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怎么这么安静呢?”

朋友、老师、同事,甚至有些我不怎么认识的人,都曾这样问我。

他们大多是出于善意,想知道我这样沉默不语,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或者有什么心事。有些人则是出于好奇,觉得我一言不发地待着有点诡异。

这个问题,我很难确切地回答。我不说话,有时是因为我正在观察或思考着什么,有时是因为相比于说,我更愿意倾听,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我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安静的人。

在学校里,外向似乎是对一个孩子最大的肯定。课堂上,老师时常叫我发言再主动一些。舞会上,我也会和朋友到舞池里跳舞,不过,要按我的想法,能一起去谁家待着会更好。大学时,我也会参加热闹的聚会,但我始终觉得,邀上一两个好友,吃个饭、看个电影,会有意思得多。不过,我从未因此发过牢骚,因为我想,我应该去做那些事儿,因为那才是“正常”的。

与此同时,我建立了一个小而紧密的社交网。我从不介意别人是否受欢迎,因此我的朋友们个性迥异。我喜欢亲密无间的交流,所以我们的友谊建立在爱、互信和愉悦共处之上,而无关拉帮结派或者人气较量。相处时间长了,大家开始看到我的优点:他们说我的提问发人深省,思考独立辩证,遇事沉着冷静;还夸我敏于思考、善于倾听。他们也开始听我说话,他们发现,我若开口,一定是经过思考后有话要说。而在工作领域,我也渐露光芒。那些曾经让我自卑的外向者,竟然开始邀请我共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其实我安静的生活态度里一直都潜藏着巨大的力量,我只是需要了解如何运用它。放眼世界,不难发现,那些伟大的创造——从苹果电脑到《帽子里的猫》——都来自内向者,安静的性情是他们的助力,而非阻力。我的部分观点收录在《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里面,那本书多年居于《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中,被翻译成40种文字。成千上万的人都跟我说,这个简单的理念——安静若被善用,就能转化成力量,真真切切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这本书对他们的触动超乎我的想象。

很快,我就开始做一些在我年少时看来不可能去做的事。我在中学时非常害怕当众发言。做读书报告的前一晚我会失眠,有一次我甚至紧张到完全无法开口。而现在,作为内向者的支持者,我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屏幕上,为千千万万的听众做演讲。我所做的关于内向的演讲成了被观看次数最多的TED演讲之一,点击量达到几百万。[TED是一家专门举办会议、邀请人们分享各自创想的机构。它名字中的三个字母分别代表technology(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和design(设计)。]

受这些经历的启发,我与人合作创立了“安静的革命”——一家以鼓舞所有内向者为使命的公司。我希望内向的人能感觉到,我们无论在学校里、工作中还是社会上,都可以做我们自己。“安静的革命”倡导改变,鼓励不同的声音。这项运动是开放的,无论你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我们都欢迎你的加入!欢迎登录Quietrev.com参与我们!

常有人问我,既然我现在能够自如地面对公众发言,还经常在媒体上做评论,那么我是否已经变成了外向的人呢?其实,这些年来,我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时候,我还是很腼腆,不过我喜爱这个安静、内省的自己。我已经完全接受了安静的力量,你也可以!

很多读者对我说,真希望在他们还是孩子,或他们内向的子女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够了解到“安静的革命”。还有一些年轻人启发了我——他们说真希望有一个适合他们年纪的《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版本。

因此,才有了这本书。

“内向人格者”到底是什么意思?

心理学领域有个术语指代像我一样的人——内向人格者,不过它的定义并不明确。我们喜欢与人为伴,但也喜欢独处;我们或许善于交际,但也甘于寂寞;我们爱观察;比起说话,我们可能更愿意倾听。内向人格者拥有深沉的内在生命,并且他们珍视这种内在生命。

如果说,内向的人总是向内审视,那么外向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从外界吸收能量,在人群中焕发活力。

即便你自己并不内向,你也一定会有几个内向的亲友。有1/3甚至1/2的人都是内向的,也就是说,你的每两三个熟人中,就有一个是内向的。[1]有时候,你一眼就能识别出我们这类人。我们往往独自蜷缩在沙发上,与书或平板电脑为伴。在热闹的聚会中,我们会与三两好友谈笑风生,而绝不会跳到桌子上尽情舞蹈。课堂上,老师一问“谁来?”,我们的视线便开始躲闪——我们其实认真听着呢,可是我们只想要安静地参与,等准备好了,我们自然就会发言。

而有时候,我们又会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天性。我们会毫无痕迹地融入课堂或学校餐厅,与他人有说有笑,尽管在内心深处,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喧嚣,独处一会儿。我的书面世后,我才惊奇地发现,竟然有这么多看似外向的人,包括演员、政治家、企业家和运动员,他们向我“坦白”其实他们也是内向的人!

内向的人未必害羞,区分这两种特质很重要。内向的人当然可能害羞,但外向的人同样有可能害羞。害羞行为可能只是让人看上去很内向,因为害羞的人看上去安静内敛。与内向一样,害羞的感觉也很复杂,包含很多层次。害羞可能是因为担心不被他人接纳,也可能是因为害怕犯错。在课堂上,害羞的学生不举手,也许是因为担心给出错误的答案,被人笑话。邻座的内向女生也许同样不会举手,但原因不同——或许她只是不想说,或许她只是忙于倾听和消化。与内向一样,害羞自有它的好处。研究发现,害羞的孩子往往能够交到忠诚的朋友,而且他们勤勉认真、富有同情心、创造力强。害羞和内向的人都善于倾听,正是通过倾听,我们才变得善于观察、学习和成长。

这本书兼论内向和害羞,以及二者带来的益处。我正巧既内向,又天生害羞(尽管随着年岁渐长,我变得不那么害羞了),而你可能只占其一。选读书中适合你的章节即可,其他随意。

你是内向、外向,还是中间性格?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大脑及其功能。当然,每个人的大脑构造不尽相同,但运行模式大同小异,所以人与人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第一次使用“内向”和“外向”描述不同的性格。荣格性格内向,他是第一个如此解释这两种性格的人:内向人格者被内在世界(即感受和思想)吸引,而外向人格者则对外在世界(即人群及其活动)充满兴趣。[2]

当然,荣格自己也承认,没有人是纯粹的内向或纯粹的外向,人们的性格都处在一个内向—外向范围之内。最好的理解方式,就是把这个性格范围想象成一把长尺,纯粹的内向是一端,而纯粹的外向是另一端。有些人会落在长尺的中点——心理学家称之为“中间性格”,但即便不是恰好位于中点的人,其实也是内向和外向的混合体。很多内向的人说,在与好友相处或者讨论有趣的话题时,他们的表现会偏于外向;而即便外向的人喜欢热闹,他们大多也需要停下来静一静。

在做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自己在“内外向长尺”上的位置吧。答案没有对错,你只需要根据你一贯的状态,回答“是”或“不是”。

〇 相比置身于人群之中,我更喜欢与一两个朋友相处。

〇 我更愿意把我的所思所想写下来。

〇 我喜欢独处。

〇 相比闲聊,我喜欢深谈。

〇 朋友们说我善于倾听。

〇 相比上大课,我更喜欢小型课堂。

〇 我会避免冲突。

〇 除非准备得完美,否则我不愿向人展示我的工作。

〇 我独立做事时状态最佳。

〇 上课时我不喜欢被点名提问。

〇 跟朋友聚会后我会感到非常疲惫,即便当时玩得很开心。

〇 我喜欢与少数几个亲友庆祝自己的生日,而不是举办大型聚会。

〇 在学校,我不介意做需要独立完成的大课题。

〇 我会在房间待很久。

〇 我通常不太敢冒险。

〇 我能沉浸在一个课题、一项运动、一种乐器或者一种创造性活动中,一连好几个小时都不觉得累。

〇 我通常想好了再发言。

〇 要跟不太熟悉的人交流时,我倾向于发送信息或邮件,而不是打电话。

〇 成为众人的焦点时,我会觉得不太自在。

〇 比起回答问题,我更喜欢提出问题。

〇 人们说我说话轻声细语,或者比较腼腆。

〇 如果让我二选一,我宁愿周末时无事可做,也不愿日程满满。

※ 以上性格测试是非正式的,而不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所列问题是依据现代研究者普遍认可的内向性格的特征设计的。

回答“是”越多,你就越靠近内向那一端。回答“不是”越多,你就越靠近外向那一端。“是”和“不是”差不多时,你可能就是中间性格。

无论倾向于哪一端,自在生活的秘诀都是了解自己的喜好。有些人就是天生内向,或者天生外向;性格特质,比如外向和内向,是会遗传的。不过基因不能决定一切,即便你认为自己天生如何,性格和态度也并非一成不变,假以时日,我们仍有很大的自我塑造和发展的空间。那些天生极为害羞和安静的人,大概无论如何也难以成为泰勒·斯威夫特那样的舞台巨星,但大多数人仍能有所突破,这和皮筋能拉伸(到一定程度)是一个道理。

了解自己可以轻松驾驭哪些情况,你就能获得控制感,然后你可以基于你知道的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做出选择。你可以选择那些让你舒服的事情;当你有足够强烈的意愿,比如为了你在乎的某项工作或某个人时,你可以选择突破舒适区。自我突破的力量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我们会在本书中不断重申这一点。周围人的认可,无论是来自网络还是现实,都会让人感觉良好,但最重要的认可源于你自己。

内向者同样很棒

社会常常忽略内向的人。我们崇拜能说会道和热衷于表现的人,好像他们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榜样。我把这种价值观称为“外向理想型”,这种观念深信每个人都应该是思维敏捷、感召力强、爱行动且不爱沉思的冒险家。这种理想化的价值取向会让人觉得,如果你不能在人群中神采飞扬,你好像就有点儿问题了。这种情况在学校尤甚,在那里,那些最健谈、最活跃的孩子往往最受欢迎,而老师们也都青睐在课堂上积极举手的学生。

这本书质疑的是外向理想型这种价值观,而非外向者本身。我最好的朋友朱迪,从小学起就是备受欢迎的交际达人。我亲爱的丈夫肯也是个迷人的“外向派”,他有着给大家讲不完的趣事。我爱他们的一部分原因,正是我们彼此不同,并且我们彼此欣赏。他们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没有的优点,或者自己并不突出的优点,我看他们也是一样。

语言无法穷尽其中的“阴阳互补”。当我们在一起时,得到的远不止彼此各部分的总和。我和丈夫喜欢用墨西哥人常说的话“juntos somos más”描述这种感觉,翻译过来就是:1加1大于2。

虽然我也喜欢外向者,但我还是想强调安静是怎么一回事,并说明安静能多么有力量。历史上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发明家、科学家、运动员和商业领袖都是内向者,这绝非偶然。孩提时代的甘地非常腼腆,什么都怕,尤其怕人。常常是放学铃声一响,他就赶紧从学校跑回家,以免与同学接触。然而,他在长大后,虽然天性未改,却带领印度人民走向了自由。他以和平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赢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3]

NBA(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头号得分手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曾每晚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展现“天钩”绝技,但他并不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他酷爱阅读历史类书籍,自称是“碰巧会打篮球的书呆子”。闲暇时,他还喜欢写作,出版了小说和回忆录。[4]

你知道碧昂斯吗?你也许听说过她的世界巡回演出票被抢购一空,或者她在优兔上的音乐视频总点击次数超过10亿,不过,你大概不知道,这位年少出道的世界偶像说自己曾是个内向的孩子。如今,她的自信激励了世界各地的歌迷,但她安静的、爱观察的特质并没有改变。“我善于倾听,喜欢观察,有时候人们以为那是我在害羞。”她说道。[5]

天才女演员艾玛·沃森也是一个腼腆内向的人。“事实上,我真的是一个腼腆、不善交际、性格内向的人,”她说,“在一次大型派对上……我觉得太过热闹了,干脆躲进了卫生间!我需要暂停……我特别不擅长闲聊……陌生人让我感到有压力,因为我清楚他们的期待。其实在小圈子里跟朋友在一起时,我也喜欢跳舞,也挺外向。我只是在公共场合极其放不开。”[6]

米斯蒂·科普兰被称赞为“令人难以置信的芭蕾女演员”。像大多数舞蹈演员一样,她从小就开始训练,但起步远没有大多数芭蕾女演员那么早——她们往往4岁就开始了!年过13,性格腼腆的米斯蒂在中学参加了训练队的面试,她觉得自己的表现实在不出彩,尽管寡言少语,她却依然引人注意。她的力量和才华毋庸置疑,而她对复杂舞步的观察力和专注力,对于同龄的孩子来说实为难得。那一天,她被选为带领60名舞蹈队成员的队长,由此踏上了芭蕾之路。2015年,她成为美国芭蕾舞剧院有史以来第一位黑人首席女演员。[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是出了名的内向者。小时候,他对独立学习的偏好时不时地给他惹麻烦。16岁时,他入学考试考砸了,部分原因是他没有学完所有的科目,只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过后来,他学会了“动静结合”——在长时间独自工作之余,他开始参加一些小型聚会。二十几岁时,他成立了“奥林匹亚科学院”,一个他与几个好朋友定期讨论问题的俱乐部,那些问题都来源于他长时间独处时的思考。26岁时,爱因斯坦颠覆了物理定律。42岁时,他获得了诺贝尔奖。[8]

在接下来的章节,你会看到一些擅长传统的内向型活动(比如写作和艺术创作)的安静的孩子,你也会看到一些内向的学生会主席、演讲冠军、运动员、演员和歌手等。这类角色似乎并不适合安静的孩子,而且我将要介绍的那些孩子往往一开始并不愿意尝试,然而他们凭着对某种工作的热情不断鞭策自我,最终取得了成功——这种心无旁骛的热情恰恰是很多内向者共有的。我希望将来(不需要立马实现),你也能发现自己的热情所在!

通过那些像你一样的年轻人的故事和经验,我将解答那些时常困扰你的问题:安静的人该如何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怎么能够确保自己不被忽略?没有信心开口说话时,怎样交到新朋友?

在本书中,我们将讨论内向者与身边人——朋友、家人、老师——连接的方式,讨论我们如何探寻自己的兴趣爱好,讨论我们与自己——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连接的方式。希望通过本书,你能学会接纳和珍视真实的自己。世界需要你,并且人们表达的方式不拘一格,安静亦有渠道发声。

请将本书当作指南。它不会教你如何成为某种人,相反,它会教你如何利用你本来就拥有的美好品质和技能,然后向外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