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中医学从这一观点出发,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及社会环境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及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谓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重要的思想方法,它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辨证、养生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1.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五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筋、脉、肉、皮、骨五体,以及目、舌、口、鼻、耳、前后二阴等诸窍共同组成。通过经络沟通,互相联系,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脾、胃、肉、口构成脾系统,肺、大肠、皮、鼻构成肺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构成肾系统。每一个系统皆以脏为核心,故五大系统以五脏为中心。

人体是由脏、腑、体、窍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在生理活动过程中,每一脏、一腑、一体、一窍都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同时,脏、腑、体、窍之间,即系统内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系统和系统之间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并以心为主宰,心是“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整个生命活动。这种整体调节下的分工合作,体现了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中医学分析疾病的病理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理变化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相关的脏腑经络,更重视病变的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从五脏一体观出发,各系统内部可以互相影响。如肾虚可以影响膀胱,出现遗尿、小便失禁;影响耳,出现听力减退、耳鸣耳聋;影响骨,小儿可见骨软无力、变形,老人出现骨软易折。系统和系统之间也可以互相影响,如肝火可传入心,而见肝心火旺,急躁易怒,心烦失眠;传入肺,可见肝火犯肺,胁痛咯血;也可传入胃,形成肝火犯胃,而见脘痛泛酸,甚至呕血。

中医学在诊断疾病时也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影响全身脏腑的功能和气血阴阳的盛衰,而脏腑功能及气血阴阳的盛衰,又可表现为体表官窍、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故通过观察外在表现,可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五脏相通,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都可呈现于舌,所以察舌即可测知内脏的功能状态。又如望诊,观面色、口唇、目鼻等颜色状态,都可诊察脏腑经络的功能状态和气血津液的盈亏。

中医学治疗疾病亦从整体观念出发,既注重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重五脏系统之间的影响。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用清心泻小肠火的方法可治疗口舌糜烂;肝病可影响心肺脾肾,治肝病时亦可采取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方法,同时调理心脾肺肾,防止其传变。

2.人与外环境的整体性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同时,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自然界和社会与人体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中医学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体现在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等方面。

季节对人体生理有所影响。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水,其气寒。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就是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和冬寒。人体的生理功能与季节气候变化相适应,如春夏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则腠理开,多汗少尿;秋冬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则腠理致密,少汗多尿。同样,四时脉象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脉象的浮沉变化,也是人体气血受四时气候影响而出现的适应性调节反应。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人体调节和适应能力,或者机体的调节功能失常,则易致疾病发生。四时气候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多发病或时令性流行病,季节特点不同,发病也常各异。此外,某些慢性病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替时发作或加剧,如痹证、胸痹等。

昼夜晨昏的阴阳消长变化对人体也能产生一定影响。白天人体阳气多趋于表,夜晚多趋于里,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体在昼夜阴阳的变化过程中生理活动的适应性变化。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影响。一般疾病多有昼轻夜重的特点,由于早晨、中午、黄昏、夜半,人体阳气存在着生、长、衰、入的规律,故而病情亦随之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

地域环境不同,其气候、水土不尽相同,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江南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故人体腠理多疏松;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多山,气候寒冷干燥,故人体腠理多致密。某些地方性疾病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域不同,人的体质有异,所患疾病也不同。人若易地而处,环境改变,初起常感不太适应,多数情况下可逐渐适应。

中医学重视天人关系,强调人的积极意义,认为人类能适应自然,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中医学强调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还要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2)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化也能影响人体。社会的进步或落后、社会的治与乱,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动,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影响尤为重要。

首先,社会的进步使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居处环境舒适宽敞,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养生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生存质量提高,寿命延长;但同时,社会进步也给人类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机动车辆过多带来噪声,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使人的精神过度紧张,出现焦虑、头晕、头痛等症状。

其次,社会的安定或动乱对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心情愉悦,生活规律、科学,故而健康长寿。反之,社会动乱,人们精神紧张,饥饱无度,疲劳过度,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罹患各种疾病,甚至引起瘟疫流行。

此外,社会地位的改变而带来物质和精神生活上的变化,对人体身心健康均有重要影响。社会地位变化常影响人的情志,进而影响脏腑气血阴阳,诱发或导致各种疾病。

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而中医学一贯重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认为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都是不同层次的整体,互相影响,不可分割,治疗时要充分考虑,适当兼顾。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于认识人体生命规律、阐释病理变化,以及养生与防治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分析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人体发病所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包括病人自身的异常感觉和医生所诊察到的异常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疼痛和病人面色赤、舌色红、脉数等,皆属症的概念。

证,是机体发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关系,比较准确地揭示了疾病本质,可以作为治疗疾病的依据。证一般是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例如病人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辨证为表寒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则和治法。辨证与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治疗疾病的具体措施。辨证的准确与否决定治疗的效果,而论治的效果又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如辨证为表寒证,则确定解表散寒的治法,选择相应方药治之。

病,即疾病,指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的阴阳、气血、脏腑和经络等病理变化的总过程。其代表了疾病过程的根本矛盾,具有一定的发病、演变规律。

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于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病和证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一种疾病由不同的证组成,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中医学在强调辨证论治的同时,也注重辨病论治。所谓辨病论治,是指确立疾病的诊断后,根据疾病确立治则治法。如治疗疟疾用青蒿、治疗痢疾用黄连等为辨病论治。

辨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对证的辨析,以确定证为目的,进而对证进行治疗;辨病是对病的辨析,以确定病为目的,进而对病进行治疗。

正确运用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原则,关键在于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既看到一种病可以出现几种不同的证,又要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临床治疗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之不同。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表现的证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治法。如感冒常见表寒证和表热证两种证型,表寒证用辛温解表法,表热证则用辛凉解表法。再如麻疹,可分初、中、后三期:初期病邪在表,疹出未透,治宜发表透疹;中期肺热壅盛,则宜泻肺清热;后期余热未尽,肺胃阴伤,治疗则须养阴清热。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表现的证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如惊悸、怔忡、不寐和崩漏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心脾两虚证,就都可以用健脾养心的方法来治疗。此外,在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之外,有时也可针对病人的症状,采取一些及时减轻病人痛苦的对症治疗方法,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故对症治疗不能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