周易·说卦》:“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壬癸属水,壬、癸是十天干的七、八两位。水为五行之一,配北,配冬。古代以十干配五行,壬癸属水。《吕氏春秋·孟冬纪》“其日壬癸”东汉·高诱注:“壬癸,水日。”《礼记·月令》“其日壬癸”东汉·郑玄注:“壬之言任也。癸之言揆也。日之行,冬,北从黑道,闭藏万物,月为之佐。时万物怀任于下,揆然萌牙,又因以为日名焉。”《汉书·五行志》:“水,北方,终臧万物者也。”黑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古指北方之神。
(5)“中央戊己属土”三句:戊己属土,戊、己是十天干的九、十两位。土为五行之一,配中央。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土。《礼记·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东汉·郑玄注:“戊之言茂也,己之言起也。日之行四时之间,从黄道,月为之佐。至此万物皆枝叶茂盛。其含秀者,抑屈而起,故因以为日名焉。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黄帝,轩辕氏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黎’,兼为土官。”《吕氏春秋·季夏纪》:“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东汉·高诱注:“戊己,土日。土,王中央也。黄帝,少典之子,以土德王天下,号轩辕氏,死托祀为中央之帝。后土,官。共工氏子句龙能平九土,死托祀为后土之神。”《汉书·五行志》:“土,中央,生万物者也。”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央者土,君官也。”黄帝,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亦即轩辕氏。
【译文】
东方大神名太皞,居八卦之震位,执掌春季,对应天干中的甲、乙,五行属木,木德春天最旺,配青色,所以春帝又称为“青帝”。
南方大神名祝融,居八卦之离位,执掌夏季,对应天干中的丙、丁,五行属火,火德夏天最旺,配赤色,所以夏帝又称为“赤帝”。
西方大神名蓐收,居八卦之兑位,执掌秋季,对应天干中的庚、辛,五行属金,金德秋天最旺,配白色,所以秋帝又称为“白帝”。
北方大神名玄冥,居八卦之坎位,执掌冬季,对应天干中的壬、癸,五行属水,水德冬天最旺,配黑色,所以冬帝又称为“黑帝”。
四方之中央,对应天干中的戊、己,五行属土,配黄色,所以中央帝又称“黄帝”。
夏至一阴生,是以天时渐短;冬至一阳生,是以日晷初长(1)。
冬至到而葭灰飞(2),立秋至而梧叶落(3)。
上弦谓月圆其半,系初八九;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4)。
月光都尽谓之晦,三十日之名;月光复苏谓之朔,初一日之号;月与日对谓之望,十五日之称(5)。
初一是死魄,初二旁死魄,初三哉生明,十六始生魄(6)。
【注释】
(1)“夏至一阴生”四句:语本《周易·复卦》“《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三国魏·王弼注:“冬至,阴之复也。夏至,阳之复也。”唐·孔颖达疏:“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夏至一阴生,是阴动用而阳复于静也。”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故冬至又称“一阳生”。夏至后白天渐短,古代认为是阴气初动,所以夏至又称“一阴生”。唐以后言《易》者喜说“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亦为唐人诗文习用语。唐·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诗:“远信初逢(一作“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唐·李郢《冬至后西湖泛舟看断冰偶成长句》:“一阳生后阴飙竭,湖上层冰看折时。”唐·白居易《思归》诗:“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唐·权德舆《夏至日作》诗:“寄言赫羲景,今日一阴生。”又,东汉·班固《白虎通·诛伐》:“冬至,所以休兵,不举事,闭关,商旅不行,何?此日阳气微弱,王者承天理物,故率天下静,不复行役,扶助微气,成万物也。故《孝经谶》曰:‘夏至阴气始动,冬至阳气始萌。’《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夏至,阴始起,反大热何?阴气始起,阳气推而上,故大热也。冬至,阳始起,阴气推而上,故大寒也。”则《孝经谶》早有“夏至阴气始动,冬至阳气始萌”之说。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此日太阳最近北回归线,(中国)阳气盛极而始衰,阴气始至,故曰“夏至”。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天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则相反。此日太阳最近南回归线,(中国)阴气盛极而始衰,阳气始至,故曰“冬至”。日晷(guǐ),古代测日影定时刻的仪器。由晷盘和晷针组成。此指白昼时间。
(2)葭(jiā)灰: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表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夫五音生于阴阳,分为十二律,转生六十,皆所以纪斗气,效物类也。天效以景,地效以响,即律也。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除。是故天子常以日冬夏至御前殿,合八能之士,陈八音,听乐均,度晷景,候钟律,权土炭,效阴阳。冬至阳气应,则乐均清,景长极,黄钟通,土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应,则乐均浊,景短极,蕤宾通,土炭重而衡低。进退于先后五日之中,八能各以候状闻,太史封上。郊则和,否则占。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
(3)立秋至而梧叶落:语本宋·吴自牧《梦粱录·七月(立秋附)》:“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梧桐树落叶偏早,立秋时节,便开始落了,是以古人以梧叶落占秋。清·汪灏《广群芳谱(卷七十三)·木谱六·桐》:“立秋之日,如某时立秋,至期一叶先坠,故云:‘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八月七、八或九日,农历七月初。《逸周书·时训》:“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礼记·月令》:“(孟秋之月)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4)“上弦谓月圆其半”四句:语本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毛传:“恒,弦。升,出也。言俱进也。”郑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孔疏:“弦有上下,知上弦者,以对如日之升,是益进之义,故知上弦矣。日月在朔交会,俱右行于天,日迟月疾。从朔而分,至三日,月去日已当二次,始死魄而出,渐渐远日,而月光稍长。八日、九日,大率月体正半,昏而中,似弓之张而弦直,谓上弦也。后渐进,至十五、十六日,月体满,与日正相当,谓之‘望’,云体满而相望也。从此后渐亏,至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亦正半在,谓之‘下弦’。于后亦渐亏,至晦而尽也。以取渐进之义,故言‘上弦’,不云‘望’。”《毛诗正义》云“至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亦正半在,谓之‘下弦’”,而本篇云“下弦谓月缺其半,系廿二三”,盖因《幼学琼林》以联语形式写成,联语讲究对仗,本联上句尾字“九”为仄声,下句尾字当用平声,故变换《毛诗正义》“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为“廿二三”。上弦,月相之一。农历每月初八或初九,太阳跟地球的连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连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呈“D”字形,像张弓施弦的样子,称“上弦”。下弦,月相之一。农历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太阳跟地球的连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连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反“D”字形,像张弓施弦的样子,称“下弦”。又此二句及下三句,亦本《释名·释天》:“晦,灰也。火死为灰,月光尽,似之也。朔,苏也。月死复苏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弦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暨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世俗防禁,竟无经也。月之晦也,日月合宿,纪为一月。犹八日,日月中分谓之‘弦’;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谓之‘晦’。‘晦’与‘弦’‘望’一实也,非月晦日月光气与月朔异也,何故逾月谓之吉乎?如实凶,逾月未可谓吉;如实吉,虽未逾月,犹为可也。”《朱子语类》卷二:“月之望,正是日在地中,月在天中,所以日光到月,四伴更无亏欠;唯中心有少压翳处,是地有影蔽者尔。及日月各在东西,则日光到月者止及其半,故为上弦;又减其半,则为下弦。逐夜增减,皆以此推。”又,《后汉书·律历志》:“推弦、望日,因其月朔大小余之数,皆加大余七,小余三百五十九四分三,小余满蔀月得一,加大余,大余命如法,得上弦。又加得望,次下弦,又后月朔。其弦、望小余二百六十以下,每以百刻乘之,满蔀月得一刻,不满其所近节气夜漏之半者,以算上为日。”《后汉书·律历志》所载以月相纪日推算方法,为历代正史志书沿袭。
(5)“月光都尽谓之晦”六句:语本宋·朱熹《诗集传·小雅·十月之交》首章“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注:“交,日月交会,谓晦朔之间也。历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昼一夜,则其行一周而又过一度。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一岁凡十二会。方会,则月光都尽而为晦。已会,则月光复苏而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对,则月光正满而为望。晦朔而日月之合,东西同度,南北同道,则月掩日而日为之食。望而日月之对,同度同道,则月亢日而月为之食。是皆有常度矣。”晦、朔、望,皆为月相。晦,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日(通常是三十日)。这一天看不到月亮。《说文解字》:“晦,月尽也。”朔,指阴历每月初一,这天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说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苏也。”望,指阴历每月十五日,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当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一百八十度,太阳从西方落下,月亮正好从东方升起之时,地球上看见的月亮最圆满,这种月相叫“望”。
(6)“初一是死魄”四句:语本《尚书·武成》:“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西汉·孔安国传:“(旁死魄)旁,近也。月二日,近死魄。”“(哉生明)哉,始也。始生明,月三日,与死魄互言。”“(既生魄)魄生明死,十五日之后。”唐·孔颖达疏:“(旁死魄)魄者,形也,谓月之轮郭无光之处名魄也。朔后明生而魄死,望后明死而魄生。《律历志》云:‘死魄,朔也。生魄,望也。’《顾命》云:‘惟四月哉生魄。’传云:‘始生魄,月十六日也。’月十六日为始生魄,是一日为始死魄,二日近死魄也。”“(哉生明)《顾命》传以‘哉生魄’为十六日,则‘哉生明’为月初矣。以三日月光见,故传言‘始生明,月三日’也。此经无日,未必非二日也。生明、死魄俱是月初。上云‘死魄’,此云‘生明’,而魄死明生互言耳。”暨《尚书·康诰》:“惟三月哉生魄,周公初基,作新大邑于东国洛。”西汉·孔安国传:“始生魄,月十六日,明消而魄生。”唐·孔颖达疏:“魄与明反,故云‘明消而魄生’。”暨《尚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西汉·孔安国传:“始生魄,月十六日。”“死魄”“生魄”“生明”为上古月相名,见于《尚书》。旧谓月亮的有光部分为“明”,无光部分为“魄”。朔(初一)后月明渐增,月魄渐减,故谓之“死魄”。反之,望(十五)后月明渐减,月魄渐生,即谓之“生魄”。死魄,指阴历每月初一。此日见不到月亮。《逸周书·世俘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晋·孔晁注:“朔后为死魄。”旁死魄,指阴历每月初二。《汉书·律历志下》引《尚书·武成》作“旁死霸”,唐·颜师古注:“孟康曰:‘月二日以往,月生魄死,故言死魄。魄,月质也。’霸,古‘魄’字同。”哉生明,指阴历每月初三日。此日,月亮开始有光。始生魄,指阴历每月十六日。此日,月始缺,即始生月魄。
【译文】
夏至日阳气盛极而始衰,阴气开始萌动,是以此后白昼一天比一天短;冬至日阴气盛极而始衰,阳气开始萌动,是以此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一到冬至,阳气萌动,候气律管中的葭莩灰就会飞起来;一到立秋,梧桐树上的叶子就纷纷飘落。
上弦月,指月亮圆了半边,是阴历每月初八、初九;下弦月,指月亮缺了半边,是阴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
完全没有了月光叫作“晦”,指阴历每月三十;月光从无到有叫作“朔”,指阴历每月初一;月亮和太阳遥遥相对,彼此都能看得见对方,叫作“望”,指阴历每月十五。
初一的月亮像死灰一样,叫“死魄”;初二的月亮稍微有一点儿微光,叫“旁死魄”;初三的月亮才生出光来,叫“哉生明”;十六的月亮开始有残缺,叫“始生魄”。
翌日、诘朝(1),皆言明日;谷旦、吉旦(2),悉是良辰。
片晌(3),即谓片时;日曛(4),乃云日暮。
畴昔、曩者(5),俱前日之谓;黎明、昧爽(6),皆将曙之时(7)。
月有三浣:初旬十日为上浣,中旬十日为中浣,下旬十日为下浣(8);学足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9)。
【注释】
(1)翌(yì)日:明天。《汉书·武帝纪》:“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诘(jié)朝:明天一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晋·杜预注:“诘朝,平旦。”
(2)谷旦:良辰,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谷旦于差,南方之原。”毛传:“谷,善也。”郑笺:“旦,明。”孔疏:“见朝日善明,无阴云风雨,则曰可以相择而行乐矣。”吉旦:泛指吉祥美好的日子。
(3)片晌:片刻。
(4)日曛:日色昏黄。指天色已晚。唐·杜甫《信行远修水筒》诗:“日曛惊未餐,貌赤愧相对。”
(5)畴(chóu)昔:往日,从前。《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东汉·郑玄注:“畴,发声也。昔,犹前也。”曩(nǎng)者:昔时,从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曩者志入而已,今则怯也。”唐·孔颖达疏:“曩,犹向也。”《礼记·檀弓下》:“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东汉·郑玄注:“曩,向也,谓始来入时。”《说文解字》:“曩,向也。”
(6)黎明:天将明未明的时候。《史记·高祖本纪》:“黎明围宛城三帀。”唐·司马贞索隐:“黎,犹比也,谓比至天明。”昧爽:拂晓,黎明。《尚书·牧誓》:“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西汉·孔安国传:“昧,冥;爽,明,早旦。”
(7)曙:天亮,破晓。《楚辞·九章·悲回风》:“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
(8)“月有三浣”四句:三浣,唐制,官吏每十日休息一次,洗衣洗澡。后称一个月上旬、中旬、下旬为“上浣”“中浣”“下浣”,合称“三浣”。明·杨慎《丹铅总录·时序·三浣》:“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盖本唐制十日一休沐。故韦应物诗曰‘九日驰驱一日闲’,白乐天诗曰‘公假月三旬’。”
(9)“夜者日之余”三句:语本《三国志·魏书·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三余,三国时期的董遇勤奋好学,充分利用冬天、夜里、阴雨天三个空闲时段读书,称为“三余”。后以“三余”指空闲时间。
【译文】
“翌日”“诘朝”,都是明天的别称;“谷旦”“吉旦”,都指吉祥的好日子。
“片晌”,是说片刻;“日曛”,是说日将落、天色渐晚的样子。
“畴昔”“曩者”,都是前日的别称;“黎明”“昧爽”,都指天将破晓的时候。
一个月分为“三浣”:初旬十天称“上浣”,中旬十天称“中浣”,下旬十天称“下浣”;做好学问要充分利用“三余”时间:夜晚是白昼之余,冬季是一年之余,雨天是晴天之余。
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1);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2)。
焚膏继晷,日夜辛勤(3);俾昼作夜,晨昏颠倒(4)。
自愧无成(5),曰虚延岁月(6);与人共话,曰少叙寒暄(7)。
可憎者,人情冷暖(8);可厌者,世态炎凉(9)。
周末无寒年,因东周之懦弱;秦亡无燠岁,由嬴氏之凶残(10)。
【注释】
(1)以术愚人,曰朝三暮四:语本《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狙(jū),猿猴。芧(xù),橡子也,似栗而小。养猴人给群猴分橡子,说早上三个晚上四个,群猴都发怒;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群猴都很高兴。“朝三暮四”,原指变换名目,不变实质行欺骗,后用来比喻变化多端或反复无常。
(2)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语本《诗经·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毛传:“将,行也。”郑笺:“日就月行,言当习之以积渐也。”孔疏:“日就,谓学之使每日有成就;月将,谓至于一月则有可行。言当习之以积渐也。”朱子集传:“将,进也。……日有所就,月有所进,续而明之,以至于光明。”日就月将,求学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就,成就。将,大。喻进步。
(3)焚膏继晷,日夜辛勤: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后以“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膏,油脂之属。指灯烛。晷,日光。
(4)俾(bǐ)昼作夜,晨昏颠倒:语出《诗经·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衍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毛传:“使昼为夜也。”郑笺:“醉则号呼相效,用昼日作夜,不视政事。”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
(5)无成:没有成就。唐·杜甫《客居》:“儒生老无成,臣子忧四藩。”
(6)虚延岁月:白白地拖延(浪费)时间。
(7)少叙寒暄(xuān):指与人交谈不多。寒暄,即问寒问暖,指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8)人情冷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变化。人情,指应酬,交际往来。冷暖,寒冷和温暖。唐·刘得仁《送车涛罢举归山》诗:“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
(9)世态炎凉:指趋炎附势、人走茶凉的人情世故。世态,世俗的情态,多指人情淡薄而言。炎凉,比喻人情势利,反复无常。宋·文天祥《杜架阁》诗之二:“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
(10)“周末无寒年”四句:语本《汉书·五行志》:“周失之舒,秦失之急,故周衰亡寒岁,秦灭亡奥年。”东周,周朝都城于前770年自镐京(今陕西西安)东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前770—前256),之前国都在镐京的时期则称为“西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其间战国时期,作为中央政权的东周王朝,已名存实亡。燠(yù),热。嬴氏,指秦始皇。
【译文】
用诈术愚弄欺骗他人,称“朝三暮四”;好好学习,日求增益,称“日就月将”。
“焚膏继晷”,是形容一个人挑灯夜战,日夜辛劳;“俾昼作夜”,是说把白天和夜晚的作息弄颠倒了。
一事无成而自觉惭愧,可以自谦说“虚延岁月”;与人交谈讲几句客套话,可称“少叙寒暄”。
“人情冷暖”,羡富嫌贫,面目可憎;“世态炎凉”,趋炎附势,十分讨厌。
周朝末年没有寒冷的年份,是因为东周王室太过懦弱;秦朝灭亡之际没有暖年,是因为秦始皇的统治过于残暴。
泰阶星平,曰泰平(1);时序调和,曰玉烛(2)。
岁歉(3),曰饥馑之岁(4);年丰,曰大有之年(5)。
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6);梁惠王之凶岁,野莩堪怜(7)。
丰年玉,荒年谷,言人品之可珍(8);薪如桂,食如玉,言薪米之腾贵(9)。
春祈秋报(10),农夫之常规;夜寐夙兴(11),吾人之勤事。
韶华不再(12),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13),志士正宜待旦(14)。
【注释】
(1)泰阶星平,曰泰平:语本《黄帝泰阶六符经》。《黄帝泰阶六符经》早佚,唐·颜师古注《汉书》引东汉·应劭语,有《黄帝泰阶六符经》云云。《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唐·颜师古注:“孟康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三阶不平,则五神乏祀,日有食之,水润不浸,稼穑不成,冬雷夏霜,百姓不宁。故治道倾,天子行暴令,好兴甲兵,修宫榭,广苑囿,则上阶为之奄奄疏阔也。’”又,《晋书·天文志上·中宫》:“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在人曰三公,在天曰三台,主开德宣符也。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为司命,主寿。次二星曰中台,为司中,主宗室。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又曰三台为天阶,太一蹑以上下。一曰泰阶。上阶,上星为天子,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士,下星为庶人: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君臣和集,如其常度,有变则占其人。”泰阶,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泰阶星由六颗星组成,古时认为这些星分别代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庶人。泰阶星平正,天下就大治,称“泰平”,后来写作“太平”;泰阶星斜则天下大乱。泰平,即太平,时世安宁和平。
(2)时序调和,曰玉烛:语本《尔雅·释天》:“四气和谓之‘玉烛’。”晋·郭璞注:“道光照。”宋·邢昺疏:“‘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又,《尸子·仁意》:“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时序,时间的先后,季节的次序。《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凄风迕时序,苦雨遂成霖。”唐·李善注:“《庄子》曰: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调和,使和顺。玉烛,指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古人认为烛龙之神主宰四季和白天黑夜,龙衔玉烛则时序调和。烛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兽,人面龙身,口中衔烛。
(3)岁歉:歉收,年成不好。
(4)饥馑(jǐn):灾荒,庄稼没有收成。《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
(5)年丰,曰大有之年:语本《公羊传·桓公三年》:“有年。有年何以书?以喜书也。大有年何以书?亦以喜书也。此其曰‘有年何’?仅有年也。彼其曰‘大有年何’?大丰年也。仅有年,亦足以当喜乎?恃有年也。”暨《穀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年丰,谓年成丰收。《左传·桓公六年》:“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大有,《易》卦名。乾下离上,象征大、多。《周易·序卦》曰:“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古称五谷大熟为“大有之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
(6)唐德宗之饥年,醉人为瑞:语本《资治通鉴·唐纪·唐德宗贞元二年》:“关中仓廪竭,禁军或自脱巾呼于道曰:‘拘吾于军而不给粮,吾罪人也!’上忧之甚,会韩滉运米三万斛至陕,李泌即奏之。上喜,遽至东宫,谓太子曰:‘米已至陕,吾父子得生矣!’时禁中不酿,命于坊市取酒为乐。又遣中使谕神策六军,军士皆呼万岁。时比岁饥馑,兵民率皆瘦黑,至是麦始熟,市有醉人,当时以为嘉瑞。人乍饱食,死者复伍之一。数月,有肤色乃复故。”唐德宗,李适(742—805),唐朝皇帝。唐代宗长子。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封奉节郡王。唐代宗宝应元年(762)为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八月改封雍王。广德二年(764)封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五月即位。嗣位后,初政清明,以强明自任,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后用卢杞等,因为乱阶。建中四年(783),泾原兵变,犯京师,逃奔奉天。兴元元年(784),李晟率军收复长安,乃还。自此政惟姑息,方镇日强。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卒。庙号德宗。在位二十六年,卒谥神武孝文皇帝。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纪。醉人为瑞,饥荒之年,无粮酿酒。如果偶尔有人喝醉,大家都认为是祥瑞之兆。
(7)梁惠王之凶岁,野莩(piǎo)堪怜:语本《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梁惠王,即魏惠王魏䓨,战国时期魏国的第三代君主,魏武侯之子,前370年即位。即位后迁都大梁。与赵、韩构恶,被齐军大败于马陵。又屡败于秦。召集逢泽之会,改侯称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孟轲等至大梁。轲尝劝王行仁义而不能用。国势渐衰。在位三十六年(一说五十二年)。凶岁,凶年,荒年。野莩,指饿死在野外的人。莩,通“殍(piǎo)”,饿死的人。
(8)“丰年玉”三句: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稚恭为荒年谷。”南朝梁·刘孝标注:“谓亮有廊庙之器,翼有匡世之才,各有用也。”世人称颂庾亮(字文康)像丰年的美玉,称颂庾翼(字稚恭)像灾荒年头的粮食。后多用以比喻可贵的人才。
(9)“薪如桂”三句:语本《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苏秦说楚国的柴薪贵得和桂一样,粮食贵得和玉一样。后用“食玉炊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艰难。腾贵,物价上涨,昂贵。
(10)春祈秋报:语本《毛诗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良耜》,秋报社稷也。”暨东汉·郑玄《诗谱·周颂谱》:“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又,《周礼·小宗伯》:“社之日,莅卜来岁之稼。”唐·贾公彦疏:“言‘莅卜来岁之稼’者,祭社有二时,谓春祈秋报。报者,报其成熟之功。”又,东汉·班固《白虎通·社稷》:“岁再祭之何?春求秋报之义也。”春祈秋报,古人在春、秋两季祭祀土神,春耕时祈祷风调雨顺,秋收报答神功。
(11)夜寐夙兴:语本《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郑笺:“无有朝者,常早起夜卧,非一朝然。言已亦不解惰。”孔疏:“早起夜卧,无有一朝一夕而自解惰。”朱子集传:“靡,不。夙,早。兴,起也。……早起夜卧,无有朝旦之暇。”意为晚睡早起,形容勤奋。寐,睡。夙,早。兴,起。
(12)韶华:美好的年华。指青春年少。为唐宋诗文习用语。唐·李贺《嘲少年》诗:“莫道韶华镇长在,发白面皱专相待。”宋·秦观《江城子》:“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明·刘嵩《秋兴四首·其二》:“韶华不再返,春去夏亦徂。”
(13)日月其除:语本《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郑笺:“蛩在堂,岁时之候,是时农功毕,君可以自乐矣。今不自乐,日月且过去,不复暇为之。”朱子集传:“除,去也。”指时光将过去,光阴不待人。除,离去,不存在。
(14)待旦:“坐以待旦”的省称,坐着等待天亮。常用以表示勤谨。《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日昃不暇食,坐以待旦。”
【译文】
泰阶的六颗星宿平正,象征国泰民安,称为“泰平”;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是因为烛龙神口中烛火长明,称为“玉烛”。
年成不好,农业歉收,粮食和蔬菜不够吃,叫作“饥馑之岁”;年成好,农业大丰收,粮仓堆得满满的,叫作“大有之年”。
唐德宗时期某年闹饥荒,粮食不够吃,更不用说拿粮食酿酒,路上看见一个醉汉,人们便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梁惠王时某年闹饥荒,城郊野外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实在很可怜。
“丰年玉”“荒年谷”,都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的珍贵;“薪如桂”,“食如玉”,则用来比喻物价上涨得很高。
“春祈秋报”,是农民传统习俗;“夜寐夙兴”,是说我们应当勤勉做事。
“韶华不再”,是说青春年少好时光一去不再有,所以我们须珍惜光阴;“日月其除”,是说日月流逝,像流水一样不回头,所以有志之士应当抓紧时间,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