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刺营出血派

刺营出血派是指以刺血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流派。《灵枢·寿夭刚柔》有“刺营者出血”之说,把以出血为目的的刺法称为“刺营”,与今天人们习称的“刺络”有别。为避免“出血只刺络脉不刺经脉”的误解,故称之为“刺营出血”。该学派起源于《内经》,发展于唐宋,形成于金元,丰富于明清,完善于当代。历史上擅长刺血的有华佗、张子和、汪机、薛己、郑梅涧、夏春农等。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使用砭石放血排脓,治疗外科疮疡痈疖。马王堆帛书中有砭石刺血治病的记载,“颓,先上卵,引下其皮,以砭穿其脽旁”(《五十二病方》),是指用砭石将阴囊后部的外皮刺破,有血液和水分流出。

春秋战国时期,《内经》对刺营出血的记载十分丰富,如《素问·汤液醪醴论》记载“去菀陈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血实宜决之”,说明对郁结病邪可用刺血治疗。《内经》刺血排脓的工具有镵针、锋针、铍针,对刺血的操作方法、主治、取穴以及刺血过程中出现的晕针、血射、血肿等现象都有记载。

东汉时期华佗也擅长用刺血治病,《医说》载:“有人苦头眩,头不得举,目不能视,积年,华佗使悉解衣,倒悬,令头去地三寸,濡布拭身体,令周匝,视诸脉尽出五色,佗令弟子,以铍刀决脉,五色血尽,视赤血出,乃下。”这是对他刺血技术的具体描述。

宋金元时期,刺营出血疗法十分盛行,北宋的《太平圣惠方》将针、灸、刺血结合使用治疗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等。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擅长治疗火热病证,常用刺血方法以泄热;张元素也重视刺血疗法,张子和受其影响,提出“血实宜决”,治病要先“攻破”“祛邪”,成为刺血派的代表人物。重视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李东垣和滋阴派的代表人物朱震亨也常用刺血治病。元代《卫生宝鉴》《济生拔粹》《世医得效方》等载有刺营出血的处方及医案,《玉龙歌》中有9首歌诀描述刺血治病,《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有100多个刺营出血病案,包括外科、热病、头面五官病。在清代,刺营出血法用于治疗痧症、喉疾、疔疮、麻风等疾病。

我国的藏医学、蒙医学、壮医学、哈萨克医学等均用刺血疗法,僮医盛行用陶针刺血,佛教的喇嘛也用刺血治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刺血专著不断问世,如《陶针疗法》《刺血疗法》《中国刺血疗法大全》《刺血医镜》《放血疗法》《中国民间刺血术》《实用中华刺络疗法》《中国实用刺血疗法》《中国耳穴刺血疗法》等丰富了刺营出血的内容。

(一)内科的刺营出血派

刺营出血可以治疗许多内科疾病,如《针灸大成》记载“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治疗中风、卒昏、暴死、不省人事、绞肠痧;《续名医类案》记载“以楮叶擦其舌,令出血”治疗中暑失语;《医学纲目》“以长针刺委中,至深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治疗偏枯;《古今医统大全》“于两尺泽刺出血如射即安,谓之打寒”治疗热病;《脾胃论》取“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治疗汗多津脱;《格致余论》“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治疗血痢;《磐石金直刺秘传》刺委中出血治疗黄疸;《医学纲目》刺廉泉和金津玉液“出恶血”治疗消渴;《针灸治疗实验集》“刺腿部静脉管,出血甚多”治疗脚气。

痧症是一种血脉瘀滞的内科病证,刺营出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清代郭志邃《痧胀玉衡》记载“肌肤痧,用油盐刮之”,“血肉痧,看青筋刺之”,“脏腑痧,则以药救疗”。书中记载了刺血放痧的10个穴位,并提出要用银针,“放痧若用铁针,不能解毒”,故宜用银针,因“银性最良,入肉无毒”。晚清暨阳陈氏秘本《痧症要诀》绘有44种痧症图及取穴与操作方法,其中有20余种采用刺血“放痧”法,该书继承了《痧胀玉衡》的学术成就,并有新的发展。清代的《串雅外编》记载“用竹箸嵌碎磁碗尖”,刺舌下黑筋出紫血,治疗“急痧将死”。温主卿的《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1931年刊印)载有“放痧分经诀”,对不同经脉的痧症,取相应的四肢末端穴位“放痧”。这些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经验丰富了刺血内容。

(二)外科的刺营出血派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有“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的记载,脓液由血液化生而成,且脓与血常混杂在一起,故刺脓也属刺营出血的范畴。晋代《刘涓子鬼遗方》用刺血排脓治疗疮疡、痈疽,书中有“痈疽初发并宜灸,脓成宜针,出脓之后,人必生之”的记载。

除了疮疡以外,刺血还用于治疗其他外科疾病,如《续名医类案》治疗瘰疬,“以银针穿之,后以刀阔其口,以纸针塞入口内,次日两次流水斗余”;《医学纲目》治疗冻疮,用三棱针刺局部出血;《古今医统大全》治疗“疯犬伤人”,用刺血疗法,刺后还要以“小便洗净”;《金针秘传》治疗脚面毒瘀,“在委中放毒血盈升”。

明代汪机《外科理例》、薛己《薛氏医案》、清代张镜《刺疔捷法》是其中的代表性著作。《外科理例》记载刺血排脓疗法的内容百余条。汪氏认为外科病症若不针砭,则脓毒反攻于内,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因患者体质虚弱而脓不成者,要用温补法,待脓成以后再刺血排脓,“凡疮不起者,托而起之;不成脓者,补而成之,使不内攻,脓成宜及时针之”。

《外科理例》刺血排脓治疗的病症有痈、疽、丹毒、瘰疬、流注、便毒、疔疮、疮疥、咽喉肿痛、杖疮、犬伤等。刺血排脓的工具有锋针、三棱针、马衔铁针、砭石、磁锋、火针等。刺血所选穴位,除刺病变部位外,又刺“四畔去恶血”,在脓成之前,刺病变的周围出血,这种方法比较安全,可以避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或扩散。

《薛氏医案》记载刺血排脓所治病患的总症次达778症次,涉及儿科、妇科、口腔科、伤科等,其中疮、痈、脓、血肿合计330症次,占总症次的42.4%。薛氏认为外科疾病多由于邪毒蕴结于体表化而成脓,采用砭刺排脓,可逐邪排毒;若脓不外出,则可导致久治不愈,甚至邪毒内陷,损害脏腑气血,引起严重后果。

《刺疔捷法》记载了张镜治疗疔疮的刺血经验和刺疔的操作步骤。李学川《针灸逢源》记载挑刺法治疗疔疮,“将紫斑点用衣针挑出如羊毛状”,在刺血后还要“在刺处用艾灸三壮,以宣余毒”。可见清代刺血治疗疔疮已达到一定水平。

(三)妇、儿科的刺营出血派

刺营出血在妇科的应用,如《石室秘录》治疗经期受寒,“刺其期门穴,一刺出血立已”。《针灸逢源》治疗瘟疫、热入血室,“砭刺曲池出恶血,或用锋针刺肘中曲泽之大络,使邪毒随恶血而出”。《琼瑶神书》记载治疗月经不调,刺“太冲取血”。《痧惊合璧》治疗胎前痧,“刺两太阳,刺两手腕(肘部),刺膻中穴,刺腿弯腘穴……看有痧筋,急宜刺破肌肤”。《类经图翼》治疗产难横生,刺“至阴,三棱针出血”。《针灸逢源》治疗妇人产后暴死(中恶),“视膝腕内有红筋,刺出紫血,或刺十指头出血”。这些皆为妇科之例。

刺血治疗儿科疾病,如《寿世保元》治疗小儿发痧,“以针刺十指背,近其爪处一分许,可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血聚指头方刺”。《名医类案》治疗小儿脐风,用银针挑破牙龈出血。《采艾编翼》治疗小儿疳疾,“看其食指本节横纹后,即风关之里玉枕处,有一白泡,即用针挑破”。《奇效良方》《串雅内外编》记载在四缝穴挑刺治疗疳疾。《寿世保元》治疗小儿口内小泡白点(马牙),“将针挑破出血”。《针法穴道记》治疗小儿口疮刺承浆穴,“针见血即止”。《医说》治疗小儿丹毒,“急为砭出血为上策”。此皆为儿科应用之例。

(四)五官科的刺营出血派

早在南北朝时期,《龙门石刻药方》记载了刺血治疗喉痹:“以绳缠手大指令瘀黑,以针刺蚕纹。”该法得到后世的继承和发扬,清代郑梅涧《重楼玉钥》记载喉风36症的治疗中,有20余处采用刺血疗法;并提出刺血的注意事项,如“上腭中间万勿误刀”,“帝中两边”,“切不可深”,“泡起喉内不能挑破”,显示其丰富的经验;所用工具有三棱针、竹针等。清代夏云《疫喉浅论》将刺血与刮痧结合应用,对于喉疾的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强调“刺宜横而浅,不宜深而直”,因为咽喉属肺,而肺主皮毛,“刺卫无伤荣”,故宜浅不宜深,这对于以后的喉疾治疗亦有影响。

刺血治疗目疾,《兰室秘藏》记载治疗目眶赤烂,“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治疗眼毛倒睫,将“内睑向外,以针刺之出血”。《世医得效方》治疗红眼病,取“耳后红筋”挑刺出血。《针灸聚英》治疗麦粒肿,“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瘥”。《医学纲目》治疗雀目,刺神庭、上星、前顶、百会出血。《续名医类案》治疗眼皮赘生物,“翻转眼皮,刺其膜,少少出血”。

刺营出血治疗耳、鼻、口腔疾病,如《循经考穴编》治疗两耳珠痛,取颔厌,以“弹针出血”;治疗酒风鼻赤、鼻痔、鼻疽、鼻衄,“以手从印堂按下至鼻尖数次,出血即愈”。《针法穴道记》治疗鼻内生疮,取“人中穴,针见血即止”。《重楼玉钥》治疗牙痈,“用破皮针,针去脓血”。《杂病穴法歌》治疗口舌生疮,取“舌下窍”,用“三棱刺血非粗卤(舌下两边紫筋)”。

刺血的操作除了一般的针刺出血外,还有“挑破出血”“挑断出血”“针焠出血”“弹针出血”“贯刺血络”等方法。如《外科理例》治疗疔疮,“若系近心腹者,宜挑破疮头去恶水”。治疗疔疮、痘疹等,后世则采用挑刺法,把病变局部皮下的纤维挑断,如《针灸逢源》记载:“有羊毛疔,身发寒热,前心后心有红点如疹形,先将紫斑点用衣针挑出如羊毛状,前后共挑数处,即时汗出而愈。”挑刺多有血液和组织液的渗出,故归入刺营出血中。后世还继承了《刘涓子鬼遗方》的经验,用火针进行刺血,如《外科理例》载疔疮“若针之不痛无血者,以猛火烧铁针通赤,于疮上烙之,令如焦炭,取痛为效”。