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针灸学说产生的背景

针灸医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针灸流派的形成,如腧穴理论发展到晋唐时代,内容已十分丰富,为穴法派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随着穴位数目的增多,人们临床应用的偏重不同,各种穴法派也随之产生。正是穴位数目增加,加上师承和实践经验不同,也带来了一些混乱局面,即穴位的定位取法不统一等。例如,北齐时的马嗣明取穴与明堂不同,《龙衔素针经》取背俞穴不同于明堂,《扁鹊灸经》穴名及取法与明堂有异,《秦承祖针灸图》定位有错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情况。所以,到了唐宋时代出现了专门研究经穴的图表绘制、模型铸造以及经穴文献考证流派。

再如重灸派的出现与魏晋时期曹翕、葛洪、陈延之等人的提倡分不开,在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灸法理论得到了不断充实,各种灸法实践应运而生,如化脓灸、隔物灸、药条灸等。由于对灸法的适应范围认识有所不同,又出现了热证忌灸和热证可灸的不同学说观点和争鸣。至于临床诸派也是在中医分科越来越细、治疗对象有所侧重的情况下逐渐分化形成的。

由此可见,学说流派是随着学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的。反过来,学说流派的出现不但是学术发展的标志,同时对促进学术进步与繁荣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术发展与学说流派形成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

我国的师承教育是流派形成的重要途径,包括家传和师授两个方面。师长的学术特点不同、倾向不同、受业对象不同,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