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合医:直击临床讲金匮
- 宋柏杉
- 14字
- 2023-09-21 16:04:41
第二章 《金匮要略》的诊疗思想
第一节 治未病
从本节开始,我们正式进入《金匮要略》正文部分。首先讲《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我们从第一节开始。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这一段文字是讲述治未病的思想,但是文字前后矛盾,连贯起来就无法读懂。自古以来有很多大家做了解读。我们把中医基础知识回顾一下,然后详细地讲解原文。
《金匮》的体例以问答的形式出现的比较多,这符合《黄帝内经》的书写方法,也是采取问答的方式,一问一答。由于过去的书是竹简,前面讲过了,有些时候,书读的时间长了,串竹简的牛皮绳就会折掉,然后竹简顺序就会错乱。所以阅读《金匮》,有时突然蹦出一条条文,无法理解,这很正常。如果把它纠正了,也不好办,又不符合古籍的原貌,所以我们见到哪儿就解释到哪儿。
下面首先看一个名词,叫“未病”,什么是未病?人体有三种状态,一个是未病,一个是已病,还有一种情况是欲病,就是要得病的状态。未病是指什么状态?指的是健康状态。人在健康状态是怎么治未病?要注意饮食、起居、作息,包括寒温,要适应四季的变化,不暴饮暴食,吃符合人体自然规律的食物,不要吃一些奇怪的食物,不要乱吃东西,另外随着四季寒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不要乱饮水,这就是治未病。比如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每天要喝8杯水,喝得很多,人都出现水饮病,这也不是治未病的思路。第二个状态就是欲病,什么是欲病?说是病了又还没病,说健康又不健康,也就是现在说的亚健康状态。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已病,这是医生经常面对到的,也就是一种疾病的状态。书中所谈到的未病,大部分是指欲病的状态,为了符合常规的思维,我们还是沿用“未病”这个词,在这里只是澄清一下概念。
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配属五行为木、火、土、金、水。按照木→火→土→金→水这个方向运行,叫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一层关系。还有一层关系,就是隔一行,是为相克,相克不是病理状态,而是正常的生理状态。五行生克制化,才能够相互滋养,气血才能运行,这是生命的正常状态,不要把相克理解为病态。正常的是隔行相克,也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一个正常的相克状态、相互制衡的状态。什么是疾病状态呢?就是一个脏器,对它所克的脏器进行了过克,专有的名词叫“相乘”。比如肝木之气过于强盛,那么它就要克脾土;如果土过于强了,就会克肾水;肾水过于强就会克心火;心火过于强就会克肺金;肺金过于强就会克肝木,这里指的是相乘。还有一种病态的脏腑关系,就是相侮,正常是木克土,如果木虚土旺,土超过正常的旺,就是病态的旺,它就会反侮肝木,这种关系叫相侮。
我们再澄清一个关系,一个脏要想过克另一个脏,也就是相乘,那么这个脏器的病态应该是实性的,只有实了,才能去过克另一脏器;如果是虚,它只能受邪,是不能过克他脏的,这是一个关系。用尤在泾的话说就是“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惟实者能传,而虚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直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此仲景虚实并举之要旨也”。我个人认为尤氏的这段论述,是符合中医之理的。
下面返回去看一下原文。我们把原文分为三个段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这为第一段。第一段首先提出了一个治未病的概念,先师作了一个回答。这里的治未病举了个例子,如果肝病了,而且知道这里的肝病指的是肝实。刚才讲了肝只有实才能够过克脾土,“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一个典型的治未病思想。那么如果是肝虚,会不会传脾?不会的,肝虚只能受邪,所以说这里的“见肝之病”是脏器过实导致的疾病。也就是说,当肝脏发生了过强的病、病邪瘀积的病,我们在治肝病的同时,应首先想到补脾,因为一个脏器有病了,会传给另一个脏器,这是未病的一种状态。
还有一种状态是什么?当人体要发生病了,我们提前做预防、做治疗。在这里举个例子,比如承德和北京的天气,华北这一片突然降温,假设今早上班没来得及换衣服,路上天气很冷,感受了风寒,但是人体还没发病,只是感觉到浑身冷,该如何治未病?这个时候我们回到家,就可以用三五片生姜加一点红糖,煮一碗水喝,身上一热、出一点汗,就不会再感冒了;或者晚上回到家有空了,煮一碗面条,放一点姜,热热乎乎地喝一碗,让人体微微地出点汗,这也叫治未病。不是非得熬麻黄汤、桂枝汤才算治未病,这些方子主要是治疗已病状态。刚才讲了,治未病有两种状态,一个是身体欲病的时候,我们提前干预;还有一种,一个脏器得病了,要传另一个脏器,在治疗过程中提前把所克的脏器加以补虚,巩固一下,防止脏腑之间相传,这是两个治未病的思路。
下面一句,“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是什么意思?我们都知道,脾气旺于四季之末,那么四季之末又指哪段时间?有一种说法,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十八天;也有一种说法,指的是春天的三月、夏天的六月、秋天的九月、冬天的十二月,为脾气旺的时候。我们这里说的是,当发现了肝有病,知道肝要传给脾,但是如果是在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时候,是不需要补脾的。具体到临床上应该怎么做?不能说这个月脾气是旺的,脾虚就不补了,这是错误的,在临床上要灵活运用。如果是在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一个人本身就很瘦弱,脾土就是虚的,当时又发有肝实之病,那么也是要补脾的。因此临床上要相机行事,不要胶柱鼓瑟。活人读死书能把人读死,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临床大夫要灵活运用。
下一句,“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医生分为三种,分为上工、中工和下工。下工是以药医病,中工以技医人,上工是以德医国,或者是上工能够天地人同参。中工就是一般水平的大夫,或者是中等水平的大夫。“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知道去实脾,“惟治肝也”,就是单纯地治肝,这样的水平只能算中等水平。说实在的,临床上有些大夫连中等水平都达不到,因此古书是有必要好好读的。
我常说我们不要做治了病、害了命的事,要学会管理人体、管理人生。患者把身体、把生命交给你,不要只治眼前。当患者来了只是治个感冒,如果发现他将来一年半载有中风的倾向,中风的倾向怎么判断?一看舌头尖,像一个球一样,这样的人一般在半年、一年后,就可能会得中风;那么如果患者是来治感冒的,我们提前就要给他干涉一下治疗,在药物里面就加上一点预防中风的药,或者跟患者谈一谈,治完感冒再给他顺带治一两诊,把脑部的压力给它散开去。这样一方面治好了感冒,替患者解除了病痛,另一方面达到了治未病的目的。要不然等到患者突然脑中风了,被救护车拉医院去了,患者多花钱多遭罪,这是不划算的事儿。另外更主要的,也是对患者不负责任,因为患者毕竟是以命相托。
下面来看第二段,第二段是最难理解的。“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前面讲得很顺,一方面是问上工治未病怎么治,下面也回答了,见肝实的病它会传脾,先做一个补脾治疗,这叫治未病。
紧接着这一段文字,就容易看不懂了。它说的是什么?是肝虚怎么治。肝虚前面讲了,虚只受邪,不会传的,另外肝虚只补本宫,也没必要治疗其他脏器。来看看这段文字,治肝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这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和《黄帝内经》所述就不一样。《黄帝内经》里面认为:“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补肝是用辛味之药,用的是桂枝、黄芪之类的来补肝。这个矛盾不矛盾?这个倒问题不大,《黄帝内经》所述的是补肝之气,《金匮要略》这里“酸入肝”指的是补肝之体。
再接着来往下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也就是说,用了过多的克制的手法来阐述补肝。如果发现肝虚,直补本宫即可,没有必要再用过克的方法,最后把金气克得不行了,肝气自旺。当然了,从原理上来说,药物可能是这样循行的,或者说补脾治肝就是这样循行的。在这里,只能说解释一下药物的原理。我们看后面:“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原文就明确说了,肝虚用这种方法,实则不在用之。
前面讲治未病,因为肝得了实性的疾病,才能过克脾土,这是肝实;后面出了这么大的一段文字,来解释肝虚的治法,和前面不搭。很多的人读到这里,脑袋就晕晕乎乎,我也听过很多老师讲这段文字,也是一带而过,这么一解释就完了。那么这段文字,和前面划分出的第一段,次序上不衔接,原理上说不通,该如何解释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是一个错简,后面应该还有一段文字,前面解释完肝实了,又跳出一行来,解释肝虚如何治;另一种说法是别人的注解,然后在整理的时候,把它当成原文放在这里了。古代印书、排版是很艰难的,很可能注解和原文字同等大小,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在这里只是给大家展示出来,供大家思考。我个人的观点,更倾向于这一段文字是错简。
下面来看第三段:“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那么何为虚,何为实?比如人体就是虚的,人体不能实,一旦实了,人就很难活下去。比如临床看到病危的人,他张着嘴出气儿多,进气少,为什么?因为他的内脏要实了,实就吸不进去。包括练功的时候,也经常谈到一句导引词:呼气要呼到尽头,吸气也要吸到尽头,为什么?只有把体内的浊气呼尽、呼空了,让人体变成一种虚无的状态,我们才能吸得进去。正如学习一样,跟每位老师学习,首先要把自己腾空了,让自己变得空虚起来,我们才能接受别人的观点。就像拿着一个碗,如果先装了一碗脏水,装满了,即便给了你一碗清水、糖水,给你一碗贵州茅台,你也没地方装。首先要把体内先清空,把你碗里的脏水倒掉,才能盛清水、盛糖水,才能盛茅台、五粮液。因此我们要经常保持一种谦虚的状态,让自己时刻处于一种虚无的状态,水至低方能成海,翘尾巴的谷穗,往往都是不成熟的,成熟的谷穗都是低下头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正因为人体虚,我们才能往里吃东西,才能往里吸气;后面有谷道,可以排出去,这样使人体变得虚,我们才能吃,而且吃得进来也要排得出去。让人体始终处于一种清虚的状态,气机才能周而复始地循环,五脏才能有次序地工作。
何为虚虚实实?这个意思就是,前一个虚是名词,第二个虚是动词,也就是说不要脏器虚了还用泻法,脏器实了还用补法,这就是虚虚实实,也就是误治的方法。这句话总体意思,就是中工以下水平的大夫,不晓虚实,就是没分清虚实,虚者泻之是为虚虚,实者补之是为实实,临床上不要这样做。上工知道虚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在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承接前面那段话的“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余脏准此”应该是承接这段话;另一种说法,这是一种衍文,可以不再考虑。
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这堂课所讲的内容。这堂课阐述了在仲景先师的时代,治未病的思想构架。我们讲了未病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人体尚未得病、将要得病的状态,另一种是一个脏器得了实性疾病,为了防止传入其他脏器,所以提前补所要传的脏,也就是所克的脏。整段原文从上工治未病来说,包含着早期诊断、早期预防的临床意义。第二,从“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来看,这是符合医学的整体观念的。中医学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整体查病,另一个就是辨证论治。整体查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相连,五脏之间有生克制化的关系;还有一个整体观念,人体与天地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是整体观。另一大特点就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经常被西医诟病,说中医治病只是个体,不能批量化生产。因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那么也就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疾病,所以中医治病,个体化治疗方案是科学的。
纵观全文,仲景先师阐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对后世的预防医学和已病防传防变,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提前预防、提前治疗,一定要有这种思想。我们要学会古人的思路,争取做上工,不要做中工,更不要做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